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虛擬媒體人的發展及對新聞傳播業的影響

2024-04-28 05:58王靜韡
視聽界 2024年1期
關鍵詞:真人主播發展

王靜韡

《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十四五”科技發展規劃》指出要推動虛擬主播、動畫手語廣泛應用于新聞播報、天氣預報、綜藝科教等節目生產,積極主動創新節目形態,提高新聞傳播效率和智能化水平。自此,新聞生產與傳播環節虛擬記者、虛擬主播等虛擬媒體人形態應用范圍不斷拓寬。要真正發揮好虛擬媒體人的作用與價值,還需要不斷探索創新,促進相關行業發展壯大。

一、虛擬媒體人在新聞傳播業的發展歷程

(一)1.0 時代:從無到有

虛擬媒體人并非近兩年才誕生的,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 年,英國報業聯會新媒體公司在美國硅谷的科技支持下,經過9 個月的時間研發了世界上第一位虛擬主持人Ananova。其由三維動畫形象組成,為全球網民提供24 小時新聞報道,開啟了虛擬媒體人的先河。該次研發的虛擬主持人背后有一套高速運轉的電腦系統,其可以結合新聞腳本快速生成新聞作品,不僅能夠高效整合即時新聞和信息,還可以存儲數據、將文本內容轉化為語音內容。

我國首位虛擬主持人緊隨英國之后誕生,以當時最先進的傳感器技術為依托,在相關技術的支持下,三個虛擬模型擁有與真人相同的動感,虛擬人被賦予了更加豐富的性格。但因為技術的限制,該虛擬主持人需要額外配音才能成功完成主持工作。我國第一階段的虛擬媒體人更加關注的是“形”,因為技術的約束,虛擬主持人的開發成本高、效率低下,這也導致早期虛擬媒體人未能大范圍推廣和應用。

(二)2.0 時代:虛實共創

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更新換代,2016 年AI 時代到來,AI 賦能虛擬媒體人為該領域贏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2016 年YouTube 誕生了全球第一位虛擬主播Kizuna AI,主要負責的是展示才藝,其所追求的并非真人形象,而是關注情感、互動、伴隨性等,多是以二次元的形象在前臺展示,后臺則是由真人扮演驅動,通過真人穿上動捕設備在背后控制虛擬媒體人的面部動態、表情以及動作。在AI 助力下,形象制作成本、視頻制播效率等均有了顯著性的改善,虛擬主播受到了行業的熱烈追捧。

該階段的虛擬媒體人在外形上不再一味追求真人化,圍繞偶像化、娛樂化、多樣化等角度創新發展。我國知名虛擬主播洛天依就符合這一特性。2.0 時代虛擬媒體人的特征表現為不再局限于形似而是關注神似,使得虛擬媒體人呈現出偶像化、多元化的特征;同時注重挖掘新技術路線,關注降低成本的方法,進一步強化了背后真人驅動的作用與價值,虛實結合特征更加顯著。

(三)3.0 時代:智能垂直

發展到3.0 時代,虛擬媒體人在形象上更加逼真,應用場景也更加多元,開始朝著智能化的方向轉變,人工智能技術與虛擬媒體人深度融合。通過提取真人主播新聞播報視頻中的聲音、唇形、表現動作等特征,借助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技術,虛擬媒體人不僅神形兼備,而且語態更加生動自然,具備較強的數據處理與深度學習能力。

在人工智能技術的支持下,如今虛擬媒體人在內容生產與傳播效率等方面的優勢可謂是越來越明顯。比如說虛擬媒體人的應用可以節省演播室資源協調以及主持人準備等環節,同時其可持續性也顯著性延長,業務邊界不斷拓展,可以多角度地傳播各類新聞信息。

結合上述分析可以發現,虛擬媒體人的發展并非一蹴而就的,其具有不斷發展創新的特征,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虛擬媒體人還將會有所創新發展。

二、虛擬媒體人在新聞傳播業中面臨的挑戰

(一)虛擬主持人生產成本高

實際應用過程中,虛擬媒體人雖然可以有效促進新聞傳播業的發展和進步,但是要想制造出優秀的虛擬媒體人也并非易事,需要專業技術與資金支持,媒體無法獨立完成虛擬媒體人的內容設計、運維、生產、傳播等。元宇宙虛擬場景搭建困難重重,需要聯合科技公司以及其他上下游合作伙伴,獲取多方技術與資金的支持才能順利打造高質量的虛擬媒體人。對于基層媒體以及部分自媒體來說,其在技術與資金等領域存在難以彌補的短板,這也是虛擬媒體人的案例大多誕生于主流或者是具有較高知名度平臺的原因所在。在發展推廣虛擬媒體人時如何降低運營成本,讓其在基層媒體發揮作用是行業面臨的重要難題。

(二)虛擬媒體人性能有待進一步提升

結合虛擬媒體人的實現路徑來看,真人驅動的虛擬媒體人主要取決于人工智能、CG 技術等,其投入的成本比較高,且制作周期長,同時智能化與個性化水平不佳,互動形式和內容相對來說比較單一,新鮮感難以長久保持,這些都是制約虛擬媒體人大范圍推廣的原因所在?,F如今AI 驅動的方式在虛擬媒體人領域的應用雖然比較廣泛,但是應用短板和不足也比較突出,比如說,其更加適合內容確定性強、內容生產相對比較結構化的應用場景,虛擬媒體人不具備自主創新的能力,其本質上只是后臺新聞內容的傳達者。

(三)虛擬媒體人應用場景單一

隨著技術的發展,搭建演播室場景更加高效便捷,但是單一場景容易產生視覺疲勞,需要不斷拓寬虛擬媒體人的應用場景。結合實際情況來看,現如今虛擬媒體人主要應用于新聞播報、搭檔主持、新聞互動等領域,大部分虛擬媒體人難以獨當一面,在新聞信息質量、服務廣度、使用體驗等方面沒有及時更新和優化,容易使得用戶產生審美疲勞,難以有效吸引用戶的注意。

三、虛擬媒體人對新聞傳播業的影響及對策

(一)對新聞傳播理念的沖擊及對策

新聞傳播業的技術不斷革新,諸多從業者認為未來新聞傳播將會在內容、業態以及樣式等方面發生顯著性的變化。隨著元宇宙從概念到實踐不斷推陳出新,新聞傳播在媒介環境上的選擇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虛擬媒體人是元宇宙新聞傳播發展的核心所在,未來虛擬媒體人將會展現更加積極多元的功能。面對這些新變化,新聞傳播業需要謹慎對待,要積極主動擁抱新技術、更新新聞理念,明確虛擬媒體人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優勢,積極主動進行創新,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虛擬媒體人在新聞傳播業中的影響力。

(二)對信息傳播方式的沖擊及對策

數字時代,人們獲取各類新聞信息變得更加便捷,從被動獲取向著主動獲取的方向發展。用戶借助各類平臺獲取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在人工智能以及算法技術的支持下,平臺積極推廣用戶感興趣的各類信息。媒體人如何理性應對信息傳播方式的種種變化,靈活對虛擬媒體人進行布局,保證其能夠更好地傳播用戶感興趣的信息,準確地對各類信息進行解讀和分析,助力新聞傳播業更好發展。

(三)對傳統媒體人的沖擊及對策

虛擬媒體人的出現對于傳統媒體人的工作勢必會產生一定的沖擊,但是如果認為虛擬媒體人出現之后,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傳統媒體人會因此而不復存在,這種觀點太過武斷。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說,虛擬媒體人對于傳統媒體人的沖擊根源是人機共存狀態下的分工問題。未來虛擬媒體人的應用場景與人類主播并非完全重合,技術雖然在不斷革新發展,但是技術的應用也存在諸多壁壘,比如說技術在短期內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政治導向、深層語義的理解表達等領域的問題。對于傳統媒體從業者來說,需要積極主動學習新技術與新技能,與虛擬媒體人彼此協同發展,達到1+1>2 的效果。

猜你喜歡
真人主播發展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James Legge’s Translating Chinese Classics into English:An Examination of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and his Multidimensional Adaptive Selection
第一次做小主播
Imaginations and Reimaginations of National Origin—A Case Study of the Two Times that the Gaxian Cave was Discovered
我是小主播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傳播真相 追求真理 涵育真人——我的高中歷史教育之夢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