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信必懲,政府也不例外

2024-04-25 12:26彭社
領導文萃 2024年8期
關鍵詞:舊賬招商引資懲戒

彭社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通知,要求加強政府誠信履約機制建設,著力解決朝令夕改、新官不理舊賬、損害市場公平交易、危害企業利益等政務失信行為,促進營商環境優化,增強民營企業投資信心,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政務誠信是社會信用體系重要組成部分,政府在信用建設中具有表率作用,直接影響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當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成為社會共識,完善政府誠信履約機制,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更好的信用環境,正當其時。

長期以來,政府違約失信是民企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突出風險。一方面,在政府采購、招商引資等過程中,因為部分地方政府未能嚴格依法履約,導致民企投資打水漂,出現資金鏈緊張,甚至危及企業生存;另一方面,在政企合作模式中,作為“甲方”的政府有著更強勢地位,民企討債、維權顯得更困難。

鑒于此,要遏制政務失信,提升政府誠信履約水平,不能停留在呼吁的層面,必須依靠完善的失信懲戒機制,“違約必究,失信必懲”,徹底打消個別地方政府毀約失信的無所謂心理。

現實中,對一些政務失信行為,當地往往搬出機構調整、人員變動等理由,讓民企無可奈何。這一規定相當于斷了地方政府以各種理由拒絕履約的后路,朝令夕改、新官不理舊賬等實質性違約行為,都行不通了。

當然,這些懲戒措施的適用對象主要是政府。能不能進一步推動失信懲戒到人,讓地方政府或相關部門的“一把手”成為政府誠信履約的“第一責任人”,同樣值得思考。

在完善懲戒措施之外,還需要強化政府行為的約束規范,從源頭上防范政務失信風險。前不久有媒體報道的“內卷式”招商現象,其表現之一,就是部分地方政府在招攬項目時急功近利,向企業許諾一些根本就難以兌現的獎補政策或超常規優惠,這不僅加劇了招商的無效內卷,實際也為政府違約埋下了隱患。

因此,越是在當前地方財政壓力上升、招商引資變難的情況下,越要對這類“帶病”的招商引資和其他政企合作行為加以規范,雙方要多一些審慎研判、科學決策,少一些拍胸脯、說大話。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信用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前提和基礎,一定要認識到,政府誠實守信,恪守契約精神,就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而政府越守信,企業越敢闖、敢投,才能最終形成多方共贏的良性循環。

(摘自“澎湃新聞”)

猜你喜歡
舊賬招商引資懲戒
忘卻歌
教育懲戒藝術仍值得繼續探索
“新官理舊賬”是營商環境和生產力
也談“教育懲戒權”
“新官”與“舊賬”——表面是“交接”問題,根子是“擔當”缺失
教育有時需要一定的懲戒手段
是時候理一理“新官不理舊賬”了
招商引資新思路:精、專、優
都什么年代了還招商引資
從招商引資、選資到引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