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籍裝幀設計中的整體性與藝術性

2024-04-26 08:56毛乘勝夏舜麗黃樹
河北畫報 2024年6期
關鍵詞:書籍裝幀裝幀書籍

毛乘勝 夏舜麗 黃樹

(1.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2.廣州恩凡服飾有限公司;3.樹先生品牌文化工作室)

雖然在信息技術和網絡平臺的引導下,電子書的受眾越來越廣,在一定程度上擠占了紙質書籍的市場,但紙質書籍在群眾生活中發揮的作用依舊是無可替代的。作為一種有形存在,紙質書的實物質感也讓其具備突出的收藏價值和贈予價值,紙香和油墨香,紙張的觸感都是電子書無可比擬的。因此,紙質書籍作為文明傳承的介質,也必將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更有意義。在這里,其裝幀設計的變化也可以反映出不同時代的審美需求。就當下發展來看,因為讀者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都變得更加多元化,所以書籍裝幀也更加深入地貼合了時代背景,尊重了讀者的視覺需求。

一、書籍裝幀設計中整體性和藝術性的內涵

(一)整體性

這里所說的整體性,主要對應了書籍裝幀設計中的形態,形態輔助,版式,插圖等多個板塊,這些板塊是有機統一的,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書籍裝幀的整體。

1.形態設計

形態設計包括封面設計,書脊設計和封底設計這三個部分。封面是書籍最為突出的部分,也是最先映入讀者眼簾的,所以自然也需要得到高度重視和關注。書脊作為連接封面和封底的橋梁,發揮著銜接和過渡的作用。封底設計是對封面和書脊的延續,是一種整體美的體現。所以設計人員要兼顧書脊裝幀的立體性,整體性,注重創造的不同環節[1]。

2.形態輔助

形態輔助設計是為了封面,書脊,封底這三部分構成的整體而服務的,包括六個方面的工序,即封套,環襯頁,扉頁,目錄頁,內頁,版權頁,封套是在封面外部的,發揮著保護的作用。環襯連接了封面和內頁,一般是空白的,而且材料比較厚,質感佳,視覺設計也和封面的風格保持整體上的一致,起到過渡承接的作用。扉頁是書本翻開的第一頁,主要介紹作者名字,出版社名稱,而且這些文字在排版上也有所設計,可以讓讀者有美感體驗。目錄頁是對書籍正文的介紹,發揮著導航的作用。版權頁在書的末頁位置,記錄了版權信息。以上這些都是書籍裝幀設計整體中的構成部分,發揮著良好的輔助作用。

3.版式設計

版式設計是書籍裝幀設計的平面組成部分,是視覺傳達的介質,可以統籌文字,圖形,插畫等不同的素材,由此來給讀者視覺沖擊,通過整體排版來提高書籍的秩序感和節奏感,讓讀者可以從中窺探書籍本身的思維。

4.插圖設計

插圖以書籍本身為載體,是重要的視覺文化元素,能夠讓書籍文化的展示變得更加完整統一,激發出讀者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也能展現出鮮明的形象概念。

總的來看,書籍裝幀設計具有極為明顯的綜合性特點,是統一的整體,無論是前期的素材提煉,結構排列,還是后期的印刷設計,都是密不可分的,都是保障書籍完整性,可讀性的重要存在[2]。

(二)藝術性

通常意義上所說的書籍裝幀藝術性,主要對應的就是設計人員利用美學元素展開創作,并通過美學呈現方法來升華書籍價值,引起讀者共鳴。讀者可以在藝術美學元素的影響下,對書籍產生遐想和期待,進而沉浸在閱讀氛圍中,真正感受文字的美妙和美麗。而書籍裝幀的藝術性設計也包含了不同層面的工序。

1.統籌性

在展開藝術創作的時候,設計人員會把自身的美學理念和書脊本身的內容相結合,由此來明確藝術定位,讓讀者獲得統籌完善的藝術審美體驗。而且,這里的統籌性設計也囊括了藝術元素和書籍的實際功能,實現了兩者的有效融合,進而優化創造效果[3]。

2.有序性

藝術美學元素的應用尊重了書籍裝幀不同要素的應用規律和結構,也尊重了讀者閱讀的習慣和順序,能夠按照讀者提取信息的順序,以此傳遞美學信息,由此,讀者也會有賞心悅目之感。也就是說,書籍裝幀的藝術性是有明顯的秩序和條理的,不是美學元素的簡單疊加。

3.合理性

書籍裝幀的藝術是受到“約束”的,美學元素只有配合書籍功能,裝幀工藝,閱讀習慣,才能更容易被讀者接受,才能真正成為有形態和有中心點的藝術。

4.易讀性

讀者能感受藝術,感受美學元素,并接受,才是有效的書籍裝幀藝術設計。所以,書籍裝幀的藝術性也往往要具備易讀,易理解的優勢,讓讀者從外在的感官效果,體會到書籍深厚的文化內涵,提高自身的審美水平,豐富精神世界。

二、書籍裝幀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觀念滯后

雖然書籍裝幀設計在近些年來已經提高了審美情趣,也更新了設計的思維,引進了相應的復合型人才。但部分從業人員依舊對這一領域的工作存在一定誤解,具體來講,在傳統思維的影響下,一些設計人員只是把書籍看作視覺載體,是從平面思維出發的,所以在設計裝幀的時候也停留在二維層面,用基礎的二次元繪畫來搭配視覺元素,忽略了內文版式等其他的構成整體的部分,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書籍裝幀的視覺效果。另外,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下,許多出版社也更加注重市場收益,所以若是全方位,整體地規劃書籍裝幀,是必然會增加投資的,這也讓許多從業人員望而卻步,“整體設計”觀念難以落到實處。接著,就隊伍建設來講,不少文字編輯的素質也有欠缺,他們停留在傳統編輯文本的工作模式上,雖然可以校對稿件,但無法真正展現書籍裝幀設計的藝術價值。最值得注意的是,因為從業人員的整體設計理念不足,所以當下的書籍裝幀也存在不同的弊端,比如內容和版式出入較大,讓讀者產生誤解;藝術和技術應用不匹配,導致書籍藝術效果脫離大眾,無法被大眾理解[4]。

(二)未彰顯民族文化特色

在過去,書籍裝幀設計的確是為了保護內部的紙質素材,但在現代市場的影響下,書籍裝幀的功能早已有了拓展,成為一種整體的空間體。在這里,作為六面體,書籍裝幀設計不僅可以傳遞精神理念,承載特殊文化,更是能夠彰顯時代特色和氣息,映射出社會經濟,文明,政治發展的動態,可以作為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傳播的窗口[5]。但不可否認的是,很多書籍裝幀設計都忽略了對民族元素的提煉,這也是影響其藝術表達的重要原因。不少書籍的外觀只是展示作者的名字,出版單位和責編,在顏色,文字,圖像搭配上也沒有展開美學設計,甚至是在套用版式,顯露出了千篇一律的弊端,無法真正吸引讀者的注意力,這最終也會影響紙質書的市場銷售,限制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播和繼承。還有,不少書籍裝幀設計已經吸收了西方文化,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設計人員對本民族的藝術探索是有限的,尚未形成清晰的思路和邏輯。

(三)市場敏銳度不高

近些年來,圖書市場已經進一步開放,圖書本身的商品屬性也變得更加突出,而書籍裝幀設計作為展示圖書外觀的重要元素,自然被打上了市場經濟的標簽,成為圖書市場營銷的窗口。那些特色鮮明,藝術價值突出的外觀,往往可以迅速抓住讀者的眼球,吸引讀者的目光,刺激他們的購買欲望。相對于書籍內容的隱形吸引力來講,書籍裝幀的顯性吸引力顯然更能一擊即中。特別是受眾的審美和藝術取向變得更加多元的時候,新奇的設計是更有機會脫穎而出的。然而,在經濟投資的影響下,不少出版社并沒有花費時間和精力對市場進行調研,也沒有分析受眾的喜好和閱讀習慣。部分設計人員也沒有充分認識到書籍裝幀的營銷價值,所以也逐漸讓設計工作流于形式,沒有真正跟上市場的動態變化[6]。

三、書籍裝幀整體性和藝術性設計的優化方法

(一)突出整體設計理念的升級

書籍作為文明的傳承載體,其外在形式必須為內容服務,設計人員不能只是被過去的思維束縛,不能只是把裝幀設計集中在封面規劃上而是要做好不同元素的組合搭配,好的設計是兼顧語言,主題,氛圍的完整思考的,所以,設計人員必須樹立整體設計的思維和理念,要從立體化構思的視角出發,把裝幀設計,時間,空間搭配結合,立足于三維空間,打造綜合業態,而不是單純塑造書本的形狀和外表,那樣反而會削弱讀者的體驗感和參與感,阻礙了讀者和作者之間的互動。在這里,設計人員要把設計手法,設計工藝,紙張材料選擇,印刷工藝等元素綜合到一起。例如,《古希臘錢幣史》這本書,就體現了設計人員的綜合考量,書籍本身是用圓脊精裝的,而且內部的頁面也搭配了金色元素,模仿錢幣的質感,同時又對發展歷史做了可視化的圖解,這就可以讓讀者有更加深入的理解。還有,此書的頁碼設計和插圖文字也保持了順序上的一致。整本書的設計兼顧了藝術和工藝,具有極為明顯的整體性特征。這一案例也說明,設計人員要把書籍裝幀當作一種建筑,從內到外統籌安排,不能只是考慮功能,也要傳遞意境,加深讀者感觸。

(二)積極探索民族藝術元素

民族藝術元素的提煉能夠讓書籍裝幀設計展現出明顯的特色和韻味,也符合書籍文化傳承的功能屬性。在古代,我國本身就建立了冊頁制度,卷軸制度,這些都可以作為裝幀設計的藝術參考。設計人員需要從傳統的民族文化中汲取能量,填補當下書籍外觀中的空白和欠缺,用傳統的審美取向展現中華文化的魅力。例如,《美麗的京劇》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就充分參考了民族藝術元素,因為此書主要介紹的是傳統京劇,而且包含了很多攝影元素。所以設計人員在搭配顏色的時候,就選擇了紅色和黑色,封面黑色中夾雜了紅色線條,實現了喜慶和莊重肅穆的結合,體現了京劇的風格。另外,設計人員還安插了戲牌,記錄了不同戲劇主角配角的出場,發揮了明顯的解說價值,這也為讀者閱讀提供了便利,符合書本的主題。這里,中華傳統元素的提煉,本身就是對審美元素的集中應用,能夠讓裝幀設計更加貼合本土,更加自然樸實,風格更加濃郁,給讀者帶來靚麗的藝術感受。

(三)做好市場調研

筆者在上文提到,電子信息技術和網絡平臺的滲透讓更多的讀者開始轉向線上進行閱讀,從一開始滑動屏幕,到當下的聽書,AI閱讀,這些都會給傳統紙質書的市場帶來沖擊。在這種情況下,設計人員就必須滿足讀者對紙質書的新要求和新期待,要找到紙質書的獨特優勢,電子書無可比擬的優勢——現實感,調動讀者的知覺和觸覺甚至是嗅覺,給讀者更為豐富的體驗。具體來講,設計人員要化被動為主動,利用新材料,新的技術,打造全新的閱讀三維體驗。例如,《意匠文字》這本書,就用了傳統的線裝本來突出外觀特色,開本用正方形,封面使用了啞光材料,選擇灰黑色來襯托出漢文字的莊重深厚之感。書中注釋選擇紅色,側邊渲染黑色,給讀者也帶來了古樸素雅的閱讀體驗。同時,這本書的用紙材料也柔軟細膩,質地絲滑,仿佛打開就可以聞到墨香,這也會讓讀者的觸覺變得更加豐富??偟膩碚f,這本書的閱讀價值和藝術價值俱佳,能夠帶來非凡的享受。因此,設計人員也要積極吸收經驗,把新材料,新的設計語言靈活搭配到一起,讓讀者可以有耳目一新之感。

(四)實現美術編輯和文字編輯結合

美術編輯和文字編輯都是書籍裝幀設計的參與人員,雙方負責的板塊不同,但都屬于同一個整體,所以也需要在實踐的時候加強合作。從現實的角度來看,文字編輯人員和美術編輯人員的藝術審美是存在差別的,所以對設計方案也會有不同的見解。在這種情況下,雙方就要主動進行溝通和交流,文字編輯要從美術編輯身上學習與裝幀有關的新理念,積極和設計人員合作,共同優化書本的藝術效果,提高書籍裝幀的審美價值。而美術編輯也需要主動閱讀書本文字,要對書籍內容有清晰地了解,具備一定的學識素養,如果只是簡單被動地設計封面,那么最后的效果也是浮于表面的,無法讓裝幀的檔次提升。

(五)兼顧藝術性和功能性

藝術性和功能性的結合,本質上也是審美功能和實用功能的結合,這兩者是硬幣的正反面,缺一不可,設計人員要滿足這兩方面的多元需求,讓書籍真正發揮出精神溝通者的作用。在這里,要結合形式與內容,美術編輯和文字編輯,局部和整體,材料和形式,把不同的創意元素搭配到一起,用個性化的設計形式,提高書籍的韻味。設計人員要了解書的內容,閱讀群體,印刷價格,分析讀者的思想和期待,并結合調研結果,對市場進行細致分析,研究最為適合書籍內容的裝幀風格。例如,就流行雜志設計來講,因為流行雜志的內容主要是對當下潮流元素進行介紹,所以設計人員也可以使用拼貼元素,比如手工粘貼,手工繪畫,在提高書籍趣味性的同時,讓讀者迅速抓住雜志宣傳重點。又或者,《藏族民間所藏藏文珍稀文獻叢刊》這一系列書籍,就用更加復雜的燙印工藝優化了視覺效果,同時也用三卷獨立裝幀體現了書籍的藝術價值,至此,此書的功能也不僅僅是供人閱讀,而是升華為收藏品和藝術品。也就是說,藝術性和功能性的結合,也能讓紙質書的價值進一步放大。

四、結語

總的來說,持續性推動書籍裝幀設計的優化是合理且必要的舉動,但這一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經歷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也需要設計人員保持足夠的耐心和熱情,保持敏銳的嗅覺。本文通過整體理念的升級,民族藝術元素的提煉,市場調研和分析,美術和文字結合,藝術與功能兼顧這幾個角度,論述了書籍裝幀設計優化的方法,充分結合了書籍裝幀的特點,具有理論上的合理性與實踐上的可行性。

猜你喜歡
書籍裝幀裝幀書籍
魯迅與“書籍代購”
書籍裝幀、畫冊、產品包裝(設計)
漢字字體在書籍裝幀設計中的應用
張道一 書籍裝幀設計作品
AOS在書籍編寫的應用
書籍
中國出版政府獎裝幀設計獎獲獎作品集(2007—2013共3冊)
文以載史——藏文的雕版印刷與裝幀藝術
書籍是如何改變我們的
民國時期兒童讀物裝幀設計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