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碼新質生產力,美術何為?

2024-04-22 16:45劉晶
中國美術報 2024年10期
關鍵詞:新質生產力高質量

劉晶

【編者按】“新質生產力”是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期間首次提出的全新概念。2024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首次集體學習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并對新質生產力的內涵、外延以及對高質量發展的決定作用和戰略地位進行了全面論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為首項任務,引發了各行各業對“新質生產力”的高度關注和討論。

“新質生產力”是以“科技創新發揮主導作用”的生產力,是擺脫了傳統增長路徑,符合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生產力,也是數字時代更具融合性、更體現新內涵的生產力。

本期《中國美術報》以“解碼新質生產力,美術何為?”為話題,特別邀請了美術工作者代表,探討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過程中,美術工作者應該如何作為,以期引領中國美術的高質量發展。

新質生產力賦能美術高質量發展

燕東升

中國國家畫院黨委書記

美術事業發展中產生的新質生產力

將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

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期間首次提出了“新質生產力”。它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發展新質生產力事關我國能否順利推進與實現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意義十分重大,任務十分緊迫。

在新的時代形勢下,我以為以美術為代表的藝術的高質量發展逐漸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驅動,這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新質生產力的本質特征、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才培養的歷史規律密切相關。同時,新質生產力也為美術的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機遇與挑戰。

具體來講,一個方面,對于美術事業內在發展而言,我們需要認識到,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其內涵和外延都在不斷擴展。新質生產力在美術工作中的體現,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一是現代科技的發展為美術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具和手段。數字藝術、虛擬現實、3D打印等技術,使得藝術家能夠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進行創作。這些技術不僅提高了創作效率,還使得藝術作品能夠更加生動地展現藝術家的創意和想象。二是藝術與科技的融合。新質生產力強調科技與藝術的深度融合。藝術家需要掌握現代科技,將其融入自己的藝術作品中,從而創作出更具創新性和時代感的作品。這種融合不僅推動了美術工作的創新,也為觀眾帶來了全新的審美體驗。三是新質生產力鼓勵不同領域之間的跨界合作。美術工作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藝術領域,而是可以與科技、設計、傳媒等領域進行廣泛的合作。這種合作不僅可以拓寬美術工作的視野和領域,還可以為藝術家提供更多的靈感和創意。四是新質生產力也對美術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的美術教育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美術工作的需求,需要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同時,美術教育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和方式,以適應新質生產力的需求。

另一個方面,美術事業發展中產生的新質生產力,將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快速和高效發展。一是美術方面的新質生產力將更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而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也是生產力中最具決定性的力量。一旦人的素質得以全面提升,將更快更全面促進全社會生產力的迸發。二是美術與科學技術的融合,所形成的新質生產力,將會在鄉村振興、城市名片打造、文旅融合等方面,乃至在文化產業、旅游業等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發揮獨特而突出的作用。

綜上所述,美術工作的新質生產力體現在技術創新、藝術與科技的融合、跨界合作以及藝術教育的創新等多個方面。這些方面的發展和創新,不僅將推動美術自身工作的繁榮和發展,也將為社會進步和文明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中國國家畫院作為國家級美術創作與研究機構,自覺肩負起時代的重任,我們鼓勵藝術家們在接續傳統、再造傳統的過程中,將時代精神融入其中,激發新的創造活力,從而創作出引領時代風氣、提升藝術審美、振奮民族精神的精品力作,同時高度關注文藝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新質生產力問題,積極擁抱新技術,助力中國美術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周慶富

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

新質生產力與藝術高質量發展的

交互作用還在推進

“新質生產力”是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期間首次提出的全新概念。在今年初的全國文化和旅游廳局長會議上,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書記、部長孫業禮在講話中特別強調了新質生產力與文化藝術高質量發展的關系。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靶沦|生產力”成為兩會期間熱詞,引發了大家的廣泛討論。中國藝術研究院是我國藝術領域唯一的國家級綜合性學術機構,在藝術研究、藝術教育、藝術創作、藝術評論、藝術交流五個板塊中都形成了深厚的科研積累,取得了重大的學術成果,如何在新的形勢下推動藝術與科技融合的高質量發展,是我們面臨的一個突出任務。作為對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世界科技進步前沿、著眼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任務提出的“新質生產力”這一重要概念的積極回應,今年2月,中國藝術研究院舉辦了“首屆新質生產力與藝術高質量發展學術研討會”,匯聚院內相關學者、邀請院外相關專家,從學科建設和產業發展兩個議題入手,對新質生產力與藝術高質量發展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討。同時我們計劃在今年秋季舉辦“第二屆新質生產力與藝術高質量發展學術研討會”,計劃通過一系列更有針對性的專題研討,進一步推動理論的總結、概括,用以指導新的文化藝術發展實踐。

新質生產力是以科技創新為主導力量的先進生產力,當前藝術科技融合日益廣泛和深化,藝術生產傳播和消費更加產業化和工程化。藝術學研究要高度重視科技發展對藝術發展帶來的歷史性質變,在“第二個結合”方法論指導下,將馬克思主義的生產工藝學與中國傳統藝術創造經驗和現代科技相結合進行理論創新,研究藝術創造和生產原理、方法和技術,使藝術與科技融合從外部交叉走向內部交織,從跨學科走向新學科,進一步完善中國藝術學三大體系建設,推動以人民為中心的藝術發展的規模、質量和效益提升??傊?,新質生產力與藝術高質量發展的交互作用還在推進,大家應該繼續積極跟進、大膽實踐。

尚輝

中國美協美術理論委員會主任、博士生導師

何為美術創作中的

新質視覺生產力

正像數字科技成為新質生產力的核心一樣,影響當代視覺文化生產的也是數字視覺的不斷刷新。從2022年chatGPT生成式智能軟件的發布到今年Sora文生視頻大模型的巨大突破,當代視覺文化真正進入了規?;c個性化的生產軌道。這種通過大數據開發并利用人類已有的圖像集合與生產方式,極大地改寫了人類藝術發生與創作的傳統范式。對觀賞者而言,美術創作的原形態可能滿足不了這種數字圖像的視感節奏。這意味著現有的美術創作方式面臨巨大的危機與挑戰,原有的美術形態與范式可能在這種危機中被徹底顛覆,其原樣復制與延展都可能成為不具備這個時代視覺特征的視覺垃圾。對創作者而言,由數字軟件模塊所支撐的圖像庫遠遠超過單體藝術家所儲存的圖像信息,其人機對話能力、其自主學習能力以及根據藝術家想法、指令而實現圖像演繹的能力則可能成為一種新的藝術創作方式,至少科技藝術在此方面實現了對藝術家個體的想象與創造。不言而喻,數字科技所造就的視覺生產力正像人類已經歷了的工業化圖像生產那樣,現代藝術譜寫了藝術史新篇章。

新質視覺生產力改寫了藝術史的發展軌跡,使美術創作獲得新的視覺能量并不斷激發出數字時代的新美術形態。數字模塊在形塑人類視覺經驗的同時,也會逆向發展去重新考量哪些屬于人類肉眼的視覺體驗。這種在數字模塊視覺中的逆向視覺反思,在更高層面上引導了數字藝術這種新質視覺生產力的研發方向。因為,數字視覺模塊只能是視覺機器,盡管這種視覺機器能夠為人類服務并改寫人類視覺經驗,但如果數字視覺模塊徹底替代了人類肉眼的視覺體驗,進而改寫了人類視覺思維,也便釀成手段變目的之惡果。因而,決定新質視覺生產力的依然是人,是人對美的認知而操控了數字視覺模塊的研發乃至有限運用,而非數字視覺模塊對人的審美控制。從這個角度講,美術創作是最大化地激發人類對美的發現與創造的生產方式,是新質視覺生產力恒久的核心,而機械圖像或數字圖像生產只能是這種對美的發現與創作的工具。

喬宜男

文化和旅游部藝術發展中心副主任

新質生產力對于傳統藝術門類

的重要啟示

習近平總書記“新質生產力”概念的提出帶給文藝創作,尤其是中國畫創作最大的思想啟示之一,就是要堅持發揮中國畫核心審美的時代前瞻性,及由此帶來全新創作技法系統的生成,并給具體的美術工作以指導。

對于“新質生產力”概念的思考,不只是在美術的跨界融合以及美術的視覺生成系統為突破的新型技術平臺,對于傳統藝術門類也有更深的思想借鑒價值與創新指導性。

中國畫反映的是中華民族的審美觀,即中國人的美丑觀,并在長期的歷史積淀中形成一個龐大系統的審美體系。其中的核心審美隨時代發展而變遷,新時代給我們以明確的時代審美要求。在反映時代審美的同時,我們要更加注重其前瞻性的發揮。以高質量的藝術標準衡量藝術創作,影響社會與大眾審美。在此過程中,美術工作者對傳統的學習要更加發揮主觀能動性,從傳統中凝練出共同的審美規律與時代需要的審美特性;要聆聽時代的心聲,感受時代生活的最強音,以時代精神指導創作、引領創作;并善于總結新的創作技法與新的語言模式,創作出既符合中華民族審美觀,又符合時代要求的精品力作。所以,創作思想的突破是核心要求,審美的前瞻性是時代的任務,相應全新創作技法系統的生成是創作保證。

在具體的美術工作中,我們要注重三個階段的不同任務:一、美術創作;二、美術傳播與交流;三、美術實踐與應用。在美術實踐中,我們要對三個階段進行正反循環的校正,要重點研究三個階段的內在聯系,要注重美術在審美活動中的意識形態能動性,要關注創作與實踐的社會性,要注重時代審美的前瞻性。

以藝術創新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

林茂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讓面向未來的新時代全學科型的

“大美術”成為新質生產力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黨中央、國務院就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作出了一系列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特別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我所在的中央美術學院深入學習貫徹落實上述重要論述,以引領中國美術事業和美術教育事業發展的自覺,啟動實施了“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做貢獻”和“推動美術與現代化產業體系相融合”兩大行動計劃。對于把美術融入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擬采取如下舉措:

一、讓面向未來的新時代全學科型的“大美術”成為新質生產力。組織全國美術界、美術教育界和工業與信息系統及相關行業專家學者深入研究涵蓋造型藝術、設計藝術、建筑藝術、藝術人文等“大美術”的新質生產力功能。對美術與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有機融合模式進行深入研究,奠定學術根基與理論動力成果。二、充分發揮現代審美與藝術設計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過程中的不可替代作用。以加快重點行業智能升級、大力發展智能產品、推動企業專業化差異化特色化、質量管理數字化等遇到的問題為導向,由國家設立專項資金和產學研專門項目,推進“雙一流”美術院校與研發人工智能的機構和以智能制造的企業等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協同國家科研機構、科技院校及領軍企業等創新載體,生成聯合培養、藝術家駐場等智能孵化空間。三、用美術賦能新增長點,助力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由國家建立合作平臺,圍繞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藝術設計專業與新能源汽車、綠色航空制造相關企業、虛擬現實應用研發機構等開展多種形式合作。支持推動設立一批聚焦新興產業產品設計、以藝術提振傳統電子消費升級、助力虛擬現實及視聽產業發展的產學研合作項目,在為新興產業充實設計力量、創新傳統電子產品形態、增強虛擬現實體驗并創造獨特視聽資源、構建數字藝術產業等方面形成系列成果。四、用藝術品質和人文精神為布局未來產業注入持續動力。從國家層面設立專門項目,支持由藝術家與相關專業科學家發起跨學科研究,探討如何利用藝術思維改善科技產品以及如何用新技術、新觀念、新方法創作與研究美術作品。聚焦未來材料、未來能源、未來空間等核心領域,拓展科技藝術、創新設計、生態建筑等學科建設標準,開發探索藝術特色專利池。相關院校與企業合作策劃有關九大未來產業的科普宣傳展覽、學術研討會、美育論壇和設計大賽等。五、以藝術設計培育新業態新模式,助推傳統制造升級計劃。建立相關藝術院校及機構與邁向價值鏈中高端的企業、智能制造企業、實施節能降碳改造的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平臺,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數字化賦能、綠色低碳發展、產業融合互促等方向,為資源高效循環利用服務,為促進行業耦合發展、持續優化產業布局服務。定期舉辦藝術與產業融合的最新成果展覽。六、加強美術與鄉村振興、城市發展的深度融合。建立建筑設計和評議平臺,推動高端文旅活動的標志性場景打造,以及智能化、高端化、成套化的文旅設備開發。推動國家標準《城市色彩設計指南》落地實施,明確具體牽頭部委及司局,針對各地方政府的決策及管理人員開展相關培訓,促進城鄉建設適應自然地理條件、傳承歷史文脈和文化特質,統籌考慮城鄉空間結構與景觀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按照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按竺佬g”所蘊含的原創力和創新性,對于發展新質生產力具有重要意義,探索其方法和路徑是美術和美術教育工作者應肩負起的時代使命。

林藍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州美術學院黨委書記

解碼新質生產力,

廣美向新而行

近年來,廣州美術學院緊扣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時代脈搏和社會所需,立足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優勢,通過構建灣區創新學院(佛山)、服務“雙百行動”、設立達·芬奇創新學院,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一是以構建灣區創新學院(佛山)為示范,助力藝術設計教育賦能產業新增長點培育壯大。廣州美術學院立足創新人才培養理念,率先布局“數字媒體藝術”“藝術與科技”“科技藝術”“藝術設計學”“智能交互設計”“智能工程與創意設計”六個藝術與科技融合度高的專業第一批入駐新校區。面向佛山文化建設、產業轉型升級需求,以引領學科發展前沿的專業集群為教學和科研主體,以交叉融合、跨界創新為辦學特色,以培養國際化創新型高層次藝術人才為目標,逐步打造藝術與科技融合發展的高水平創新教育示范區。二是以設立“達·芬奇創新學院”為“試驗田”,探索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改革的新路徑。廣州美術學院面向新興領域、面向未來產業、面向高質量發展,聯合李澤湘教授和東莞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在國內同類院校中率先創建以“硬科技”創新創業為特點的“達·芬奇創新學院”,優化梳理本科教學框架,深入推進一流專業與一流課程建設。著力培育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積極探索“新工科”“新文科”背景下的藝術類院校雙創人才培育模式的迭代發展,全力打造從藝術設計人才培養到項目孵化再到創新創業的全模式改革的“試驗田”,推動實現技術型人才培養向創新創意型人才培養的轉變。三是以“雙百行動”為抓手,在服務粵港澳大灣區新發展格局中貢獻廣美力量。按照廣東省“百校聯百縣”助力“百千萬工程”行動部署,緊密對接服務教育強國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戰略,精準對接縣域所需,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廣州美術學院充分發揮“鄉村建設規劃高校聯盟”盟主單位引領作用,牽頭扎實推進村鎮結對幫扶工作,積極提升高校助力廣東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能力。學校充分發揮美育功能和藝術設計專業優勢,積極探索藝術賦能城鄉建設的理論與實踐,打通藝術介入城鄉建設各方面不同的主體關系,以藝術喚醒鄉土社會的巨大潛力,為社區更新注入全新活力、培育新質生產力,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全方位人才和智力支撐。

朱盡暉

西安美術學院院長

新質生產力的西美路徑

——以“新質”促“高質”

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世界科技進步前沿、著眼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所提出的“新質生產力”這一重要概念,其適用性不僅僅限于經濟領域。表現在美術方面,美術的高質量發展必將日益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一環。新質生產力與美術的高質量發展存在雙向驅動的作用?;谥袊鴥炐銈鹘y文化底蘊,生發美術的新質生產力,需要思考如何把藝術家、作品、人才與服務社會更大效能地結合起來。西安美術學院堅定實施的“名家、名師、名生、名作、名?!敝拔迕睉鹇裕骸盀闀r代留下名作,用作品傳播精神;為時代塑造名師,用名師傳承經典;為時代培養名生,用名生回報社會;為時代打造名校,用名校推進文明?!鼻∏械靥峁┝艘环N新質生產力的“西美方案”。落實到實踐層面,遵循兩方面原則:一是堅持系統觀念,樹立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統籌推進的“大教育觀”;二是堅持協同創新,以產學研深度融合培養高層次創新型人才。首先,人才培養煥“新”提“質”。創新驅動本質上是人才驅動,美術教育賦能新質生產力,起決定性作用的將是關于人才的建設。西安美術學院在全力構筑“雙一流”建設的進程中,將致力于促進教育理念的更新、培養模式的升級、供需匹配的優化,重點探尋以人才發展理念和人才工作體系之“新”,增進人才隊伍結構和人才創新效能之“質”。其次,著眼于推進科教與產業融合。我們將繼續堅持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國家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導向,強化教育鏈、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的有效銜接,摸索“基礎研究+人才支撐+成果轉化”的創新生態鏈,著力推動構建適配西部地區創新鏈條的產學研體系。

馬賽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

美術設計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

重要驅動力量

隨著兩會的勝利閉幕,新質生產力再次成為社會熱點話題。近一年來,人工智能井噴式發展,科技領域的創新不斷催生出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對工業生產以及社會生活產生巨大且深刻的影響,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新質生產力的概念,正是他深邃地洞察了時代變革背后巨大的推動力量,對各行各業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對于美術領域而言,新質生產力將體現在幾個方面。

首先是教育教學方面,在兩會上,教育部部長懷進鵬特別指出,要把人工智能深入到教育教學和管理的全過程、全環節,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將全面提升教師的能力和素養,極大地改變教師的觀念和傳統的教學模式,推動教育產業以及人才培養的高質量發展。其次,藝術與科學的融合是大勢所趨,目前美術已然深度參與到人工智能的創新和研發中,例如在Sora團隊中即有藝術背景的成員。未來,美術資源庫以及美術大數據、大模型將成為人工智能的重要基礎,同時也將更好地服務于美術工作者、服務于社會,而AlGC技術的廣泛應用也將深刻地影響藝術家、設計師的創作習慣、創作方法和創作過程,不斷提升工作效率,產生更優秀的作品。第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需求是美術創作、藝術設計的根源,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數字藝術將得到更大的發展,以更加多元的藝術形式、更加豐富的內容進入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催生更多的數字藝術產品和數字藝術產業,拉動消費需求和就業增長。

美術設計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其作用和影響正逐步滲透到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層面。

猜你喜歡
新質生產力高質量
尋找新質生產力
形成新質生產力要先鍛造新質思維
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
高質量項目 高質量發展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數學復習課高質量互動
構建訓練傷一體化防治模式 為新質戰斗力生成提質增效
把“風景”轉化成“生產力
基于體系仿真試驗床的新質作戰能力評估
人口紅利與提高生產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