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略儲備安全視域下的廣西糖業發展現狀及策略

2024-04-25 08:19韋佳培周曉蓉黃有總
廣西糖業 2024年1期
關鍵詞:糖業蔗糖發展策略

韋佳培 周曉蓉 黃有總

摘要:食糖是我國的重要戰略儲備物資,糖業安全關系我國社會穩定和發展大局,加快推進廣西糖業發展,是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的內在需要。文章基于2014—2023年《中國食品工業年鑒》、2018—2022年《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等統計數據,結合對中國糖業協會和農業農村部有關部門的實地調研和文獻分析,全面分析戰略儲備安全視域下廣西糖業的發展現狀,剖析廣西糖業發展的優勢與挑戰。研究發現,廣西糖業在種植面積、產量和集聚效應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但保供壓力大、內生動力不足和外源性沖擊加劇等問題依然突出。針對廣西糖業發展存在問題,文章提出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做強做大龍頭企業和優化全產業鏈等對策建議,為保障國家糖業安全、促進蔗農增收致富及維護民族團結提供有力支持。

關鍵詞:糖業;蔗糖;戰略儲備物資;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F316.5;F062.9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820X(2024)01-0061-06

0 引言

食糖是我國的重要戰略儲備物資,糖業安全關系我國社會穩定和發展大局[1]。廣西是我國蔗糖主產區,做強做大蔗糖特色優勢產業在促進蔗農增收致富方面發揮著極大作用。廣西糖料蔗年均種植面積穩定在73.33萬hm2以上,食糖產量穩定在600.0萬t左右,維護了國家食糖供給安全[2];全廣西的10家糖業集團、79家糖廠提供了10萬個就業崗位,維護了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定;制糖業是廣西的7個千億元產業之一,每年為2000萬蔗農帶來250億元的穩定收益,確保了地方經濟發展和蔗農致富;蔗渣、糖蜜和濾泥利用率達100.00%,蔗葉離田綜合利用率為33.00%,蔗葉綜合利用率為63.60%,實現了糖料蔗廢棄物的高效利用和綠色發展。但目前廣西糖業發展仍存在較多突出問題,如我國食糖生產長期不能滿足內需,約1/3依賴進口(年供需缺口約500.0萬t);廣西人均耕地面積約0.087 hm2,戶均種植糖料蔗面積僅為巴西的1/15;甘蔗種植科技化、良種化和機械化難度大,集約化和規?;潭鹊?,甘蔗生產成本是巴西的4~8倍,缺乏國際競爭力。文章通過檢索2014—2022年《中國食品工業年鑒》、2018—2022年《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和布瑞克農產品數據庫,結合對中國糖業協會和農業農村部有關部門走訪調研獲得的大量詳實數據,在此基礎上分析戰略儲備安全視域下廣西糖業的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糖業發展策略,為保障國家糖業安全、促進蔗農增收致富及維護民族團結提供參考依據。

1 廣西糖業的發展現狀

1.1 國家和廣西高度重視廣西糖業發展

甘蔗是全球的主要糖料作物,廣西是我國最大的糖料蔗種植基地。廣西糖料蔗種植面積連續32個榨季位居全國第一,其中,2013/2014年榨季至2022/2023年榨季,廣西甘蔗種植面積在全國占比均超過60.00%(圖1)。但從長期波動情況來看,廣西的糖料蔗種植面積總體上呈現下降趨勢,從2013/2014年榨季的103.13萬hm2下降到2022/2023年榨季的74.67萬hm2。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廣西糖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重大舉措穩定生產面積,2015年國家發布了《糖料蔗主產區生產發展規劃(2015—2020年)》,將廣西為主體的蔗糖主產省區糖業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2017年以來,國家以廣西為重點劃定了150.00萬hm2糖料蔗生產保護區,其中廣西占77.00%;在國家的關懷和大力支持下,廣西糖料蔗種植面積榨季均值已穩定在73.33萬hm2以上,廣西糖料蔗種植面積占全國的比例從2016/2017年榨季的60.97%增長到2022/2023年榨季的67.80%;2023/2024年榨季廣西甘蔗種植面積較2022/2023年榨季的74.67萬hm2有所增加。

1.2 廣西是我國最大的蔗糖產區

食糖主要分為蔗糖和甜菜糖2種,蔗糖在我國食糖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全國每年的食糖總產量中蔗糖產量占比超過90.00%。我國蔗糖主產區分布在廣西、云南、廣東和海南等南部省區,其中,廣西是最大的產區,蔗糖產量在全國占比已連續19個榨季在60.00%以上[3],但從2013/2014年榨季至2022/2023年榨季,廣西蔗糖產量總體上呈現波動變化趨勢(圖2)。對廣西蔗糖產量波動原因進行梳理發現,其受干旱、臺風、病蟲害和產量周期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較明顯。如圖2所示,2018/2019年榨季廣西降雨豐富,甘蔗單莖重增加,蔗糖產量大幅增長至634.0萬t,而2022/2023年榨季受極端干旱天氣影響,蔗糖產量大幅減少至527.0萬t,同比下降13.90%。

1.3 廣西糖業的集聚效應開始顯現

廣西糖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我國蔗糖產量排名前10位的制糖企業(集團)中有6個分布在廣西[4]。廣西糖業集中度超過80.00%,糖業集團數量從“十三五”初期的17家減少至“十三五”末期的10家,其中,年制糖能力超100.0萬t的制糖企業(集團)有廣西南寧東亞糖業集團、廣西糖業集團有限公司、廣西洋浦南華糖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南寧糖業股份有限公司、廣西鳳糖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和廣西湘桂糖業集團有限公司等6家,廣西糖業呈現向優勢區域集中布局和集約發展態勢;廣西糖企產能整合取得重大突破,2013/2014年榨季至2022/2023年榨季,廣西糖廠數量從102家減少至74家,累計關停糖廠28家(圖3)?!笆濉币詠?,廣西糖業淘汰落后產能9.65萬t/d,平均單廠日處理糖料蔗能力由6850.0 t提高至7500.0 t,產能利用率和經營效益大幅提高。

2 廣西糖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2.1 廣西食糖保供壓力加大

我國食糖供需結構性矛盾突出。我國是世界第一大食糖進口國、第三大食糖消費國和第四大糖料作物生產國。從供需結構上看,多年來我國食糖產量始終保持在800.0萬t以上,食糖消費量維持在1500.0萬t左右,供需缺口約500.0萬t,2015/2016年榨季和2022/2023年榨季,我國食糖缺口分別達649.9萬和663.0萬t(圖4),意味著我國食糖常年供不應求,需大量從國外進口。近年來,我國食糖進口量實際上已占消費量的25.00%以上,進口依賴度較高,特別是2020年5月22日,為期3年的國內貿易保障關稅到期,配額外食糖進口關稅由85.00%降至50.00%[5],我國食糖進口數量出現井噴式增長,如2020/2021年榨季進口量升至634.0萬t,進口依存度達40.00%(圖4)。近5年來的制糖期,我國食糖自給率均低于70.00%的“保供穩價”安全線,已有機構預判這一降低趨勢在未來可能仍會繼續。據《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22—2031)》預測,2031年我國食糖產量和消費量將達1093.0萬和1628.0萬t,食糖進口規模將達581.0萬t。因此,廣西食糖面臨的保供壓力極大。

2.2 廣西糖業發展內生動力不足

2.2.1 破解農戶種蔗積極性下降難度加大

廣西地處亞熱帶,光照充足、雨量豐沛,是我國最大的南菜北運基地,水果產量位居全國第一。2018—2022年《全國農產品成本收益資料匯編》數據顯示,近年來廣西種植甘蔗的收益遠低于種植蔬菜和果樹作物。其中,2017—2021年廣西種植黃瓜的凈利潤分別達4.55萬、6.51萬、4.43萬、3.78萬和4.03萬元/hm2,種植豆角的凈利潤分別達3.42萬、0.88萬、4.75萬、6.02萬和7.45萬元/hm2,種植茄子的凈利潤分別達0.56萬、7.98萬、8.03萬、4.28萬和5.53萬元/hm2,是同期種植甘蔗利潤的5.0~19.0倍;種植果樹作物柑橘面積和產量均為全國第一,收益分別是種植甘蔗的6.9、5.7、17.2、7.3和3.0倍;種植油料作物花生的利潤自2019年起至2021年也超越種植甘蔗,分別是當年同期種植甘蔗利潤的1.5、2.5和2.3倍(圖5)??梢?,農戶種植甘蔗的收益偏低,種蔗積極性不高,破解機會成本驅動下農戶種蔗積極性下降困境難度加大。

2.2.2 化解制糖成本上升壓力加劇

以布瑞克農產品數據庫近5個榨季的廣西甘蔗種植成本收益數據進行測算,廣西甘蔗年均種植總成本為2380.00元/t,其中,年均人工成本為1371.00元/t,化肥年均成本為470.00元/t,土地年均成本為270.00元/t,種苗、農藥和其他年均成本為269.00元/t,人工成本占甘蔗種植總成本的50.00%以上(圖6);與同屬甘蔗主產區的云南蔗區相比,廣西甘蔗種植業總成本高約20.00%;廣西蔗農年齡偏大現象嚴峻,蔗農平均年齡48歲,50歲以上蔗農占38.67%[6]。在蔗區農村空心化和老齡化背景下,需要重體力勞動的甘蔗砍收環節將進一步提高蔗糖原料成本。廣西制糖企業甘蔗成本占比約70.00%,近年來持續波動變化,成本上升壓力加劇。

2.2.3 糖業轉型壓力加劇

與其他食糖主產國相比,廣西糖料蔗種植規模效益較差,制糖企業經營效率和產能利用率較低,糖業競爭力明顯不足。從種植規模效益來看,廣西原料蔗戶均種植規模僅1.10 hm2左右,遠低于巴西的62.90 hm2、澳大利亞的64.70 hm2及泰國的4.00 hm2[7]。從糖廠經營效率來看,廣西糖料企業單廠日均加工量約7500.0 t,而巴西的單廠日均加工量為1.5萬t,效率明顯高于廣西糖企[8]。從糖廠產能利用率來看,由于國內甘蔗成本高和原料蔗收購量不足,大量糖料企業的工作時長僅2~3個月,停工待料時有發生,造成人力資源和生產設備閑置浪費,在難以提升產量的同時徒增生產成本[9]。如何依托資源優勢,重塑糖業第一車間與第二車間互促互進新動能,實現廣西從制糖產業大區向強區轉型壓力加劇。

2.3 廣西糖業的外源性沖擊加劇

2.3.1 國際食糖供給的不確定性加大

(1)極端天氣增多影響食糖供給。2023/2024年榨季泰國平均降水量同期減少32.00%,食糖產量較2022/2023年榨季下降15.00%。2023/2024年榨季,世界第二大產糖國印度由于降水量不足,食糖產量預計減少8.00%。極端天氣還造成食糖港口裝運延誤和擁堵,2023年巴西連續發生暴雨,阻礙食糖裝船和運輸,影響全球食糖流通[10]。(2)食糖出口政策影響食糖供給。中國貿易救濟信息網數據顯示,印度政府2022/2023年榨季規定食糖出口量上限為600.0萬t,比上一年同期削減約48.70%。為緩解國內通貨膨脹預期,世界第五大蔗糖生產國巴基斯坦2022年1月宣布禁止食糖出口[11]。(3)能源政策調整影響食糖供給。全球第二大燃料乙醇生產國巴西根據國際糖價、油價動態調整本國糖醇比,從而影響本國制糖比,最終影響全球食糖產量[12]。為減少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印度自2001年起推行燃料乙醇計劃(EBP),2019年起允許糖廠利用食糖制備燃料乙醇,2021年開始推廣彈性燃料汽車,能源政策調整會影響食糖出口數量[13]。

2.3.2 食糖進口安全風險增加

(1)進口成本大幅上漲,進口數量大幅減少。國際市場食糖價格對國內食糖價格影響程度在90.00%左右[14]。從圖7可看出,國際糖價持續高位,食糖進口成本持續大幅上漲,配額內食糖進口成本已高于廣西食糖批發市場食糖現貨報價。據中商情報網資料顯示,配額外50%關稅的巴西食糖價格高于廣西食糖價格,且價差持續擴大。2023年我國全年累計進口食糖397.0萬t,同比減少約129.9萬t,降幅24.70%。(2)進口市場集中度高,食糖進口穩定性堪憂。在2023年我國全年進口的食糖中,有327.0萬t來自巴西,占82.37%。出口國的能源政策、經濟形勢或食糖產量發生大的變化會直接沖擊食糖市場[15]。(3)東盟零關稅進口糖漿和白砂糖預混粉沖擊廣西食糖產業。根據我國2022年海關第78號令,糖含量在50.00%~90.00%的糖漿和預混粉,只要出示原產地為東盟等國的證明即可享受零關稅,助推從東盟零關稅進口糖漿和白砂糖預混粉大幅增長,僅2023年我國就累計進口糖漿和白砂糖預混粉約181.7萬t,同比增加73.7萬t,增幅為68.23%。白砂糖預混粉的成分主要為食糖,簡單過篩即可分離出低價食糖流入我國市場,擠占廣西食糖的市場份額[16]。

3 戰略儲備安全視域下廣西糖業的發展對策

3.1 完善配套支持政策,穩定食糖供給水平

繼續實施糖料蔗生產保護區政策,保證廣西76.67萬hm2糖料蔗種植面積,確保年榨季食糖產量穩定在600.0萬t左右。食糖不僅是食品加工業的重要原料,還是重要的戰略儲備物資,供求失衡將會破壞蔗農收益和市場穩定甚至影響國家安全。為了穩定食糖供給,政府部門已推行一系列糖料蔗良種良法技術和糖料蔗生產機械化作業補貼糖業支持政策,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但現有政策不足以應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帶來的嚴峻挑戰。應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機遇為契機,積極探索廣西與東南亞及非洲國家的糖業合作,利用其豐富的農業用地資源和較低的用工成本,開展境外糖料蔗種植和食糖生產。政府部門在制定相關政策時應將“保供給”擺在突出位置,引導種植大戶和農機專業合作社開展適度規模經營,筑牢國家食糖保供安全網。

3.2 做強做大龍頭企業,提高糖業競爭能力

雖然廣西糖料蔗種植面積和食糖產量連續19個榨季達全國60%左右,但廣西糖企普遍成本高、規模小和綜合效益較差,競爭力明顯不足。截至2023年12月,廣西尚未打造出國家級涉糖農業企業品牌,自治區級涉糖農業企業品牌僅有3家。要想真正維護國家糖業安全應率先從我國糖業自身出發,加快推動我區糖企兼并重組,支持企業間開展股份合作,鼓勵財政補貼適當向規?;洜I主體傾斜,促進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做大做強廣西糖業龍頭企業,提升規模經濟效應,增強引領示范效應,加速技術改造和轉型升級,提升廣西糖業核心競爭力。

3.3 延鏈、補鏈、強鏈,全產業鏈優化升級

按照廣西糖企日榨蔗65.0萬t計算,廣西制糖業每天約產生4.0萬t甘蔗葉和近20.0萬t蔗渣和廢糖蜜,年制糖副產品總量約400.0萬t,糖料蔗附加值提升前景可觀。目前,廣西蔗渣制漿造紙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加工業用水循環利用率達世界先進水平,蔗渣發電量位居全國生物質發電量第一,糖業循環經濟產業鏈成效顯著。但廣西糖業仍存在國內國際流通體系協同性和聯動性不足及產品附加值低等一系列問題。有關部門應從糖業全產業鏈著手,推進蔗糖新產品和甘蔗多樣性非糖產品研發,拓寬產業鏈廣度,鼓勵發展糖業數字經濟,利用智慧化補齊產業鏈短板,繼續深化制糖副產品高值化利用以延伸產業鏈長度;提升糖業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和全球化組織協同能力,引領糖業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

4 結語

廣西糖業在國家和地方政策支持及科技創新的推動下取得了顯著成就,但仍需加強產業鏈整合和綠色發展。針對廣西糖業發展存在的食糖保供壓力加大、內生動力不足和外源性沖擊加劇等問題,今后應繼續完善配套支持政策以穩定食糖供給水平、做強做大龍頭企業以提高糖業競爭能力及優化升級全產業鏈推動廣西糖業持續健康發展,為保障國家食糖安全貢獻更大力量。未來廣西糖業仍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值得深入研究和持續關注。

參考文獻:

[1] 韋佳培,梁戈夫. 中國制糖產業依存度與波及效應分析——基于中國2007年投入產出表的實證研究[J]. 求索,2013(1):17-19.

[2] 岑琴. “糖罐子”越端越穩產業鏈“全鏈開花”[N]. 廣西日報,2023-12-13(016).

[3] 梅景泰. 廣西糖料蔗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對策研究[D]. 南寧:廣西大學,2023.

[4]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于印發廣西糖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桂政辦發〔2021〕134號[A/OL]. (2021-12-14)[2023-10-04]. http://www.gxzf.gov.cn/html/zfgb/2022nzfgb/d3q_zfgb2022_128584/zzqrmzfbgtwj20201231/t11798483.shtml.

[5] 劉芷妍. 中國食糖進口政策演變及RCEP對糖業發展的影響[J]. 廣西糖業,2023,43(1):36-40.

[6] 覃寧,宋前明,寧準健,等. 本榨季春節期間制糖企業原料蔗供應不足的原因分析[J]. 廣西糖業,2020(2):41-45.

[7] 李文綱. 開創新時代廣西千億糖業發展新篇章[J]. 當代廣西,2022(11):12-13.

[8] 徐強. 廣西糖料蔗產業現狀及高質量發展對策研究[J]. 農產品質量與安全,2023(6):108-112.

[9] 周菲,李媛媛,李彥宗. 支持廣西糖業高質量發展路徑探討[J]. 農業發展與金融,2022(4):41-44.

[10] 徐思萌. 2023年全球自然災害點擊[N]. 中國應急管理報,2023-12-30(007).

[11] 李輝尚,劉芷妍,宋建堂,等. 國際食糖出口限制政策對我國食糖市場影響與啟示[J]. 中國食物與營養,2023,29(1):42-46.

[12] 周惠,胡文忠. 2022年我國棉糖市場形勢及2023年展望[J]. 中國糧食經濟,2023(2):49-52.

[13] 雪晶,王紅秋,王雙慶. 生物液體燃料在未來能源體系中的作用與前景[J]. 油氣與新能源,2022,34(3):60-65.

[14] 高云,李婷君,宋彥亭. 國內外食糖價格波動關系研究[J]. 價格月刊,2021(7):34-39.

[15] 楊蓮娜. 中國食糖的進口波動研究——基于進口安全的視角[J]. 國際經貿探索,2013,29(3):18-27.

[16] 高永剛,劉芷妍,羅麗平,等. 廣西食糖產業貿易調整援助創新試點的經驗與啟示[J]. 廣西糖業,2023,43(4):51-56.

(責任編輯 思利華)

猜你喜歡
糖業蔗糖發展策略
廣西財政廳聚力促糖業高質量發展
廣西多舉措阻力糖業發展又好又快
加快提升廣西糖業綜合競爭力
2019年來賓市蔗糖業總產值近100億元
廣西大力推動糖業變革
摻HRA 對蔗糖超緩凝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響
瀾滄縣蔗糖產業發展的思考
體育旅游產業的特征及發展策略探討
在線視頻用戶付費的商業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識,促進學生體育競技能力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