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穿透式管理的工程精細化研制質量管控

2024-04-27 18:22王梓任
船舶標準化工程師 2024年1期
關鍵詞:研制精細化管控

王梓任,羅 恒

(1.海裝廣州局,廣州 510000;2.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武漢 430064)

0 引言

穿透式管理是某組織為增強管控和指導力度,對組織中分支機構、部門或客戶實行直接管理與間接管理相結合的一種管理模式,能提升適應和競爭力。穿透式管理主要有3層含義:1)增強越級性、直管性、管控、指導方面的力度;2)針對對象是下一級機構的分支機構、部門或客戶,采取“跨級”管理方式,將管理層級分為一個甚至多個;3)直接管理與間接管理相結合的形式,可使一個管理對象同時接受處于不同層級的上級機構的管理[1]。因此,穿透式管理深受很多單位青睞。

穿透式管理本質上不同于越級管理,“跨級”行為通過事前約定,對內容進行統一、詳細、明確的界定,管理主體唯一、符合組織的管理規范,管理客體的原有上級組織只是形式上存在,不再具有管理權限與管理職能。在工程精細化質量控制過程中,對質量的要求和管理越來越嚴格,管理的變革與創新也成為當務之急,穿透式管理的實施為工程精細化研制、質量管控提供了新的視角與可操的實施方法。

本文詳細介紹了穿透式管理在船舶工程精細化研制中的應用場景與方式、管理與實施措施、質量管控及原因分析,探討了穿透式管理提升工程精細化研制質量的途徑、意義和作用。

1 工程精細化中的質量管理

“精細化”是主要指管理、研制工作的精準化、細節化,實行研制管理精度及工作中各方面細節的處理,確保管理及研制工作的有效性、科學性(規范化、精細化、科學化),使管理在項目實施過程各個環節中發揮積極作用[2]。在管理中制定精細化研制的質量方針:總體引領,過程管理,精研一流艦船,持續改進,甲方滿意,爭創一流績效。確定精細化研制的質量目標:設計和科研任務符合國家及軍隊安全法規和適用的規范及標準要求,產品性能指標滿足研制總要求,產品研制一次成功。質量目標的實現是所有人員的共同責任,參與型號的本所各部門以及供方在從事影響安全和質量的一切活動中必須嚴格遵守質量保證大綱的規定,做到“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監督、凡事有據可查”。

在工程精細化研制過程中其流程主要是針對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對質量保證工作進行落實到位,然后進行質量監督完善、質量改進等措施,從而保證工程的精細化質量管理。其要素可分為人、設備、材料、設施、能源等方面,將生產要素進行精細化管理,對工程起著十分重要作用。

型號質量保證工作是以GJB 9001C—2017《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系列標準為核心,在型號研制過程中全面落實各項質量要求的一系列專業化的質量活動。在GJB 9001C—2017系列標準的基礎上,提出“精細化”質量管理要求,使型號研制單位進一步強化研制過程管控,提高產品質量水平。此外,還提出“總體負總責”的要求,型號總體單位需要規范和指導系統單位、設備單位的質量工作,并對型號研制過程質量進行監督。

在某一特定工作中,對質量負主要責任的是承擔者,而不是那些驗證質量的人員。但需要強調的是,各級人員包括管理者、工作執行人員和驗證質量的人員都在為確保工作質量做出貢獻,每位參與者都必須在工作中貫徹“嚴慎細實”的安全文化理念,強化質量意識,持續提升工作質量。同時,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相關保密管理制度,切實做好保密工作。

2 穿透式管理的質量管控

實行基于穿透式管理的工程精細化研制質量管控,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持續深入開展“減存量、遏增量”專項行動。針對質量問題,應按照“定位準確、機理清楚、問題復現、措施有效、舉一反三”“過程清楚、責任明確、措施落實、嚴肅處理、完善規章”的要求完成歸零工作,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吃透數據和技術相關的背景及質量情況。聚焦質量問題和質量管理薄弱環節,突出重點、分級管理、各負其責,推進質量問題歸零銷號。在高質量發展時代,必須把“質量至上”的原則牢牢印刻在腦海里,落實到行動中,體現在產品上。強化使命擔當意識,必須堅持以質取勝;實行全鏈條“穿透式”管理,提升裝備全壽期質量管控能力,提升工程的精細化研制質量。

2.1 管理與實施措施

在管理與實施措施中需要根據質量保證工作做好頂層策劃,實施計劃“總體負總責”,控制設計質量,落實外協外包質量要求、通用質量特性,嚴格過程管控,力求整改實效。在整個質量管控中實行全鏈條“穿透式”管理。

對標GJB 3206A—2010《技術狀態管理》及“精細化”質量要求,結合型號研制,制定《技術狀態管理要求》文件,在文件中創新提出“艦船施工設計基線”概念,為艦船產品施工設計階段的技術狀態管理提供了執行依據,可解決施工設計技術狀態控制力度不足的問題。質量體系程序文件未對施工設計技術狀態管理提出具體要求,施工設計圖紙文件隨意修改的情況經常發生。在前期編制《技術狀態管理要求》文件時,已從制度層面上規避了此項風險;提出了“穿透式”管控要求,要求型號總承包單位向各層級外協外包單位貫通式傳遞質量要求,并對外協外包產品進行全過程質量管控。

梳理分析艦船產品設計過程的控制要點,對標GJB 9001C—2017與GJB 845—1997控制要求,制定《設計和開發輸入控制程序》等設計控制程序。引入“一圖一單制”控制理念,針對總體及系統設計,首次實施面向所有圖樣和技術文件的設計信息記錄管理,強化和規范設計輸入(或假定設計輸入)、設計輸入變更、設計接口、設計更改等控制要素的管理。質保培訓和內部質量監督常態化,通過設計抽查、專項檢查、內部評審等手段,提升質量意識,防范設計差錯風險。

做好各項“短板弱項”整改工作的細化分解,落實整改計劃,明確時間節點、階段性成果和責任分工,定期檢查專項行動進展情況,對落實情況進行嚴格監督。針對問題,分析研究解決問題背后的深層次管理弱項。對系統性問題,由總體單位進行總體協調,統籌組織相關工作,充分履行“總體單位負總責”的質量職責要求。

2.2 精細化質量管控的全鏈條“穿透式”管理

根據“總體單位負總責”“穿透式”管控等質量工作要求和安排,從質量監督、技術管控兩個層面入手,制定完成《質量保證要求執行情況檢查實施方案》《通用質量特性工作管理規定執行情況監督檢查實施方案》等“穿透式”監督檢查方案初稿,落實總體單位監督檢查職責要求,對方案設計階段的“產品研制過程”實施監督管控,推動總體、系統、設備等各層級研制單位建立健全型號質量保證工作相關機制,促進型號“產品研制過程”質量受控。

在充分分析本級及下層級產品特點的基礎上,制定外協外包外購合同質量要求(技術要求、質量保證要求、過程控制要求、質量監督要求、產品檢驗要求、技術服務要求),對下層級技術等資源配置、質量工作策劃、關鍵過程及關重件生產過程現場等方面進行監督落實,實現質量管控鏈條中“穿透式”傳導。

船舶項目,一般具有規模大、實施周期長、操作復雜、工作鏈條長、責任落實難、對組織發展影響較大等特點,同時部分存在管控手段信息化應用不足、員工積極性需要調動,需設置項目管理的專門機構,或設置項目管理專職人員,無論是專門機構還是專職人員,均可以對項目參與的所有組織單元或人員實施穿透式管理[3]。同時,在項目的人力、財力、物力等3種有形資源中,根據各自特點將其作為穿透式管理的載體,實施基于資源的穿透式管理,可選擇那些使用部門相對集中、使用與管理責任主體相對清晰的某一種或某幾種資源為穿透式管理的對象;在資源管理過程中,不要僅是孤立地關注資源本身的管理,還要同時注重作為資源管理主體的人的管理,這樣才能實現穿透式管理的目標。

3 工程中的質量管控及原因分析

工程技術,一般具有要求高、管理嚴、重視程度高、影響力度大的特點,但切忌,工程質量一旦產生負面影響,往往是致命的,損失和代價較大。

3.1 質量管控

工程技術線及所有參加工程研制的每個人都是重要環節,小到螺栓、螺母、墊片,大到核心裝備,一般最容易出問題的不是核心裝備,而是大家都覺得非常常規的、一般不太受關注的零部件,即便重大裝備出現質量事故,更多的是由普通零部件加工、裝配、安裝等因素造成。為此,建議每一個工程技術人員在充分汲取前輩經驗的基礎上,敬重并敬畏自己頭腦最容易放過的普通“技術”,極其重視新研“高端技術”,舉一而反三,盡可能多方面驗證,不忽略任何技術細節,不放過任何技術故障,實事求是,努力實現精益求精的確保質量。

在某船舶項目工程的精細化研制質量管控中實行穿透式管理,對項目實行穿透式監測,及時掌握項目資金使用、建設進度、工時及運營管理等情況[4],實現對項目全生命周期、常態化風險監控,防范風險。對預算執行進度和績效目標實施情況進行“雙監控”,細化資金全鏈條管理舉措,落實項目規章制度、安全質量的要求,規范質量管理,不斷促項目規范化。實施穿透式管理之后,管理客體的原有上級組織只是形式上存在,對其不再具有管理權限與管理職能,從而可以提高質量方面的管理效率、提高執行力、加強幫扶指導、發揮導向作用,提高項目的質量。

3.2 質量原因分析

對工廠施工管控精細化要求不夠需要進行一些質量改進。如對船廠生產工藝了解不深,無法對船廠施工做到精細化管控,部分施工設計工藝文件原則性太強,施工設計圖紙深度不夠,導致船廠施工隨意性較大。某產品施工設計僅對生產放樣提出原則工藝要求,船廠生產放樣過程中出于施工便利性,隨意解讀設計工藝要求,導致設計意圖無法實現。

外協外包控制薄弱需要進行質量改進。一是過程控制基本動作不到位,對配套廠家是否落實意見、生產工藝控制監督等未落實。如某船照明控制設備、超壓控制設備未按期制定《外包過程監督檢查計劃》,某船移動式空氣瓶組件的《外包過程監督檢查計劃》缺少“關鍵過程”“特殊過程”檢查項目,為后續對供方開展外包過程控制監督留下隱患。二是質量要求不具體,監督控制難落實:對供方的質量要求較宏觀,質量控制點的監督落實不到位。如某船鈦合金球鼻艏導流罩,對供方的質量要求套用格式模板,模板僅規定通用性的原則條款,未結合產品工藝特點提出具體可操的控制要求,對供方的生產過程檢查不夠深入,對焊接過程中的施工風險缺乏有效的應對措施,導致未能預防局部焊縫裂紋問題發生。

4 結論

本文對穿透式管理、精細化及質量管控分別進行了闡述,結合船舶工程中精細化質量管理及船舶工程特點,從船舶管理與實施措施實行全鏈條“穿透式”管理,從工程管理的角度上進行質量管控、質量原因分析而進行質量改進,達到質量提升的目的。由于船舶工程涉及到面廣、范圍大、管理困難、工程復雜等問題,但是質量問題一直是重中之重,對工程精細化研制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而穿透式管理給我們帶來了另外一個視角來看待、解決質量及其管理問題,希望本文的相關觀點能引起船舶領域、質量管理者的關注,為進一步研究穿透式管理及精細化質量管理指明方向,并使其更好的落地應用。

猜你喜歡
研制精細化管控
探討市政工程的精細化管理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應用
多端聯動、全時管控的高速路產保通管控平臺
精細化管理的企業管理模式探討
“精細化”全方位培養好參謀
信用證洗錢風險識別及管控
一種輕型手搖絞磨的研制及應用
如何打造精細化立法產品
失控還是管控?
接地線通用接地端的研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