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藝術的公賞
——中國重大主題電視劇的創作與管理特征研究(1978-2022)

2024-04-28 05:58
視聽界 2024年1期
關鍵詞:題材影視創作

李 淼 薛 翔

現階段,秉持唯物主義大歷史觀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重大現實題材電視劇等,已被視為中國媒體格局中最具影響力的電視產品類型。幾十年來,這類電視劇作為一種藝術公賞,記錄著中國人過去已經產生和未來將要產生的集體記憶,彰顯著自身的“起源”“中心”“在場性”。中國重大主題電視劇的傳播歷程,也承載著國家文化在生產傳播中與不同主體的互動及關系重塑,映照著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國家與社會等方面的逐步建立與完善。本研究的時間跨度為1978 年至2022 年,旨在梳理與探究中國重大主題電視劇在這幾十年內的創作與管理特征,進一步呈現中國重大主題電視劇背后相關的社會脈動與文化肌理。

一、從“主旋律”電視劇到“重大主題電視劇”的概念變遷

受好萊塢經驗的啟發,多位影評人在1987 年2月提出了發展“主旋律”戰略,即通過音樂術語“主旋律”來描述一種柔和的宣傳。最初對于主旋律電視劇的界定范圍主要聚焦于黨史、革命史方面。直到九十年代“主旋律”一詞仍是對前述部分電視劇主題的籠統概括。1994 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對“弘揚主旋律”做出進一步界定[1],同時,早期對于重大題材電視劇的表述也逐漸出現,但其定義還比較單一,將“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等電視劇看作向世界宣傳中國、展現中華民族形象和民族精神重要窗口。21 世紀以來,“主旋律”的用法漸少,轉而以更為細分的題材來命名,如重大現實題材、重大革命題材、重大歷史題材等,“重大主題創作”的命名已被普遍接受。從“主旋律”到“重大主題創作”,足可以看出中國電視劇創作觀念的更迭變化。[2]

總體而言,從“主旋律”電視劇到“重大主題電視劇”的概念變遷過程,從來都不是一個靜態的、封閉的學理性概念,而始終是一種動態的、開放性的媒介/ 社會實踐活動,它貫穿了中國社會的轉型期。[3]由于主旋律電視劇與重大主題電視劇概念有諸多重合與關聯,為避免概念的混用,研究中的“重大主題電視”范疇中包含“主旋律電視劇”,并重點聚焦秉持唯物主義歷史觀的重大革命題材電視劇、重大歷史題材電視劇、重大現實題材電視劇。

二、重大主題電視劇的整體恢復與全面調整期(1978-1992)

1978 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本研究將其作為這階段歷史分期的起點。國家在恢復發展、解放思想的同時,大規模翻譯浪潮將國外思想帶進中國,引進劇也開始在中國熱播;1982 年成立的廣播電視部,更是開啟了電視事業管理的新階段。至此,重大主題電視劇創作進入了整體恢復與全面調整期。這時期中國重大主題電視劇的創作與管理特征主要體現在多樣化服務正面宣傳與依靠自身力量獨立發展方面。

(一)重大主題電視劇創作緊密貼合國家主要任務

這時期的廣播、電視被看作是最現代化的宣傳工具,是宣傳、教育、滿足人民精神食糧的工具。[4]1978年五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后,重大主題電視劇宣傳緊密配合國家主要任務,涉及市場改革的電視劇相繼推出,如《喬廠長上任記》《女記者的畫外音》等,在獲得官方獎項與群眾口碑的同時,也為國家改革進一步深入,如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釋放了信號、增強了信心。

1981 年1 月29 日下發的《中共中央關于當前報刊新聞廣播宣傳方針的決定》,對電視宣傳作出了進一步明確要求,對電視劇的要求主要落腳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宣傳,尤其強調愛國意識是國家生存和發展的精神基礎。[5]這階段,上海電視臺制作的電視劇《你是共產黨員嗎》、河南電視臺制作的單本劇《周總理的一天》等,正是愛國主義教育中的力作。

(二)重大主題電視劇創作開始生動多樣

不容回避的是,這時期也有“部分趣味不高,甚至內容不健康、藝術上也屬粗俗的國外電視劇、香港電視劇、沖擊了我們的電視屏幕”[6]。也正因此,伴隨人們思想的解放和對西方思想觀念的接觸,電視劇編創工作被要求緊密聯系實際,用豐富多彩的形式,積極地、生動地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的工作。如長期在外交戰線從事宣傳、統一戰線的廖承志同志在慶祝中國對外廣播創辦三十五周年的賀詞中就寫道:廣播電視事業“要為中國人民所喜聞樂見的,不要死板板的,電視劇變成說教的翻版”[7]。

行業也的確在這階段通過廣泛的題材創作方式,生動貼合了現實生活,其目的就在于“提高人民的精神境界,塑造新人,鼓舞大家同心同德搞四化”[8]。如反映大刀闊斧改革的《喬廠長上任》、期盼臺灣早日回歸祖國懷抱的《何日彩云歸》、反對貪圖享受的《家風》、凸顯青年人精神風貌的《有一個青年》等重大主題電視劇,都通過立足現實生活進行了多樣化的藝術探索。

(三)重大主題電視劇創作“自己走路”

1978 年后,中國大陸電視臺所播放的影視內容主要來源于電影局這一供片渠道。隨著電視機的指數增長和電視節目的普及,對電影的放映造成了極大威脅。[9]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電影局出于電影票房等因素的考慮,中斷了向電視臺供片的渠道。隨著電視臺播放內容的“斷糧”,到海外購買影片、聯系駐華使館提供影片以及同外國電視機構交換影片,成為行業初期緩解自辦節目壓力的應急舉措。

事實上,早期重大主題電視劇相較電影“多快好省”的優點已經被看好[10],上述情況進一步使當時的管理層對大力發展電視劇下定了決心,計劃助推國產電視劇“自己走路”。截至1982 年底,全國各大電視臺已相繼成立了電視劇制作中心,基本克服了由電影播出受到一定限制而出現的節目不足的困難[11]。早期重大主題電視劇的內容生產能力,由此獲得了整體提升。

三、重大主題電視劇的加速發展與轉型升級期(1992-2012)

1992 年的南方談話為繼續深入發展市場經濟釋放了信號,本研究將其作為這階段歷史分期的起點。正是隨著市場化進程的演進,電信技術發展迅猛,城鄉人口流動增強,電視劇的觀眾數量及其收視需求受到了重視。這時期,中國重大主題電視劇的創作與管理特征主要體現在全方位的市場培育與管理細化方面。

(一)加強對重大主題電視劇市場的規劃與培育

隨著影視市場的蓬勃興起,“以文補文,多業助文”“以文促商”“以文促貿”“多業助貿”等方式,使電視劇的文化市場日益活躍起來。1994 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書報刊影視音像市場管理的通知》下發,將對文化市場的管理工作提升到“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和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精神”層面。落實到這時期的重大主題電視劇創作工作中,主要體現在題材規劃與市場培育兩方面。

一方面,宏觀規劃上對電視劇的行業發展提出了“提質增效”的要求。這階段的宏觀調控是十分必要的,早期電視劇的稀缺刺激了后期的盲目生產,到了九十年代,電視劇“積壓在庫”問題嚴重,僅1997 年的生產耗資就將近30 億元。[12]因多數電視劇無法播出,導致諸多生產單位虧損。具體而言,宏觀調控主要體現在電視劇題材規劃方面。有學者就認為1994 年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使“‘精品意識’在中國電視領域深入人心”[13]。但在這階段,行業中的“紅色經典”改編劇與古裝劇占領了播出市場,且這兩類電視劇的生產、播出也引發了“誤讀原著、誤會群眾、誤解市場”等問題。在此基礎上,1994 年《加強電視劇題材規劃管理的暫行辦法》下發,開始聚焦電視劇題材規劃的審批程序、時間和重點劇目推薦問題。提高電視劇質量,打造精品力作,逐漸成了主題電視劇行業從業者的追求。

另一方面,在市場培育上,《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書報刊影視音像市場管理的通知》要求善于運用經濟政策和經濟手段,轉換經營機制開拓國際市場。在政策指導下,電視劇交易市場逐漸形成,如1994 年浙江省首屆影視劇本交易、合作洽談會上,劇本成交額高達48.9 萬元;1996 年的全國國產電視節目展示交易會吸引了9528 部電視劇參與展示交易[14];2002 年中國廣播電視節目交易中心的成立,更被視為中國電視交易走向正規化。由此,重大主題電視劇的市場化交易逐漸規?;?,例如重大主題電視劇《故事2000》,作為中國共產黨建黨八十周年獻禮片之一,在當年就贏得了來自全國35家電視臺的聯手熱買和播映。[15]

(二)重大主題電視劇管理工作進一步細化

這階段主題電視劇內容的管理工作,主要涉及特殊題材的劇本創作、立項和完片審查等方面。有研究認為“紅色經典”一詞直到2001 年夏天才流行起來,是為了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0 周年,電視連續劇是最受歡迎的形式之一。[16]但問題也隨之而來,導演張紀中曾指出中國的制片人傾向于跳上成功形式的潮流,導致部分中國電視劇在已經過度飽和的市場上繼續進行過度生產。如2005 年海潤影視的電視劇《亮劍》通過商業技巧重新界定了人性化英雄人物形象后,這一模式的成功隨即引起了許多私營制作公司對拍攝“紅色經典”電視劇的興趣。也正因此,“手撕鬼子”等抗日神劇在之后的幾年中接連投放市場?;谏鲜鰡栴},2003 年《國家廣電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機構管理的通知》下發,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影視創作領導小組下設電視劇組,實現了對這類題材的專業性管理。

另外是電視劇審查工作的規范化管理。從2005年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電視劇審查工作的通知》中可以發現,多部電視劇經省級審查機構初審后,上報總局審查時仍存在不當情況。行業管理中就對此類因審查工作落實不到位引起的問題做出了著重規定,從審查人員職稱、人數、規避親屬等幾方面入手,力求實現審查的規范化與專業化。2011 年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省級電視劇審查管理的通知》中,要求“建立省級電視劇審查管理工作季報制度”,在保障電視劇審查質量的同時,降低了國家廣電總局的部分工作壓力與工作量。上述舉措都從播出端口層面,保障了重大主題電視劇的內容質量及后續播出秩序等關鍵工作的穩步推進。

四、重大主題電視劇的穩健融合發展期(2012-2022)

2012 年以來,我國電視劇產量始終保持世界第一?;诖?,本研究將其作為這一階段歷史分期的起點。受疫情暴發等綜合因素的影響,我國電視劇產量總體下降。但2021 年作為“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電視劇高質量發展工程”的實施成為了重大主題電視劇提質增效的重要抓手。在中國特色和世界比較中,這時期電視劇的行業發展被進一步納入國家文化事業的整體建設之中。

(一)降低民營影視資本進入重大主題電視劇的行業門檻

1992 年后,部分民營影視企業開始進入重大主題電視劇市場,伴隨著電視劇行業市場環境的變化,民營企業的進入門檻也在逐步降低。國家廣電總局于2012 年下發《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廣播影視產業的實施意見》,明確了“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廣播電視節目制作領域”。2013 年又進一步明確了“鼓勵非公有制文化企業發展,降低社會資本進入門檻”。至此,這階段政府對鼓勵、引導民營企業經營的政策網絡基本展開。這不僅表明國內重大主題電視劇交易市場的進一步放開,也為民營電視劇企業的發展釋放了更多政策活力。例如國家廣電總局就通過委托民營影視企業進行劇目創作的靈活形式,向市場推出了《山海情》《功勛》等一批高質量的重大主題電視劇。[17]

現階段,民營影視公司已然扛起了重大主題電視劇的大旗。華策影視、檸萌影業等民營影視企業,就憑借諸多優質影視作品在行業中屢獲佳績。例如第32 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所評選的16 部獲獎電視劇中,民營影視企業的作品占比過半。這類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重大主題電視劇,通過平民視角、國家敘事、國際表達等方式,愈發成為一種“藝術公賞”。

(二)加強重大主題電視劇的對外文化貿易布局與合作

主題電視劇的對外文化貿易方面,2014 年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提及我國對外貿易總額中對外文化的貿易占比仍不樂觀?;诖祟悊栴},國家先后確定了文化出口的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電視劇行業中的眾多企業位列其中,如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海潤影視制作有限公司等,作為外向型文化企業,被鼓勵“通過新設、收購、合作等方式,在境外開展文化領域投資合作”。事實上,這一舉措效果顯著,例如脫貧攻堅電視劇《山海情》在YouTube 上線兩周后總播放時長超過250 萬小時;抗疫題材電視劇《在一起》則榮獲亞廣聯電視劇類大獎,YouTube 的累計觀看人次超過800 萬。

在主題電視劇的對外文化合作方面,2012 年下半年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啟動了“中非影視產品合作”項目。同時,“電視中國劇場”項目也于2014年10 月啟動,推廣至老撾、阿聯酋等10 多個國家。2015 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又聯合下發了海上絲綢之路行動愿景,通過高層的引領推動,簽署與落實合作框架,將主題電視劇的對外文化貿易推到一個全新高度。在政策支持下,制作精良的國產電視劇也日益受到海外專業人士的認同并在國際電視節中屢獲獎項。在2017 年,國家對影視綜合傳播能力的建設做出了更為明確的規定,首次提出了打造“電視中國劇場”品牌的主張,中國電視劇海外傳播也第一次亮出了品牌化招牌。

(三)打造重大主題電視劇傳播矩陣

這階段的國家和社會面臨多個重要事件節點,如新中國成立70 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等。尤其是脫貧攻堅工作在這時期也已進入決勝關鍵期?;诖?,2019 年《關于進一步做好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精準扶貧工作的通知》下發,明確要求拓展廣播電視媒體“頭條工程”,用電視劇立體化講好中國扶貧故事。事實上,這時期脫貧攻堅類電視劇,其規模與特色已較為明顯。脫貧攻堅主題電視劇力求劇集質量與生產成本管控的雙贏,內容創作堅持“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原則,重大主題電視劇逐漸與扶貧、扶志工作相結合。

2020 年作為脫貧攻堅的決戰決勝年,總局下發了《國家廣電總局辦公廳關于做好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創作播出工作的通知》,做出了“迅速啟動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播出,發揮合力形成聲勢”的要求,并確定了22 部重點劇目。隨后,《山海情》《江山如此多嬌》《我們在夢開始的地方》等劇相繼上映。這類電視劇多依據真實扶貧故事改編,在深度刻畫鄉村新風貌的同時,通過多元視角展現了新時代下的新農村,并憑借現實主義題材的表現方式,贏得了跨年齡段觀眾的口碑。

五、結語

重大主題電視劇的創作與管理歷程,總體上是遵循了“試驗→總結成功經驗→全面推廣”的路徑,基于漸進性方法、根據經驗性實驗和過去的累積經驗逐步調整[18]。從中國重大主題電視劇的創作與管理歷程來看,其靜態只是相對而言,其動態變遷才是貫穿始終的。但現有研究多局限于重結果而輕過程的靜態研究視角,這也是本論文力圖通過歷史梳理予以回應的問題。中國重大主題電視劇的創作歷程中既有回顧的一面也有前瞻的一面。在中國特色與世界比較中,在實踐中產生并在實踐中被解釋、完善的重大主題電視劇,其創作與管理也愈發關系到國家改革進程、文化安全、民族團結以及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文化自主性等重要議題。所以,讓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態、不定于一尊的影視劇好故事為主流文化和主導文化增添活力,是有其必要性的。也正因此,對其創作與管理歷程的探究,有利于提升中國重大主題電視劇的國際競爭力,也為更好實現電視劇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奠定了基礎。

猜你喜歡
題材影視創作
影視展
文學轉化影視,你需要了解這幾件事
《一墻之隔》創作談
影視風起
2016年9月,全國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公示的劇目共117部、4552集
影視
創作隨筆
廣電總局關于2015年6月全國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公示的通知
廣電總局關于2015年3月全國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公示的通知
廣電總局電視劇拍攝制作備案信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