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陽關雪》為例探尋《文化苦旅》中“苦”的深意

2024-04-22 20:35李子璇
三角洲 2024年6期
關鍵詞:苦旅陽關余秋雨

李子璇

《文化苦旅》作為20世紀90年代新式散文的代表,也是余秋雨的問世之作。全書以追隨作者的腳步為視點,引領讀者們隨著余秋雨的情感變化來感悟蘊含在山水之間的文化深意。在全作中,每一篇散文都不乏作者向讀者傳遞的“苦”的意味,即是作者對于所觀所感而收獲的所思所想。余秋雨在丈量河山之時,路途是艱苦的,內心也是苦悶的。以代表性文章《陽關雪》為例,無論是余秋雨眼中還是自古以來陽關所代表的意象,都是充斥著無盡悲涼苦楚的。整體文章基調不斷扣題,與“苦”旅之意相照應。因此,本文為在文中字里行間探尋具體描述的“苦”的深意,采用案例文本描述、問題分析、結論的三步研究法,最終得出《文化苦旅》中“苦”有內核之苦、心理之苦、精神之苦、思想之苦四大方面。具體分析還原余秋雨文化步伐的變化發展。

20世紀90年代初《文化苦旅》的發表猶如第一聲春雷,帶來了新式散文的春天?!段幕嗦谩芬宰髡哂嗲镉暝谔綄ど剿g文化之時所抒發的“苦”意貫穿全書。作為文化散文的開山之作,《文化苦旅》充分體現了中華文化所蘊含的深厚意蘊,但同時更充滿了中國傳統文化在至今發展狀態下應進行的反思和對民族精神立足于當下如何進一步繼承發展的追尋。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選擇站在了文化的角度與立場之上,將現代理性融注其中,加之以世界眼光與全球意識,對中國某些歷史與文化現象進行了解讀。

究其一“苦”字的深意,就不得不考慮到多方面因素。余秋雨所處的時代正逢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之時,人民生活水平快速上升,但也同時在國民的精神生活層面就顯得相對貧瘠。而作為文學研究者的一分子,正是肩上的擔當和責任使得余秋雨愧于單純享受經濟發展所帶來的便捷,同時秉持著一份對于民族精神衰落與文化落后的憂患之心,踏上了幫助失落文化找尋歸途的苦旅。在余秋雨眼中,中華文化磅礴、斐然,是蘊藏于每一個中華子民心中昂首挺胸的底氣。然而埋頭書本之上而產生的對于文化的理解浮于表面,只有雙腳踏上山河土地,切身感受、腳步丈量孕育而出的中華文化,才會真正讓中華民族刻骨銘心。

為具體闡釋,本文將通過以《文化苦旅》中經典作品《陽關雪》為具體分析文本,對其行文內容進行“苦”的內核、“苦”的心理、“苦”的精神、“苦”的思想四個方面的分析,認識余秋雨創作的方式與內核,展現中華文化在現代社會與民族精神的建立之下的重要作用。

“苦”的內核——悲

一、文人之悲情

《陽關雪》開頭首段便提到了“文官”這一文學史上十分重要的身份。文,即其文化身份。官,就是他們的官場身份。而正是這種身份雙重性使得他們在歷史上承載起針砭時弊、啟發后人的責任。余秋雨也寫道是通過王維的《渭城曲》,前去尋找陽關。所謂詩中所寫“西出陽關無故人”點明的是以陽關為代表的古代邊塞地區所具有的流放、戍邊和戰爭等屬性,以及悲情色彩。自古以來,邊塞送別之時所產生的文學成就十分矚目。許許多多不同朝代的政治參與者與知識分子的腳步經過這片土地,留下了對邊塞恢弘景色的感嘆,和對自身前途的迷茫與窺探。而正是這些大量的、帶著普遍性情感的詩文,形成了現如今后人對于“陽關”的固定印象—悲。

二、文明之悲愴

基于這種印象,作者余秋雨也是帶著已存的主觀情感去探尋陽關?!俺嗣CR黄┌?,什么也沒有,連一個褶皺也找不到。在別地趕路,總要每一段為自己找一個目標,盯著一棵樹,趕過去,然后再盯著一塊石頭,趕過去。在這里,睜疼了眼也看不見一個目標,哪怕是一片枯葉、一個黑點?!碧みM陽關,映入眼簾的就是這樣一番景象,蒼茫、遼闊、空曠。他用簡單的詞匯,卻構造出彌漫著悲傷的氛圍。天是完整的,地是空蕩蕩的,雪化得很快,山脊連綿,奇怪的凹凸顯現構成令人驚駭的鋪陳—墳堆。坍塌、密集、枯瘦,將遠古記憶再一次重現在世人眼前,這里就是曾經的古戰場。無數亡魂在這里倒下,再被朔風與時間埋葬。一望無際的墳堆,被余秋雨稱作“中華歷史的荒原”。歷史也隨著馬蹄踏起的煙塵,飄散遠去,徒留后人面對這縈繞著悲涼空氣的大地引發無限遐想。

三、文化之悲愁

“人們來尋景,更來尋詩。這些詩,他們在孩提時代就能背誦。孩子們的想象,誠懇而逼真。因此,這些城、這些樓、這些寺,早在心頭自行搭建”。由此可見這些文化意向的熏陶,在中華民族心中早已根深蒂固,且代代相傳。孩提時代在腦海中描繪的景象在有了探尋的能力之后,在中華民族心中都形成了具象的焦渴?!坝袝r候,這種焦渴,簡直就像對失落的故鄉的尋找,對離散的親人的查訪?!边@種文化鄉愁,可以被視為是當代對于中華文化的一種探索,更是國人內心根植于血脈之中的文化歸屬,是沉淀在心底的情感探索。因為回不去的不只是具體的故鄉,還有曾經在故鄉沉淀的時光。而正是基于這種心理、擁有著強烈歸屬感與文化收集和喚醒責任的余秋雨,用《文化苦旅》踏上了這樣一條布道之路。

“苦”的心理——創作心路

一、創作當時布道之苦

20世紀90年代初,當時的中國散文創作面臨著一種模式化(楊朔模式)的重復,同時,改革開放后,西方文化的逐步引入隨之而來的強烈沖擊也造成了中國傳統歷史文化失去絕對的主導地位,面臨著日益缺失的危急局面。因此,余秋雨在當下如此的文化困境中感到惶恐、困惑、苦悶、不安,他的布道之心使得他認為自己必須要做些什么來促使本應占據主位的中國歷史文化重起東山。中國文化恢弘、龐大,這是余秋雨所不得不面對的現實。他用腳步去丈量中國的山水之情,用心和特點的詞語去描繪感受到的文化底蘊。他本著追求青春去,卻帶著滿心蒼老回?!段幕嗦谩分卦谝粋€“苦”字,是他心境上的苦,是他創作歷程上的苦,是他精神上為中華文化盡心布道而總覺不足的苦。他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說道:“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過于龐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后的回味、焦灼后的會心、冥思后的放松、蒼老后的年輕?!彼屪x者知道,他的散文不是純粹而隨意的個人情感宣泄,更多的是“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是飽含情感的思忖,而不是輕松愜意的抒情。

余秋雨曾在出發去尋找陽關之前,從下榻的縣城里尋到一位老者,所打聽得到的結果是:路又遠,也沒什么好看的。這雪一時下不停,別去受這個苦了。但他仍然選擇“向他鞠了一躬,轉身鉆進雪里”。從他毅然決然的腳步可以看出,他自覺地承擔起了探尋與挽救的職責,為自己的文化“苦”旅不斷地找尋屬于中華文化的真諦。在文化苦旅的創作過程中,他一直似乎在以一個“苦行僧”的身份不斷地用心去感悟那存在于中國的山水和歷史中的無形卻永恒的文化。他登上陽關瞭望,“這兒的雪沒有化,當然不會化。所謂古址,已經沒有什么故跡,只有近處的烽火臺還在,這就是剛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見一層層泥沙,拌和著一層層葦草。葦草飄揚出來,在千年之后的寒風中抖動?!贝A㈥栮P之上,空氣中涌動的是千年以前遺留至今的悲涼。在余秋雨看來,中國的文化始終處于一種艱難掙扎的境地,更多的人只是注重紙面上的、形式上的文化,“在我所居留的大城市里有很多儲存古籍的圖書館、講授古文化的大學,而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卻落在這山重水復、莽莽蒼蒼的大地上?!钡聦嵣?,承載著文化遺留千古的是時間和山水古跡。存在于書本上的是記載,但真正的感悟飄揚在神州大地上,生生不息無所不在。因此,他希望、倡導并以身作則,要將以這土地為寄托的文化傳播到人與人之間。

二、創作完成承受之苦

當然,也是這份赤誠之心與余秋雨優秀的筆法,使得《文化苦旅》大獲成功。然而,名利是把雙刃劍。它的成名與極度暢銷也帶給了余秋雨難以計數的麻煩。余秋雨在新版小序中,把這部作品比喻為一個外出離家已久的浪子。在出門旅世期間,他長久地遭遇了攻擊、污蔑、誹謗,連綿不絕。甚至“已有統計,此書盜版的數量至少是正版的十八倍”。許多的報刊媒體仍在堅持不斷地偽造著它與余秋雨的錯誤。這使得余秋雨對于《文化苦旅》帶給他的輿論影響已經到了厭惡與排斥的地步,而這種情感就演變為余秋雨本人無論是在公共場合還是日常生活對于這部作品閉口不談的事實。這使得本就傾注悲情的作品,更蒙上了苦悶的塵埃。但好在,余秋雨親自再編新版之時,把這個遭受百般苦難的孩子接回了家。在原作刪改的基礎上,還增補了新篇幅。而新加的文章就如現今余秋雨的心態:開闊多了,沉痛多了,也超越多了。經歷的苦難隨著時間,悉數化為了回憶與沉淀。

“苦”的精神——憂患意識

一、文化本源于山水

余秋雨在初序中說到做學問時總會存在的狀態?!叭绻R文明總是給人們帶來沉重的身心負擔,那么再過千百年,人類不就要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如果精神和體魄總是矛盾,深邃和青春總是無緣,學識和游戲總是對立,那么,何時才能問津人類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正是在此,解釋了他出發旅遍山水的原因。當知識文明拘泥于書本,那么它的來源和界限就會變為已知的和固定化的,人類就會陷入研究先人遺留和創造當下文化的漩渦之中。所以,為了協調二者關系,為了挖掘“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帶著對于人類以及中華文明自我探尋的憂患,余秋雨最終踏上了這趟“文化苦旅”。而所謂評價他開創了新一代的散文撰寫方式,正是他苦苦尋求到的結果的展示。這趟苦旅的本義是追回自身的青春與活力,但是筆下所產出的文字卻“比過去寫的任何文章都蒼老”。在中國山水之間穿梭,余秋雨看到的是隱匿于山水之間的文化被蒙塵,因此他擔憂、他嘗試,他將心緒與情感傾注筆尖。越走越多的山水隨之展現了越走越多的文化,正是不斷顯現的中華文化讓他不斷心生憂患,更加堅定了他傳播與拯救的思想,也同樣強化了他所自予的文化布道者的身份。

二、文化本承載精神

在《陽關雪》的尾部描述到了陽關的坍塌。就時間發展的事實來講,事物的消失重建等狀態都是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在余秋雨眼中,陽關坍塌的究其原因是源自民族精神的衰敗。長安文化的限制及作用,九州文風逐漸趨同,使得人文藝術僅僅局限于錦上添花,也沒有足夠的空間讓文人發展文化、發揮才能。時代精神不得體現,傳統文化片面發展。西出陽關的文人越來越少,感嘆陽關的詩句寂寞寥寥。余秋雨不禁發出“誰也不能想象,這兒,一千多年前曾經驗證過人生旅途的壯美、藝術情懷的宏廣”的感嘆。蘊含于這宏偉陽關之下的民族自豪與內涵,在這種限制中終究是被掩蓋千年,無法不令人惋惜痛心,而接下來陽關的民族精神是否能夠重新傳遞也使得余秋雨分外焦渴與擔憂。

因此,他希望從自身行動出發,引發現實之中人們的警戒與思索。他處處充溢的憂患投射出的正是對民族文化更高程度上理想化的期待,他期待著用自己沉郁感傷的憂患來激發人們對當下文化弊端的反思。他將其濃郁的憂患意識傾注于筆下的散文之中,以文人眼中的文化視角,寄托個人對于文化歷史的沉思、對于喚醒民族、國家、社會意識的期望。余秋雨始終堅信,文化精英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所以對民族精神的憂患,也常常表現為作家對文化精英的憂患。在余秋雨眼中,在漫長的古代文明時期文化精英們作為文化傳播的載體卻一直無法受到優待。這種隨之而來的排擠和壓力使得文化精英們極易破碎與消亡。然而,他所處的環境讓他不停思考文明為何不得同步發展、民族精神為何于今異化……他認識到了文人使命跨時代下的沉重,要讓傳統文化所蘊含的民族精神在新時代同樣貫穿到國人心中。

“苦”的思想——主觀化

一、主觀絕對化

但同樣,正是這份擔憂使得余秋雨認為唐代沒有把它的自信延續久遠,主觀上相對否定了唐代文化的傳承和延續。如果說“西出陽關無故人”此類名作能夠體現出唐人文學的自信姿態豪邁風范,那么現如今,我們后輩正是從此等詩句之中窺探盛世之景象。從孩童時期中國人就已將唐詩三百首作為開蒙之物朗朗上口,成長過程中繼續接受義務教育的輸入,無數名家名著已融入中華血脈,經年不忘、經久不衰。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正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底扎根,正在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傳遞與展示。歐洲歷史的魂魄中有屬于“蒙娜麗莎的微笑”的恬然的自信,中華歷史的魂魄中有“大漠孤煙直”的曠遠,有“但使龍城飛將在”的決心,有“提攜玉龍為君死”的忠貞,有“獨領殘兵千騎歸”的孤勇,更有“虜騎聞之應膽懾,料如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的自信。朝代的輪換更迭是不會否定文化的價值的。因此,所謂唐代的自信沒有延續久遠,是唐代邊塞文學作品的創作姿態止步于時,但事實上對于后世的價值和影響源遠流長。

二、主觀簡單化

文化處在時代背景下解讀時,往往能發揮出更大的意義?,F如今,邊塞作品所留下的豪邁、堅挺的精神,為存于現世的我們在遇到挫折時提供了激勵與思想價值。詩人們矗立于陽關之上,面朝烈日與風沙,心緒繁雜。一時間,景色的悲壯、自命之坎坷,還有對未來時日的期冀,種種情感一齊涌上心頭。高土之上,迸敘腔音。一首首詩作流傳千古,傳遞的是千年以前陽關的召喚,是隱藏至朔風之下的中華雄風,更是中華民族保存至今的文化史詩。

中華民族的發展歷程是艱苦曲折、百折不撓的,更是欣欣向榮、蓬勃昂揚的。中華民族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地走到今天,除了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放在心中外,同時在精神上,文化的豐腴與多樣更是給予了中華民族深厚的底氣與內涵。因此,把文化從主觀上簡單化地封存于一個朝代,而忽視了它的傳承性和對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發展與偉大復興的影響,那是萬萬不可取的。因為傳承,所以延續;因為持有,所以自信。

本研究發現,以《陽關雪》作為切入,對于《文化苦旅》中“苦”這一貫穿全書的意向有關其深意能夠較為明確地進行闡釋。首先,在《陽關雪》之中,明確的悲主要表現在陽關這個地點在歷史長河之中長期所承載的意義多數為偏遠、貧瘠、肅殺與死亡。其次,作者在探尋以陽關為代表的中國山水古跡之時的所思所想,艱苦創作,同時引發的對于民族國家的憂患更是“苦”之重要體現。而作者的思考所產生的意義,更是引發整個社會與中華民族思考的首次嘗試。

本文較為全面地從四大方面探尋了余秋雨在《文化苦旅》創作過程中所寄予的深刻內核及復雜情感,再一次強調了《文化苦旅》對于激發大眾關于中華民族偉大文化與民族精神傳承之心的重要作用。鑒于本文研究范圍,于細節處還有一定不足,未來針對《文化苦旅》中“苦”除思想方面其余比如藝術性等其他方向的研究,有待進一步研究探討。

(作者單位:深圳技術大學)

猜你喜歡
苦旅陽關余秋雨
映雪紅梅
遙望陽關
余秋雨投其所好
余秋雨投其所好
盧氏縣朱陽關鎮杜店村
讀書實踐收獲(3)
西出陽關
〈?? ???? ???(獨自閑行)〉??? ???? ??? ??
論余秋雨的“苦旅”情結
黃沙當中尋陽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