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牢記囑托 善作善成 奮力譜寫天津商務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2024-04-20 10:08孫劍楠
求知 2024年4期
關鍵詞:京津冀天津消費

孫劍楠

天津市商務局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天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以及對商務領域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領航定向,認真落實《中共天津市委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的決定》任務分工,以學在深處、謀在新處、干在實處的勁頭和擔當,把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轉化為奮發篤行的強大動力,推動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在商務領域落地落實。

一、區域一體、京津同城,加快推進形成商務深度融合的發展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天津時,把京津冀協同發展置于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新場景,賦予京津冀“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范區”的戰略定位,強調要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戰略牽引,深入推進區域一體化、京津同城化發展體制機制創新,唱好京津“雙城記”。市商務局牢牢把握這一戰略牽引,加快推進形成商務深度融合的發展格局。

1.持續優化健全商務協同機制。2014年至2016年,京津冀三地商務部門陸續簽署“廊坊行動方案”“天津共識”“北京合作項目備忘錄”,京津、京冀相繼簽訂《加快推進京津兩地市場疏解承接工作方案》和《河北省承接地批發市場建設工作方案》。2021年和2023年,三地簽署《京津冀自貿試驗區三方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和《深化京津冀區域市場一體化商務發展合作協議》。10年來,三地商務部門破除制約商務領域協同發展壁壘,不斷建立健全商務領域協同機制。下一階段,三地將進一步協同建立健全聯動機制,堅持高頻互動,常態化交流互訪,持續推動商貿、產業、民生等領域合作走深走實。

2.助力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北京堅持減量發展,分類施策開展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累計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業近3000家,疏解提升區域性批發市場和物流中心約1000個。津冀兩地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天津集中打造“1+16”綜合平臺和專業平臺相結合的承接體系,河北著力打造“1+5+4+33”的重點平臺承接體系,形成合理分工、優勢互補的區域產業格局。特別是國家會展中心(天津),作為北方規模最大、配套設施最齊全的會展綜合體,目前展館全面投用,舉辦了世界智能大會、國際汽車展、國家航運展等60余場大型展會,成為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標志性工程。

3.協同推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2021年,北京和天津入選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名單。北京發揮首都優勢,優化完善消費供給,加速布局消費新地標,推動29個城市消費中心和57個重點商圈“一圈一策”發展;天津以海河為軸建設國際級商業中心,打造彰顯國際影響力的地標商圈,發展時尚消費、康養消費,發力“首發經濟”“銀發經濟”,不斷激發消費新活力。三地共建促消費協同機制,舉辦首屆京津冀消費季,并于2024年2月啟動第二屆京津冀消費季,打造區域企業共同參加、消費熱點共同宣傳、優惠活動共同覆蓋的區域消費格局,協同推進三地消費市場共榮。

4.加速推進區域營商環境一體化。共同推動試點物流標準化建設,實現標準化托盤在三地循環共用,推廣包括冷鏈物流冷庫技術規范、運輸車輛設備要求等在內的八個天津儲運銷地方標準成為三地互認互通的團體標準。共同建設鮮活農產品一小時流通圈,支持津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北京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做好對接。共同打造環京農產品生產基地,推動“河北凈菜”進京,深化三地農產品產銷對接,推進市場應急供應保障一體化。2023年首次發布“京津冀商貿物流業發展指數”,反映出區域商貿物流經濟活動呈現向好態勢。深化落實“京津冀營商環境一體化發展合作框架協議”,協同推進京津冀區域市場一體化商務發展,積極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口岸營商環境。

5.持續推進區域高水平對外開放。共同舉辦“京津冀協同招商推介暨投資北京全球峰會”,共同召開京津冀國家級經開區座談會。推出100多項提升京津跨境貿易便利化改革創新舉措,大幅降低企業跨境貿易通關時間和成本。推動建設京津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通關物流協同平臺,共享40余項服務功能。建立京津冀自貿試驗區聯席會議機制,簽署《京津冀自貿試驗區協同發展行動方案》,聯合推動179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的“同事同標”事項,有效推動生產要素在京津冀城市群之間有序流動。持續加強三地自貿試驗區政策創新協同,攜手共建區域開放新高地。

二、篤學篤行、善作善成,加快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天津時提出了“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上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作出了“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的明確指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對外開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為天津加快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打造我國北方地區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戰略支點,以更寬廣的視野、更堅定的決心、更有力的舉措謀劃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定向領航。

1.塑造“五型”開放新優勢。充分發揮天津開放包容的歷史文化基因、改革開放以后形成的開放基礎、通達便利的區位和交通優勢等有利條件,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戰略機遇,立足港產城融合發展實踐場景,進一步塑造通道型、平臺型、制度型、都市型、海洋型“五型”開放新優勢,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調研成果《天津爭創“五型”開放新優勢?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調研報告》的轉化運用,深入落實《關于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深度服務和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意見》和行動方案,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

2.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行動。擴大制度型開放創新,引領新發展格局構建。自天津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累計實施制度創新措施615項,42項改革試點經驗和“最佳實踐案例”在全國復制推廣。經濟運行持續向好,2023年,天津自貿試驗區新設市場主體14000多戶,增長20.34%;其中外商投資企業223家,增長22.5%;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6.28億美元,增長18.1%;全口徑稅收增長21.19%。立足特色優勢產業,深化政策集成創新,完善產業生態體系,延伸產業鏈條,融資租賃規模超2.1萬億元、占全國1/4,商業保理規模超3000億元、占全國30%,天津口岸汽車平行進口、二手車出口分別占全國70%和25%。積極探索數據跨境流動制度創新,制定印發《天津自貿試驗區企業數據分類分級標準規范》,填補了該領域的制度空白。

3.全力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自2021年天津獲批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以來,堅持高起點、高標準推進服務業開放,持續深化改革探索,不斷提升創新的首創性和顯示度,舉全市之力扎實推動試點建設,推動出臺《生物醫藥企業研發用物品進口試點方案》《加快推進跨境貿易業態發展的若干措施》等33項創新政策;落地國內首筆跨境人民幣保理業務、京津冀首次“一單到底”國際海鐵聯運班列等16個創新項目;推動建設濱海中關村科技園、二次方二手商品流通電商產業園等15個服務業擴大開放示范園區;創新中歐班列“保稅+”發運模式等12項經驗做法入選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范最佳實踐案例。下一步,將推出新一輪政策措施,在金融、電信、醫療等領域開展先行先試。

4.提高利用外資水平。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推動《天津市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若干措施》全面落實。加強外商投資權益保護。分層次、分類別常態化開好外資企業圓桌會。加強外資重點項目專班和外資企業服務專班統籌聯動,爭取更多項目落地。出臺新一輪政策,加力支持外資研發中心政策落地實施。聚焦境外“專精特新”“隱形冠軍”等,提升招商引資質效。開展供應鏈招商,支持鏈主企業在津布局發展。策劃舉辦跨國企業天津行等系列活動,進一步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

5.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天津作為我國最早的沿海開放城市之一,被國家賦予改革開放先行區功能定位,開放合作具有諸多優勢。目前已“集齊”國務院加快培育的全部六種外貿新業態:市場采購、跨境電商、外貿綜合服務平臺、離岸貿易、海外倉和保稅維修再制造。其中,保稅維修再制造領跑全國,率先推進航空保稅維修再制造試點,并將業務范圍拓展到船舶、工程機械、海工平臺、通訊設備、集裝箱、安檢設備等多個領域,是全國保稅維修再制造業務門類最多、政策創新最密集地區之一,2023年實現保稅維修進出口貨值達115.2億元。下一步,將繼續實施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政銀?!表椖?,進一步壯大市場采購貿易規模,發揮保稅維修再制造先發優勢,大力發展跨境電商,助力跨境電商中小微企業“抱團出?!?,探索打造“絲路電商”示范項目,爭取零售進口藥品試點,新認定一批示范園區等,持續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

三、以文潤城、以文興業,積極推進現代商業與傳統文化深度融合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以“天津是一座很有特色和韻味的城市”指航定向,深入發掘用好天津歷史文化資源,以文潤城、以文興業,健全文化消費市場體系,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打造特色文化消費品牌,加快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促進現代商業和傳統文化融合。

1.深挖“河海港樓”文明遺產。一是水岸消費“串珠成鏈”。借鑒巴黎塞納河、東京多摩川等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經驗,圍繞穿城而過的海河水系,拓展游船航線,開發相聲船、演藝船等特色文化消費游船,打造沿岸文化消費節點。津灣廣場親水平臺推出的京津冀區域最大樓體光影秀和“畫中年”非遺展等“傳統曲藝”和“現代演繹”的精彩結合,成為抖音、小紅書城市熱榜上的流量擔當。二是海洋文明“饕餮盛宴”。對153公里海岸線分段規劃,著力建設北方親海文化旅游消費目的地,開發了國家海洋博物館球幕電影院、泰達航母主題公園煙花禮炮秀、七彩鹽田等海洋文明主題消費項目,“東疆日出”在旺季一度超10萬人共觀美景。三是洋樓文化“品牌凸顯”。充分利用“小洋樓”風貌建筑歷史文化價值,打造“五大道”“意式風情區”“奧式風情區”等“萬國建筑”特色消費場景,陸續引進范竹齋舊居、梁啟超故居沉浸式演藝項目,以“文”聚“勢”,以“商”增“值”。意式風情區作為除意大利本土外全球最大的意大利風格建筑群落,引入陽臺歌劇、意大利藝術之家等文化品牌,舉辦周杰倫原創品牌MRJ潮流時尚秀,將時尚品牌文化植入城市肌理。

2.拓展文化消費時空維度。一是共享演藝商業空間。加大支持商業街區、商業綜合體、餐廳利用共享空間和露天場地搭載文藝演出,提升居民文化消費體驗和對精神文化需求。天津印象城與北方演藝集團合作在天津衛碼頭餐廳引入《老碼頭 戲里戲外》話劇表演,萬象城與中華劇院合作,組織演藝團隊駐場表演。2024年元旦天津超過10家商業載體舉辦跨年音樂會,攜程數據顯示,天津成為元旦期間全國城市“跨年夜”目的地前十名。二是發展夜間文化消費。大力發展夜間消費,整合文旅餐娛樂夜間消費攻略,組織各類博物館藝術館延時經營,推出夜間項目。薊州大盤山景區推出“天下盤山”夜間沉浸式大型文藝演出,方特世界開設全國首家“熊出沒”主題親子文化酒店餐廳,郭家溝借力文化消費實現鄉村振興,由貧困村華麗轉身成為“薊北水鄉·山中不夜城”。三是盤活閑置文脈載體。堅持文化傳承脈絡保護開發原則進行城市商業更新,以“微更新”盤活閑置文脈載體。在文物級建筑原浙江興業銀行舊址上,在不損害文物前提下精雕細琢打造了星巴克甄選旗艦店。將承載著天津人記憶的首家沃爾瑪、首家萬達影城等四座閑置載體“打包”串聯改造,通過空中連廊和業態重塑,引入現象級夜店、策展型商業,形成融合視覺呈現、城市文脈的和平印象城,迅速成為新的區域地標。

3.物語傳承成就天津韻味。一是傳承品牌守正煥新。依托諸多工藝獨到、底蘊深厚的商業老品牌,掀起文創新國潮。打造了線下老字號品牌城市集合店,搭載蘸糖墩、捏面人、吹糖人等傳統文化體驗,開業后人氣始終居高不下。海河乳品和祥禾餑餑鋪兩家老字號開設的聯名店日客單量超1200單,周銷售量高達1.4萬件,其中年輕客流超過8成。山海關汽水“充氣站”紛紛進駐商業載體,與蘆花海鹽合作推出的海鹽西柚味汽水“破圈”熱銷。二是民韻民俗歷久彌新。用好古文化街、鼓樓、楊柳青古鎮等商業街區的民俗景觀和古風文化,融合現代光影和直播技術,舉辦特色民俗體驗、非遺文化表演、廟會燈會,吸引八方游客,傳播中華文化。2024年春節期間,全市舉辦五大燈展,累計吸引市民游客超60萬人次,拉動消費超2000萬元,古文化街手工糕點、非遺店鋪生意紅火,街區客流量每天2~3次達到最大承載量。三是美食文化融合創新。天津美食文化源遠流長,特色小吃享譽全球,在培育建設中,我們融合各色美食,在美食文化上不斷創新創意、以食匯客。全國獨一份的“西北角”早餐打卡地日均客流量突破10萬人次。焦糖果子咖啡、年糕拿鐵、接福杯子蛋糕等天津原創“跨界CP”餐飲破圈走紅,張愛玲故居推出的財神到拿鐵、紅絲絨拿鐵等“愛玲故事咖啡”搭配店里的旗袍妝造體驗,成為游客打卡拍照的熱點。

思想的引領,殷切的期待,是全體商務人奮勇直前的不竭動力。要全面貫徹、深學深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戰略站位、全局站位,勇爭先、善作為,真抓實干、團結進取,上下一心匯聚起推動天津商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貢獻商務之為。

作者系天津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

責任編輯:朱 健

猜你喜歡
京津冀天津消費
如果天津有“畫”說
國內消費
新的一年,準備消費!
天津卷
《天津之眼》
40年消費流變
天津
新消費ABC
京津冀大聯合向縱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