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速推進“六地”目標落地 奮力開創遼寧全面振興新局面

2024-04-24 08:22劉海軍張文燁張超
遼寧經濟 2024年1期
關鍵詞:東北振興戰略規劃目標

劉海軍 張文燁 張超

〔內容提要〕本文以遼寧省“六地”建設目標為背景,提出推進“六地”目標落地,開創遼寧全面振興新局面的建議。要通過深入調研,探尋“六地”建設的內在規律;通過統籌謀劃,繪制“六地”建設的路線圖;通過勇于實踐,形成“六地”建設的早期收獲;同時,優化政策供給,形成“六地”建設的有力支撐。

〔關鍵詞〕東北振興;遼寧振興;“六地”目標;戰略規劃

中共遼寧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的《中共遼寧省委關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遼寧新篇章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了努力將遼寧打造成為國家重大戰略支撐地等新時代“六地”目標定位,為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確定了“四梁八柱”。當前,以《意見》為指導,通過調研、規劃、實踐“三措”并舉與優化政策相融共進,全面推進“六地”目標落地,使之引領全省的各項經濟工作,已經成為十分緊迫的戰略任務。

一、深入調研,探尋“六地”建設的內在規律

“六地”目標,是中共遼寧省委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等系列指示精神,就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目標定位提出的最新戰略構想。通過深入調研,進而發現達成該目標的內在規律,對于事半功倍完成后續工作,直至最終達成該目標意義重大。

以“六地”視角再悟省情、省況。改革開放以來,圍繞不同歷史時段的宏觀發展目標,遼寧多次啟動省情調研分析,對當時全省制定戰略、編制規劃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當前,邁進新時代、面臨新任務,應將“六地”具體目標置于在國內外大背景下,緊密結合“六地”建設需要,調研分析我省相關資源的“比較優勢”與“比較劣勢”并預測其未來的變化趨勢。

以“六地”視角研判百年未有之變局。建設“六地”的路徑選擇、方法取舍,均與遼寧所處的國內外環境蘊含的機遇與挑戰息息相關,故科學的環境分析是圍繞“六地”正確決策的必要前提。鑒于當下百年變局深刻演變,東北亞乃至全球的變革機遇與風險挑戰同向增長,國內又處在經濟轉型的關鍵階段,應圍繞“六地”建設特定需求,分別調研分析遼寧在國內、國外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預測這些機遇與挑戰未來的變化趨勢。

以“六地”視角借鑒“他山之石”。當前,國內外不乏可資“六地”建設借鑒的典型案例,深入研究其經驗、教訓,對于遼寧少走彎路,甚至發現“捷徑”頗具價值。如,對于“六地”之一的“重大技術創新策源地”來說,北京正在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武漢、福建正分別打造全球前沿科技重要策源地和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均是典型樣板。深信通過典型案例的研究,會給遼寧的類似實踐以積極、有益的啟發。

二、統籌謀劃,繪制“六地”建設的路線圖

在我國實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級政府及其部門編制的規劃(計劃)是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鑒于“六地”目標是遼寧實現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宏偉藍圖的“濃縮版”,凝聚著“國之重任”,服務“國之大者”的崇高追求,為使其盡快落地見效,省內各級政府的規劃工作應當及時跟進。

全面規劃,系統部署。以《意見》為基礎,圍繞“六地”目標,應著手組織編制相應的總體規劃或建設“六地”實施方案以及基于“六地”分類的專項規劃,構建“六地”規劃體系。同時,對標《意見》及其“六地”目標并與編制中的“六地”規劃體系作好銜接,經必要程序,適時修訂完善正在實施的有關規劃,以正確發揮規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作用。

分步落實,有序實施。應將《意見》及其“六地”目標以及擬編制的“六地”規劃體系的階段性成果,及時納入省內各級政府“十四五”下半段以及三年“突破”行動方案的后兩年工作安排,相應落實于后兩年的年度經濟社會發展計劃以及相關具體工作方案,使“六地”目標落細落小、落到實處。

“延伸”規劃,前瞻布局。當下全省正在編制或即將編制的重點區域開發、重大項目建設規劃以及其他重要的規劃類規范文件,均應將《意見》及其“六地”目標作為開展編制工作的重要依據。鑒于國家到地方的“十五五”規劃前期工作啟動在即,應將《意見》精神及其“六地”目標定位作為主線貫穿于遼寧該規劃的思路編制及重大問題調研工作,確?!傲亍蹦繕顺蔀檫|寧“十五五”規劃的核心目標。

三、勇于實踐,形成“六地”建設的早期收獲

盡管《意見》明確了在全面完成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十四五”規劃要求、如期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基礎上實現“六地”目標的戰略步驟,但從“六地”目標涉及任務的角度看,它又是遼寧此前振興規劃與實踐的“接力”和升級。為“搶先抓早”、爭取發展戰略上的主動,當前應圍繞“六地”目標,選擇那些思路已經明確的重點工作,保質量、搶工期,力爭率先形成一批重要的工作成果。

“既定工作”應“提檔升級”。鑒于《意見》及其“六地”目標與遼寧省第十三次黨代會要求、“十四五”規劃、三年“突破”行動方案保持著發展戰略上的連續性,故高質量完成這些“既定工作”,既是建設“六地”的堅實基礎,也是實現“六地”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應依據《意見》、結合國內外形勢的最新變化,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以強烈的精品意識,在完成各自承擔“既定工作”的過程中,創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使最終成果既能滿足“既定工作要求”,也能適應“六地”建設需要,并為“六地”建設拿下“基礎分”。

“新設工作”應成為“新引擎”。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的新部署新要求新任務,《意見》圍繞“六地”建設,在此前我省“十四五”規劃、三年“突破”行動方案等基礎上也相應提出了一系列新工作、新舉措,如:打造萬億級優質特色消費品工業基地、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以及暢通“北糧南運”通道等。當前,為使這些“新設工作”充分展現遼寧的使命擔當、先鋒意識,應在調研論證、“滾動規劃”的同時,堅持高質量推進、高標準驗收,宜快則快、宜早則早,使這些“新設工作”及時給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注入新動力。

“戰略對接工作”應實現新突破。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需要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大背景下進行,其與國家發展戰略對接、爭取國家政策支持十分必要、意義重大。一是應高標準對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通過融入新發展格局,助力我省建設對內對外開放合作的中心樞紐;通過積極服務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助力我省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等。二是積極籌備銜接國家即將出臺的支持東北振興新政。應堅持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結合原則,先行提出請求國家支持的政策清單及其相應的實施方案,以提高政策爭取與銜接的有效性。三是主動對接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通過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充分發揮遼寧比較優勢,更好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

四、優化政策供給,形成“六地”建設的有力支撐

實現“六地”目標,除主要依靠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外,有效的政府調控作用不可或缺,其中相關政策的引導乃至廣義的體制機制環境的支撐則是重中之重。

優化政策配置?!傲亍蹦繕说奶岢?,不僅明確了新時代遼寧經濟社會發展的框架、格局,也為各項宏觀政策優化、升級提供了相應的“靶向”。當前,省內有關政府部門應對照“六地”目標體系化梳理現有政策,形成對應“六地”目標、公開化的專項政策“清單”,以方便社會相關群體知悉運用。在此基礎上,對標實現具體目標的實際需要,及時制訂個案化的具體政策優化方案并不失時機加以改進。

增強政策合力?!傲亍蹦繕烁采w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涉及的政策也相當廣泛。囿于現行體制下一定程度存在的“條塊分割”,相關政策資源仍分布在不同層級的不同政府部門,政策的指向也各有側重。當前,省內有關政府部門應對照實現“六地”目標的專業要求,在特定范圍內建立部門聯動機制,重點協調政策資源的統一使用問題;同時按照實現“六地”目標需要,積極爭取國家及其有關部門的政策支持,以最大程度獲得國家、地方政策的“合力”效應。

強化政策管理。實現“六地”目標的過程,自然也是相關政策發揮作用并接受實踐檢驗的過程。為使相關政策與時俱進、政策效能得到持續提升,應圍繞“六地”目標的實現過程,由政策的政府主管部門,牽頭構建以政策評估—改進為關鍵環節的“閉環”管理機制,確保相關政策高效運作。

[作者單位:東北大學東北振興研究中心(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

猜你喜歡
東北振興戰略規劃目標
對戰略規劃評估體系研究的思考
“東北振興”區域政策經濟效益評價
東北國有企業資產證券化可行性分析
論油氣田戰略規劃與投資風險管理
“一帶一路”戰略規劃探究
圖書館戰略規劃的制定與實施
我們的目標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中學英語之友·上(2008年1期)2008-03-2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