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布洛赫烏托邦精神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2024-04-25 04:04趙鑫蕊
綏化學院學報 2024年3期
關鍵詞:布洛赫烏托邦馬克思

趙鑫蕊 崔 磊

(1.黑龍江大學哲學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6;2.黑龍江東方學院經濟貿易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66)

對于布洛赫烏托邦精神的理論定位的問題,一直是國內外理論界研究的重要問題。部分學者將布洛赫的哲學看作是馬克思主義與猶太基督教的彌賽亞主義的結合,視為一種人文倫理,一種宗教哲學;也有部分學者將布洛赫的哲學視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宗教哲學。布洛赫是一位置身于資本主義社會的社會主義哲學家,是一位具有獨創性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他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是人道的社會主義。

一、烏托邦精神的具體內容

在大學時期布洛赫便產生了“烏托邦思想”的核心范疇,也就是“尚未”,在此期間完成了《論“尚未”范疇》的手稿。在其完成博士論文后,由于未能通過教授資格考試,布洛赫便開啟了他的自由撰稿人之路,在此期間,布洛赫結交了許多先進思想家,其中便包括盧卡奇,種種經歷也使他的思想發生了重大轉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布洛赫堅定地站在反對戰爭的立場,戰爭結束后,布洛赫完成了《烏托邦的精神》這一著作。

(一)“尚未”“尚未存在”與“尚未意識”?!吧形础笔遣悸搴諡跬邪钏枷氲钠鹗?,晚年布洛赫在《希望的原理》等作品中一再重申:“社會主義乃是具體的烏托邦的實踐。所有非幻想的希望圖像,所有‘現實的可能性′都通向馬克思?!?/p>

1.“尚未”?!吧形础贝笾掳膶雍x,一是指還沒有存在。一方面是指還沒有存在于現實中的某種物品,即擁有一定的可能性和潛在性的東西;另一方面是指目前只存在一小部分,還沒有完整地表現出來,但在將來會得到全面的顯示,介于無和全有中間的一種狀態。二是尚未意識。它是指人所特有的意識,區別于動物的意識,是一種變為現實的可能性,是一種對于尚未性的認識、是對于尚未存在的認識,是對于美好和希望的認識,是對于現存世界的一種反思認識。三是人本質的尚未闡明,既是布洛赫所指的人的本質就是人成為自己本身,成為真正的自己,但人本質究竟為何物無人知曉,所以是對于人本質的一種尚未明了,對于追尋自我本身路徑的一種尚未可知。已知的希望尚未完滿是指對于達到“具體烏托邦”的一種潛在性、一種可能性,布洛赫所強調的主體的重要性,意圖喚醒主體對于自身自由的渴望,但人自身的奧秘只能由自身來回答,“具體烏托邦”作為一個明確的目標而存在,激發活動主體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人們有意識、有動力向這個目標前進。四是,我們所知的期望尚未完全實現。未來存在許多未知,但我們可以用已有的知識去尋找未知,去尋找我們所遇見的未來,可以是個人的發展、可以是社會的進步、更可以是國家的富強,是我們所指定并為之努力的目標,是在我們可控的范圍的事物。

2.“尚未存在”?!吧形创嬖凇毕鄬τ凇耙呀洿嬖凇眮碚f是指當下還未完全實現或完全未實現,布洛赫用“S”(Subject)表示尚未而不是“P”(Predicate),學者金壽鐵認為布洛赫只是將二者做了方法論上的區分而不是邏輯上的區分。首先,布洛赫將“S”理解為個人、社會和自然,三者一體。布洛赫所指作主語的個人是藝術家、科學家、哲學家等,他們對于事物理解且尊重,善于發現其中的奧秘且擁有敏銳的洞察力。布洛赫一方面將個人歸于社會,突出社會的主體性,另一方面表示社會在發展中受限于自然,肯定自然在主體中的重要性。其次,布洛赫將“P”理解為不是“S”。布洛赫對于“P”并未有類似于“S”的明確的表述,他曾嘗試用否定句表示“P”,但并未形成確切的概念。

3.“尚未意識”?!吧形匆庾R”是人所特有的意識,區別于動物的意識,是一種變為現實的可能性,是一種對于尚未性的認識,是一種對于尚未存在的認識,是一種對于美好和希望的認識,是一種對于現存世界的一種反思認識。布洛赫的尚未意識強調了人性的重要性,他致力于建構一套新的認識體系,注重歷史的認識體系,促使人們進行主動地思考、主動行為,不被情緒所左右,而注重對于未來的期許?!吧形础钡母拍顚ⅠR克思的“自由王國”拉到地上,“具體的烏托邦”“革命的烏托邦”看到了走向“自由王國”、走向共產主義路程的崎嶇與困難,所以根據自身尺度、根據現實世界,將烏托邦中蘊含著某種社會力量釋放出來,幫助人們堅信共產主義、堅信美好的烏托邦。

(二)“具體的烏托邦”暨“革命的烏托邦”。

1.烏托邦精神。首先我們明確什么是布洛赫所提出的“烏托邦精神”,布洛赫認為喚醒“烏托邦精神”就是烏托邦哲學的使命,就是喚醒人類的本質,就是喚醒人類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實現現實社會變革的“批判的武器”。烏托邦精神是批判性的精神,烏托邦所追求的美好生活是異于現實社會的生活,它力求喚醒人們心中的批判精神,變革現實社會,是對于馬克思批判思想的繼承、發展。烏托邦精神是永恒的精神,烏托邦所追求、所構建的美好社會是不受空間、時間限制的,是人們所永恒追求的美好世界,是大同世界、是共產主義社會。

布洛赫用“具體的烏托邦”重述馬克思主義哲學,二者所共同強調的都是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且都苦于現實社會的折磨,烏托邦便是布洛赫將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實結合的結果,雖然當時的社會不足以支持布洛赫完成這一宏大的偉業,但不得不承認布洛赫在金錢至上的社會中尋到了一條可能的路線。

2.“具體的烏托邦”。布洛赫的烏托邦思想哲學首先區分了“具體的烏托邦”和“抽象的烏托邦”,將二者相對立,并指出馬克思主義是“具體的烏托邦”。對于烏托邦的概念學界大致存在兩種聲音,一種認為烏托邦是虛幻的、不實際的、是逃避現實的一種宗教寄托;而另一種聲音則認為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實現人本質復歸的最直接途徑,激發人們對于自由的渴望,從人類自身實現人類的解放。顯然,布洛赫是后者,布洛赫將馬克思“自由的王國”與“具體的烏托邦”相關聯,并明確指出“馬克思主義并非不是烏托邦,而是具體的烏托邦的新東西?!痹诓悸搴湛磥?,馬克思揚棄異化的手段,便是實現具體烏托邦的實踐。布洛赫將現實性和可能性統一、將理論性與實踐性統一,將馬克思主義與具體情況相結合,拓展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加深了實踐的理論意義。

布洛赫的烏托邦思想不是絕望的思想,而是自身的救贖,在片面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傳統的馬克思主義者看來,布洛赫的烏托邦思想是十分可笑的,他們用“當代的烏托邦社會主義者”“沒有理性的信仰”“神秘的宗教的精神”來攻擊布洛赫及其烏托邦哲學。但在筆者看來這些攻擊是沒有依據的,布洛赫將“具體的烏托邦”和“抽象的烏托邦”區分開來,就是避免烏托邦思想停留在觀念中,這不是空中樓閣,而是“尚未”,是在現實中存在的可能性,是指還沒有成為現實的某個東西、指現實中只有一小部分還不完整的某個東西。指出人本質的實現只能依賴于人自身,對于美好生活的變現也依賴于人自身,而“具體的烏托邦”就是那個美好的愿景、就是那個明確的目標、就是我們為之努力的方向。

(三)“自我相遇”與“我們相遇”。

1.“自我相遇”。所謂“自我相遇”在布洛赫的語境中是指通過與外界的交流,完善自身、彌補不足,不斷超越自我,達到最完美自己的程度,最終的目的既是達到將來的自我和完滿的自我的統一,也就是馬克思所說的“所有個人作為真正個人參加的交往”。

馬克思認為人是社會性的存在,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要在社會關系中才能體現自身的存在與價值。馬克思指出,我們生命存在的直接表現既是我們所做的一系列交往活動。在交往過程中,不僅促進了自身的完善,也使得社會不斷地前進發展。

2.“我們相遇”?!白晕蚁嘤觥迸c“我們相遇”同為布洛赫烏托邦哲學思想的重要概念,“我們相遇”所表達的意義近似為“聯合體”“自由聯合體”。在聯合體中,人們可以建立自由、平等的社會關系,沒有壓迫、沒有剝削,體現了主體的人的本質的復歸,自由人的聯合體。

與“武器的批判”和“批判的武器”相似,布洛赫也希望通過“自我相遇”和“我們相遇”實現人類的解放,拯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受苦、受難的人們,消除奴役和剝削,揚棄異化,實現自由人的聯合體,布洛赫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交往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指出作為主體的個人與個人集合體的社會之間的關系、主體與自身之間的關系也是相互交往的關系。

3.二者的實現途徑。首先,愛是“自我相遇”“我們相遇”的實現途徑之一。布洛赫認為我們在愛中完善、超越自我的靈魂,布洛赫指出在烏托邦中人們都不再想做孤獨的人,兩性的結合不再是為了繁衍后代而是精神上的契合,就是說,他所說的愛是人類學上的愛,是生理和心理雙重尺度的愛。另外布洛赫也在形而上學的高度上強調愛,這樣愛又具有了神學的意義,是一種博愛,我們在愛中實現自我的提升,實現“自我相遇”。其次,藝術是“自我相遇”“我們相遇”的實現途徑之二。布洛赫認為藝術品中蘊含著形而上學的含義,以美術作品來說,偉大的畫作傳遞了熱切的期望,畫家在以繪畫的方式宣泄著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和對日常生活的喜愛。布洛赫將藝術品看作人內在向外擴張的表現和結果,通過藝術家的表述縮短了主體與客體之間的距離,加強了我們與世界的關聯性,增強了生活的樂趣。我們在藝術中實現“我們相遇”。

二、布洛赫烏托邦精神與馬克思主義思想的關系

現實的苦難、自我的喪失、生活的苦楚、虛假與罪惡,使布洛赫向馬克思主義靠攏、向共產主義靠攏,為人類尋求解放的途徑,實現人的自由與全面發展,布洛赫的烏托邦思想所描繪的美好生活正是馬克思主義所追求的共產主義社會。

(一)基于馬克思歷史哲學的人的解放哲學。布洛赫力圖以人類為依托實現人的解放,激發人們內心對于自由的渴望,從而實現美好生活的重建。布洛赫的人的解放思想是他的希望哲學體系的一部分。他認為,人類解放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而人的解放思想是通過他的烏托邦精神呈現的。在價值取向與思考人類解放的實踐態度上,他與馬克思主義是一脈相承的。在對人類解放道路的選擇上,布洛赫強調救贖要靠人自身的力量完成內在反思,但并不完全排斥諸如俄國社會主義革命實踐等現實革命斗爭的作用。布洛赫通過對人類文化精神和各種哲學觀念的提煉與總結,概括出自己的哲學的主題:以人的存在方式為基礎,喚醒人內在的烏托邦沖動,從而使人作為希望的主體不斷超越自己的文化—歷史困境,實現人的自我拯救與人類解放。

(二)基于“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思想的“具體的烏托邦”。關于人,布洛赫并不完全認同費爾巴哈將人歸為抽象且非歷史的生物學范疇;馬克思將人放入具體的社會歷史語境中,認為人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布洛赫對此也并未完全接受。布洛赫意義上的人并非完全取決于其生活的社會環境,人創造世界并改變著世界,在這個過程中,也創造并改變著自身。這就是布洛赫在尚未“本體論”意義中,未完成且尚不充分的人的概念。布洛赫對基督教神學中人的概念進行揚棄,將它轉變為一種社會主義烏托邦的愿景。布洛赫尤為重視馬克思主義中作為革命的、批判的實踐哲學,馬克思主義強調實踐的創造性和主體的能動性,反對各種形式的機械決定論,尤其是經濟決定論。布洛赫認為,馬克思主義是一種“開放的哲學”,它不僅是一種理論,而且是一種實踐。正是基于此,布洛赫提出了“具體的烏托邦思想”,具體烏托邦的內容便是實現世界的人道化,即一種無階級的理想的未來社會,他的烏托邦思想堅決反對任何給定之物或對于未來的預設,而是強調人類自身的創造性和自由性。他認為,具體的烏托邦就是實現世界的人道化,即一種無階級的理想的未來社會。

(三)基于《關于費爾巴哈提綱》的彌賽亞主義的世界圖景。布洛赫與馬克思一樣試圖從現實生活中的生產生活及異化形式中把握歷史,與馬克思相同,布洛赫同樣將“具體的烏托邦”的實現歸結為理論和實踐的具體內容,把階級斗爭看作是實現“具體的烏托邦”的具體手段,同樣把人類解放位于自身哲學的中心位置。布洛赫的彌賽亞主義思想是一種反對資本主義的思想,他認為資本主義社會是不公正的,因為它剝奪了人們的自由和創造性,他的彌賽亞主義思想強調人類自身的創造性和自由性,認為人類應該有權利決定自己的命運。他認為,彌賽亞主義是一種反對資本主義的思想,因為它認為資本主義社會是不公正的,因為它剝奪了人們的自由和創造性。

(四)基于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烏托邦精神”。布洛赫的烏托邦精神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人的內在的烏托邦精神,包括藝術、哲學、宗教等;二是外在地對世界、現實的變革。烏托邦精神需要靈魂革命與社會革命的統一,祈禱與勞動的統一。對布洛赫而言,馬克思主義恰好可以達成這一統一,因為“馬克思主義開啟了一條從內在的自我走向塑造外部世界的夢想的道路”。在《烏托邦的精神》的收尾處,布洛赫寫了“卡爾·馬克思、死亡和末世”一章,該章的副標題是“此世的內在性趨勢可以變為外在性趨勢、外在性趨勢類似內在性趨勢的不同方式”,這恰恰可以說明馬克思主義粘合劑的作用。在《希望的原理》討論完宗教的人性因素、出埃及精神、無神論和天國的烏托邦等問題之后,最后一章又以馬克思收尾,該章標題是“卡爾·馬克思和人性;希望的素材”?!痘浇讨械臒o神論》最后一章是“馬克思與異化的終結”,這彰顯了馬克思主義可以作為布洛赫思想落腳點的事實。

三、布洛赫的烏托邦精神的意義

布洛赫的烏托邦精神是一種反對資本主義的思想,因為它認為資本主義社會是不公正的,因為它剝奪了人們的自由和創造性,他的烏托邦精神強調人類自身的創造性和自由性,認為人類應該有權利決定自己的命運。他的烏托邦精神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促進了當代歷史理論的發展以及啟發了重建人內在信仰的路徑。

(一)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布洛赫的烏托邦思想描述了他理想中的社會主義,建立一個“熱愛自由的或民主社會主義”在他看來沒有民主就沒有民主的社會主義,在尋求人的解放的問題上,布洛赫對于蘇聯共產主義實踐提出批判,對庸俗的馬克思主義和機械唯物主義做了批判,主張廢棄教條主義和凌駕于無產階級之上的專政。用馬克思主義的有效手段診斷各種異化的思想,將異化的馬克思主義重新引回馬克思主義。布洛赫哲學中蘊含了某些唯心論、基督教神秘主義以及新柏拉圖主義,但不能因此將布洛赫的哲學簡單地歸為“非馬克思主義哲學”,正是如此才更好地體現布洛赫對于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他的對于烏托邦精神的闡述以及對于人類解放的闡述都可以明確證實布洛赫是一位創造性的馬克思主義者。

在1918 年版的《烏托邦的精神》中,布洛赫就明確地表示,馬克思主義從烏托邦到科學的步子邁得過大,這使革命的想象變得枯竭,革命運動也陷入枯竭的精神中。為了給予馬克思主義一種新的生命力,布洛赫注入了烏托邦的因素,這也是長久以來布洛赫被冠以“修正主義”頭銜的原因。馬克思主義經由這種烏托邦因素的綜合,在布洛赫思想體系中生根并得以發展,其根本性的原因還在于烏托邦的神學維度與馬克思主義和神學的契合。馬克思主義絕非簡單的基督教神學的世俗化,有了烏托邦的維度,馬克思主義獲得了更為寬廣的批判視野和批判力度。

(二)對人的內在信仰重建。針對重建人的內在信仰,首先我們要明確人的內在信仰是什么?人的信仰為什么會喪失?所謂內在信仰是人對于除自身外的認同與堅信,例如上帝和基督,也就是非外力作用而約束人的行為和思想的那種東西,也就是引領人向前發展的那種東西。那么這種信仰又為何會喪失?筆者認為有以下三點:

一是,人的超越維度的喪失。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主體對于外部世界超越性的喪失以及主體相對于歷史超越性的喪失。對于外部世界超越性的喪失最主要體現在張力的喪失,主體已經屈服于外界,屈服于外界的虛假與罪惡、屈服于外界的不公與丑陋,完完全全地淪陷在現實的囚籠之中。二是,人的精神家園的喪失。當今時代的碎片化在帶來可能性的同時也帶走穩定性。在現代社會,“生產的不斷變革,一切社會狀況不停地動蕩,永遠地不安定和變動”“一切新形成的關系等不到固定下來就陳舊了。一切等級的和固定的東西都煙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東西都被褻瀆了”,原有的宗教的神圣性、倫理道德的規范性不見了,每個人都在尋找自己的精神家園。大抵在現代初期,在人們還未困于“變動的牢籠”時還保持著積極樂觀的心態,但當這種熱忱一次次被現實摧毀后,人們也就喪失了對于夢想的渴望。三是,形而上學的喪失。在物質至上的時代,我們開始拒斥形而上學,忽視形而上學的歷史作用,積極思想變成了“假大空”、變成了“空中樓閣”,人們不再相信未來、不再相信希望,將自己的目光僅限于眼下,不去思考如何變革思想以實現自我的完滿,而是臣服于現實世界。我們所痛恨的形上性淹沒在了現實世界中而無法知覺,沉迷于瑣事而無法自拔,喪失了夢想的能力也喪失了變革的能力。

那我們又應該怎么重建人的內在信仰呢?布洛赫理解為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走出這種困境的道路之一就是喚醒人們內在的烏托邦精神,重建人的超越維度、人的內在信仰,也就是說人只有在對于具體的烏托邦的希望中,才能找到自身的價值,完善自身的超越維度,保持與外部世界、與歷史的張力,只有我們置身于烏托邦的精神指引,只有我們完成了內心世界的構造,才能去改造外部世界。因此,我們需要中國夢這樣蘊含著形上精神的美好愿景不斷提醒我們不要喪失超越的維度,保持自我的超越空間,沖破現存社會的束縛,達到理想的彼岸。

結語

烏托邦的靈動就是使人類通過光照(啟蒙)深入自己的內在世界,與自我相遇,同時也要回歸外部世界,對外部世界進行超越,這個超越過程也就是重建人類超越性的實現。本文敘述了論述了烏托邦的具體內容,評析了布洛赫烏托邦精神與馬克思主義思想的關系,并論述了布洛赫烏托邦精神的意義。布洛赫借由神學烏托邦開展的全景式的批判性論述,其目的同西方馬克思主義思想家相同:為了應對資本主義社會人類超越性維度的缺席。布洛赫基于馬克思主義,以“希望”為實現途徑,最終帶著天使報佳音般的喜悅,向人類傳遞這一救贖的“福音”--“烏托邦”,這一福音不僅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也促進了同時代政治學、法學等學科的發展。

猜你喜歡
布洛赫烏托邦馬克思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藝術烏托邦的締造者
戲劇“烏托邦”的狂歡
素材任意門·法國年鑒學派的抗爭之路
網絡空間并非“烏托邦”
布洛赫“黑暗瞬間”的深意
論馬克?布洛赫的比較史情懷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