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情的世界

2024-04-23 19:26林葉
攝影世界 2024年4期
關鍵詞:情書花朵愛情

林葉

選自《情書2023》系列。蔣志 攝

編者按:

2010年,蔣志經歷了一場痛苦的人生變故,他開始點燃妻子喜歡的花朵,并將這些花燃燒的狀態用影像記錄下來,就這樣拍攝了4年,并起名為《情書》。這些燃燒的花朵,讓我們感受到了蔣志對妻子的思念和愛。就像蔣志所說:“火是不會消失的,愛也不會,如果對一個人的愛不會消失,這個人就不會消失?!?/p>

2023年,蔣志重啟了這個系列,拍攝了《情書2023》。與多年前相比,如果說《情書》是炙熱的思念,那么《情書2023》仿佛是敞開心扉的傾訴,是蔣志送給世界所有人的情書,其中包含了愛與被愛……

愛,是抒情之人順利地進入所有人內心世界的通行證。愛情,這個最神秘、最黏稠,也最讓人纏綿悱惻的情感為抒情之人提供了取之不竭的靈感。不過,這樣的靈感往往是需要用巨大的痛苦與危險來交換的。沒有在愛情上經歷過刻骨銘心的痛苦,便無法創作出感人至深的杰作。這不免讓我聯想到蔣志的《情書》。

選自《情書2023》系列。蔣志 攝

選自《情書2023》系列。蔣志 攝

千百年來,人類孜孜不倦地追求純真的愛情,絕不僅僅是因為大腦中分泌的多巴胺,更不是為了干柴烈火般的肉欲,而是因為愛情象征了人類擁有一種普世的力量,能夠超越個體局限,跨越各種政治、經濟、文化上的障礙,與另一個人發生根本性的聯結與融合的可能性。故而,人才會因為“我愛你”這樣的宣言而無怨無悔地縱身一躍,才會竭盡全力地想要將生命中的一段偶然固定下來,去追求并抵達永恒。這大概是人類潛意識中掙脫現實束縛的主要驅動力,促使人們不顧一切地躍入愛情,希冀通過愛情實現自我的救贖。愛情是個人生活經歷的精神世界中,最具典型意義的一件事情。最富有意味的是,一個人只有在愛情之中才能完全釋放自己(后者也可以說是燃燒自己),將自己生命中的一切毫無保留地全部綻放出來,并首次全面變成一種可交托的形式,與另一個為同樣愛情所庇護的生命自然而然地緊密交融在一起,認清自己內在的種種情感經驗,認識到曾經始終無法能夠深深認識的自己,一起不斷創造出新的存在。

選自《情書》系列。蔣志 攝

選自《情書》系列。蔣志 攝

愛情的確就是一種火焰,一種燃燒心靈、照亮生命的火焰,是直接從本質上重塑生命存在的火焰。我們或許認為《情書》是蔣志這份燃燒自我的愛情獻給自己的妻子,但另一方面,他也是把自己作為媒介,將人的情感宇宙中的那種抽象的愛情之火象征性地、視覺化地展現在世人面前。需要強調的一點是,愛不是施與,不是饋贈,更不是交換,愛情之火點燃的是自己的生命,是讓這團火融合進自己的生命狀態之中。因此,無論燃燒的花朵多么璀璨絢麗,蔣志都不可能是一個立于安全區域之內的觀看者,他燃燒的正是他自己。

不過,隨著愛情在現代社會發展進程中被逐步納入工業化程序之后,經由各種大眾媒介、影視作品乃至網絡宣傳包裝加工之后,愛情往往被簡化成了某種激情。很多愛情故事往往終結于死亡或婚姻,似乎人們已經沒有勇氣讓愛情與時間以及生活做一場正面交鋒,似乎愛情都僅僅短暫停留在起始時刻,最終在時間與生活的拷問下,淪為一部充滿狗血劇情的荒誕劇。然而,正如前文所言,自古以來,人們對愛情的抒發,并不是為了將激情美化成愛情,其本身就是在用生命探索愛情持之久遠的可能性。也就是說,從愛情萌發的那一刻開始,它的使命不僅是要從兩個不同個體的差異性出發,去養成新的生命狀態,也要與綿長而無情的時間相對抗,與瑣碎且無常的生活相制衡,這中間充滿了無盡的偶然性,是一個如暗夜一般混沌的未知世界,愛情如何讓人能夠穿過這個混沌,從瞬間的絢麗過渡到永恒的幸福,從偶然的個體經驗過渡到普遍性的、能夠為所有人提供參照的公共經驗。

選自《情書》系列。蔣志 攝

選自《情書》系列。蔣志 攝

面對愛情,我們不能妄想能夠找到什么一勞永逸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或規則,多快好省地獲得愛情的永恒性,恰恰相反,這樣的效率主義、功利主義式的思維模式只不過是在跟一個虛假的、模式化的愛情做交易,而非與真正的另一個生命相融合。真正的愛首先是一種骨肉相連的成長過程,是兩個差異性個體在時間與生活中,共同經歷各種磨礪與危險,平庸與沖突,不斷地跨越時間、空間以及世間所有的障礙,最終共同生成一種新的生命狀態。恰如蔣志所說:

使“我”的空間

成為“她/他”的空間

成為“你”的空間

成為“我們”的空間。

選自《情書2023》系列。蔣志 攝

為什么選擇用燃燒的方式來創作《情書》?

蔣志:最早的一張《情書》是在2010年拍的,在我生日那天,我的妻子娃娃特別精心地為我安排了一個生日晚宴,邀請了很多朋友來,大家放煙花,還點燃了一些酒,我看到酒杯上藍色的火焰順著杯子流下來,覺得很美,回家之后就用帶回來的花點燃試著拍了一張。那時只是偶發地拍了一張,后來就沒有再拍過。那年年底,娃娃在深圳突然病逝,第二年5月,娃娃生日那天,我買了幾枝蘭花回家,因為她很喜歡蘭花。我想起了之前拍過的那枝花,就用同樣的方式,點燃花朵來拍攝。我想起前一年生日那天娃娃真美,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為什么美好如此短暫呢?那時,我專心做這一件事,在點燃的一剎那,我感覺自己化身在其中,獲得一種深深的平靜,我體會到“剎那即永恒”,我并沒有離開她,永遠都不會。后來我常常想回到那個狀態中去,于是我繼續拍了下來,拍了幾年。

據說你將燃燒后的花朵再次進行了藝術創作,能介紹一下這部分作品嗎?

蔣志:那幾年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拍幾張,一直到2014年。點燃過的花也沒有舍得扔掉,一直留在我的工作室,慢慢成了干花。到了2016年,我那時已經不再認為有死亡,心識超越生死,而一切事物只是在轉換形態。我做了一個旋轉的臺子,把干花放在上面,用一種特殊的方式拍照片,然后顯影在絲網上,我再用油彩重新讓它們成為新的花的形態,這些形態到后來也不僅僅是花,有時會變成別的,比如人、動物,或者是我想象的其他形狀,等等。這個系列的畫,我把它們叫《去來》。

選自《情書2023》系列。蔣志 攝

選自《情書2023》系列。蔣志 攝

為什么選擇在多年以后重啟《情書》這個項目?與之前的《情書》相比,你的心境有了哪些變化?

蔣志:離前一次拍《情書》,沒想到一下子就過了十年了,如果沒有近年來發生的疫情和戰爭,我本來是不會再拍下去,因為我拍得夠多了。藝術行業有個不成文的共識,就是避免重復創作,而且一個系列的作品也不要太多,我當然知道這點。但是這幾年發生的事情,讓我對人的痛苦和心性以及情緒狀態有了更多的體察,也讓我更明確,愛是唯一能夠拯救我們的。這個世界能不能變好,在于我們自己,首先要問自己愿不愿意變成好的人,能不能成為一個愛的給予者,而不僅僅是一個獲取者。我在2015年之后的一次采訪中曾經說過:《情書》是獻給愛過的和被愛過的所有人。這其實也是在更新《情書》的創作意圖,我覺得我再也不會改變這個作品的想法了。給這世界所有人的情書,我要重申這一觀點。每一個人都經歷過愛和被愛,我們要做去愛的人,也希望自己是被愛的人。而且,如果將《情書》比作我所寫的情書,我希望自己能寫下去,而不是給自己規定只能寫多少,只能寫到什么時候。

選自《情書2023》系列。蔣志 攝

選自《情書2023》系列。蔣志 攝

選自《情書2023》系列。蔣志 攝

選自《情書2023》系列。蔣志 攝

你想通過《情書2023》表達什么?

蔣志:想表達什么,我在上面說了。另外,和其他作品不一樣的是,情書本身的特點,使它不限于表達的功能和姿態,情書有時更多的是愛的表白,而不僅僅是表達,這在主體的姿態上有些不同。

在2014年的《情書》作品中,雖然花在燃燒,但花朵是美麗和完整的。在《情書2023》當中,出現了破損的花朵,這種變化有什么寓意嗎?

蔣志:在新的系列中,有一些殘缺了一半的花,還有兩朵都殘缺一半的花在一起。感覺所缺,接受所缺,觀察所缺,我們在沒有認知到那個完滿之前,這是必經的過程。約翰·肖爾斯在《許愿樹》中說:“所有失去的,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p>

愛能彌補殘缺。

在《情書2023》中,有許多兩朵花在一起的照片,這當中是否有一朵代表了你自己?

蔣志:是的,我在《情書2023》中加了一層相互關系的意義:有對方的存在。這段時間經常會看到這句話:你自己眼中的自己,不是你自己;別人眼中的你,依然不是你;你眼中的別人,才是你自己。完全正確。

猜你喜歡
情書花朵愛情
《甜蜜蜜》:觸碰愛情的生存之歌
不談愛情很幸福
背上的花朵
死亡花朵
一封情書
我們依賴花朵
暖暖的等
寫給電影人的情書
愛情來了
解讀愛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