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全球發展前沿加快打造新質生產力高地

2024-04-20 10:08唐家龍
求知 2024年4期
關鍵詞:新質生產力天津

唐家龍

在龍年新春佳節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天津視察指導,對新征程上天津工作提出總體要求,強調要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倳浢鞔_指出,天津作為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要發揮科教資源豐富等優勢,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勇爭先、善作為。貫徹落實總書記對天津工作的指示要求,解放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根本路徑。近年來,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科教產業融合,大力實施科教興市人才強市行動,高水平建設天開高教科創園,新質生產力培育引領取得明顯成效。但是,面對國際國內激烈的科技競爭、產業競爭,還需要進一步拓展國際國內視野,結合天津城市發展階段和產業發展實際,切實推進科技創新、產業煥新、城市更新,盤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質量,顯著提升資本、勞動、科技、數據等全要素的生產率,加快打造新質生產力發展高地。

一、國內外新興技術和產業發展動態

新質生產力概念的提出以全球性新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為背景,其本質是以科技創新尤其是信息技術發展為主導驅動的生產力替代傳統的舊質生產力,落腳點是替代或引領新需求的新產品和新服務以及由此構成的新興產業體系。國際國內的新技術、顛覆性技術以及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已經成為大國間博弈的重要賽道和競爭制高點。新興技術和產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引領了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方向。

1.國際新興技術和產業發展動態。從國別層面看,有意識地引導甚至主導新興技術和產業的發展已成為共識。美國2019年發布了《美國將主導未來產業》報告,將人工智能、先進制造業、量子信息科學和5G通信技術納入發展重點,并在2021財年和2022財年將人工智能、先進通信網絡等領域納入研發預算重點或優先事項;2021年出臺長達2000多頁的《無盡前沿法案》,著重對人工智能、半導體、先進計算、基因組學與合成生物學等領域進行了國家層面的戰略部署。2024年2月,美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以2020年版《關鍵和新興技術國家戰略》為基礎,更新了美國國家關鍵和新興技術清單,先進計算、先進工程材料、先進制造、人工智能、能源發電和儲存技術、生物技術、量子信息和使能技術、空間技術和系統等成為美國國家戰略持續選擇的重點領域。英國創新署2023年12月發布了《50項新興技術》報告,確定了到2040年將對英國經濟社會產生巨大影響的50項新興技術。這些技術集中于人工智能、數字與計算技術、先進材料與制造、電子光子與量子、能源與環境技術、生物技術、健康與醫療技術、機器人與太空技術等八大領域。

從業界觀察來看,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合成生物學等成為當前和未來科技競爭的焦點。在人工智能領域,OpenAI、谷歌等引領了發展前沿,芯片、算力、大模型等成為競爭焦點。谷歌2023年12月宣布推出第一款支持原生多模態的大模型Gemini,向GPT-4發起挑戰。2024年2月,OpenAI的文生視頻工具Sora引領了人工智能發展的新潮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1400萬輛,預計2024年達到1687萬輛,特斯拉、比亞迪成為全球競爭中的佼佼者,動態電池及核心零部件研發等方向成為未來車企競爭制勝的焦點。在生物醫藥領域,中美是競爭的主要角力方,美國是全球傳統化學藥和重組蛋白、抗體、核酸等大分子生物藥類創新藥的主要源頭,AI引領的新藥研發正成為競爭前沿。2020年以來,DeepMind、谷歌等與醫藥企業合作,基于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開啟了原子、分子層面探索生命進程和研發新藥的通徑。在合成生物學領域,合成制造使得“一切皆有可能”,成為市場的新興增長點。Intrexon、Zymergen、Ginkgo Bioworks等美國公司,關注大規?;蚓庉嫼透咄亢Y選技術、DNA合成平臺應用技術等,在生物制藥、材料、農業等領域不斷拓展。據波士頓咨詢公司預測,2026年全球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將達到332億美元,復合增長率將達到28.4%。

2.國內新興技術和產業發展動態。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1月31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的集體學習時指出,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萍紕撔率前l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他強調,要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笆奈濉币巹澝鞔_提出,要瞄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同時對現代產業體系建設作出了規劃布局。2024年,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出臺《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對未來制造、未來信息、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健康等領域進行了全面布局,并提出加快技術創新和產業化、打造標志性產品和壯大產業主體等戰略舉措。

從重要的區域主體和微觀主體看,2024年1月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聚焦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全力落實新一輪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培育提升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先進材料、民用航空、空間信息等高端產業集群,加快打造未來產業先導區。2024年2月召開的廣東省高質量發展大會,提出用科技改造現有生產力、催生新質生產力,在空天深海、生命科學、虛擬空間、數字經濟領域“以新提質”,實現產業科技互促雙強。從微觀主體來看,華為、中芯國際、海光信息等信息技術企業,比亞迪、吉利、長城、蔚來等汽車企業,華大基因、云南白藥、天士力等生物醫藥企業和以凱賽生物為代表的合成生物學企業,在關鍵核心技術和代表性產品方面持續發力,不斷深化夯實競爭路徑。

二、加快打造天津新質生產力高地的對策建議

需求和技術是驅動新質生產力變遷的重要外因和內因。新質生產力靠的是創新驅動,破解的是要素驅動、效率驅動力有未逮的創新驅動難題,著眼點是產品和服務在質上躍遷。當前,生產力變遷的第一推動力是數字技術和數字經濟,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自身的發展及其廣泛應用。必須牢牢抓住信息技術這個龍頭,鎖定智能科技的產業應用和引領作用,推動新質生產力在傳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中鋪陳開來,形成善于利用“智能+”和“+智能”破解“卡脖子”難題和衍生問題的能力,最終通過“人才—技術—資本”和商業文化的聯動效應,推動創意、發現與資本、產業的結合,造就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設計、新產品、新制造、新服務泉涌局面。

1.編制以提升新質生產力為靶向的產業規劃。著力加大對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技術變革、產業變革的戰略追蹤,把握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涌動的方向,把握當代中國各省市區產業新生、轉移、發展的動態特征,圍繞天津市重點布局的重點產業鏈,對技術和產業未來走向進行深度研判,并結合自身產業優勢、學科優勢、人才優勢、區位優勢,研究制定《天津市新質生產力高地建設規劃(2025—2035年)》,識別引領產業變革的關鍵技術和新興增長點,明確天津新質生產力提升的技術、人才、資金和政策需求,提供及時準確的政策支持和引導,統籌推進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發展,力爭通過平行技術和“無人區”的戰略部署,催生新產業和新業態,在新興技術和產業變革中實現換道超車。

2.切實把握建設新質生產力發展高地的具體路徑。首先,要抓好信息技術和智能科技產業這個龍頭。在充分把握新質生產力演進變遷規律的基礎上,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引領產業全局的龍頭效應,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都已經將人工智能上升為國家級戰略,積極搶占人工智能競爭的制高點。天津要突出用好信創產業“芯”“魂”優勢,結合天津的產業基礎、優勢和學科基礎、優勢,對具有支撐能力和引領性的領域,精準布局、重點突破,率先形成局部先發優勢,帶動形成產業競爭優勢。尤其要關注AI文生視頻、新型算法、基礎數據、創新基礎設施等領域的發展動態,在類腦智能、邊緣智能、通用平臺與芯片、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領域加快布局,勇闖人工智能領域的“無人區”,搶抓人工智能時代的戰略主動。發揮好中央企業重大投資項目和聯想天津、華為天津等重大項目帶動作用,圍繞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5G通信、網絡安全、數字孿生等數字經濟新興技術及未來信息技術領域開展建設,聚焦前端、尖端、高端“硬科技”產業,引入和培育優質數字化創新型企業,打造以信創產業、人工智能為特色的數字產業化集群。

其次,要錨定新質生產力提升的三大重點方向。一是大力發展面向終端產品的消費經濟。面對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要加大面向消費端的產業布局,著力在消費品生產制造領域引育更多的企業主體,大力發展智能家電、智慧家居、適老產品、功能食品、嬰童用品、綠色設計產品;抓住天津建設世界設計之都的歷史性契機,將品牌建設與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區域商貿中心建設結合起來,打造一批能夠代表天津地域和中國文化、中國元素、中國技藝的傳統產品、新興品類,在老百姓日常最需要的生活消費領域打造一批產品品牌、企業品牌和行業品牌。尤其要在新能源汽車、車聯網、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消費終端領域尋求新的突破。二是大力發展面向可持續發展的低碳經濟。當前,將制造業發展與經濟和社會生活的低碳化結合起來已經成為國內國際發展潮流。要面向緊扣國家雙碳戰略,結合天津新能源產業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加強主題園區建設,在突出整車戰略的基礎上,加強前沿和顛覆性低碳技術突破,在電池開發、儲能、能量轉換等領域搶占新的機遇;要著力加大石油化工產業向中下游延鏈力度,打造精細化工和綠色化工創新平臺和產業高地,打造低碳綠色+數字技術融合的先進研發制造基地。三是大力發展面向人類生命健康的健康經濟。要充分發揮天津醫藥、醫學、醫院的集聚優勢,進一步集聚優質科技創新主體資源,加大在未來醫學、生物醫藥、未來醫院、生物信息學、疫苗研發、精準醫療、老齡化、健康食物等領域的未來產業技術開發;緊扣國際前沿,積極探索CRISPR、RNAi、基因療法等全新分子類型創新療法;積極引進集聚北京、河北產業資源,進一步鞏固天津開發區、高新區等國家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的產業集群優勢,將天津打造為全國重要的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基地、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物制藥研發轉化基地。

最后,要充分用好新質生產力培育的基礎和優勢。一是用好科教資源優勢。天津擁有世界知名學府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等56所高校和國家級、省市級科研院所和創新平臺,構成了新質生產力迸發的重要策源力量。要強化國家級平臺和領軍人才的戰略科技力量支撐,謀劃建設更多國家級創新平臺,搶占具有引領性的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制高點;要調動市內外院士和科學家力量,加強應用基礎研究,發揮信創海河實驗室等6家海河實驗室在新興技術、新興產業中的策源作用和引領功能,著力攻克一批“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共性技術,做長產業長板、做高產業附加價值,打造一批智能經濟、消費經濟、低碳經濟和健康經濟的天津品牌,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和區域商貿中心城市建設提供高質量的天津供給。二是用好組織制度優勢,切實加強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制度保障,積極深化產業鏈鏈長鏈主建設機制,優化重點產業鏈組織建設模式,探索建立鏈長制基礎上的單一鏈主制或雙鏈主制,遴選或引入具有鏈接產業鏈上下游能力的龍頭企業擔任鏈主。依托產業鏈中的重要載體,加強京津冀資源共享共用,在信創、中醫藥、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領域共同建設能夠支撐國家戰略需求的創新聯合體,優化拓展有組織科研活動,積極依托天開高教科創園探索形成有組織的師生共同創業的天津模式。三是用好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重大戰略優勢。抓住三地共同部署氫能、生物醫藥、網絡安全和工業互聯網、高端工業母機、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等產業鏈契機,發揮好天津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功能定位,共同發力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

3.進一步加大新質生產力高地建設的人才隊伍支撐。新質生產力高地的建設根本上還是要依靠人才。天津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出臺了“海河英才”行動計劃,已經累計引進了各類人才47.9萬人,為新階段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然而,圍繞打造新質生產力高地要解決新興企業家涌現、從創意到技術和產品的實現、應用場景出現、風險資本的發現、市場價值兌現等問題,還需要進一步做優做強企業家、創新人才、專業化人才、高技能勞動者等人才隊伍。因此,要優化營商環境建設,讓更多人愿意到天津、在天津干事創業,打造一支具有創業精神、事業追求、長期主義視角的創業者和企業家人才隊伍;要優化人才成長成才環境,多方爭取和籌措研發資金,打造高水平人才匯聚平臺,形成一支具有創新精神、實干精神的創新型、專業化人才隊伍,包括風險投資人等;要增強城市公共基礎服務供給能力,加大就業的法治保障能力,提升社保、醫療、子女教育、住房等基礎性保障水平,吸納集聚一支高素質勞動者隊伍。通過人才發展環境的持續優化,形成人才匯聚之勢,讓天津成為人才創新創業和就業、實現自身價值的樂土。

本文系2023年天津市社科聯應用調研重點課題“科技教育人才核心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的對策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系天津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創新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責任編輯:張 莙

猜你喜歡
新質生產力天津
尋找新質生產力
形成新質生產力要先鍛造新質思維
如果天津有“畫”說
天津卷
《天津之眼》
構建訓練傷一體化防治模式 為新質戰斗力生成提質增效
把“風景”轉化成“生產力
天津
基于體系仿真試驗床的新質作戰能力評估
人口紅利與提高生產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