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人生設計師

2024-04-28 01:17張瀚方郭庭
科學大眾(中學) 2024年5期
關鍵詞:心理學價值觀人生

張瀚方 郭庭

相信同學們在讀小說或者看電影時,一定時常對主人公的人生劇本感到羨慕或者拍手稱奇:為什么他們的人生可以集齊如此多的成功元素?為什么他們想做的事情最終一定能做成?

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自證預言”,是指人會不自覺地按照自己內心的期望來行動,最終令自己當初的預言發生??梢哉f,成功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一個又一個“自證預言”的設定和實現,在自我設計的過程中不斷地奔向更好的自己。由此看來,我們的人生其實也是可以被設計的,你我都可以成為人生的設計師,決定和影響自己的發展走向!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設計人生的方法,踏上這場自主、自由的人生設計之旅。

借助想象翅膀,體驗設計人生

提到設計人生,你認為我們所設計的故事主線里應該包括什么劇情?大家所想的也許包括這些:高考考了多少分、上一個什么樣的大學、選擇了什么專業、找了一份什么樣的工作……

如何回答這些問題呢?不妨試試借助直覺和想象。直覺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可以融合內心各種復雜的感受和想法。下面,請大家來做一個有趣的游戲,試著“遇見”10年后的自己。閉上眼睛,調整坐姿,以最舒服的狀態坐著,輕輕吸氣,再輕輕呼氣,讓自己感到身心松弛。然后,讓我們自由地暢想一下,10年后,自己期待的生活圖景是什么樣的。不用過多思考,只需要憑直覺去想象,可以根據接下來提到的這幾個方面,逐漸豐富你的畫面。

1.你可能從事什么職業?如果沒有,也沒關系,試著想象你每天大部分時間在做什么事情。

2. 你最常打交道的群體有哪些?你身邊最親近的人可能是誰?

3. 你為什么會從事這份工作?

4. 你的工作和生活狀態如何?幸福感和價值感來自哪個瞬間呢?

5. 你此時身處哪個城市呢?周圍的工作環境是怎樣的?

也許在這個過程中,你能“遇見”想象中的未來的自己,繪制出提到的那些元素,但是也有可能,其中很多元素在你看來是模糊的甚至是空白的,不過這也沒關系。不知道你注意到了嗎,剛剛每個問句的開頭是什么?

沒錯,就是——“你”。在未來的人生中,你的工作和生活能不能讓所有人滿意,能不能得到他人的高度評價,其實沒那么重要。在這個人生故事中,我們更需要關心的是“你”的感受和狀態。

所以,“設計人生”看似是規劃未來的工作,實際上是在規劃自己。它的終極目標也不是找到工作,而是找到你喜歡的自己。

積累各種素材,做好設計儲備

一個好的編劇總是需要儲備豐富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設計自己的人生同樣離不開豐富的素材。那么,具體需要收集哪些素材呢?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真實的情境中進行探索。

有一天,一位同學走進心理咨詢室,分享了自己的困惑。他說:“老師,我最近很苦惱,我爸爸總是讓我學法律,我卻對心理學很感興趣。所以,我到底要不要學心理學呢?”

此時,如果你是老師,你會如何回應他呢?

你不必將這個人生大事的抉擇包攬在自己肩上,替他做出“學”或者“不學”的決定,而是可以引導他進行更多的思考,比如你們可以一起討論如下的問題:

1. 你喜不喜歡心理學?有多喜歡心理學?

這就是生涯規劃需要考慮的一個因素——興趣。當我們與興趣相遇的那一刻,可能會產生心跳加速、心情愉悅甚至是心流運轉的奇妙感覺。產生心流時,你常常會忘了時間,忘了周圍的環境,甚至達到忘我的境界。就像電影《心靈奇旅》中的男主人公喬,他非常熱愛爵士樂,當他彈鋼琴時,就會進入心流的狀態。想想看,你在學習哪門學科或者從事哪項活動中會有這樣的感覺?沿著這條興趣的脈絡進行探索,這里面可能就蘊含著你的生涯密碼。

2. 你了解學習心理學需要哪些能力嗎?你具備這些能力嗎?

當你的能力和你所學習的學科或未來要學習的專業所需相匹配的時候,你會產生一種力量感和效能感。即使沒有他人的表揚,你也時刻在被自己的成就肯定著,在職業道路上容易走得更穩。當你對某個專業感興趣的時候,不妨先去了解一下該專業的學習能力要求和自身的能力優勢是否匹配。

3. 你為什么想學心理學?學心理學是為了什么?

因為心理學相關的工作較為自由,能幫助到他人,賺錢多,還是其他?這就涉及職業價值觀的問題。職業價值觀就是指個人在職業領域的價值追求,這是最核心的生涯需求。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職業價值觀,職業價值觀也許并不能直接幫你選出想做的工作,卻可以幫你用排除法去掉你絕對不想從事的職業,并且使你在所從事的職業中獲取更加穩定的價值內核。職業價值觀包括收入財富、興趣特長、權利地位、自由獨立、自我成長、自我實現、人際關系、身心健康、環境舒適、工作穩定等方面。試著從中選出你認為最重要的3項,你將來所心儀的工作大概會與它們密切相關。

但是,僅僅關注自我就足夠了嗎?我們的人生總是在一定的環境背景中展開,就像一塊美味的蛋糕放在服裝店里可能無人問津,但是放在烘焙店里就會引得甜食愛好者駐足。所以,人生劇本的設計需要綜合考慮自我和外部環境的特點。在這樣的設計之下,人生劇本的主人公將自帶“王者”屬性,所向披靡,一往無前。

外部環境具體探索什么呢?從外部環境來看,我們需要關注大學里的心理學和社會中的心理學。比如,要考取該專業,錄取分數和選科要求是什么?學習內容、方式是什么?需要具備哪些方面的能力和要求?走出大學以后的就業如何?心理咨詢師/心理老師的具體工作和狀態是怎樣的?只有充分了解外部環境,才能讓英雄有用武之地。

設計人生的素材可以取之于內,了解自身的性格、能力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特點,同時需要取之于外,了解社會生活、大學專業和未來就業等具體情況,不斷豐富自己的設計素材庫。

作出智慧決策,優化人生設計

當我們儲備了豐富的自我和環境認知,便可以根據個人優勢特質以及專業要求,作出心儀的抉擇,初步對人生進行設計。比如,在人生的高中階段,我們可能面臨的“劇情”抉擇就是選科。選哪幾科才能夠更好地實現自我和適應社會發展呢?雖然積累了很多寶貴素材,但是處于“設計劇情”這一刻時,你也許仍難以做出決定。那我們不妨試試生涯決策平衡單,它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對各個選項及影響因素做一個系統梳理,權衡利弊,輔助決策。下面,我們以高中的選科為例,來同步模擬一下這個生涯決策的過程。

步驟1:列出選項。

寫下目前選擇中包含的幾個選項,比如選生物還是選地理。然后,列出影響決策的參考因素。哪些因素是自己看重的,是興趣,是未來發展,還是其他因素?這些因素因人而異。

步驟2:賦予各參考因素權重。

這里的權重是依據該考慮因素對自己的重要程度來進行1~5 分的賦值,即對自己越重要的因素賦值越高,反之則越低。比如,學科成績權重為4 分,個人興趣權重為3 分。

步驟3:評分。

針對每個要素進行打分,優勢因素得正分,劣勢因素得負分,計分范圍從-10到10。比如, 地理學科成績比生物更好,地理得分值為6,生物失分值為3。

步驟4:算分比較。

用步驟3 中各分數乘以各因素的權重,得出該因素項的得分或失分,最后計算出總分,得分值減去失分值,即為得失差。通過比較,就可以得出決策結果。比如,根據該平衡表,最終得出地理學科為個人的更優選擇。

同學們,設計人生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因為從你們想要自主設計人生的這一刻起,命運的齒輪便開始發生轉動。如果現在你們手中拿到的劇本并不順遂自己的心意,不妨試著運用以上的方法對未來進行設定,通過一個人生新劇情來引導當下的自我。相信就在不遠的未來,你們將與心想事成的自己相遇,真正成為自己人生的主角!

(特約編輯:孫曉明)

猜你喜歡
心理學價值觀人生
我的價值觀
圖說 我們的價值觀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人生中的某一天
爆笑心理學
人生悲喜兩字之間
知名企業的價值觀
價值觀就在你我的身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