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朝二帝政策沿續性述略

2024-04-22 18:22李想
三角洲 2024年4期
關鍵詞:煬帝楊堅隋文帝

李想

隋朝在中國歷史上與秦朝一樣,都有承前啟后的作用,又與秦朝一樣短暫。唐朝統治者把隋朝的滅亡歸結于隋煬帝的暴政,但這些政策都是由隋煬帝從隋文帝時期繼承而來。其中包括猜忌臣下、刑罰嚴酷、大興土木、窮兵黷武等。后世對于隋煬帝的評價多為殘暴不仁的亡國之君。但是筆者認為其性格、思想及一些政治主張是繼承于其父楊堅。隋亡雖是楊廣之過,但其父楊堅亦是難辭其咎。

猜忌臣下

隋文帝楊堅(541-604)開創隋王朝,滅南陳,結束400多年的分裂割據,迎來秦之后的第二次大一統。楊堅在位時期正值“開皇之治”,對中華民族功烈卓著。史載楊堅“有威容,外質木而內明敏,有大略”“然天性沉猜,素無學術,好為小數,不達大體,故忠臣義士莫得盡心竭辭。其草創元勛及有功諸將,誅夷罪退,罕有存者。又不悅詩書,廢除學校,唯婦言是用,廢黜諸子。逮于暮年,持法尤峻,喜怒不常,過于殺戮”。

隋文帝用人的致命弱點“猜忌苛察,信受讒言”,功臣故舊難以保全。隋文帝用人時既用而復貶,又貶而復用,許多元功宿將亦難得善終。隋朝開國功臣高颎年輕時已頗有才學有氣量,楊堅獨攬北周大權時,便追隨楊堅,為其開創和鞏固大隋基業。然在平陳之戰時失意于晉王楊廣,而又在獨孤氏刺殺尉遲氏一事上失意于獨孤氏,從而為自己埋下禍根。高颎又多次觸犯隋文帝逆鱗,反對其當庭置杖罰人,反對東征高句麗及廢長立幼等,越來越不耐煩的隋文帝在獨孤氏讒言下,漸漸疏遠高颎。

隋煬帝繼承了其父猜忌的性格特點。被煬帝所殺的功臣有高颎、宇文弼、賀若弼等,其中高颎、賀若弼有殊功于隋王朝。高颎等被殺的理由,不是謀反,而是“誹謗朝政”。賀若弼私下議論煬帝“宴(突厥)可汗太侈”。高颎又對宗室王楊雄談及“近來朝廷殊無綱紀”,結果,“帝以為謗訕朝政,于是下詔誅之?!辈恢谷绱?,大業初,前內史侍郎薛道衡上《高祖文皇帝頌》,大業五年(609),議新令,久議不決。道衡謂朝士曰:“向使高颎不死,令決當久行”,煬帝即以憶高颎為由,付執法者勘之。裴蘊體察煬帝心意,奏“道衡負才恃舊,有無君之心。見詔書每下,便腹非私議,推惡于國,妄造禍端。論其罪名,似如隱昧;源其情意,深為悖逆”,煬帝立即贊許,對裴蘊說:“公論其逆,妙體本心?!毖Φ篮饩瓦@樣在連誹謗罪名都不成立的情況下被處死。煬帝以為道衡致美先朝,實乃諷己,欲置之罪。御史大夫張衡是煬帝的親信之臣,然就因對楊玄感談及“薛道衡真為枉死”,被玄感告發,削職為民,差點被殺。大業八年(612),煬帝征遼失敗,遷怒張衡,適張衡妾告張衡“怨望,謗訕朝政”,于是,張衡也被“賜盡于家”。

刑罰嚴酷

南北朝之時,無論是南陳還是北周都因嚴刑峻法而失去人心,楊堅對此早已心知肚明。特別是周宣帝性情殘忍暴戾,“是時下自公卿,內及妃后,咸加棰楚,上下愁怨”“內外離心”。有鑒于此,初任國相的楊堅,便“行寬大之典,刪略舊律,作《刑書要制》”,以收買人心。及楊堅即皇帝位,命人更新律法。新律法與北周相比已有所減輕,比如蠲除了前代鞭刑及梟首、轅裂等殘酷刑罰,流徙之罪也減輕。開皇三年(583),隋文帝得知當時斷獄條文猶多達萬條,認為法律過于嚴苛,又命蘇威、牛弘等再刪定新律。除去死罪81條、流罪154條、徒杖等1000余條,只留500條,凡12卷。這就是有名的《開皇律》。隋文帝有免除茍法、依法辦事的思想,才獲得巨大的成功。

但是隋文帝性猜忌,臨下以威猛,違反自制律令之事屢見不鮮?!昂懔钭笥乙椧晝韧?,有小過失,則加以重罪。又患令史贓污,因私使人以錢帛遺之,得犯立斬。每于殿廷打人,一日之中,或至數四。嘗怒問事揮楚不甚,即命斬之?!痹谒某蒙铣S斜徽人?、斬首的。晚年的隋文帝性情更為殘酷,些微過失即能令官員招致滅頂之災。隋文帝血腥殘忍的性格影響到當時的政治風氣,隋朝官吏“上下相驅,迭行棰楚,以殘暴為干能,以守法為懦弱?!狈N種苛政敗壞了隋朝的吏治,造成了一系列冤獄,隋朝政治更加黑暗,加深了人民的痛苦。隋文帝制定血腥的“一錢棄市”之法,規定“盜一錢以上皆棄市”,結果“自此四人共盜一榱桶,三人同竊一瓜,事發即時行決”。這種聞所未聞的酷法加劇了社會矛盾,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在一些地方爆發了小規模的起義。在人民的反抗下,隋文帝被迫廢除了這一血腥法令。

隋文帝有法不依,任加威猛,上行下效,其子隋煬帝楊廣滑向更加苛暴的地步,“(煬)帝更立嚴刑,敕天下竊盜以上,罪無輕重,不待聞奏,皆斬?!彼宄塘P過重過嚴激起民眾普遍反感,因此,楊玄感叛亂一呼百應。對于起義群眾,隋煬帝下令“隨獲斬決”,予以殘酷鎮壓。楊玄感兵變失敗,隋煬帝竟然對御史大夫裴蘊說:“玄感一呼而從者十萬,益知天下人不欲多,多即相聚為盜耳。不盡加誅,無以懲后?!迸崽N等遵旨,“殺三萬余人,皆籍沒其家,枉死者太半,流徙者六千余人?!鄙踔吝B接受楊玄感開倉賑給者,也要被活埋,而隋煬帝還嫌殺得太少。如此極端殘酷的鎮壓政策,只能進一步激化階級矛盾,給星火燎原的農民起義火上澆油。隋煬帝鎮壓越殘暴,農民起義規模越大,最終埋葬了隋王朝。

大興土木

開國皇帝能體味創業艱難,所以大多生活儉樸,但像楊堅一樣儉德的帝王并不多見,不僅表里如一,而且貫穿始終。楊堅在北周任高官時,私人生活就非常儉樸,幾乎到了寒酸的地步,等做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輔弼大臣時,依然不改本色,并把儉樸倡導為朝廷風氣。楊堅稱帝后以“成由儉、敗由奢”為座右銘。他告誡太子楊勇說:“我聞天道無親,唯德是興,歷觀前代帝王,未有奢華而得長久者?!彼逦牡鄣膬葘m可能是歷代最簡陋的宮廷了,后妃宮女的衣服及日常用具均有嚴格的供應制度,不得逾越私取半毫,若有破損,必加以補綴再用。楊堅的飲食很簡單,除了必需的宴會外,每餐至多一小盤肉。他本人的寢宮,全是布幔布帳。

人性是復雜而多面的,儉樸的隋文帝實際也有奢侈的傾向,只是沒有充分暴露而已。北周都城長安因長期戰亂早已殘破不堪,隋文帝欲為自己的新王朝附會萬物更新的形象,決定另外擇地營建新都,命宇文愷主持營造,名為大興城。大興城工程浩大,大力征發民力,集中全國的工匠,花費錢財巨萬,但隋文帝認為為了帝國氣象無可厚非。

開皇十三年(593年)二月,楊堅為了避暑,下詔在岐州(今陜西省鳳翔縣南)營建離宮即著名的仁壽宮。將作大匠宇文愷設計,宰相楊素督建,征調民夫數十萬平山填谷,建造宮殿。新宮兩年建成,樓宇臺閣,宛轉相連,蔚為壯觀。楊素等人為了邀功,對施工的役夫督催甚急,因勞累而死者上萬人?!端鍟な池浿尽穼钏氐热说臍埍┬袕接腥缦掠涊d:“役使嚴急,丁夫多死,疲屯顛仆者,推填坑坎,覆以土石,因而筑為平地。死者以萬數?!睏顖员苁钚蒺B的宮殿是建在民夫的尸骨上的。四年后他又大興土木,從京城到仁壽宮之間,連建十二所行宮,耗費人力物力之大可想而知的。

楊廣在大興土木方面更在其父之上。從仁壽四年(604)隋煬帝上臺,即在此年發丁男數十萬掘塹;大業元年三月營東都,每月役丁二百萬;發漢南諸郡男女百萬開通濟渠;大業三年五月發河北十余郡丁男鑿太行山;七月發百余萬筑長城;大業四年發百余萬開永濟渠;七月發二十萬修長城。如此的徭役,可見規模之大、人民的負擔之深。就拿隋煬帝巡幸江都來說,從洛陽出發,沿著新開鑿的運河巡游江都。這次巡游排場可太大了。怎么大呢?有三個空前絕后。第一,船隊規??涨敖^后。第二,船夫排場空前絕后。第三,沿途供應空前絕后。先看第一個,船隊規??涨敖^后。根據《隋書·煬帝本紀》的記載,為這次巡游事先建造的船隊有龍舟、鳳艒、黃龍、赤艦、樓船等大小船只數萬艘。其中,真正使用的也有數千艘。這“數千艘”是什么概念呢?唐朝杜寶的《大業雜記》有一個詳細的清單,包括龍舟1艘、翔螭1艘、浮景舟9艘、漾水彩舟36艘、五樓船52艘、三樓船120艘、二樓船250艘等,總之,加起來一共5191艘。不難看出,隋煬帝的驕奢較其父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隋民眾生活之苦更是隨之達到了臨界點,農民起義隨之爆發也就沒什么意外了。

窮兵黷武

隋文帝、隋煬帝父子窮兵黷武,尤其在高句麗戰事上具有明顯的繼承性。開皇十八年(598)高句麗國王元突率靺鞨兵一萬余騎寇侵遼西,被營州總管韋世沖擊潰。文帝怒,六月發三十萬大軍伐高句麗。史載:“時餽運不繼,六軍乏食,師出臨渝關,復遇疾疫,王師不振。及次遼水,元亦惶懼,遣使謝罪,上表稱‘遼東糞土臣元云云。上于是罷兵,待之如初,元亦歲遣朝貢?!笔妨仙嫌涊d,當時出兵是糧草不足,途中大軍又受到疾疫困擾??梢姰敃r本不利于發兵,文帝是十分倉促發兵的。雖然此次征討是以高句麗臣服而告終,然而倉促發兵也不難看出隋文帝的好大喜功。

征討是隋文帝時代確定的政策,所以隋煬帝三征高句麗有了借端。公元607年,隋煬帝北巡至突厥啟民可汗大營,遇到隋文帝使者。煬帝以高句麗本是箕子所封之地,漢、晉時皆為所轄的郡縣,命使者轉告隋文帝國王高元速來朝見,不然將率大軍巡游高句麗國土。高句麗王聞報甚為恐懼,一直未前來。結果611年(大業七年),隋煬帝以高句麗本為箕子所封之地,今又不遵臣禮為由,下詔征討高句麗,隋煬帝開始募集軍隊。募集的軍隊被集中在涿郡。八年正月,應征士兵全部集中于涿郡,據說共一百一十萬人,號稱兩百萬,隋煬帝將其分為左、右十二路大軍。初三,第1軍出發,以后每日發一軍,前后相距40里,經過40天才出發完畢。各軍首尾相接,鼓角相聞,旌旗相連960里,煬帝的御營最后出發,又連綿80里,史稱“近古出師之盛,未之有也”。然此次征討卻是大敗而歸,三十多萬陸軍只有兩千多人幸存;大業九年(613年),隋煬帝第二次對高句麗發兵。在隋煬帝親征之時,楊素之子楊玄感在國內兵變。隋煬帝被迫回國鎮壓叛亂,第二次東征又是無功而返。在鎮壓了楊玄感叛亂后,隋煬帝與大業十年(614年)三伐高句麗,雖然隋煬帝沖破了高句麗的第一道防線,但由于高句麗的持續伏擊和對隋朝軍隊供給線的切斷,隋煬帝始終不能拿下遼水這道防御線。嬰陽王將在楊玄感造反后逃到高句麗的斛斯政遣返給煬帝。煬帝見已挽回兩敗之辱,遂班師還朝。

隋煬帝對高句麗發動戰爭,連續三次征戰使隋數十萬人喪生,“九軍并陷,將帥奔還亡者二千余騎”,引起隋朝軍民對隋煬帝的強烈不滿。隋煬帝第一次攻高句麗之前的兩年(610年),就爆發隋末民變,但在第三次攻高句麗(614年)失敗之后,已無軍力鎮壓隋末民變了。隋對高句麗的連年征戰不僅使隋國力銳減,民不聊生,也使隋煬帝喪失民心,不僅農民起義,隋朝將領也相繼叛變割據。隋都大興城在617年11月為晉陽留守李淵所據;隋洛陽城在618年為王世充占據。619年隋朝滅亡。

綜上所述,隋朝速亡,在隋文帝時期已經埋下隱患。煬帝只不過是繼承了其父的政策,只是煬帝比其父在這條彎路上走得更遠?!佰E其衰怠之源,稽其亂亡之兆,起自高祖(即隋文帝),成于煬帝,所由來遠矣,非一朝一夕”。

作者簡介:

李想,女,黑龍江齊齊哈爾人,哈爾濱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2021級本科生。

猜你喜歡
煬帝楊堅隋文帝
從佞臣到諍臣
先下手為強
最難揣摩是人心
隋文帝造字
隋文帝:也曾遭遇“鴻門宴”
隋文帝:也曾遭遇“鴻門宴”
先下手為強
宇文化及:投機是座斷頭臺
試評隋煬帝
略論隋文帝的軍事思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