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光溫室韭菜科學種植管理及病蟲害的有效控制

2024-04-24 08:14李翠云
農民致富之友 2024年11期
關鍵詞:韭蛆日光溫室韭菜

李翠云

韭菜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種不可缺少的營養型蔬菜,它不但在人們的餐桌上是調劑各種菜肴的一種調味蔬菜,而且在調整人體健康方面也是一種中草藥。在韭菜生產中由于單純追求產量,人們過多用高濃度和劇毒農藥,導致韭菜農藥超標,銷售量減少。筆者依據多年在農業生產的實踐經歷,對日光溫室栽培的韭菜生產提出了以下栽培技術方面的措施。

韭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韭葉味辛,是廣大人民喜食的蔬菜。目前在我國栽培面積廣泛,栽培方式已由露地栽培轉入保護地栽培。特別是日光溫室栽培,給蔬菜淡季供應填補了空缺,韭菜的生產,由于它的耐低溫的特性,基本上通過地膜覆蓋,小拱棚、冷棚及日光溫室的全程模式栽培,解決了韭菜全年的市場供應問題。

一、韭菜對土壤環境條件要求

韭菜對土壤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能在多種類型的土壤中生長,包括沙土和粘土。然而,鹽堿土、重粘土以及水位較高的低洼地塊并不適宜栽培韭菜。土壤的pH值應在6.0-7.5的范圍內,過低容易引發病蟲害,過高則不利于植株生長,并限制部分中微量元素的利用。澇洼地塊不利于韭菜根系的生長,增加了爛根的風險。土壤有機質的含量是溫室栽培韭菜的重要生產指標,應至少達到2.5%。土壤孔隙度在55%—65%之間是適宜的,有利于根系的生長。韭菜的根群主要分布在20cm的表土層中,吸肥水能力較弱,但具有抗旱耐寒的特性。在高溫條件下,根系容易腐爛??紤]到韭菜是多年宿根蔬菜和循環連作特性,其對土壤的要求是十分嚴格的。因此,在選擇適宜的土壤時,必須滿足上述條件,以確保韭菜的周年生長和產量。

二、品種的選擇及秧苗的培育

1、種子選擇

優良品種在農業生產中具有重要作用,不僅可以減少勞動力和肥料的使用,而且能夠獲得更好的收成。在選擇種子時,應根據當地的氣候和地理位置來選擇合適的品種。品種的選擇應遵循優質、高產、回根晚、休眠期短、耐寒和抗病等原則。在我國黃河以北地區,有一些老品種如漢中冬韭、嘉興白根、河南791、馬藺韭和竹桿青等,它們具有返青秧長勢強、產量高、抗倒伏和耐寒等特點。此外,這些品種還可以通過提前扣棚來進行晚栽培,以滿足新年和春節的市場需求。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地栽培的品種不斷更新換代。對于日光溫室栽培的品種,應謹慎選擇,避免輕易使用露地栽培的品種。新品種的推出需要經過3-5年的評比和環境適應性試驗,以確保其適合在室內栽培。日光溫室栽培的品種不僅要追求高產,還要注重品質,特別是抗逆、抗病和抗蟲性能。韭菜的主要病害是韭蛆,這也是最難防治的一種蟲害。當前,許多種植戶使用有機磷高毒農藥來防治韭蛆,這導致韭菜農藥殘留超標,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因此,許多科研部門研發出既高產又抗病蟲害的韭菜品種。這些新品種在市場上表現優秀,例如黑鐵坨和漢中韭王等品種。黑鐵坨品種的產量是一般品種的1-2倍,并且在整個生育期間基本不得病,高抗韭蛆。這種品種的疫病也相對較少,整個生育期間基本不需要打藥,從而降低了農產品的農藥殘留,減少了生產成本,受到廣大菜農的歡迎。

2、韭菜苗的培植(育苗)

日光溫室種植的韭菜,最好采用棚外育苗。棚內移栽為宜,可解決在棚內的茬口問題;棚外育苗移植韭菜的播種期要求不太嚴格,因為此種形式采取2年根。播種日期在3-6月份或8-9月份均可。3-6月份育苗的韭菜必須在地下10cm,溫度在2℃以上,頂凌播種,當年可栽棚內進行越冬生產。8-9月份育苗的韭菜,可在第二年7-9月份移栽在棚內進行越冬生產。棚外育苗必須按照以下幾種步驟進行:①在播種前秋季土壤未結凍前,選擇5年以上沒種過大蔥、韭菜及茄類的沙壤土地塊。每公頃增施120kg硫酸鉀、750kg磷酸二銨與腐熟或發酵好的羊糞或雞糞平鋪于土地表面,深翻30cm,使糞土混合均勻后,做長8m,寬1.2m的畦子,準備播種。②第二年當土壤地下15cm深度、溫度達到2℃以上時進行播種。③播種時,每畦播種5條壟,播幅10-12cm,開溝深度15cm,3-6月份播種量是5-8kg/667m2,8-9月份播種量是8-9kg/667m2。播前用99%惡霉靈稀釋600的藥液,以3L/m2的方式進行噴灑處理,防止根腐病的發生;用辛硫磷制成的毒砂撒向溝內,防治地下害蟲,播后壓(踩)實,種子上面覆蓋2-3cm厚度1∶3的生物有機肥和沙壤土,結束后用水噴透。最后在畦子上面覆蓋地膜,以便保水增溫,帶80%韭菜頂膜后,逐漸揭去地膜。待苗長到6-8cm時,可對密度大的苗田進行蔬菜苗管理。④育苗期管理。育苗期的管理是至關重要的,應以養根為主。在生長前期,主要施用氮磷鉀平衡肥料,并配合使用有機質含量在40%以上的高糖及氨基酸生物有機肥進行沖施。這種施肥方式有助于促進根系的健康生長和植株的穩定發育。到了生長后期,施肥的重點應轉向磷鉀肥以及中微量元素。此時,活性生物菌肥的配合使用也十分重要。通過沖施這些肥料,可以進一步提高植株的生長速度和產量,同時增強其抗逆性和適應性。整個育苗期,合理的施肥管理對于培育出健康、優質的苗木至關重要。養根是關鍵,而氮磷鉀平衡肥和有機生物肥的配合使用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手段。生長后期磷鉀肥及中微量元素的補充,則有助于促進植物更好地適應環境,提高其生存率和生長質量。⑤出苗后管理。不論是在3-6月份還是8-9月份播種育苗的韭菜,在整個生長過程中都應避免收割。對于3-6月份育苗的韭菜,可以當年在溫室內收獲。而對于8-9月份播種育苗的韭菜,最早應在下一年的8-9月份移入棚內,避免過早移入。過早移入可能會對后續的生產和產量產生不良影響。對于越冬茬育苗的韭菜,在第二年越冬前應澆好越冬肥,在來年返青前,使用鐵耙對韭菜根四周進行松土3-5cm,松土2-3次,以創造有利于增根的條件。這些措施將有助于提高韭菜的生長和產量品質。

三、日光溫室韭菜栽培技術要點

1、土壤技術指標的要求

選擇30cm耕層土壤孔隙度55%-65%之間的既能保水又能保肥的pH值在6.0-7.5 之間的中性土壤進行定植,pH值低于6.0以下的土壤,每畝用150-200kg的生石灰進行調節;高于7.5的土壤每畝用醋糟或粉碎的玉米秸500kg和1000kg施入土中進行調節,使土壤達到中性標準即可。

2、溫室韭菜的定植

①定植前的準備。定植前先在棚內做南北方向的畦子,畦寬1.2m,畦長7m。

②在畦內每間隔25cm開溝,在溝內要開出10cm寬的播幅,選用小行距8cm左右,株距10cm,株行距定植;當年3-6月份育苗生產的每撮2-3株,8-9月份育苗生產的每撮1-2株,定值前把韭菜根剪掉,留1cm長即可,葉部不剪。

③對剪好韭菜根的苗栽前用原藥98%的惡霉靈6000倍液蘸根處理,因為惡霉靈對腐霉菌、苗腐菌、鐮刀菌、絲核菌、伏革菌、根殼菌、雪微菌均有顯著的防治效果,用作土壤消毒,它優于大多數殺菌劑,在植物體內吸收迅速。從根部吸收到莖部僅需3小時,24小時吸收至植物全身。在植物體內,惡霉靈主要代謝兩種葡萄糖苷O-葡萄糖苷和N-葡萄糖苷。O-葡萄糖苷有較強的抗菌活性,能杜絕韭菜苗期死棵現象發生。N-葡萄糖苷能促進韭菜苗期的生長和發根作用,使用惡霉靈蘸根是任何殺菌劑不可代替的首選。為了防蟲害特別是韭蛆的發生,用辛硫磷制成0.5%的毒砂撒在苗根部,用量750kg/hm2。藥劑撒完后覆土平畦(6-8cm)灌水。

④栽苗后待地面水分待干未干時,用黑地膜覆蓋防草增溫,當80%小苗頂膜時可將地膜拿掉。

⑤日光溫室韭菜的溫度與濕度管理。溫室內韭菜的生長適應溫室12℃-24℃,一般情況下白天保持在17℃-24℃,夜間10℃-12℃,控制好頭刀韭菜生長期的溫度最重要,溫度超過25℃,且光照強烈,葉徒長,葉片纖維素增多,質地粗硬,造成倒伏,品質下降。從第二刀起,割除后要盡量提高溫度促進早出土,生長期間的最高氣溫可比頭刀期間高3℃-5℃。晝夜溫差控制在10℃-15℃為宜,濕度在生長中后期不宜過大,特別是葉片有水滴時容易發病。棚內的相對濕度應保持在75%-85%較好,一旦濕度超過90%時必須放風排濕,排濕可采用兩種方法進行:一是放風應選擇在棚的頂部的兩端,千萬不要放低風,也包括排濕放風。二是可采用垅間撒小灰或用玉米秸吸濕的方法,撒入灰除排濕外,更重點的是還能補充鉀肥和減少韭蛆的發生。吸濕后的玉米秸可用作基肥處理。韭菜收割前7d不澆水,4-5d要加大放風,收割后3-5d一般不放風。棚內氣溫超過28℃必須放風。

⑥韭菜扣棚后的水肥管理。第一,扣棚后水肥管理非常重要,不但考慮生長條件,也要考慮環境條件,所以二者必須進行協調管理,也就是說水肥一體化管理,每次灌水與施肥同時進行,施肥以沖施肥為主,在扣棚前澆足水,扣棚后,韭菜長到6-8cm前不需澆水,收割前7d左右澆一次增產水,澆水時間選擇晴天上午進行,澆透為止,切忌大水漫灌。把好生長周期的兩頭灌水節點外,生長中期澆水因田間長勢而定。第二,施肥管理。日光溫室栽培的韭菜,在灌完越冬水扣棚后,清除地上韭菜殘物,上好蒙頭肥是頭刀韭菜的關鍵環節,上蒙頭肥的前期,鏟凈畦內殘體,用準備好草本灰撒入畦內3000kg/hm2施在根面部后,再用22500-30000kg/hm2用酵素菌發酵好的雞、羊糞加入1500kg/hm2的磷酸二銨和硫酸鉀750kg/hm2,硫酸鋅15kg/hm2,混合均勻后,撒在草本灰上面,用鐵齒耙子深耕松土增溫。第一刀韭菜基本上不用追肥,隨著生長情況如需追肥到割前7d可隨水沖肥施氮磷鉀元素肥、葉面噴施硫酸亞鈣和養化鈣液體肥料。第二刀韭菜除草本灰必用外,可選用聚谷氨酸機肥2250kg/hm2,加75kg/hm2磷酸二銨450kg/hm2、磷酸鋅15kg/hm2、硫酸鉀或采用1500kg高氮復合肥加生物有機肥7500-15000kg/hm2,再加15kg/hm2硫酸鋅施入畦內后,鐵耙松土促根養苗;當韭菜長到6-8cm時,隨水沖施氮磷鉀全元素水溶肥,沖施時可在肥內加入側孢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抗?。?、枯草芽孢桿菌(抑制病害),用于補充韭菜所必須的微量元素。第三,施肥時以含高蛋白魯蛋白及含高值氨基酸、賴氮酸等18種氨基的全元素為主,切忌超重施肥,因為韭菜生產周期吸鈣,最好不使用硝態氮和酰胺態氮肥沖施,以免降低品質。實踐證明,每生產1000kg韭菜對三要素的需求量為氮(N)5-6kg,磷(P)1.8-2.5kg、鉀(K)6.2-7.5kg,其比例為1∶0.4∶1.2。在施肥時,必須合理配方施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配以鋅肥。追肥時我們要以速效氮為主,噴施以中微量元素鐵、鈣等肥為主,提高吸收利用率。每茬都在重復前茬的操作,這對于提高下茬產量均有重要作用。

⑦采用葉面噴施方法補充中微量元素。第一,可在施蒙頭肥時加入氨基酸肥750kg/hm2。第二,葉面噴施為主。鋅肥以根部為主,每公頃用量15-22.5kg,鐵肥用硫酸亞鐵(FeSO4),0.2%-0.4%濃度單獨使用,硒元素葉面噴施可選用市面配制好的富硒葉面肥。

四、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通過協調應用健身栽培、生物防治、理化誘控和科學用藥等植物保護措施,實現韭菜主要病蟲害的有效控制。韭菜主要病害有灰霉病、疫病等;主要蟲害有韭菜遲眼蕈蚊(韭蛆)、薊馬、蚜蟲、蔥須鱗蛾等。

1、“日曬高溫覆膜法”防治

4月底-9月中旬,選擇太陽光線強烈的天氣(光強度超過55000lux),采用“日曬高溫覆膜法”防治韭蛆。早8點左右,用厚度0.10—0.12mm的淺藍色無滴膜覆蓋(覆膜前1-2d割除韭菜),覆膜后四周用土壤壓蓋嚴實,膜四周盡量超出田塊邊緣50cm左右。待膜內土壤5cm深處溫度達到40℃,且持續超過3小時,立即揭開薄膜降溫以避免傷害根系。揭膜后待土壤溫度降低后及時灌溉,促進緩苗。

2、生物防治

施用微生物制劑。①防治病害,扣棚前宜用木霉菌或芽孢桿菌等制劑隨水沖施;扣棚后,待韭菜長到5cm左右時,噴施枯草芽孢桿菌或木霉菌防治灰霉病、疫病。②防治蟲害,在韭蛆低齡幼蟲期,選擇陰雨天氣或早晚陽光較弱時,將微生物菌劑與細土混勻后撒施在韭菜基部,可選用2億孢子/g金龜子綠僵菌CQMa421顆粒劑或200億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懸浮劑。施用昆蟲病原線蟲。在春秋季節,當地溫15℃-25℃時,選擇陰雨天氣或早晚陽光較弱時施用昆蟲病原線蟲制劑,隨水沖施,每畝使用量1億條左右。

3、理化誘控

誘蟲板誘殺。懸掛黃色誘蟲板誘殺有翅蚜,懸掛藍色誘蟲板誘殺薊馬,懸掛黑色誘蟲板誘殺韭蛆成蟲。每畝懸掛15-40張(20×30cm)。誘殺韭蛆成蟲時,誘蟲板底端離地面10cm左右,誘殺其他害蟲時,誘蟲板底端離地面40cm左右。燈光誘殺。田間安裝殺蟲燈,成蟲發生期開燈誘殺蔥須鱗蛾等鱗翅目害蟲。

4、科學用藥

施基肥時,建議使用120-150kg/hm2的中草藥苦參,可以將其加工成粉劑,然后與蒙頭肥混合使用,以防治地下害蟲。重點防治韭蛆,同時兼防真細菌病害。在每次沖施時,應加入菌劑以杜絕病害的發生。在生產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溫濕度,選擇抗病品種,例如黑鐵坨等。當病害嚴重時,可以使用氟低酸和氟苯尼考來防治細菌性病害,使用阿維菌素和苦參堿來防治蟲害。通過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方法,可以減少農藥殘留,提高產品的安全性。

5、病害防治

發病初期及時熏煙或噴霧防治,宜采用不同作用機制的殺菌劑輪換使用,施藥次數和安全間隔期應符合所用藥劑的要求。防治灰霉病,除了采用木霉菌、枯草芽孢桿菌等微生物菌劑以外,還可以使用腐霉利、嘧霉胺等化學藥劑進行防治。

6、蟲害防治

①韭蛆:采用藥劑噴淋韭菜,或“二次施藥法”施藥(先澆一遍水、再沖施藥液),可選用球孢白僵菌、金龜子綠僵菌、苦參堿、印楝素、滅蠅胺、噻蟲胺、氟鈴脲、噻蟲嗪、氟啶脲、虱螨脲、吡蟲啉等藥劑;②蚜蟲:可選用苦參堿、氯氰菊酯等藥劑;③薊馬:可選用噻蟲嗪等藥劑;④蔥須鱗蛾:可選用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氯氰菊酯等藥劑。

總之,日光溫室韭菜栽培需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包括品種選擇、土壤條件、溫濕度控制、水肥管理等等。只有科學合理的栽培管理,才能獲得優質高產的韭菜。

猜你喜歡
韭蛆日光溫室韭菜
“割韭菜”用英語怎么說?
日光溫室番茄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模塊化蓄熱墻體日光溫室研究進展
風云變幻——赫章韭菜坪
北方冬季日光溫室番瓜高產栽培技術
日光溫室盆栽迷你玫瑰栽培技術
邯鄲地區噻蟲胺防治韭蛆的田間藥效試驗
韭蛆綜合治理研究及應用
韭蛆種群動態發生規律及綜合防治研究進展
邯鄲地區昆蟲病原線蟲制劑防治韭蛆效果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