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戲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探究

2024-04-22 10:46張亞婷
求知導刊 2024年3期
關鍵詞:教學材料教學環境游戲教學

摘 要:基于回歸兒童本位的幼兒教育理念與游戲教學的視角,從環境、材料、方式三個方面,探究如何在幼兒教育中加強游戲教學的應用,旨在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具體來說,在游戲教學環境方面,從傳統的環境預設向游戲空間留白過渡,為幼兒創設自由而又寬松的環境;在游戲教學材料方面,從傳統的固化材料向靈動材料轉變;在游戲教學方式方面,從傳統的教師主導向學生自主選擇轉變。

關鍵詞:游戲教學;幼兒教育;教學環境;教學材料;教學方式

作者簡介:張亞婷(1992—),女,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河橋鎮中心幼兒園。

在幼兒教育中,游戲對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開展幼兒游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指導作用,結合幼兒的興趣與身心發展需要,從游戲教學環境、材料、方式三個方面完善教學設計,為幼兒提供發揮才能的舞臺,使幼兒能通過輕松、愉悅的游戲活動學習知識技能,發展個性。

一、基于幼兒教育需要,優化游戲教學環境的應用

在幼兒教育中開展游戲教學時,教師應圍繞教育目標,從游戲場地、空間、場域三個方面,優化游戲教學環境,注重游戲空間留白,采用自主化、個性化的方式,豐富幼兒的游戲經驗,提升幼兒的游戲水平。

(一)優化幼兒游戲場地

幼兒游戲教學活動主要在角色區中實施。目前來看,幼兒園大都仔細布置了角色區,設置了不同的游戲標識,投放了固定的游戲材料,為實時游戲教學做好了場地準備。但是這樣的游戲活動違背了“兒童中心論”,幼兒在游戲場地中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缺乏主動創造行為,學習效果不佳。對此,教師應從以下兩個方面改進:第一,要及時除去詳細的游戲標識、固化的游戲材料標簽等;第二,要將角色區的各種材料按照裝扮、工具、玩具等類型進行分類集中擺放。

(二)拓展幼兒游戲空間

幼兒園的角色區通常是固定的,各個區域的范圍有明確規劃,這限制了幼兒自主規劃游戲空間的能力的發展。對此,幼兒園應考慮到幼兒的多樣化需求,開放游戲空間,以讓幼兒充分發揮自主性和創造性,能夠自己決定在哪個區域進行游戲。具體來說,教師在布局游戲空間時,既要做到內外連通,又要做到區域聯動,讓幼兒能夠在不同的區域之間自由流動,如將美術區與數學區相連,讓幼兒在游戲中自然地接觸到不同的學科知識。改善游戲空間的布局,讓幼兒在自主規劃的游戲空間中開展游戲活動,進行多元的區域聯動游戲,自由地學習知識,可以有效提高幼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培養幼兒的決策能力和自信心,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和成長。

(三)拓展幼兒游戲場域

為了拓展幼兒的游戲場域,在游戲教學中,教師需要加強對戶外空間的利用,使幼兒從中探索和發現更多的知識。比如,教師可針對幼兒能力不同的特點,在戶外設置難度不同的攀爬架,讓幼兒結合自身能力選擇游戲內容,表達自身的游戲想法和觀念。能力不足的幼兒,可以選擇難度較低的游戲項目,如爬梯、輪胎;能力較強的幼兒,可以挑戰難度較高的游戲,如爬桿、爬繩。如此,讓幼兒結合自身的實際,在自主選擇的游戲場域中表達自我、挑戰自我、展示自我,能使幼兒深化對游戲教學環境的感知,真正成為游戲的主人[1]。

二、基于幼兒游戲需要,優化游戲材料的應用

在優化幼兒游戲教學環境的基礎上,教師還要緊密結合幼兒游戲的需要,以材料投放為著力點,引導幼兒加強與游戲材料的互動,深入挖掘游戲材料的價值,以滿足幼兒游戲的需要,達到幼兒教育的目的,實現游戲材料的優化應用。

(一)拓展游戲材料的選擇空間

目前常見的幼兒園材料投放以區域為界,導致幼兒在游戲中的材料選擇空間十分有限。為突破目前的材料投放局限,拓展幼兒材料的選擇空間,教師可準備材料收集箱子,創設開放式游戲環境,提供多元化游戲材料,鼓勵和引導幼兒收集和整理材料,讓幼兒自主探索與創作,充分發揮幼兒游戲的教育作用。

(二)拓展幼兒游戲的材料支架

傳統幼兒游戲教學材料往往較為固定,未能有效發揮作為幼兒動手操作和游戲探究的支架作用。為了豐富材料投放類型,為幼兒游戲活動提供支架,教師應注重以下工作的開展。

一是結合幼兒教育主題和游戲教學的需要,合理投放材料,并適時增減材料。例如,在中班開展“藏在夏日里的繽紛”主題活動時,教師可為幼兒提供扇子、太陽帽、棒冰與卡紙拖鞋模型,讓幼兒深入了解夏天的特點和風情,并通過讓幼兒制作和裝飾這些物品,提升幼兒的手工技能和創造力。幼兒需要使用各種顏料和畫筆,在扇子和太陽帽上畫出自己的設計,或者使用各種材料制作出獨特的拖鞋模型。在制作、展示和銷售過程中,他們能互相幫助,分享經驗和快樂,這能培養幼兒的團隊合作能力和社交技能。

二是結合季節變化合理投放材料。例如,進入秋季以后,教師可給幼兒投放谷物、樹枝、樹葉及花草等,讓幼兒自主開展制作和創意活動。秋天是豐收的季節,谷物和果實等都可以作為幼兒活動的材料,教師可引導幼兒進行分類、測量、排序、創意制作等活動。而秋天的樹枝和樹葉顏色豐富,形狀各異,幼兒可以觀察樹葉的顏色、形狀,比較不同種類樹葉的差異,用樹葉進行粘貼畫、拓印畫等創作活動。對于秋天的花草,如菊花、秋海棠、金盞花等,幼兒可以通過觀察和照顧這些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也可以用這些花草進行裝飾和創作活動。

三是結合幼兒興趣投放材料。教師可以采取談話、發放調查表等方式,了解幼兒游戲興趣,以滿足幼兒教育需求為導向,結合幼兒的實際游戲情況,針對性地投放材料。同時,教師投放的材料應具有多樣性,以確保材料能夠適應不同興趣和能力水平的幼兒。在游戲環節中,教師應秉承從簡到繁、從淺到深的原則投放材料,以使游戲材料成為幼兒游戲的源頭活水,在不斷推陳出新中,增強幼兒的認知能力和游戲能力[2]。

三、基于游戲教學需要,優化游戲方式的應用

為了滿足游戲教學的需要,教師需要變革游戲方式,促使幼兒從傳統的盲從式學習向自主式學習轉變。具體來說,可以采用自主計劃、自主協商和自主推進的方式,實現寓教于樂的游戲教學目標。在這一過程中,應給予幼兒展示自身想法與感受的機會,使得每個幼兒都能在游戲情境中鏈接新舊知識,不斷積累游戲經驗,感受幼兒教育的魅力。

(一)游戲自主計劃

在傳統的幼兒游戲教學中,為達到傳授某種知識的目的,往往是由教師制訂游戲計劃,幼兒則跟隨教師逐步完成計劃。這種游戲教學方法具有局限性,不利于幼兒的個性化發展。對于小班幼兒,教師可以借助貼圖的方式,讓幼兒自主選擇游戲;對于中班幼兒,可以引導幼兒自主選擇游戲,設計游戲玩法;進入大班后,幼兒的自主意識有所增強,所以對于大班幼兒,應引導其自主擬訂游戲計劃。這樣的優化措施有助于激發幼兒的游戲熱情,增強幼兒的任務意識,為游戲教學順利實施奠定基礎。同時,教師應從傳統的安排、指導的角色,轉換成與幼兒一起游戲的參與者,在了解幼兒游戲計劃后,幫助幼兒完善、優化游戲計劃。在游戲實施之前,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幼兒之間自主交流游戲計劃和游戲想法,為游戲教學成效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3]。

(二)規則自主協商

在協助幼兒制訂游戲計劃的基礎上,教師應重視結合游戲的推進,與幼兒一起協商游戲規則,及時對規則進行調整和優化,強化幼兒的規則意識,以在提升幼兒游戲水平的同時發揮游戲教育作用。例如,“動物樂園”是一個為幼兒設計的角色扮演游戲,通過扮演不同的動物角色,幼兒能夠學習動物的不同特征、習性,意識到保護動物的重要性。游戲需要準備各種道具,如獅子、老虎、熊貓、長頸鹿等動物的圖片或模型;動物樂園的地圖,包括動物棲息地、活動區域等內容;動物卡片,包括每種動物的基本信息、習性等。在幼兒自主協商的前提下,教師制訂游戲規則為:幼兒分別扮演不同的動物角色,通過模仿動物的聲音和動作來表現該動物,且每個動物都有自己的任務,比如獅子要捕獵、熊貓要找竹子等,幼兒要根據所扮演的角色完成相應的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幼兒還需要與他人合作,共同解決問題,遵守“保護動物”的原則,制訂“動物保護公約”,彼此之間不能發生沖突。

開始游戲前,教師要引導幼兒了解各種動物的基本信息和習性,為游戲做準備。幼兒則要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不同的動物角色,并進行扮演。在游戲中,幼兒需要按照所扮演角色的任務進行活動,同時要與其他動物角色互動和合作。教師要引導幼兒在游戲中發現和解決問題,并及時調整和優化游戲規則。游戲結束后,教師要與幼兒一起回顧游戲過程,總結經驗教訓,為下一次游戲做準備。

為了增加游戲的趣味性,增強游戲的教育意義,教師可對游戲規則進行優化。一是任務挑戰化。為提升游戲的挑戰性和趣味性,教師可以為每個動物角色設計一系列的任務,這些任務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幼兒通過思考、觀察和操作來完成。例如,熊貓需要找到一定數量的竹子,而獅子則需要捕獲一定數量的獵物。二是增加互動環節。為了培養幼兒的社交技能,教師要為幼兒增加一定的交流活動。比如,要求獅子和老虎合作捕獵,熊貓和長頸鹿一起保護森林,以此提升游戲的互動性。三是設立獎勵機制。為激勵幼兒積極參與游戲,教師需要設立獎勵機制。例如,完成任務的幼兒可以得到一張動物貼紙或者其他小獎勵;對于在游戲中表現出色的幼兒,教師需要給予特別的贊揚和獎勵。四是鼓勵幼兒提出建議和想法。這樣不僅能讓幼兒更好地理解和遵守游戲規則,也能培養幼兒的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五是加強游戲評價與反思。在游戲結束后,教師要組織幼兒進行游戲評價和反思,引導幼兒討論自己在游戲中的表現以及遇到的困難和挑戰。通過這種方式,教師能夠了解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并針對問題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4]。

(三)玩法自主選擇

在游戲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手工操作流程圖,引導幼兒通過自主選擇、觀察、操作,分工合作,實現游戲與幼兒生活經驗的對接。例如在“搭橋”游戲中,為了優化游戲玩法,教師應提供明確的游戲目標和規則,并在游戲開始前向幼兒解釋清楚,這有助于幼兒在游戲中進行自主選擇和觀察,并根據規則進行操作。在游戲中,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不同的角色,并明確各自的職責,使其學會觀察和反思,結合生活經驗進行實踐,能夠讓其在游戲中找到游戲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教師還要關注幼兒需求和情感狀態,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游戲,充分發揮創造力[5]。

結語

游戲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要基于回歸兒童本位的幼兒教育理念,從幼兒游戲教學環境、材料和方式三個方面加以改進,以充分激發幼兒游戲興趣,發揮幼兒主體作用,讓幼兒在游戲教學中習得更多知識,積累更多經驗。

[參考文獻]

張溶.游戲化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價值及應用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3(8):86-88.

陳愛英.幼兒教育中游戲化教學模式的應用[J].家長,2022(19):142-144.

陳茜.游戲教學法在幼兒教育教學中的應用[J].試題與研究,2021(15):107-108.

李華英.淺談游戲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21(10):12-13.

馬素梅.游戲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2020(13):86.

猜你喜歡
教學材料教學環境游戲教學
The cultivation of English interest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猶太法則與教學公平的矛盾體現及其控制
營造小學數學教學環境探究
在游戲中經歷, 在探索中提升
芻議高校體操教學環境的優化策略
試析幼兒教育中游戲教學的價值
巧用游戲構建快樂體育課堂研究
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探索
似“簡”非“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