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莓種植土壤惡化及修復技術要點

2024-04-26 07:47
世界熱帶農業信息 2024年3期
關鍵詞:田塊草莓土壤

草莓根系發達,適應力較強,省肥且產量高,不僅美味,而且富含多種維生素,屬于經濟效益優良的作物。草莓種植需要非常優沃的土壤條件,否則易對草莓品質及產量造成影響,要想解決草莓顆粒小、開花少等問題,需要對草莓種植土壤惡化及針對性修復技術進行研究。

1草莓種植土壤惡化表現

1.1鹽積化

溫室大棚連年種植草莓后,田塊土壤會出現較為明顯的青霜、白霜等現象,被統稱為鹽漬化表現。鹽積化前期種植行內及側方土壤上層會浮現較為明顯的白霜花,灌溉澆水后色彩消失,并隨著時間累積,逐漸呈現以紅色或白色為主體的冰霜,在鹽積化嚴重的土壤田塊中種植的草莓,其植株相對較矮,發育營養吸收不足,葉色普遍較為暗淡,甚至部分葉片變為褐色。

1.2酸化、板結化

在連年不間斷的高強度種植背景下,土壤孔隙率將會持續減少,水土流失問題加重,在一定程度上也會使得土壤有機質含量及內部微生物活性降低,加速土壤板結等不良現象。同時,在種植年限日益累加背景下,土壤酸堿值還會持續下降,內在營養元素有效性受到不良影響,還會加大水銀、錳等毒性的揮發,在此時草莓田土壤極易生成有害物質,并在持續累積的作用下,嚴重影響草莓果實的生長進程[1]。

1.3連作障礙化

隨著草莓生產集約化、規?;l展,為獲取可觀經濟收益,相關人員連續種植草莓單一作物,連作障礙化問題日益嚴峻,使得土壤單一養分被過度吸收,土壤問題出現后,內在微生物數量單一群體明顯驟減,有害病菌增長,作物抗逆性能明顯收縮,在長勢變弱同時,降低作物質量,對草莓健康生產十分不利。

2惡化原因分析

2.1過度使用生鮮糞肥、肥料

直接在草莓土壤田塊中使用未經處理的雞、豬等生物糞便,雖然可減少化學肥料施用量,但對于土壤田塊影響相對較大,長時間施用后,極易使得土壤田塊內部微量元素流失,加速下層土硬化,甚至還會致使土壤出現板結化現象,嚴重影響草莓果實質量。除此之外,人們也常施加以氮、鉀為主的水溶性肥料,長期施加單一化肥,也極易使得土壤營養不均衡。

2.2灌溉方式不合理

在瓜果蔬菜種植期間,人們常選用大水漫灌方式,一次性快速完成灌溉,高效率滿足作物生長水分需要,但長期使用大水漫灌,極易使得土壤緊密化發生變更,甚至出現淋濾等不良問題,特別是在面對粘性較強的土壤層時,極易因長時間的大水漫灌,而使得土壤處于缺氧狀態,產生多毒性極強、危害性極高的物質,這也為土壤內氮、磷等元素的淋濕提供可能,致使工作土層養分比例時刻處于失衡狀態。

2.3耕作手段可持續動力不足

為滿足翻地快作業發展需要,在草莓種植期間,人們常會借助旋耕器來實現土壤翻耕,雖然能夠快速進行翻耕,但因整體設備翻地太細,在作業落實期間,很容易不經意就將土壤團聚體及內部團粒結構打碎,生成更多微小顆粒,在灌溉作用下進一步沉積,嚴重影響土壤通透性,還會使得耕層愈變愈高。

2.4覆蓋方式不科學

要想保障草莓根系茁壯成長,就要確保土壤擁有足夠充分的肥力及水分,憑借優質的透氣透水性能,為細小微生物提供更為廣闊的“作業”空間。當前,為嚴防污染空氣侵入,絕大多數種植人員會采用全棚覆蓋的手段,實現草莓栽培。這種空氣滲透的阻隔,雖然可有效杜絕空氣中的有害物質進入土壤中,但也會使得土壤長期處于缺氧狀態,自身所產出的二氧化碳以及有毒物體無法順利向外界排出,草莓植株極易存在明顯畸形問題[2]。

2.5農資質量不合規

土壤退化問題日益嚴峻,甚至部分惡化土壤無法再次種植。除此之外,在肥料過度使用后,土壤pH值也會受到影響,加大重金屬或有機酸等不良因素對于草莓生長發育的負面影響。

3草莓種植土壤惡化修復技術措施

3.1多元修復技術應用

3.1.1高溫熏殺

據實驗表明,以高溫悶棚+生物制劑,應對連作性土壤可直觀降低土壤內部病原菌的數量,促使土壤收獲優質修復成效。實踐期間,為控制土傳病害等問題影響程度大范圍擴大,可借助50%的CaCl?,快速且全面地對連作土壤實現高溫消毒熏蒸,以此為土壤補充鈣、氮等元素,高效解決死棵問題。除了使用上述方法外,還可借助秸稈等農業廢棄物,有機緩解草莓連作障礙,盡可能補充碳及氮元素,以此合理改善土壤自然生態環境。

3.1.2生物防治

作為充分利用良性生物抑制土壤內部病原菌的有效手段,生物防治也有著十分廣闊的應用空間??紤]到一旦土壤有益微生物數量明顯減少,極易滋生病原真菌,使得連作障礙等不良問題影響程度日益廣泛,在防治期間,可充分利用生物防治手段,以有益微生物群為作業主體,優化提升有益微生物數量種類等行為,持續強化讓自身抵抗病原菌以及毒性物質分解能力。同時還選用放線菌或枯草芽孢桿菌等市面上常見的有機肥,改良土壤微生物群落組成結構,優質提升草莓產量[3]。

3.1.3栽培防治

要盡可能選用抗性佳的品種如抗鹽堿等,有機解決連作障礙問題。此外,考慮到聚焦連作障礙的草莓抗性品種相對較為齊全,可充分借助嫁接或菌蛭肽沖施等,每月沖施1次,有機防止早衰等不良問題。需注意,若土壤處于正常狀態,在沖施期間,以每公頃150 kg為施加指標,保障最終的防治效果。

3.2微生物失衡修復

隨著草莓枯萎病、根腐病等疾病發生概率的日益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面臨失衡等問題,要想合理修復內部菌種,除了要選擇新型菌種外,還要采取針對性補菌手段,憑借用量提升、連作避免,盡可能改善土壤內部微生物結構??沙浞质褂檬忻嫔陷^為常見的微生物制劑品牌,如活化菌968、中農綠康等。根據土壤實況、不同環境條件特征為依據,適量合理添加,同時還要保障菌劑時刻處于不間斷使用狀態,菌劑也只能維持1個月左右,要保證不間斷使用,才能避免失活。

3.3養分缺失修復

為加大草莓產量,獲得更可觀的經濟收益,在栽培期間,常會出現化肥過度施用等不良問題,使得土壤養分不均衡。要想高效應對土壤養分失衡問題,作業人員需自覺以平衡分布為判斷依據,通過降高填低等手段,削減過剩營養元素,補充不足營養元素。為進一步深化修復成效,在實現營養平衡修復期間,作業人員需提高思想站位,自覺對土壤田塊進行統籌調查,充分明晰土壤養分豐缺實況后,再制定針對性修復措施。此外,在操作期間,除了借助新扣大棚這種技術措施外,其他手段都很有可能造成氮、磷、鉀超標問題,作業人員可合理施用20∶20∶20水溶肥,確保多余營養不會進入土壤中[4]。

3.4 pH值失衡調節修復

為有效避免pH值處于失衡狀態,在種植草莓期間,若條件允許,要以一年一次為作業頻率細化土壤化驗,確保土壤墑情健康,在種植草莓前,提前施加質量較佳、腐熟性較強的有機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強抗堿性能,使得pH時刻維持在5.0~6.2;針對那些已經被酸化的土壤,可積極借助氧化鈣,以一定比例將氧化鈣施加至土壤中,達到酸性中和目標,從而進一步提升土壤pH值。若pH值為5.0~5.5,需適量加入130 g;若pH值為5.5~6.0,則要在原有基礎上,再給每公頃增添60 g左右肥料;若pH值為6.0~6.4,則需再額外多摻入30 g,并保障肥料、泥土時刻處于均勻攪拌狀態。

3.5快速形成土壤團粒結構

為持續提升草莓漿果產量,也要高度重視土壤形成團粒結構,確保其擁有優質的透水透氣性能。(1)均勻翻耕+噴施。(2)土壤翻耕+隨水沖施。同時,若土壤內部含有豐富的有機物,還可以借助混合微生物施加等手段,為團聚體順利生成提供良好發展空間,保證草莓優質。

綜上所述,草莓根系較淺,多維持在10~15 cm左右,更偏愛于在pH值為5.0~6.2的土壤生長,同時草莓對肥料及有機物需求也相對較高,要想高質量滿足草莓生長需要,對草莓種植土壤惡化修復技術措施進行分析很有必要。土壤微生物失衡修復、養分缺失修復、酸堿度失衡修復等修復技術方案可從根本上減少土壤惡化問題發生概率,在保障草莓健康生長方面有積極意義,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孫天晴,張文,于家伊.長期施用有機源土壤調理劑對果園土壤的影響——以草莓和蘋果種植區為例[J].現代農業科技,2022(5):142-146,158.

[2]孫娟,蔡梣儀,何玉亭.C市主要草莓種植區土壤重金屬鎘、鉛現狀調查[J].四川農業科技,2021(9):44-48.

[3]毛寧,劉倩.生物有機肥對草莓種植土壤微生物群落及草莓品質的影響[J].石河子科技,2020(4):1-2,22.

[4]盧建興,張帥.草莓種植土壤鹽漬化及防止措施[J].河南農業,2020(1):26-27.

(山東省鄆城縣武安鎮人民政府符忠聘)

猜你喜歡
田塊草莓土壤
“施肥寶” 微信小程序端設計與實現
土壤
靈感的土壤
田塊尺度上的農田土壤Cd污染分布不均勻性*
識破那些優美“擺拍”——鏟除“四風”的土壤
土地整治項目中土地平整設計技術研究
草莓
靈感的土壤
空腹吃草莓
基于精細化分區的農地整理田塊規劃設計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