?

復方皂角刺膏聯合鹽酸羥考酮緩釋片治療肺癌中重度癌性疼痛的臨床效果

2024-04-19 03:29劉紅嬌李輝劉雙浩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24年10期
關鍵詞:皂角刺癌性癌痛

劉紅嬌,李輝,劉雙浩

2020年全球肺癌患者新增220萬例,占新發惡性腫瘤的11.4%,死亡人數達180萬例,居于惡性腫瘤首位[1]。其中癌性疼痛是肺癌患者主要癥狀之一,中重度癌性疼痛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癌性疼痛是晚期惡性腫瘤患者最常見且最難控制的癥狀,是腫瘤本身或腫瘤侵犯其他器官、組織及其治療過程中所引起的疼痛[2]。目前對于肺癌中重度癌痛,西醫主要以阿片類藥物鎮痛為主,但阿片類鎮痛藥長期服用易出現耐藥性及依賴性,并且引發便秘、惡心嘔吐、嗜睡、乏力等不良反應。因此尋求中西醫協同治療方案,實現肺癌患者癌性疼痛治療的減毒增效具有一定臨床意義。復方皂角刺膏是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所研制,在臨床使用中對于肺癌中重度癌痛控制良好,且未見明顯不良反應。本研究觀察復方皂角刺膏聯合鹽酸羥考酮緩釋片治療肺癌中重度癌性疼痛的臨床效果及不良反應,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采取前瞻性隊列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3年6月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腫瘤科住院治療的肺癌中重度癌痛患者60例,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試驗組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齡(60.1±7.2)歲;腫瘤分期:Ⅱ期6例,Ⅲ期9例,Ⅳ期15例;中度癌痛22例,重度癌痛8例。對照組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齡(61.5±7.3)歲;腫瘤分期:Ⅱ期7例,Ⅲ期11例,Ⅳ期12例;中度癌痛20例,重度癌痛10例。2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及核準。

1.2 病例選擇標準

1.2.1 診斷標準:參照國家衛健委《2018年版原發性肺癌診療規范》[3],病理確診原發性肺癌,根據患者臨床表現及相關檢查,符合中重度癌性疼痛。

1.2.2 納入標準:(1)經影像學及病理檢查等確診為肺癌,且符合《癌癥疼痛診療規范(2018年版)》[4]中關于癌痛診斷標準;(2)卡氏(KPS)評分>60分;(3)年齡18~70歲;(4)患者或家屬已知曉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3 排除標準:(1)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2)伴精神疾病者;(3)對本研究相關藥物有過敏史者;(4)正在接受或1個月內接受過放化療等有止痛作用治療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三階梯止痛治療原則[5],給予鹽酸羥考酮緩釋片(BARD PHARMACEUTICALS LIMITED生產)10 mg口服,12 h 1次,后續劑量隨患者病情適當加減。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復方皂角刺膏治療,復方皂角刺膏由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院內制劑室嚴格按照國家藥典標準制成,組方:皂角刺50 g,冰片20 g,連翹30 g,蜈蚣15 g,甘草20 g。根據患者疾病類型和疼痛部位辨證取穴,選取相應主穴和配穴,確認局部皮膚無缺損、皮疹及感染情況,清潔后貼于穴位上,保存貼敷12 h,每天更換藥膏,觀察患者對藥膏是否有皮膚過敏反應。2組均連續用藥1周。

1.4 觀察指標與方法

1.4.1 疼痛數字評分法(NRS)評分:根據NRS進行評估,用數字表示患者疼痛程度,0為無疼痛,10為最強烈疼痛,以評估患者疼痛程度,記錄符合患者自身疼痛程度的數字。按照不同數字將疼痛程度分為:0分:無疼痛;1~3分:輕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重度疼痛。在治療前后讓患者圈出最能代表疼痛程度的數字。

1.4.2 焦慮抑郁評分[6]:于治療前后采用包含14個條目的自評量表進行焦慮抑郁評估,每個條目均采用Likert 4級評分法,具體為:0~7分:無焦慮或抑郁;8~10分:可能存在焦慮或抑郁;11~21分:存在明顯焦慮或抑郁。評分時以8分作為起點,包括可能及有癥狀者為陽性。

1.4.3 生活質量:治療前后使用功能狀態KPS評分,評分范圍0~100分,分數越高表示身體狀況越佳[7]。提高:KPS評分治療后較治療前增加≥10分;穩定:KPS評分治療后較治療前增加或減少<10分;降低:KPS評分治療后較治療前減少≥10分。改善率=提高例數/總例數×100%。

1.4.4 不良反應:惡心嘔吐、乏力、便秘、嗜睡等。

1.5 癌痛緩解療效標準[8]完全緩解:疼痛評分降低至0分;部分緩解:疼痛評分降低2~3分;輕度緩解:疼痛評分降低<2分,疼痛會影響睡眠;無效:疼痛評分較治療前無明顯改善。疼痛總緩解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例數×100%。

2 結 果

2.1 疼痛緩解情況比較 試驗組疼痛總緩解率為73.3%,高于對照組的46.7%(χ2=4.444,P=0.035),見表1。

表1 對照組與試驗組疼痛緩解情況比較 [例(%)]

2.2 NRS評分比較 2組治療前NR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周后,2組NRS評分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5或P<0.01),見表2。

表2 對照組與試驗組治療前后NRS評分比較分)

2.3 焦慮抑郁評分比較 2組治療前焦慮抑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周后,2組焦慮抑郁評分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1),見表3。

表3 對照組與試驗組治療前后焦慮抑郁評分比較分)

2.4 生活質量改善情況比較 治療后,試驗組生活質量改善率為50.0%,高于對照組的23.3%(χ2=4.593,P=0.032),見表4。

表4 對照組與試驗組生活質量改善情況比較 [例(%)]

2.5 不良反應比較 試驗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20.0%,低于對照組的46.7%(χ2=4.800,P=0.028),見表5。

表5 對照組與試驗組不良反應比較 [例(%)]

3 討 論

患者肺癌發病率逐年增高,尤其對于中晚期肺癌,癌性疼痛成為最主要的癥狀之一,長期的疼痛會影響患者睡眠,誘發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也會使得患者食欲不振、營養不良,出現內分泌功能紊亂,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并發其他疾病。而肺癌的癌性疼痛主要來源:(1)原發腫瘤生長侵犯或壓迫周圍組織,尤其是神經和血管引起疼痛;(2)肺癌遠處轉移會引起相應病灶處疼痛,多發骨轉移常出現全身骨痛,肺癌腦轉移常導致頭痛欲裂,肺癌肝轉移常出現肝區疼痛等。如何減輕患者痛苦,緩解癌性疼痛也成為惡性腫瘤患者重點治療方向。癌性疼痛的治療規范以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三階梯止痛藥物治療原則為準,但止痛藥物難以避免的不良反應如成癮性、便秘、幻覺等,使得臨床應用具有一定局限性[9]。中西醫結合治療癌性疼痛,互取所長,發揮中醫藥治療的優勢,加強緩解疼痛效果的同時,盡量減輕相關不良反應,提升治療癌性疼痛的安全性、持久性及有效性,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

中醫學認為,肺癌疼痛屬于中醫“痛證”“胸痛”范疇?!端貑枴房偨Y“不通則痛”“不榮則痛”為疼痛病機?;颊咚伢w不足或久病傷正,陰陽俱虛,臟腑四肢百骸失去陽氣溫煦,失去陰液濡潤營養,而出現疼痛不適,故屬于“不榮則痛”?;颊邭鉁?、血瘀、痰濁、瘀血、蟲積等邪氣阻礙氣血運行,阻塞不通,而出現疼痛不適,故屬于“不通則痛”?!秲冉洝吩弧靶爸鶞?其氣必虛”,因此疼痛往往虛實夾雜,治療常需要扶正與祛邪并重。關于癌性疼痛的病因、病機、辨證施治方面有其特殊性。吳勉華教授認為癌痛的病因不外乎內因正氣虧虛、七情內傷、飲食失調,外因感受六淫邪毒,癌毒、痰、瘀導致經絡壅塞,共同形成癌性疼痛的基本病機[10]?;▽毥鸾淌谡J為“正虛為癌痛之內因,癌毒為癌痛之原因,氣滯為癌痛之誘因”,主張攻補兼施治療癌痛[11]。劉海濤教授基于“陽化氣,陰成形”的理論,認為“陽虛寒積”是癌痛的主要病機,治療癌痛多以溫陽驅寒為主,寒散則痛消[12]。國醫大師王晞星以“乙癸同源,肝腎同治”為骨轉移癌痛治療原則,強調肝腎功能失調在骨轉移癌痛中起到的作用,認為補腎同時應注重疏肝調肝[13]。

阿片類藥物在肺癌中重度癌性疼痛治療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增強癌痛患者的療效,并減輕阿片類藥物的不良反應,是本研究的方向。中藥外治法因其不良反應小、療效顯著的優勢,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廖陳等[14]進行癌性疼痛的臨床研究,試驗組在癌痛三階梯治療基礎上予消癌痛膏聯合中醫定向透藥療法治療,對照組予單純癌痛三階梯治療,結果提示消癌痛膏聯合中醫定向透藥療法能夠有效緩解癌癥患者的疼痛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王菲等[15]驗證消腫止痛外敷散治療中重度骨轉移癌痛的臨床療效,消腫止痛外敷散局部外敷聯合奧施康定口服較單用奧施康定治療中重度骨轉移癌痛患者有更好的鎮痛效果,患者生活質量明顯提高,且不良反應少。侯銀娟等[16]進行中藥鎮痛膏外用治療癌性疼痛的臨床觀察,結果顯示中藥鎮痛膏外用效果顯著,可緩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安全性高。

本研究所用中藥外用膏劑復方皂角刺膏主要著手于“熱”“毒”“虛”3個方面,治療上在祛邪抗癌的同時,不忘顧護正氣,以鼓邪外出。選皂角刺為君藥,加大劑量至50 g,消腫托毒、拔毒祛風、行氣止痛,以緩解癌性疼痛為主要治療方向,臣用蜈蚣解毒散結、通絡止痛,加強皂角刺止痛療效,現代藥理研究已表明皂角刺及蜈蚣均有抗腫瘤的藥理作用。佐以連翹清熱解毒、消癰散結,冰片辛涼清熱止痛,甘草為使,顧護中焦、補益脾胃并調和諸藥,共奏清熱、解毒、通絡止痛功效[17]。外用膏藥使用、攜帶方便,保存時間長,患者的依從性良好,且用藥效果力專,以止痛為主要作用,配合阿片類止痛藥可起到協同作用,內外并用,不會增加相關不良反應,通過中藥的扶正效果,可減輕阿片類藥物的毒副作用,且不具有依賴性及成癮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疼痛總緩解率高于對照組,表明試驗組在改善疼痛方面優于對照組。治療1周后,2組NRS評分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表明在改善NRS評分方面試驗組較對照組更佳。2組治療后焦慮抑郁評分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表明試驗組在改善焦慮抑郁方面更具療效,可有效緩解焦慮抑郁情緒對患者的影響。治療后,試驗組生活質量改善率高于對照組,表明試驗組較對照組更能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試驗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表明試驗組可改善阿片類藥物的不良反應,主要改善惡心嘔吐、乏力及便秘等。以上研究結果表明,對于肺癌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復方皂角刺膏聯合阿片類藥物較單純使用阿片類藥物,在疼痛緩解、NRS評分、焦慮抑郁評分及生活質量改善方面均具有積極意義,且復方皂角刺膏具有較高安全性。

綜上所述,復方皂角刺膏聯合鹽酸羥考酮緩釋片治療肺癌中重度癌性疼痛的療效顯著,可明顯緩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且安全性高,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

猜你喜歡
皂角刺癌性癌痛
輸尿管瘺并發盆腔膿腫誤診癌痛1例
皂角刺側柏膏
HPLC-DAD鑒別皂角刺中摻入野皂角刺的方法研究
骨轉移癌痛的中醫外治法研究進展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分析皂角刺揮發油成分
華蟾素膠囊治療癌性疼痛患者的臨床觀察
皂角刺總黃酮提取工藝的優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癌痛規范化治療在老年晚期癌癥患者中的作用
麝蟾鎮痛膏治療150例癌性疼痛的系統評價
老年癌痛患者中西醫結合護理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