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析項目式學習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學中的應用

2024-04-26 07:46于娜
新校園 2024年3期
關鍵詞:花盆編程科技

于娜

《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核心素養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信息科技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項目式學習是一種將學生視作學習主體,讓“學”與“教”之間保持協調關系,在拓寬教師育人渠道的同時,幫助學生打造更廣袤的學習空間的學習方法。積極將項目式教學法引進初中信息科技課堂,對于優化教學品質頗有助益。

一、注重融合課程教育,助力教學統整發展

將項目式學習方法應用于教學,保障信息科技課程的育人成效,就必須讓學生作為主體參與到項目情境之中,結合項目主旨及任務流程,去解決實際問題。傳統的信息科技授課中,教師所應用的項目式教學模式效果并不理想,分析發現預設項目本質上是“假項目”,導致學生解決的問題也是“假問題”,即問題與學生的日?!懊撥墶?,這無形中增加了學生對知識理解的難度,也就導致學生很難正確運用所學。為了在初中信息科技課堂上將主體地位還給學生,應該讓學生擔任項目的責任人,教師僅是點撥學生對項目形式做進一步拓展,這樣更利于學生與項目主題之間建立生活化的關聯,同時可結合跨學科主題,進一步拓寬項目資源,讓初中生在項目中學會融合多學科展開學習。以 “認識演示文稿”的教學為例,教師就可采取多學科融合教學模式助力項目式教學成效提升,讓學生鍛煉信息處理和科技應用能力,優化學科素養,滿足多學科融合學習需求。在具體授課中,教師可先教學生以語文學習視角立足,對李白的詩歌加以分析,了解詩歌思想及創作背景。隨后,將美術元素融入項目任務中,用于豐富畫面繪制,也可融合信息技術中涉及的“獲取和加工圖片”知識點,利用互聯網等渠道,收集完成本項目所需的信息及資料,將李白詩歌中所傳遞和表達的意境呈現在演示文稿中,并為文稿配以契合主題的背景音樂。

例如,制作《靜夜思》的演示文稿時,學生需先了解該首詩歌具體表達了作者哪些情感,認清詩歌主旨是“作者思念故鄉”,所以應將“思念故鄉”作為典型圖像,并將作者眼中凝視的“皎潔的月光”倒映出來。項目的收尾階段,教師可點撥學生將《故鄉的原風景》設置為項目的背景音樂,進一步提升演示文稿的完整度。

整體分析,在初中信息科技課程項目式教學過程中,將跨學科理念充分引進課堂,更利于項目的搭建和完善,促進學生面向多領域不斷提升個人信息科技操作技能,進而從淺層學習逐步面向深度學習遞進。

二、積極組織合理的教學活動,更好地滿足初中生學習需求

將項目式學習法引進初中信息科技課堂,本質上是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主體,而教師僅扮演引導者,適當點撥學生完成項目內容學習。為此,教師在課堂上,需融合具體學情去做好項目學習活動的細節設計,引進分層教學理念,讓學生在難度層層遞進的學習活動,逐漸將所學知識內化為自己所有,確保班級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滿足。

例如,在授課“編程”這一知識時,需要讓學生去學習Python編程知識,了解并熟悉IDLE集成開發、環境啟動等更專業的知識點。此時想要保障項目式學習效果,教師在設計具體教學內容和細節時,就一定要將課堂主體地位還給學生,并融合分層教學理念引導學生更好地吸收專業編程知識。

教師可從拋出問題著手,利用問題導入的方式,讓學學生對編程專業知識產生興趣,進而逐漸深入,為學生講解與Python相關的基礎知識點,使大部分學生均可理解。隨著知識講解的深入,教師可在基礎知識及概念基礎上,做進一步的拓展教學,讓學生在教師的課堂介紹和講解下,去觀看真實Python編程時的典型特征,并觀察編寫簡單程序代碼的過程。學生學習結束后,教師可利用智慧教學平臺,為學生生成Python“計算器”小程序,引導學生對IDLE的集成及開發環境做細節觀察和了解,分析Python應用特征,拓寬學生信息科技知識學習范圍。當學生經歷本階段教學過程后,面對教師布置的頗具難度的項目任務,將會自主利用Python展開交互探索,基于案例闡述過程,逐步解析并掌握代碼函數操作方法。

教師整合完教學重難點以后,需要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做全面回顧,基于分層教學理念,為學生布置編程訓練項目。比如,對于部分能靈活掌握基礎知識的學生,教師為其布置項目學習任務時,可以直接將“計算器”小程序作為教學升級任務,引導該部分學生親自動手去嘗試完成程序編寫任務。對于部分能快速掌握教師所講解重難點知識且有余力挑戰高難度編程的學生,教師可額外為其布置對應編程項目任務,讓其自主完成編程操作,從而進一步鞏固Python編程交互模式的操作流程。

三、引進合作學習模式,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將項目式學習應用于初中課堂,引入合作學習模式很有必要。合作學習對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及積極性具有促進作用,能幫助其加深同伴間交流,養成自主思考習慣,提升信息科技應用水平。

例如,在教學“智能花盆制作”時,教師就可讓學生以合作學習的方式展開項目探究。合作開始前,教師可以從“產品項目設計”視角切入,讓學生在智能花盆的外觀形狀設計、實際使用需求等方面做考量,后續將思考的結果落實到信息編寫功能程序代碼中。此時,教師可向初中生提出下列問題:“你認為,一款普通花盆,在制作的時候,需要配置哪些功能呢?”“花盆使用時的作用有哪些?”“制作一款智能花盆時,可將它的功能做出哪些優化?”

隨后,讓學生腦中帶著問題,利用互聯網去檢索一些與智能花盆有聯系的信息。教師也可直接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同類型產品所必備的功能,營造思考氛圍。但無論何種學習方式,學生均是以合作的方式參與到項目學習中,以組為單位,分析、探索并整理智能花盆編程程序方案。后續,教師可引導每一個學習小組,根據本組的想法,圍繞智能花盆技術及外觀等方面細化設計,融入所學信息科技知識,完成繪圖、建模、程序編程等項目流程。小組還需針對智能花盆的元器件、使用方法、購買渠道等分別設計項目任務,讓小組成員能夠結合自己任務,各司其職,積極推廣項目,完成項目任務。當所有小組都制作出智能花盆雛形后,教師可帶領學生分析并判斷項目的功能、外觀與預期目標是否一致,隨后各組對制作成品做測試、調整。整體來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的項目式學習,學生不僅在小組內有效發揮了個人的學習優勢,還學會了在團隊合作時主動傾聽他人意見做出改進。

四、結 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信息科技課程教學中,積極采用項目式教學方法,對學生實踐能力鍛煉和信息素養培育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教師應該全面融合多學科,以統整發展意識引導學生學會基于宏觀層面思考問題,讓項目學習更具統整性,鍛煉學生在學習中的全學科融合意識。其次,教師要在課堂上積極組織教學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的信息科技學習需求。此外,還應該在項目式教學過程中融合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以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與自主探究能力。

(作者單位:山東省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西苑學校)

猜你喜歡
花盆編程科技
編程,是一種態度
元征X-431實測:奔馳發動機編程
編程小能手
紡織機上誕生的編程
搬花盆
科技助我來看云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為什么花盆花盆底部有小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