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樓夢》中的清明

2024-04-20 01:45馬慶民
莫愁 2024年11期
關鍵詞:燒紙判詞探春

文/馬慶民

《紅樓夢》中有許多關于節日的描寫,如春節、元宵、中秋、端午等,作為傳統節日的清明,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不過,《紅樓夢》中的清明卻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折射出不同的人生命運。

在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釵,飲仙醪曲演紅樓夢”中,寧府內梅花盛開,賈珍之妻尤氏就請賈母、寶玉等人去賞花,于是大家在會芳園游玩……忽一時寶玉倦怠,欲睡中覺。于是,秦可卿把寶玉帶到自己的臥室休息。

寶玉剛合上眼便惚惚睡去,接著便隨秦可卿至一所“太虛幻境”。在警幻仙姑的指引下,寶玉看到了“金陵十二釵”。其中關于探春的畫面是“兩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狀”,判詞為:“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p>

這是《紅樓夢》首次提及清明,從畫面和判詞來看,茫茫大海、斷了線的風箏、江邊泣涕……似乎只是在烘托清明的感傷。然而,通讀全書就會發現,和清明最有聯系的就是探春。在第二十二回“聽曲文寶玉悟禪機,制燈謎賈政悲讖語”中,因元妃省親回宮后,差人給娘家人送來燈謎,猜中有獎,賈母也助興地在賈府制作圍屏燈,令眾姊妹制作謎面,賞燈猜謎娛樂。

探春給出的謎面是:“階下兒童仰面時,清明妝點最堪宜。游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戀別離?!边@是書中第二次出現“清明”,答案也是“風箏”。仔細思考就會明白,作者再次以“清明”和“風箏”照應探春的燈謎,其寓意與太虛幻境出現的畫面、判詞緊緊相扣,也為探春的命運埋下伏筆。

在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詞”中,作者雖沒有直接點出是清明當天,僅說的是“時值暮春之際”,但聯系后文的景致描寫與由“一個大蝴蝶風箏掛在竹梢上”而引起的賈寶玉、林黛玉、李紈等人在山坡上放風箏的情節,可以得知,此時確是清明時節。

當時探春放的風箏是軟翅大鳳凰。賈璉的小廝興兒曾經說過:探春是“老鴰窠里出鳳凰”。鳳凰在古代可是女子身份尊貴的象征,而此處探春放鳳凰也暗示著她日后將成為王妃。

清明是哀傷的日子,風箏是漂浮不定的東西,作者多次將清明和風箏與探春聯系在一起,就是暗喻隱含著探春注定要遠離故土飛向未知遠方的命運。

后來果真如此。探春不得不依從父親賈政“政治聯姻”的安排,遠嫁海南鎮海統制周家,應驗了圖畫中的女子“掩面泣涕之狀”,而離開那天正是清明時節。

所以,《紅樓夢》中一再提及“清明”與“風箏”,并不是全部為了體現這個節日的重要習俗和它的文化內涵,更多的是在暗示人物結局。

同樣與命運有關的清明,作者在寶玉身上用了更多的筆墨。

在第五十八回“杏子陰假鳳泣虛凰,茜紗窗真情揆癡理”中:“可巧這日乃是清明之日,賈璉已備下年例祭祀,帶領賈環、賈琮、賈蘭人去往鐵檻寺祭柩燒紙。寧府賈蓉也同族中幾人各辦祭祀前往……”由此可見,祭祖掃墓是清明最重要的活動,作為百年豪門的賈府更是如此。

寶玉因病未愈,故不曾同去,又因飯后發倦,便在襲人“天氣甚好,你且出去逛逛”的建議下,拄了一支杖,趿著鞋,從沁芳橋一帶堤上走來。只見柳垂金線,桃吐丹霞,山石之后,一株大杏樹,花已全落,葉稠陰翠,上面已結了許多豆子般大小的小杏。寶玉不禁發出“綠葉成蔭子滿枝”的感嘆。

正胡思間,忽見一股火光從山石那邊發出。寶玉吃了一驚,跑過去看,只見藕官滿面淚痕,蹲在那里,手里拿著火,守著些紙錢灰作悲。而那婆子卻惡恨恨地要拉著藕官到奶奶廳上去。

藕官在院子里燒紙,明顯違背了賈府的規矩,但寶玉怎么可能允許婆子欺負女孩子。他果斷出手,為藕官解圍,說:“他并沒燒紙錢,原是林妹妹叫他來燒那爛字紙的?!?/p>

婆子好不容易逮到一個打擊藕官的機會,怎肯罷休,便彎腰向紙灰中揀那不曾化盡的遺紙,揀了兩點在手內,說道:“有據有證在這里?!闭f著拉了袖子,拽著藕官就要走。

于是,寶玉接著編了一個詩意的謊言:“我昨夜作了一個夢,夢見杏花神和我要一掛白紙錢,不可叫本房人燒,要一個生人替我燒了,我的病就好得快……”

婆子聽了,丟下紙錢,陪笑說:“我看錯了?!迸汗贌埖氖乱簿筒涣肆酥?。

之后寶玉問藕官給誰燒紙錢,藕官含淚說:“你回去悄悄問芳官就知道了?!闭f畢便離去。

這里表面上看是在表現藕官的重情重義,折射寶玉善良、關愛他人的性格,但緊接著在怡紅院中,芳官給寶玉講述了二人的癡情故事后,便發現這里的清明遠不止這么簡單。

原來唱小生的藕官與扮演旦角的藥官在戲里常做夫妻,雖說是假的,但二人日久生情,假戲真做,你恩我愛。后來藥官死了,藕官哭得死去活來,至今不忘,每到清明便燒紙。后來補了蕊官,芳官等人見她像對待藥官那般溫柔體貼,就說她喜新厭舊。

但藕官說:“這又有個大道理。比如男子喪了妻,或有必當續弦者,也必要續弦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丟過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續,孤守一世,妨了大節,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币虼?,藥官死后,藕官真正地記在心上,并勇敢地進入新的感情以及生活,將每段感情珍而重之,而不是拘泥于外在的形式,并說這是對死者的尊重,也是對生命的珍愛。

藕官、藥官與蕊官的生死情緣,雖只是假戲,卻情深意重??梢?,作者這樣寫,想表達真情是可以通過時間來積累的,這也是為了詮釋“二玉”的青梅竹馬。

作者借助“假鳳”與“虛凰”這樣刻骨銘心卻不必以死來證明的真情,幫助我們很好地領略“癡理”是什么意思。當然,“癡理”是作者獨創之詞,尤其用在愛情的范疇里,更是令人拍案叫絕。

聰慧的寶玉自然明白死守并不等于真情,因為真情可以放在心里,然后好好活著。他說:“以后紙錢不用燒了,只要心誠意潔,便是佛也都可來享?!边@就是寶玉之前所說的“兩盡其道”。同樣的道理,在戀愛和婚姻不能兩全其美的時候,也可以“兩盡其道”——對愛情忠貞,對家族盡孝。兩者之間不是沖突對立的,而這就是“癡理”的意義所在。

可見作者為了讓寶玉成長,才刻意穿插藕官清明燒紙的故事,趁這個吊祭死者的節日,帶給寶玉重大的思想革新,或者說是愛情觀、婚姻觀的重要啟蒙?!都t樓夢》中的清明,不是單純的節日,雖然有習俗、有傳承,但也有詩意、有成長……還有作者為推動故事發展以及人物命運與人生走向埋下的伏筆。

猜你喜歡
燒紙判詞探春
燒紙變錢
探春:可惜不是男兒身
漢詩和譯的文體研究——以《紅樓夢》“金陵十二釵判詞”為例
最美探春是吐蕊
紙錢爐
探春理事
送錢
燒紙
論我國古代判詞中的傳統訴訟文化
探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