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教育節目融合創新路徑研究

2024-04-28 05:58
視聽界 2024年1期
關鍵詞:凡事情景劇文明禮儀

馮 飛

全國優秀少兒節目類十大精品電視節目《凡事講禮》是周播情境式青少年文明禮儀養成電視欄目,于2017 年5 月在江蘇廣電總臺教育頻道開播?!斗彩轮v禮》欄目在內容上注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青少年關注、重視社會生活中的文明禮儀?!胺彩隆奔礊槠椒驳氖?、身邊的事;“講禮”既強調在日常生活中講究禮儀、崇尚禮儀的要求,也突出講述文明禮儀知識、傳播禮儀規范。在傳播形式上,欄目努力探索創新,與江蘇中小學德育教育創新實踐相結合,寓教于樂、通俗易懂,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欄目在2019 年、2021 年、2022 年連續三年榮獲江蘇省廣播電視少兒精品欄目一等獎,2021 年獲國家廣電總局全國優秀少兒節目類十大精品電視節目稱號。

一、以校園為載體的傳播路徑

校園是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的基礎陣地,《凡事講禮》欄目充分利用平臺優勢,常態化制作全省八禮四儀優秀做法學校系列專題節目,通過校際傳播,激發各地學校之間互相學習和效仿。

(一)強化突出校園特色

在節目制播的六年里,欄目組堅持走進校園,走進課堂,拍攝反映全省八禮四儀優秀做法學校系列專題節目100 多期,表現學校緊貼青少年發展的時代課題,改過去單純知識灌輸為全面融入,把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拓展到教育教學各個環節的實踐。節目內容受到學校和家長的熱烈歡迎,并積極宣傳和推薦《凡事講禮》節目,在校園內引發收看節目的熱潮。如《京劇唱禮儀 閱讀傳經典》節目探討南京市成賢街小學將傳統文化滲透到禮儀教育的創新做法,“京劇唱禮儀”開創出富有個性的文明禮儀養成教育之路?!段拿髯o照助力成長》節目邀請泰州城東中心小學的師生來到演播室,分享該校以“文明護照”為抓手,狠抓學生德育發展,推廣文明禮儀入校園的智慧方案。

(二)與校園八禮四儀課程緊密結合

欄目開播以來,在節目內容聚焦校園禮儀特色教育的同時,融合各種有效傳播手段,讓內容形式生動可感。節目走進校園、舉辦線下講座,為全省校園提供交流平臺,讓學校之間借鑒交流、互相促進,推動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持續創新發展。欄目組持續走進全省中小學開展線下活動,面對面推進文明禮儀教育。2018 年、2019 年,《凡事講禮》欄目攜手省婦聯啟動“文明禮儀進萬家——禮儀文化講座進校園”活動,并通過荔枝教育新媒體平臺直播禮儀講座,在線累計點擊收看近800 多萬人次?!斗彩轮v禮》欄目禮儀專家團隊多次受邀在淮安、揚州、鎮江、江陰等地學校舉辦“禮儀文化”進校園講座活動,傳播效果好,社會影響力大。2022 年以來,頻道強力推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進入全省校園課后服務內容,積極與省內設區市文明辦、教育局協商,豐富全省各地學?!半p減”后的第二課堂,助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目前,全省各市文明辦、教育局聯合發文向當地學校推薦,并組織學生收看《凡事講禮》等欄目,成為覆蓋全省6000 多所中小學、1300 多萬中小學生的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大課堂。

(三)面向青少年,打造新媒體矩陣

考慮到青少年受眾群體的觀看習慣,《凡事講禮》欄目推進融合傳播、移動優先,有效提升新媒體融合傳播。江蘇教育頻道充分調動新媒體矩陣,每周對《凡事講禮》首播節目進行臺網同步直播,獲得學生及家長的關注和好評。同步在江蘇文明網、優酷、愛奇藝等平臺發布節目視頻,擴大節目影響力。欄目在各大新媒體平臺開設賬號,以短視頻為載體,全方位立體化傳播文明禮儀知識,傳遞文明力量,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落實立德樹人要求、傳播文明禮儀。欄目組還在抖音推出文明禮儀短視頻,主要內容為在不同社交場合演繹的一個個不文明行為短劇,2022 年自制短視頻300 多條,多條短視頻瀏覽量破10 萬+,新媒體瀏覽總量突破400 萬,對塑造少年兒童價值觀和養成文明禮儀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聚焦精品內容,年輕態表達傳播路徑

為了迎合年輕受眾,《凡事講禮》欄目進行了一系列年輕態表達的創新。通過融合真人秀、情景劇以及熱播劇等形態,更強調沉浸式教育,強化禮儀的日常培育與養成,增加青少年受眾對文明禮儀的關注,積極搭建孩子們參與社會實踐的平臺載體,節目的代入感與說服力大大增強。

(一)寓教于樂,注重真實體驗

近年來,體驗類真人秀節目日趨繁榮,借助于流行的真人秀形態,“五一”勞動節到來之際,策劃推出《我勞動 我快樂》系列節目。其中《勞動最光榮》節目將中小學生的社會體驗與文明禮儀教育結合,邀請小嘉賓體驗環衛工人、面點師傅的工作,讓未成年人親身體驗勞動的辛苦和收獲的快樂?!啊段覄趧?我快樂》之 5·1 學堂”介紹了南京市金陵中學河西分校小學部打造的新勞動教育課程基地“5·1 學堂”,即通過“種好一畝三分地、學好一門勞動技術課、共度一次小精靈藝術節、完成一次家庭勞動任務單、實施一張校園服務作業表”等五種途徑,幫助孩子樹立勞動創造幸福的價值觀,體會勞動的艱辛與快樂?!督裉煳沂切〔柁r》節目中,昆山市城北高科園小學的孩子們當了一天“小茶農”,體驗從茶葉采摘到炒制、品茗的全過程,在付出辛勤勞動之后,收獲傳承文化的喜悅,“人生如茶,先苦后甜”的點題恰到好處。這些創新形式使節目形態更加活潑,能夠激發青少年的觀看體驗與分享欲望。

(二)貼近兒童生活,情境化表達

情景劇是《凡事講禮》欄目的一大特色形式?!斗彩轮v禮》欄目中青少年是主角,編導也常常邀請兒童作為情景劇的主角,讓孩子們自己演繹文明禮儀情景劇,讓話語更符合兒童化表達,更適合青少年接受心理。在《變身禮儀小達人》節目中,淮安市天津路小學校園依托“影視夢工廠實踐基地”“創想夢工廠活動中心”開展德育教育的創新舉措。學校發動老師家長自編百余首八禮四儀兒歌、情景短劇,將書本上硬邦邦的要求搬到活潑的舞臺,讓孩子們在自編自導自拍自演中,加強對禮儀文化的理解。2020 年新學期,省文明辦、省教育廳聯合推出《八禮四儀養成教育讀本》小學版、中學版、高中版,《凡事講禮》欄目積極謀劃、精心準備,從11 月開始陸續推出《八禮四儀養成教育讀本》解讀系列節目——“身邊的禮儀”。如《你真的會打電話嗎?》(言談之禮)、《看電影,你最討厭什么行為》(觀賞之禮)、《關愛生命 文明出行》(游覽之禮)、《“秒懂”時代 形象賦能》(儀表之禮)等節目。同時,邀請青少年和大人們聯手演繹一個個不文明行為的短劇,如《一條香蕉皮引發的慘案》《公園里的霸拍大叔》《長椅是躺椅嗎?》等,這些短視頻還被巧妙地串接在“八禮四儀養成教育讀本解讀”系列節目當中,成了節目的亮點,綜藝感十足,所激發出來的童言童語更令人忍俊不禁。

(三)巧用網絡熱播劇,勾連禮儀養成教育

除了節目形式上的創新以外,《凡事講禮》欄目還巧妙利用網絡熱播劇內容策劃《劇說禮儀》系列節目,利用電影中的內容和情節“影議禮儀”。如2018年9 月借助熱播劇《延禧攻略》推出兩期《劇說禮儀》節目,邀請小嘉賓一起探討中華傳統禮儀。節目運用畫面精美,嘉賓點評入情入理,讓孩子們充分理解中華傳統文明禮儀內涵?!斗彩轮v禮》欄目既注重豐富節目文化內涵,也注重寓教于樂的形式去表達。節目考慮到未成年人的興趣偏好與認知水平,用生動有趣的情景劇,展現生活的多姿多彩和禮儀的芬芳四溢,達到深入淺出的效果,最大程度上獲得學生觀眾認可。還通過主持人與嘉賓談話問答互動、情景還原小劇場等方式,避免一味說教,以防生成刻板印象,不斷推進表達深度與內涵。

三、依托傳統文化的傳播路徑

《凡事講禮》欄目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與創新,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

(一)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突出傳承與創新

欄目把具有濃郁親情的傳統節日作為重要時間節點,挖掘其中蘊藏的豐富文化資源制作特別系列節目,加深節目傳統文化傳播效果。2018 年春節期間推出“新年禮儀”系列節目,2019 年春節期間又帶來4 期饒有趣味的“禮俗春節”特別節目,生動講解流傳至今的貼春聯、祭祖、守歲、正月十五元宵節等傳統習俗。在2021 年春節推出的“憶經典過新年”系列節目中,通過重讀老舍的《北京的春節》《過年》、梁實秋的《過年》,通過三代人對過年的回憶,暢談守歲的意義以及對于幸福的理解,鼓勵青少年追求更高層次的幸福。2023 年策劃推出“我的春節記憶”四期系列節目,既有對傳承的追憶,也有對年俗新風尚的展示,讓孩子不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拔逶挛迨嵌宋纭碧貏e節目調動各種展現形式,組合運用兒歌表演、演播廳訪談、外拍街頭采訪、包粽子視頻短片等多種形式,和孩子們一起梳理端午習俗,了解中華傳統節日,弘揚愛國主義,倡導文明新風尚,節目兼具了文化性、教育性與可看性。

(二)貫穿古今,讓文明隨時代表達

《凡事講禮》欄目一方面注重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另一方面積極與現代社會文明禮儀相結合,從生活小事中發掘禮儀內涵,從經典古詩詞中品味蘊含其中的孝道親情、家國情懷、深厚友誼,引導青少年崇美向善,在領略中華經典古詩詞韻味的同時激發強烈的文化認同感,從而樹立文化自信,如《說說孔子》三期系列節目圍繞孔子人生經歷和思想展開,提出與經典為伴、與先賢同行的學習口號,精巧的校園短劇引人入勝,使屏幕前的青少年在領略古代圣賢風采的同時主動找尋今時禮儀坐標;在《“八禮四儀”養成教育優秀學校展示》節目中,選擇全省中小學校的不同禮儀教育方式作為切入點,還原古韻風味,傳承文明禮儀;而在三期《中華謙辭敬語》系列節目中,從傳統敬語中引申出現今的適用詞匯,賦予傳統謙辭敬語以嶄新的生機活力。

四、緊跟社會生活熱點,放大傳播路徑

《凡事講禮》欄目與時俱進,緊跟社會生活熱點,傳遞積極文明正能量,凝聚社會共識。

(一)關注當下不文明現象

針對生活中關注度高、社會影響大的不文明現象,以及為社會所贊賞、推崇的文明行為,欄目組及時跟進,用生動有趣的情景劇,展現生活的多姿多彩和禮儀的芬芳四溢。2018 年,《凡事講禮》欄目針對合肥女教師阻攔高鐵事件,迅速拍攝制作了《請你為我停一?!饭澞?,探討在公共場所如何遵守禮儀、講求文明;針對共享單車管理粗放的亂象,制作了《共享單車的煩惱》,倡導文明用車、有效管理;針對高空拋物事件頻發制作了《高空拋物禍無窮》,呼吁市民珍重他人生命,收回不文明的手;《爸爸,我不要你接我放學!》節目通過一段情景劇,再現了現代人生活中騎車逆行的錯誤交通行為;《一條口香糖》,通過情景劇中一份考試答案和無人看守的售賣攤演繹的誠信小故事,和同學們一起討論誠實守信精神。這些結合時代社會熱點的選題,配以可親可感、貼近生活實際、情節生動有趣的情景劇等形式,有效引導青少年受眾崇德向善,爭做文明有禮江蘇人。

(二)強化互動交流的傳播

《凡事講禮》欄目注重在知識傳遞、道理傳播的過程中,讓孩子們分享實踐經歷、交流切身體驗、表達成長感悟,詮釋成長的內涵,讓更多少兒觀眾在見賢思齊和反躬自省中學會獨立思考?!豆澕s糧食從我做起》節目中的司煜程小朋友到安徽農村親自體驗用鐮刀割麥子,讓他認識到一粒米的形成過程,感受到農民伯伯的辛苦和不易,從而形成珍惜糧食的認知。節目還播出老師幫助小朋友認識到,請客吃飯點很多菜卻不好意思打包,背后原因是愛講排面,自己請客打包有很大的心理壓力。主持人牧雨補充道,“下次爸爸不好開口打包的時候,你主動開口怎么樣?”讓孩子們在認識事情復雜原因后,主動找到妥帖得當的解決方式。在《逐夢青春踏夢而歌》節目中,潘顆昀同學講述了自己參加陜西勉縣對口幫扶公益活動的思考,看到那么多年齡相仿但生活困窘的同學后感觸很深,堅定了用更多方式向社會傳遞正能量的想法。節目緊密貼合孩子的思維習慣,通過主持人、嘉賓娓娓道來和巧妙引導,讓小朋友們獨立思考尋找解決方案。

猜你喜歡
凡事情景劇文明禮儀
難忘的科學情景劇表演
新媒體時代下情景劇的“新”呈現
——以情景劇《半條被子》為例
凡事都怕犯錯
文明禮儀潤童心 養成教育伴成長
提倡文明禮儀 弘揚社會公德
(情景劇)一江之水
凡事當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凡事都有定律
凡事我的錯
不懂禮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