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2024-04-22 20:44王飛
名師在線·下旬刊 2024年2期
關鍵詞:創新思維能力創新精神高中化學

摘 要:一名合格的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創新思維能力在學生成長發展中的價值、意義。在完成基礎知識、技能傳授的同時,教師應加強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成長為新時代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堅實的基礎?;诖?,文章以高中化學教學為例,先分析了高中化學教學現狀,然后探討了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意義和策略,以期為其他教師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創新思維能力;創新精神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4)06-0050-03

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說,創新是進步發展的靈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隨著素質教育的持續深化,

高中化學教師應當與時俱進,積極改革、創新教學理念和模式,將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工作落到實處。教師要通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解題效率。此外,當學生能夠熟練運用創新思維能力時,教師還要同步培養學生的多種優質思維品質,這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大有裨益。由此可見,

探討高中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教師必須重視起來。

一、高中化學教學現狀

在高中學科體系中,化學學科占據著一定的地位,是學生獲取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的重要載體。就現階段高中化學教學情況來看,以下特征較突出。

第一,教學體系趨于完善,包含高中所需的基本化學知識,包括原子結構、化學鍵、化學反應以及有機化學等,對化學基本概念、原理進行了系統介紹,為學生后續深入探索化學知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

第二,教學手段、資源更加豐富。近些年,信息技術蓬勃發展,在教育教學領域的應用也更加廣泛。許多教師將信息技術利用起來,作為輔助教學的工具。此外,網絡資源的應用也為化學教學提供了海量的素材,在一定程度上充實了化學教學內容,也豐富了教學形式。但是,當前的實踐教學還存在教學模式單一的情況,既限制了教學有效性的提升,也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產生了阻礙。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意義

(一)與教育改革發展趨勢契合

隨著時代的發展,全國各地教育教學領域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瘜W作為高中學科體系中的一部分,自然也要順應時代趨勢,改革、創新教學方式和手段。受陳舊觀念的影響,部分教師依舊用說教、灌輸的方式授課,學生往往是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基本上沒有自我展示的機會。久而久之,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充分發揮,思維也難以得到有效拓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新時期高中化學教學的基本要求。鍛煉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是化學知識本質與特點的重要體現。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與時俱進,以新理念為引領,引導和鼓勵學生實踐創新,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和綜合能力[2]。除此之外,在改革創新中,教師積極采用現代技術,能夠引導學生參與到化學問題的觀察、分析和解決過程中,這與當前學校教育改革發展趨勢契合,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二)能夠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現階段高中生不可或缺的一項能力、素養,對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質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此前,部分教師將重心放在成績、分數上,一味地講解公式理論或實驗結果,忽視了過程分析的方法。學生長時間處于這種教學模式下,會感到乏味、枯燥,很容易打擊學習積極性和熱

情。久而久之,學生便不愿意參與其中。對此,教師必須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和思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除了帶領學生學習理論知識、推導化學公式外,還應進行化學實驗的演示和操作,讓他們真正投入這個過程中。這樣既能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參與度更高,又能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質疑能力及創新能力,使學生在不斷質疑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強化化學學習實效。

三、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策略

(一)優化教學內容,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化學是一門內容較廣泛的學科,而一堂課只有四十分鐘,如果教師全部用來講授知識內容,不但會增加教學壓力,還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學生難以消化、吸收這些內容,導致學習效果不盡如人意。一名合格的教師應當對化學學習中必須掌握、選擇性學習的內容有一定的把握,將重心放在學生必須掌握內容的教學上。對于選擇性學習的內容,教師可以將

更多的時間、空間交給學生,鼓勵學生自主挖掘、探索,拓展學生的探索思路,為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助力。

一方面,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給學生介紹關于化學的發展歷程、化學家的真實經歷等,通過新鮮、有趣的故事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他們踴躍參與其中。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引發學生思考,發散思維,達到鍛煉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目的。以“元素周期律”這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與以往所學的元素周期表結合起來,探尋元素規律。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給學生介紹元素周期表的來源、發展歷程,讓學生對初中階段、高中階段化學元素知識之間的差異有一定的了解,明確重難點[3]。

細心研讀教材可以發現,教材內容還涉及中國化學發展史,這不但有利于學生學習化學專業知識,還可以拓寬學生的眼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對學生創造精神、創新能力的培養也大有益處。

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適當滲透化學實驗,這是幫助學生深化化學知識理解的利器,教師要對實驗的價值、優勢做到心中有數。以“幾種重要的金屬化合物”這一課為例,其中涉及一項實驗,即焰色反應,旨在讓學生明確焰色反應的原理,檢驗鉀、鈉和其他金屬化合物,不同的金屬物質產生的火焰顏色也是不同的。在實驗期間,學生可能會被其他因素干擾,如風會導致火焰顏色模糊、長度不足等。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將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自主思考,談一談可以用哪些方法來解決上述問題。學生通過思考、探討,得出了答案,即可以用擋風板來擋住風。這樣引入化學實驗,能令學生獲得新發現,在優化實驗效果的同時,

實現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二)注重氛圍營造,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對高中生來說,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質疑、提問和思考能力。在開展化學教學時,教師要有意識地營造民主、寬松的氛圍,鼓勵學生質疑、猜想,并將其表達出來,這樣能夠切實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具體而言,教師要嚴格遵循《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的要求,將以生為本理念落實到位,明確、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搭建自主思考、自我展示的平臺。與此同時,教師還應建立健全、良好的溝通、交流渠道,創設創新、開放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大膽質疑、提問,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質疑能力的目的。以“有機化合物”這一課為例,教師可以根據“認識有機化合物”“乙烯與有機高分子材料”“乙醇和乙酸”等內容,聯系生活實際,進行課堂導入,為學生打造和諧、寬松的化學課堂。在課堂上,學生可以直抒己見、暢所欲言,積極闡述自己的觀點。如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有機化合物判定”展開思考、表達,鼓勵學生通過“有機化合物的概念、功能”等進行質疑和猜想。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不再緊張、畏懼,而是能夠積極表達,通過化學思維、創新思維來質疑和猜想“有機化合物的基本概念、評判標準”等,實現創新思維能力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在此期間,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這一角色,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指導學生,保證課堂活動順利開展。

(三)加強實驗操作,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實驗教學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極強的操作性,往往能將抽象理論轉變得具象、直觀。在此期間,教師的實驗演示是至關重要的,學生應認真觀察,并記錄。當然,在必要時,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化學實驗。通過化學實驗,學生能切實體會到化學的魅力,對化學學習更感興趣,更愿意投入其中,為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創造良好條件。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核心素養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現階段的高中化學教學重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其中就包括實驗探究與創新意識。實驗探究活動的開展,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思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高度重視實驗環節,可以在其中注入一些創造性元素,激活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探索化學知識,在實踐中激發學習靈感,為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做好鋪墊[4]。

以“化學物質及其變化”為例,這一課涉及“氧化還原反應”相關知識。在教學時,為了使學生對氧化還原反應與電極電勢的關系、介質以及濃度對氧化還原反應的影響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師設置了實驗演示的環節。在此之前,教師需要準備好相關儀器、工具,包括低壓電源、鹽橋、導線、砂紙、電極、酚酞溶液、紅石蕊試紙等。一切準備就緒后,課堂教學進入實驗演示環節。在此期間,教師將“電極電勢與氧化還原反應實驗中Cl4層顏色的變化”當成探究對象,讓學生做好觀察、記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深入思考、探討化學成分的變化,對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極為有益。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驗演示環節,教師應當對實驗節奏有精準的把握,切忌過快,要給學生提供足夠的觀察和思考時間,為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科學探究能力的發展提供契機。

(四)開展合作探究,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學生來說,一個人進行化學原理的思考和探究,通過化學現象的表象總結化學定理、方程式和反應規律,有些枯燥、乏味。同時,在此期間,學生可能會遇到問題。此時若無人共同商討、探究,學生的思維就很容易受到限制,不利于解決問題。為了降低學習的難度,幫助學生建立創新、創造的自信心,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他們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活動。這不但有利于培養學生團結意識和協作能力,而且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交流和碰撞[5]。顯然,小組合作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有極大幫助的,值得被廣大教師關注。

以“分散系及其分類”為例,本節課包含三大重點,即氫氧化鐵膠體制備、膠體的性質、膠體的應用,要求學生深刻理解、掌握。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對膠體有更全面、充分的認知,產生探究意識和創新思維,教師對學生進行了科學分組,讓他們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以下探究任務。

(1)認真閱讀課本,試著進行實驗方案的設計,

并對其進行分享、評價,改進不足,優化、完善實驗方案,為實驗操作提供指導。這個過程能夠幫助學生樹立綠色實驗的意識,使學生在觀察、記錄中更直觀地感受膠體,在深化膠體認知的同時,產生優化實驗的創新意識。(2)展示稀豆漿,讓學生聯系初中階段的化學知識,就“稀豆漿屬于膠體還是濁液”展開小組討論。通過了解得知,大多數小組認為,與豆漿相比,稀豆漿的粒子直徑較小,可能屬于膠體,也可能屬于濁液。這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聯系膠體性質,試著探究驗證稀豆漿屬于膠體還是濁液的方法。教師通過這一探究任務的設計,可以檢驗學生對膠體性質的理解程度、掌握情況,引導學生將物質性質作為入手點,鍛煉學生類比、推理的創新思維能力。(3)利用信息化設備,給學生展示制作豆腐的視頻。接著,教師可以讓各個小組就稀豆漿轉化成豆腐應用的化學知識、原理進行思考和探究。在小組討論后,學生得出了結論,即豆腐的制作用到了豆漿膠體的聚沉現象。這不僅體現了化學與生活的內在關聯,能夠培養學生的化學應用意識和能力,還激活了學生從生活現象中發現化學問題的創新思維。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時期,創新思維能力已經成為檢驗人才的重要標準之一,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成了各個階段、學科教學的重中之重?;瘜W是一門抽象性、邏輯性、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對學生創新思維、探究能力等的培養有重要作用。作為學生化學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師要深刻認識到化學學科的優勢,將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放在課堂教學的重要位置,采取多樣的教學策略、措施,創設優良氛圍,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發展學生的化學素養和綜合能力,為學生的成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張明霞.創造性思維在高中化學解題中的實踐探析[J].新課程,2021(12):95.

王宇.高中化學思維課堂構建策略探討[J].中外交流,2021,28(2):220.

曹吉剛.淺談高中生化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課堂內外(高中教研),2022(2):103-104.

吉春平.“思維導學式”高中化學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2022(26):52-54.

王笑花.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引領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開展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3(20):125-128.

作者簡介:王飛(1972.1-),男,江蘇揚州人,

任教于揚州中學教育集團樹人學校,高級教師,本科學歷。

猜你喜歡
創新思維能力創新精神高中化學
高中化學高效學習之復述策略
NOBOOK虛擬實驗在高中化學的應用
分類法在高中化學中的應用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途徑
芻議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談體育教學中如何注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高校大學生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初探
大創項目對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的作用研究
淺議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小學數學教師
淺談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