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政治中勞動教育的滲透策略

2024-04-27 02:25陸慧慧
中學政史地 2024年8期
關鍵詞:實地課程設計糾紛

陸慧慧

◇江蘇省啟東中學

在高中政治課程中,勞動教育作為培養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實踐能力的重要一環,具有重要的意義。根據課標要求,政治課程應該注重勞動教育,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思想政治教育與勞動教育相結合,既能充分發揮勞動教育的優勢,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又能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任務,致力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下面介紹一些高中政治學習中勞動教育滲透的策略。

1.重視課程設計與資源選取

我們需要在課程設計中注入勞動教育的元素,要圍繞勞動相關的議題展開,以確保學生在政治學科中接觸到與勞動相關的內容。我們還應當選擇那些能夠真實反映勞動現狀和問題的內容和案例,確保資源的實用性。因此,我們應從課程設計和資源選取上為學生提供更為深刻的政治學科學習體驗,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

以《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與社會保障》內容為例,我們要精心設計課程內容,使學生了解我國的個人收入分配制度,并深入分析社會保障體系的構成,引導學生理解按勞分配的內容和意義,從而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我們還可以讓學生結合家庭收入具體情況,了解我國居民獲取收入的方式和合法途徑,懂得勞動者應通過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致富。我們要引導學生正確辨析對待勞動的不同態度,懂得勞動是財富的源泉,弘揚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社會風尚,樹立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勞動觀。由此可以實現對勞動教育的滲透,為學生提供更為深刻的政治學科學習體驗。

2.開展實地調研和社會實踐

讓學生置身于真實的勞動環境中,親身體驗和感受勞動能夠使其更深刻地理解政治學科中蘊含的勞動內容。實地調研和社會實踐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平臺,學生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如志愿者服務、社區建設等,能夠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能在實踐中深化對勞動價值和意義的理解,同時也能夠培養綜合能力,激發主動學習的興趣。

以《糾紛的多元解決方式》內容為例,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實地調研,深入社區、法院等場所,了解糾紛解決的過程。通過這樣的實地調研,學生能夠目睹糾紛解決的過程,深入了解相關從業人員的工作內容和挑戰,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論知識。除此之外,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模擬法庭、法律咨詢等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真實感受法律工作者的勞動過程,深入了解糾紛解決的多元方式。通過這樣的社會實踐,學生能夠深刻理解相關政治知識,能夠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夠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

3.充分進行課堂互動

課堂互動能夠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學習過程。通過小組討論、問題解答等互動形式,學生能夠分享個人觀點、經驗或疑問,形成學習共同體,能夠深刻理解勞動的重要性及其與政治學科的關聯。此外,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角色扮演、模擬實驗等方式可以使學生更真實地體驗勞動過程,增強他們對勞動的感知。通過這些方式,學生可以更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能夠樹立正確的勞動態度和勞動觀念,弘揚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社會風尚。

猜你喜歡
實地課程設計糾紛
鄰居裝修侵權引糾紛
楊 誠作品
署名先后引糾紛
龍鳳元素系列課程設計
用“情”化解離婚糾紛
糾紛
三次實地采訪,挖掘出暖新聞背后的超暖細節
實地探訪切爾諾貝利
實地海棠雅著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課程設計與開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