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特色經濟作物發展對策研究

2024-04-27 18:03河南省經濟作物推廣總站楊靜
河南農業 2024年5期
關鍵詞:經濟作物生產試驗

河南省經濟作物推廣總站 楊靜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其中,農業農村現代化既是基礎,也是難點。當前和今后需要依托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政策環境,在提高農業生產總量的同時,加快推進河南省特色經濟作物的高質量發展。

一、產業現狀

2023 年,全省經濟作物繼續保持穩定發展態勢。油料播種面積159.27 萬hm2,總產量680 萬t,其中,花生播種面積128.73 萬hm2,總產量615 萬t;夏收油菜播種面積18.73 萬hm2,總產量49 萬t;芝麻11.33 萬hm2左右。蔬菜播種面積178 萬hm2,總產量7600 萬t。食用菌產量620 萬t,其中,香菇鮮菇產量繼續保持單品種絕對優勢,占總產量的60%,羊肚菌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水果面積40 萬hm2以上,產量900 萬t 以上。茶葉方面,雖然春茶產量減少了5%,但春茶后期和夏秋季,茶區氣候比較平穩,全年茶葉生產總體保持少量增長。中藥材面積36.67 萬hm2以上,產量210 萬t 以上。蠶繭總產量1 萬t 左右。

二、推進措施

按照2021 年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的部署,結合河南省經濟作物發展實際,分作物提出技術試驗示范和推廣的重點方向,采取切實措施加以推進。

(一)推進油料提產能農技行動

開展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具體包括:開展高油酸花生品種對比試驗,篩選適宜當地的優勢品種;開展輪作倒茬模式推廣及綠色高效藥肥新產品試驗,化解花生連作障礙;開展“油菜觀光”和“油蔬兩用”試驗示范,挖掘油菜多功能潛力?;ㄉ痉饵c與常規相比,平均每667 m2產量提高56 kg,增長15.2%,增值517 元,產值提高25%;油菜示范“一菜兩用”技術與常規相比,平均每667 m2產量增加46 kg,增長30.7%,平均增值207 元,產值提高20%。

(二)加強設施蔬菜技術創新

1.開展品種試驗示范。圍繞設施蔬菜三大主要品種——番茄、黃瓜、辣椒,在內黃縣、扶溝縣、汝南縣、社旗縣開展新品種的對比試驗,重點篩選口感番茄、水果黃瓜、五彩甜椒等市場前景良好的高端優質品種,推動設施蔬菜產品升級。黃瓜示范點與常規相比,平均單產增加675 kg,產量提高15%。

2.抓好技術創新集成。依托新型經營主體,在20個設施蔬菜大縣,聚焦“三新”(新模式、新設備、新品種),開展現代條件下的生產茬口安排、間作套種方式、輕簡化栽培、智能化管理等技術的融合應用示范,形成不同品種的綠色、高效栽培技術模式。

3.推進棚室結構升級。以河南省現代設施蔬菜生產示范園和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縣為切入點,聯合科研機構、建造企業及生產園區,開展現代棚室結構、新型材料性能、宜機智能化管理等系列技術調查分析,引導發展適宜我省氣候條件與切合實際生產的高效棚室,同時,加快進行老舊棚室升級改造,提高生產效率。

4.提高育苗技術水平。組織年育苗量3000 萬株以上大型瓜菜育苗企業,深入開展早春、秋冬兩個主要生產茬口育苗技術提升行動,從選配優良基質、創新育苗模式、提高嫁接技術、優化管理水平等關鍵方面進行試驗總結,全省推廣技術成果,力爭使河南省自根苗出苗率達到98%、優質苗率達到92%,嫁接苗成活率達到95%、優質苗率達到90%。

(三)加快食用菌新技術集成

1.開展品種試驗示范推廣。以雙孢蘑菇、草菇、大球蓋菇等草腐菌為主,兼顧帶農聯農富農效果明顯的香菇、平菇等易推廣、易種植品種,試驗示范羊肚菌、大球蓋菇、灰樹花等市場前景好的珍稀菌種。

2.抓好食用菌新技術推廣。依托新型經營主體,大力示范推廣菇糧間套種(輪作)、林下仿野生、工廠化生產、反季節種植、菌渣再利用等先進適用技術應用示范,形成食用菌綠色高質高效栽培技術模式。食用菌示范大球蓋菇糧菇間作技術,與常規相比,平均單產增加10%,每667 m2平均產值提高13%以上。

3.推進食用菌棚室結構改造。指導香菇、平菇等食用菌生產大縣,加快進行老舊棚室升級改造,發展現代新型棚室,大力推廣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全過程先進裝備,培育一批布局合理、裝備精良的優質食用菌生產示范基地。

(四)促進果品品質的提升

1.推廣老果園改造技術。圍繞蘋果、梨等主栽水果,在靈寶市、三門峽市、陜州區、洛寧縣、寧陵縣等優化樹種、品種結構,推廣間伐、落頭提干、疏枝拉枝、深翻改土、果園生草等老果園改造技術,集成老果園綠色高質高效生產技術模式,示范園區優質果率達到70%。

2.試驗示范果園免袋栽培模式。選擇品質優、上色快、著色度和光潔度均高、抗病性和抗逆性強的中晚熟優良品種,采用高光效樹形與整形修剪技術、病蟲害生態綠色防控技術、果實著色優化提升技術,在靈寶市、洛寧縣主產區建立免袋優質高效技術集成試驗區,力爭節省人工成本50%以上,每667 m2節省果袋成本1500 元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7%以上。

(五)推進茶葉生態、低碳生產

1.開展生態茶園技術試驗示范。在信陽市浉河區、信陽市平橋區、光山縣、固始縣、桐柏縣、內鄉縣建立15 個以上生態茶園示范區,深入開展生態茶園建園技術與生產技術試驗示范,包括立體茶園建園技術、茶樹病蟲草害綠色防控技術、高效施肥技術和機械化、自動化、數字化茶園管理技術等,形成3 套適用于河南省的生態茶園技術模式;指導茶葉生產基地開展“三品一標”及生態低碳茶認證工作。示范茶園與常規相比,茶園每667 m2產量增加10%以上,每667 m2產值增加15%以上。

2.推進良種茶苗繁育。引進繁育一批適宜河南省環境條件的抗旱耐寒抗逆性強的高產茶樹良種,指導建設高質量良種茶苗繁育基地,擴大良種種植面積。

3.提高茶葉生產標準化、機械化水平。推廣實施廠房現代化、設備智能化、工藝標準化等措施,形成“安全、清潔、高效、節能”的現代茶葉加工模式。

(六)開展中藥材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示范推廣

1.開展新品種試驗示范。在方城縣、澠池縣、汝陽縣等開展丹參新品種對比試驗,在社旗縣、光山縣、葉縣等開展牛至新品種對比試驗,在武陟縣、溫縣等開展地黃和山藥新品種對比試驗,篩選一批適種優良品種進行推廣。

2.推廣適用栽培技術。以丹參、桔梗、牛至為主,示范推廣“兩壓法”育苗技術;以丹參、地黃為主,示范推廣高起壟栽培技術;以柴胡、丹參、桔梗為主,推廣改春播為秋種的錯季播種技術。中藥材示范丹參“兩壓法”育苗技術,每667 m2育苗量可以提高15%以上。

3.示范高效栽培模式。在光山縣、確山縣示范桔梗、蒼術、南沙參等松樹林下栽培模式,在南召縣、盧氏縣示范黃精、白及、連翹野生撫育和仿野生栽培模式,在鄲城縣、息縣示范推廣元胡、半夏糧藥套種栽培模式。

(七)拓展蠶桑綜合利用及多元化發展

1.做好蠶桑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在嵩縣、汝州市、蘭考縣、淮濱縣蠶桑主產縣(市)重點推廣小蠶共育新技術、大蠶省力化飼養、人工飼料育新技術,在南召縣、魯山縣、方城縣、舞鋼市進行柞蠶人工雉蠶保護育、秋柞蠶“一化二放”等技術,柞蠶斤卵產繭量提高10%以上。篩選一批蠶、桑、柞優良品種,集成一批關鍵生產技術,形成適用于河南省的蠶、桑、柞集成高效技術模式。蠶桑示范與常規相比,平均單產增加15%,每667 m2平均產值提高20%,品質提高15%。

2.探索新業態,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推進桑園復合種養,利用桑葉加工桑葉微粉、桑葉面、桑葉茶,利用桑果加工果干、果汁、果酒,利用蠶沙加工蠶沙枕、有機肥。通過桑枝條基料化種植桑黃、羊肚菌、木耳,提高桑、蠶的藥用價值。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生產基礎薄弱

經濟作物園區,水、電、路、渠等缺乏統一規劃,基礎設施不完善,因災害造成損失的情況常有發生。特別是設施生產,設施建造不規范、設備配套不齊全、抗御自然災害能力弱,水果生產防雹網、防鳥網等防災設施嚴重不足,應用占比不足10%。

(二)科技支撐能力不足

省、市、縣三級技術推廣體系不夠健全,許多縣區缺少專業技術推廣人員。社會化服務組織、高素質農民匱乏,新型經營主體組織化程度低、帶動能力弱、技術水平不高。

(三)生產機械化水平低

目前,河南省經濟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遠低于小麥、玉米、水稻,勞動力成本占比在60%以上。農機裝備技術有效供給不夠,農機農藝融合不夠,特別是園藝作物的機械化水平更低。

(四)倉儲冷鏈市場體系薄弱

冷鏈物流基礎設施薄弱,冷藏能力不足,水果氣調保鮮庫儲藏能力不到總產量的5%,產品損失較大、物流半徑小。

四、對策建議

(一)堅持因地制宜,積極調整與優化種植結構

積極引導各地,按照優勢區域布局規劃,按照每種經濟作物的適宜區域范圍,嚴格落實在適宜區優先發展、次適宜區控制發展,努力減少自然災害對經濟作物生產的影響。在優勢區內,以實施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為抓手,按照布局區域化、生產標準化、經營規?;?、發展產業化、方式綠色化和產品品牌化的要求,積極推動經濟作物生產轉方式、調結構、增效益,助推河南省特色經濟作物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抓好示范推廣,提高標準化生產程度

積極開展制標貫標行動,全面推行經濟作物標準化生產,嚴格執行農產品生產質量安全標準、技術規程、生產記錄和安全間隔期等規定。對農藥殘留容易超標的作物,加強生產技術指導,提高標準化生產水平。充分發揮好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的示范引導作用,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按標生產,逐步培育經濟作物生產全產業鏈標準綜合體。

(三)加強政策支持,打造經濟作物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堅持“項目為王”的理念,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加大經濟作物綠色高質高效創建活動,擴大創建標準化生產示范園區,總結推廣綠色高質高效生產技術模式,提高新品種、新技術在防災、減災、救災中的支撐作用。積極推廣配方施肥、綠色防控、節水灌溉等“一控兩減三基本”關鍵技術,督促各類生產經營主體建立、完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全面落實安全生產措施。

猜你喜歡
經濟作物生產試驗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用舊的生產新的!
“三夏”生產 如火如荼
保護地高效經濟作物的栽培技術
S-76D在華首架機實現生產交付
CS95
C-NCAP 2016年第八號試驗發布
六種經濟作物實用新機具
試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