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旋律影視劇《鴻雁》的深度思考

2024-04-22 17:32周倩穎
三角洲 2024年7期
關鍵詞:格爾鴻雁影視劇

周倩穎

主旋律影視劇的受眾日益廣泛,當“正能量”獲得“大流量”,以文藝作品的銳氣助推時代新征程?!而櫻恪返闹黝}是一部以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了內蒙古烏拉特草原烏王之女奇麗格爾從王府的妙齡格格成長為巾幗不讓須眉的抗日英雄。奇麗格爾在早期的蒙古民族革命家云澤的影響下,在共產黨員畢力格圖、于智先的帶領下,形成內蒙古地區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團結草原上的人民,為保護烏拉特草原的祥和而斗爭的故事。

《鴻雁》中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表達方式

在20世紀20年代初,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根基尚不穩定,卻培養了一批來自內蒙古地區的共產黨人,并在內蒙古建立了黨領導的第一批組織,負責在黨內蒙古的一切事務。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內蒙古地區的革命遍地開花,黨的組織也從局部擴展到整體,逐步發展成為具有系統性的統一戰線下的領導機構。

一、各民族在黨的領導下為中華民族團結抗戰

中國共產黨在內蒙古團結蒙漢各民族人民開展內蒙古的民族民主革命。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內蒙古地區的革命遍地開花,黨的組織也從局部擴展到整體,逐步發展成為具有系統性的統一戰線下的領導機構。從建黨之初到抗日爆發,中國共產黨對于國內民族事務的處理與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探索。奇麗格爾的丈夫額王為了堅守草原男兒的尊嚴,為了草原的最后一絲希望,堅守著風雨飄搖的最后一道防線,終于在額王的努力下籌得一筆抗日欠款和武器后,額王陷入日本人算計,慘遭殺害。作為烏拉特草原最有號召力的領袖,額王的死對奇麗格爾來說是沉痛的打擊,但是奇麗格爾并沒有倒下,她把再度失去親人的悲痛轉化成消滅日本人的力量。在中華民族危難之際黨團結內蒙古地區各種革命力量,以黨為主心骨,蒙漢各族各階層受黨領導的大家庭,形成了革命的統一戰線。在內蒙古,大青山抗日游擊隊的創建、河套地區的抗日活動斗爭、內蒙古東部的抗日救援斗爭、察哈爾抗日同盟軍武裝斗爭、八路軍同蒙漢抗日游擊隊在綏遠地區的抗戰活動、東北抗日聯軍在呼倫貝爾的抗日活動、綏遠地區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傊?,在民族危難之際,各民族以中華民族為整體,共同斗爭、共同對外,使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大環境的推動下打下堅實根基。

二、影片人物塑造的中華兒女的形象

在《鴻雁》里的人物塑造,女主角奇麗格爾是一位年輕美麗的親王貴女,擅長騎射,更是女中英豪、能文能武。奇麗格爾更是勇敢追愛的率真女孩,但在民族大義面前毅然決然放棄追求自己的愛情,為保護族人與草原凈土舍生取義。奇麗格爾在面對日本人的威逼利誘時更是表現出勇敢無畏。劇情的烘托把家國情懷通過人物的愛恨情仇表現出來更貼近觀眾的內心活動。在這個沒有經歷過戰火紛飛的美好時代,觀眾無法體會民族大義的真實感受,只有通過藝術的升華去表達時代的符號,用藝術的呈現方式重現歷史的厚重,以藝術敲擊人民居安思危的意識。奇麗格爾的塑造不僅代表著蒙古民族的民族大義,更是映射出千千萬萬個中華兒女的身影,無數沒有被歷史記載的人物,但他們都有著奇麗格爾一樣的堅強意志,彰顯著中華兒女的英勇之姿,更是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

三、革命敘事中凸顯的中華民族認同意識

草原上形成一股強烈的抗日浪潮,并且在共產黨英明的領導下,以開明的政策,尊重少數民族的平等地位為基礎,自1947年內蒙古解放,證明了中國共產黨對于民族地區的政策是先進的、符合中國實際的。一場齊心御敵、全民抗戰的大戰在草原上拉開。無數民族兒女,面對外敵頑強抗爭、慷慨赴義,共同譜寫了內蒙古草原上的革命史詩。當奇麗格爾看見延安和重慶的巨大差別之后,她深刻的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也堅信中國的希望在延安,中國的未來一定是共產黨領導下的。畢力格圖感到驚訝:“我記得你說過你是封建領主,是共產黨革命的對象,你不怕……”奇麗格爾笑了說:“是啊,這是我以前的一個心結,不過這次在延安,毛主席的幾句話就把我多年的心結解開了。他說如果天下的老百姓都不再受剝削和壓迫,都過上幸福的生活了,我們跟他們一樣,當一個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又有哪點不好?我完全同意不勞動者不得食的主張,我也能夠靠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泵飨脑挷粌H點醒奇麗格爾,更代表著共產黨對內蒙古地區封建領主的政策,鼓勵一切的人民加入共產黨。這也極大地爭取到內蒙古地區人民對共產黨的信任,以奇麗格爾為代表的旗民要支持共產黨,他們更要在廣大的內蒙古草原上為共產黨宣傳,讓大家都支持共產黨。這為日后內蒙古的解放做出極大的貢獻,也是黨在內蒙古順利開展工作的基礎。

《鴻雁》獲得社會認可的原因

主旋律影視劇的熱播,以當下的理論基礎為根基,尊重歷史邏輯,以影像的方式再現重要的歷史時間與歷史關鍵時刻。增強對主流精神的宣傳,加強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傳播?!而櫻恪返膭撟鞒踔允菫閼c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七十周年大慶獻禮之作,更是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添活力。

一、回應時代之需

主旋律影視劇回應時代之需,還原社會歷史,更要把握好站在黨的角度去書寫歷史,站在歷史和科學的緯度廣泛傳播。站在時代的高度,在保留歷史嚴肅性的前提下,追求歷史人物內心的思想與靈魂,感受歷史中的“不確定性”。當把歷史與社會自然相結合的客觀事實里,以唯物史觀的態度去追求藝術的升華,尊重史實、實事求是?!而櫻恪返牟コ鏊茉熘髁髟捳Z,為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時代價值提供一個更活躍的平臺。主旋律影視劇以優秀的傳統品德為主題,以愛國主義情懷為依托,以中華民族的歷史脈絡為主線。通過對真實的事件和人物進行加工與創作,使文字擁有溫度,讓飽滿的人物形象帶著使命與價值走進大眾視野。主旋律影視劇更是緊跟社會思潮,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來,文藝工作者用視聽語言的方式把黨中央的重要精神融入社會的最深處,以娛樂解壓方式傳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文化的傳播,更彰顯中華文明的深厚性與延續性。

二、構建想象共同體同視聽語言引發心理共鳴

一部好的藝術作品必須同欣賞它的觀眾形成心理共鳴,美國學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認為民族被想象成為一個共同體,因為在每個民族內部可能存在普遍的不平等與剝削,民族總是被設想為一種深刻的、平等的同志愛。藝術作品的作用就是通過視聽語言的傳播,在媒介的作用下傳播在不同的社會群體之間,對不同身份的社會人士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營造屬于社會群體的共同體意識。如果把一個偉大的歷史瞬間縮影放在人物的具體塑造上去把握,會產生強烈的視覺震撼?!而櫻恪纷鳛榈湫偷奈乃囎髌?,更精準地塑造了民族精神與新時代風貌。用傳播儀式觀表現家國情懷,詹姆斯·W·凱瑞提出的傳播的“儀式觀”存在的兩個概念,即維系社會和共享信仰。維系社會的含義是維持社會穩定和促進民族融合,共享信仰的含義是社會全體成員共同追求的社會核心價值觀念。從傳播的角度去解釋心理共鳴,在于受眾對于視聽語言所呈現的內容具有參與感、體驗感,即身臨其境和感同身受,這種表現手法并非站在歷史的制高點宣揚革命精神,而是以鮮活的人物塑造去體現民族精神。主旋律影視劇作為藝術作品的分支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加深廣大受眾對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構建,以藝術的升華展現人們心中的美好期許,領略遼闊草原的情懷,感悟駿馬奔騰的力量,更是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添活力。

進一步發揮主旋律影視劇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的作用

主旋律影視劇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宗旨,以百年光輝歷程和歷史成就為主線,高舉中華民族大團結的旗幟,展望新時代,啟航新征程。

一、在經典故事挖掘中,凝聚中華民族精神

主旋律影視劇是具有砥礪性的價值選擇,是一種熔鑄著人民情感,飽含現實真情的創作,它顯現著“人民性”的內容。為進一步發揮主旋律影視作品的作用首先要挖掘我國具有強烈民族精神的經典故事。比如,彝海結盟是小葉丹與劉伯承義結金蘭,彝海兩岸結下民族情誼。三千孤兒入內蒙古更是一場愛心接力的行動,把“國家的孩子”送到草原。在經典故事的挖掘之中,領略中華民族精神,通過經典事例,凸顯中華民族優秀的愛國主義精神、愛崗敬業精神、民族團結精神等。探尋具有民族精神的經典故事,讓經典活躍在熒幕,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添活力。

二、在講好中國故事的過程中,增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主旋律”是“藝術生命力”的詮釋、藝術創新的主力,每一部主旋律影視劇應當是有靈魂的好故事,以精湛的主旨和結構,拓展藝術創作的空間,在現實和歷史的維度上有所發現、有所展現,以獨樹一幟的品質,成為經典之作。偉大時代孕育宏偉故事,魅麗中國需要精彩講述。在講好中國故事的過程中增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國展望世界,向世界展示中國。精彩奪目的中國故事正在時代的長河中演繹,改革開放氣勢如虹、經濟發展欣欣向榮、“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社會進步日新月異……講好中國故事是民族使命,講好中國故事是時代之需。讓世界了解發展中的中國,認識中國道路、領略中國理論、認同中國制度、學習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是每一個中國人的使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更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責任。

三、嚴守意識形態陣地,保障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政治方向

主旋律影視劇的發展拓寬了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方式,嚴守意識形態陣地,為大眾提供剖析主流意識形態的紐帶和橋梁,繼而提升受眾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認同感,保障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政治方向。優秀的主旋律影視作品包含了多元藝術文化元素,能夠給予觀眾精神世界的滿足,夠培養大眾積極健康的文化觀,抵制低俗庸俗娛樂的能力,為個人素質發展和樹立正確價值觀營造氛圍。主旋律影視劇是正向的、積極健康的文化載體?;诤霌P社會正能量和先進文化思想的創作主旨,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發揮正面的引導作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主旋律影視劇的推進完美解答國家層面上合理有效地利用媒體構建主流意識形態。有針對性地回應社會熱點,滿足觀眾的現實心理需求。當文化的靈魂注入民族的血脈中,當文藝種子播種在精神家園,有利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基礎。主旋律影視劇不僅呼應時代的主流意識,更精準把握中華文化共同體的認同。因此,響應時代的感召,彰顯人文魅力,為建設各族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園努力譜寫民族團結的嶄新篇章。

作者簡介:

周倩穎,內蒙古興安盟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本文系基金資助“北方民族大學研究生創新項目”(編號YCX23040)研究成果。作者單位:北方民族大學中華民族共同體學院。

猜你喜歡
格爾鴻雁影視劇
影視劇“煙霧繚繞”就該取消評優
鴻雁飛
蒙古族傳統音樂體裁系列(五) 胡仁·烏力格爾
胡仁烏力格爾《苦喜傳》的人物形象特點
江淮格爾發走進“5·2卡友節”
雄雞和鴻雁
雄雞和鴻雁
被影視劇帶火的“勝地”
試論影視劇中的第三者現象
山雞格爾險境求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