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在南極干什么?

2024-04-23 19:30凌新峰
關鍵詞:磷蝦探空冰棍

凌新峰

氣象研究:寫好觀察日記

南極長城站和中山站開展著常規地面氣象觀測,不論天氣好壞,科考隊員都要對氣象設備進行巡檢,錄入氣象數據,保證每天4次發送到世界氣象組織全球通信系統,參與全球氣象數據實時交換,全年無休。除了地面上的氣象信息,南極的高空大氣數據對于南極天氣、氣候研究和預報,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氣象學家觀測高空大氣最常用的設備就是大氣探空氣球。我國科學家陸續在南極昆侖站和中山站進行了近百次大氣探空觀測,獲取了地面以上3萬米高度以內的大氣探空數據。這些數據也實時傳輸到了世界氣象組織,實現了氣象數據的全球實時共享。

冰川研究:鉆取“老冰棍”

南極被稱為世界的凈土,一望無際的茫茫冰蓋,就像一張記錄地球上幾十萬年氣候變化的白紙。但是,那些遠古的答案可不會這么輕而易舉地寫在冰蓋上。就像挖掘深埋地底之下的化石,科學家得想辦法鉆取地下幾千米的古老冰芯,然后從這些“老冰棍”里提取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再現成冰時的環境特征。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冰芯是美國科學家鉆取的一塊來自270萬年前的“百萬年老冰棍”。

天文觀測:尋找“星星的信號”

南極是天文觀測的好地方。冬天有長達數月的極夜,連續觀測時間長,而且這里空氣稀薄、純凈,幾乎沒有霧霾和光污染。我國昆侖站建在被稱為“生命禁區”的冰穹A頂部,天文觀測就是其肩負的主要任務之一。但是昆侖站冬天的環境惡劣,目前僅用于夏季科考,所以這里的多數天文設備都能自動觀測并發送數據。南極的冬天還會有極光出現,這為堅守在漫漫長夜中的科考隊員奉上了震撼又浪漫的視覺盛宴。不僅如此,科學家在南極還能拾取很多來自“外星的信號”——隕石。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所有隕石中,約有70%來自南極洲。

生物觀察:研究極寒生物的秘密

盡管這里極度寒冷,南極洲仍然是大量生物的家園,企鵝、信天翁、海豹、賊鷗、雪燕、磷蝦……在科學家眼里,那些不起眼的小生物,往往具有巨大的研究價值。比如,對養活了大量南極動物的磷蝦來說,又是誰養活了多達十億噸的它們呢?

答案就是南極的海洋微藻。這些微藻不但能生活在冰冷的海水里,還有一些甚至能在海冰中生存,被稱為“冰藻”。這些冰藻不僅能釋放抗凍蛋白防止細胞被凍結,還能適應海冰底部微弱的光照,又不怕南極強烈的紫外線輻射,簡直是“生存之王”,不過最后的歸宿是被磷蝦吃掉。

除了完成日常的科考任務,南極的科學家們還有些充滿煙火氣的“研究”。一般科考的后半年,帶去南極的食材只剩下洋蔥、土豆、山藥這些耐儲存的蔬菜,怎么把老幾樣食材做出新花樣,這全靠大家各顯神通了。說不定那些駐守過南極科考站的科學家,歸來之后還能做得一手好菜。

猜你喜歡
磷蝦探空冰棍
探空氣球為高空氣象“把脈”
磷蝦真是“蝦無敵”
南極磷蝦粉在水產飼料中的應用
怕你偷吃
我是一根冰棍
“美味”的磷蝦
為什么冰棍會冒煙?
TK-2GPS人影火箭探空數據與L波段探空數據對比分析
冰棍相框
“美味”的磷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