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車運行安全性能檢驗技術研究

2024-04-22 14:08覃銳
時代汽車 2024年3期
關鍵詞:安全性能檢驗技術新能源

覃銳

摘 要:文章對新能源汽車的分類及其基本構造進行了詳細闡述,分析了影響安全性能的主要因素和深入研究分析新能源汽車運行安全性能檢驗技術,提出了一系列創新的檢驗設計原理與方法,通過實驗設計與模擬測試來驗證這些方法的有效性。文中的研究結果不僅展示了技術創新點,還對實驗數據進行了詳盡的分析與討論,為新能源汽車安全性能的提升與檢驗技術的發展提供理論指導和實踐建議。

關鍵詞:新能源 安全性能 檢驗技術 模擬測試

在當今快速發展的交通工具領域中,新能源汽車因其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特性,日漸成為研究和應用的熱點。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其安全性能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安全性能不僅關系到乘客的生命安全,也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因此,深入研究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能以及開發有效的安全性能檢驗技術,對于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具有及其重大的意義。

1 新能源汽車安全性能概述

1.1 新能源汽車的分類與基本構造

新能源汽車是現代交通工具革新的重要標志,其分類多樣,基本構造復雜且高度集成。通常,新能源汽車根據能源類型和動力系統的不同,可分為電動汽車(EV)、混合動力汽車(HEV)、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等幾種類型。電動汽車以電池為主要動力源,具備零排放的優點;混合動力汽車結合了內燃機和電動機的優勢,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則可以通過外部電源充電,具有更長的純電動行駛距離。

這些車型的基本構造主要包括動力系統、電池組、控制系統等關鍵部件。動力系統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決定了車輛的動力性能和能效;電池組作為能量儲存的主要部件,其安全性和續航能力直接影響車輛的實用性;控制系統則負責整車的能量管理和動力分配,確保車輛的穩定性和安全性[1]。此外,新能源汽車的車身結構和材料也日益向輕量化和高強度發展,以適應更高的安全標準和提高能源效率。

1.2 安全性能的關鍵因素

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能是保障用戶安全和推動行業發展的核心要素,這一性能的關鍵因素主要包括電池安全性、電氣系統的穩定性以及車輛的被動和主動安全系統。電池安全性是最為關注的問題,包括電池組的熱穩定性、過充過放的防護能力以及在碰撞情況下的結構完整性。電氣系統的穩定性同樣重要,這涉及到電氣布線、電機控制和充電設備的可靠性,任何故障都可能導致安全風險。此外,被動安全系統如車身結構的抗撞性、氣囊布置以及安全帶設計,都在減輕碰撞時的乘客傷害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主動安全系統,如自動緊急制動、車道保持輔助和盲點監測等,利用先進的傳感器和控制技術,主動預防事故的發生。

2 安全性能檢驗技術現狀

2.1 國內外安全性能檢驗標準與方法

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過程中,安全性能檢驗標準與方法是確保車輛安全性的關鍵。全球范圍內,不同國家和地區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能有著各自的標準和檢驗方法。在國際層面,如歐洲的ECE標準、美國的FMVSS標準等,為新能源汽車的設計和制造提供了嚴格的安全指導。這些標準通常涵蓋了車輛的整體安全設計、電池安全、電氣安全等多個方面,旨在通過綜合的測試和評估過程,確保車輛在各種情況下的安全性能。

而在國內,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迅速發展,相關的安全性能檢驗標準也在不斷完善。中國的GB/T標準系列涵蓋了電動汽車的安全要求、電池安全性能測試等方面。這些標準結合了國內外的經驗,旨在適應國內市場的特點和需求。安全性能的檢驗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碰撞測試、電池熱失控測試、電氣安全測試等,這些測試模擬了實際駕駛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極端條件,確保新能源汽車在這些條件下仍能維持良好的安全性能。

2.2 安全性能檢驗的關鍵技術

安全性能檢驗是確保新能源汽車安全性的重要環節,而其關鍵技術主要包括高精度的傳感器技術、高效的數據處理和分析技術以及先進的測試和模擬技術[2]。傳感器技術是收集車輛運行數據的基礎,包括溫度、壓力、速度等各種傳感器,這些數據對于分析和評估車輛的安全性能至關重要。高效的數據處理和分析技術則能夠從大量復雜的數據中提取出有用信息,幫助研究人員和工程師更好地理解車輛在各種情況下的表現。

此外,先進的測試和模擬技術也是安全性能檢驗的關鍵。通過模擬測試,可以在不同的環境和條件下重現車輛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如碰撞測試、熱失控測試等。這些測試不僅幫助評估車輛的安全性能,還能為車輛設計和制造提供寶貴的數據支持。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仿真技術的發展,這些測試和模擬越來越接近實際車輛在道路上運行的真實情況,為安全性能的評估提供了更加準確和全面的依據。

2.3 現有技術的局限性與改進方向

盡管當前的安全性能檢驗技術已經相當發達,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這主要表現在技術的覆蓋范圍、測試的復雜性和實時性方面。首先,現有技術在處理極端條件下的車輛行為時,仍有改進空間。例如,在高溫、高壓或者高速沖擊等極端條件下,車輛的安全性能可能會與常規條件下有所不同,現有的檢驗方法可能無法完全模擬這些極端環境。

其次,安全性能檢驗的復雜性也是一個挑戰。新能源汽車的系統比傳統汽車更為復雜,包括電動機、電池管理系統等新型部件。這些部件的性能和相互作用對安全性能的影響需要通過更加復雜的測試方法來評估。然而,這些復雜的測試方法不僅成本高昂,而且需要大量時間和資源來實施。

再者,實時性是安全性能檢驗的另一個挑戰。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快速發展,新的設計和技術不斷涌現。這就要求安全性能檢驗技術能夠及時更新,以適應新技術的評估需求。然而,現有技術的更新和升級往往需要時間,這可能導致新技術在未經充分測試的情況下就被投入市場。

面對這些挑戰,改進方向主要集中在提高測試方法的準確性、降低復雜性和提升實時性。對于準確性,可以通過引入更多的傳感器技術和改進數據分析方法來實現。例如,使用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技術處理大量數據,可以幫助更準確地模擬和預測車輛在各種條件下的行為。為了降低復雜性,可以開發更為集成和標準化的測試平臺,這不僅能夠降低測試成本,還能提高測試的效率。最后,為了提升實時性,可以通過建立更為靈活的測試系統和快速響應機制來應對技術的快速變化,確保新技術在投入市場前經過充分的安全性能檢驗。

3 新能源汽車運行安全性能檢驗技術研究

3.1 檢驗技術的設計原理與方法

3.1.1 傳感器技術在安全檢驗中的應用

傳感器技術在新能源汽車安全檢驗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這些技術使得能夠實時監測和評估汽車的各種性能指標,從而確保其安全性。在安全檢驗中,常用的傳感器包括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位移傳感器等。

溫度傳感器主要用于監測電池和電機的溫度,以防止過熱導致的安全風險[3]。在電池熱失控測試中,溫度傳感器能夠提供精確的溫度變化數據,幫助分析電池在極端條件下的熱穩定性。壓力傳感器則用于監測車輛的液壓系統,如剎車系統,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車輛能夠安全停止。

加速度傳感器在車輛碰撞測試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安裝在車輛不同位置的加速度傳感器,可以準確地測量碰撞時車輛的加速度變化,從而評估車輛的抗撞性和安全氣囊的觸發效果。位移傳感器則用于監測車輛的結構變形,尤其是在碰撞測試中,通過測量車輛部件的位移量,可以評估車輛在碰撞中的結構完整性。

這些傳感器不僅在實驗室的安全測試中使用,在實際駕駛中也被廣泛應用于車輛的實時監控,以提供連續的安全性能評估。傳感器收集的數據是理解和改進新能源汽車安全性能的關鍵,為此,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傳感器技術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中愈發顯得重要。

3.1.2 數據采集與分析方法

在新能源汽車安全性能檢驗中,數據采集與分析方法是不可或缺的環節。為了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有效性,采集流程需要嚴格規劃和執行。首先,確定數據采集的目標和需求,這包括識別需要監測的關鍵性能參數,如電池溫度、電氣系統的電流和電壓、車輛的加速度等。接著,選擇適合的傳感器和數據采集設備,并在車輛的關鍵部位進行安裝,以確保能夠準確地捕捉到相關數據。

數據采集過程中,需要設置合理的采集頻率以捕獲足夠的數據,同時又要避免產生過量的數據,造成存儲和處理的負擔。例如,在電池性能測試中,可能需要高頻率地記錄電池的溫度和電壓,以監測其在快速充放電過程中的表現。此外,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也至關重要,這要求在整個采集過程中持續監控數據質量,并及時處理任何可能的異?;蝈e誤。

在數據分析階段,由于新能源汽車的性能數據通常表現出復雜的非線性特征,因此采用非線性分析方法更為合適。一種常用的非線性分析模型是人工神經網絡(ANN)。ANN通過模擬人腦的神經元網絡結構,能夠識別和學習數據中的復雜模式和關系。一個基本的ANN模型可以表示為:

其中,xi表示輸入變量,wi是權重,b是偏置項,f是激活函數,通常是一個非線性函數,如Sigmoid或ReLU函數,y是輸出結果。

3.2 實驗設計與模擬測試

3.2.1 實驗環境與設備配置

安全性能檢驗的研究中,實驗環境的設定和設備的配置是實現準確測試的基礎。實驗環境需要模擬真實的道路條件,同時也要能夠重現各種極端情況,以確保測試結果的全面性和可靠性。為此,實驗室通常配備有高級的模擬設備,如高速碰撞測試裝置、多軸振動臺和環境模擬艙。這些設備能夠模擬不同的道路條件,包括濕滑路面、坑洼不平的道路以及各種天氣條件[4]。在碰撞測試中,高速碰撞測試裝置是關鍵設備,它能夠以不同的速度和角度模擬車輛碰撞,以評估車輛在碰撞中的安全性能。而多軸振動臺則用于模擬車輛在行駛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振動和沖擊,這對于測試車輛的結構穩定性和乘客舒適性至關重要。環境模擬艙則能夠模擬不同的氣候條件,如高溫、低溫、濕度等,這對于測試電池和電氣系統的穩定性尤為重要。除了模擬設備,實驗室還需要配備各種監測和記錄設備,以確保能夠準確記錄測試過程中的各種數據,包括高精度的傳感器、高速攝像機和數據記錄器。傳感器用于實時監測車輛的各種性能指標,如溫度、壓力、加速度等。高速攝像機則用于記錄碰撞測試中的車輛動態,提供視覺數據以供后續分析。數據記錄器則負責收集和存儲所有測試數據,以便進行深入的數據分析和評估。

3.2.2 測試流程與數據記錄

在新能源汽車安全性能檢驗的研究中,測試流程的設計和數據記錄的準確性對于實驗結果的可靠性至關重要。測試流程通常遵循嚴格的標準,以確保每一次測試都是可重復和可比較的。測試的第一步是準備階段,這包括對車輛和測試設備的檢查,確保一切正常工作。接著是車輛的定位和傳感器的安裝。根據測試的具體需求,車輛將被放置在碰撞測試裝置或振動臺上,并且在車輛的關鍵部位安裝溫度、壓力和加速度等傳感器[5]。隨后,進行測試參數的設置,包括設定碰撞速度、碰撞角度、振動頻率等,根據不同的測試目的調整這些參數。一旦參數設定完成,就可以開始實際的測試。在測試過程中,所有的數據將被實時監測和記錄,包括碰撞的力度、車輛的位移、電池的溫度變化等。

測試完成后,進入數據收集和記錄階段。所有收集到的數據將被整理并記錄在數據表1中,以便于后續的分析和評估。數據表通常包括以下幾個關鍵部分:

①測試參數:記錄了測試中的主要設置,如碰撞速度、碰撞角度、振動頻率等。

②傳感器數據:包括各個傳感器在測試過程中記錄的數據,如溫度、壓力、加速度等。

③視覺記錄:記錄了高速攝像機捕捉到的碰撞或振動過程的關鍵畫面。

備注:記錄了測試過程中的任何異常情況或特別觀察。

得到以下數據表,見表1。

3.3 實驗數據的分析與討論

首先,我們將測試編號001至008的數據輸入到ANN模型中。在模型的訓練階段,我們特別關注碰撞速度、碰撞角度與電池溫度、加速度之間的關系。例如,通過分析模型輸出,我們發現在碰撞速度超過70 km/h(如測試編號005至008)時,車輛加速度的增幅顯著,暗示高速下車輛的碰撞吸能效果有待提高。此外,電池溫度的分析結果顯示,隨著碰撞速度的增加,電池溫度呈現出顯著的上升趨勢。特別是在測試編號007和008中,電池溫度分別達到了45°C和50°C,超出了安全工作范圍。這表明在高速碰撞條件下,電池冷卻系統的效率需要進一步提升。對于碰撞角度的分析,我們注意到在90°角碰撞(測試編號003、006、008)中,車輛的結構損傷程度和乘員安全風險均高于其他角度的碰撞。這提示我們在車輛設計時需要特別考慮側面碰撞的安全防護。通過上述分析可知,新能源汽車在設計和制造時需要重點關注高速碰撞條件下的乘員保護、電池溫度控制以及側面碰撞的安全性能。

4 結語

綜上所述,本本揭示了新能源汽車在安全性能方面的關鍵問題和未來的發展方向。通過實驗數據的精確采集與非線性模型的應用,研究識別出影響新能源汽車安全性能的關鍵因素,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措施。這對新能源汽車的設計和制造具有重要意義,為提升車輛安全性能提供了科學依據,也為行業標準和監管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參考。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改善,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能將繼續提升,為低碳環保出行和可持續發展目標做出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

[1]俞春俊張軍嚴慈磊穆文浩張建國秦征驍.新能源汽車運行安全性能檢驗技術體系研究[J].中國標準化,2022(22):145-151.

[2]蔣乾.電動汽車整車運行性能檢測試驗技術研究[J].大市場, 2020(006):51.

[3]曹正林.汽車安全法規與評價體系發展趨勢[J].汽車文摘,2019(2):6.

[4]王立民,李志,何成,等.燃料電池汽車被動安全性能檢測方法的研究[J].科技與創新,2019(7):3.

[5]王曉文,李雪,梁姣利.新能源汽車鋰動力電池安全性能及防護技術研究[J].明日風尚,2018(23):1.

猜你喜歡
安全性能檢驗技術新能源
RBI技術在壓力容器檢驗中的應用
市政路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
臨床模擬在微生物檢驗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研究指紋痕跡檢驗的刑偵技術應用
港口門座起重機制造過程中的檢驗要點及應用
交通事故處理中車輛安全性能技術鑒定規范研究
買不買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門”的背后
順應新能源發展趨勢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