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價值意蘊、現實困境及改進路徑

2024-04-28 10:24韓毅初李欣
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 2024年5期
關鍵詞:課程價值數字素養高校

韓毅初 李欣

摘? ? 要:建設和實施高校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須要剖析其內在價值,并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價值基礎,豐富數字素養教育的內涵和形式,為實現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可持續的發展動能。然而,目前高校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仍然存在課程內容融入不夠、課程地位認識不足、課程實施資源匱乏等現實困境。為消解高校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的困境,文章提出增強課程意識、豐富課程內容、推進課程實施的改進路徑。

關鍵詞:數字素養;高校;課程價值;融入式課程

中圖分類號:G640?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4)05-0027-04

一、引言

黨的二十大強調,要“推進教育數字化”,以滿足數字時代的人才需求,進一步完善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以及保障機制。2022年11月,教育部發布了《教師數字素養》行業標準,旨在扎實推進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完善教育信息化標準體系,提升教師利用數字技術優化、創新和變革教育教學活動的意識、能力和責任[1]。國內高校早已開展數字素養教育。數字素養教育的載體是數字素養課程和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2],而數字素養教育實施的關鍵在于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能否有效貫通于高校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及課程評價等環節之中,從而培養具有高素質的數字素養人才。

二、高校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的價值意蘊

學界對數字素養內涵的認識日益清晰,為建設和實施高校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提供了可能和判斷依據。但是,建設和實施高校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首先須要剖析其內在價值。

(一)價值基礎

新時代教育改革和教育理論創新要做到“九個堅

持”,高校更要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數字化時代的迅猛發展和技術創新對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的建設和實施更應該結合社會變革和技術發展的客觀現實。同時,隨著教育數字化的轉型升級,數字素養也日益成為高校教師和大學生應具備的意識、能力和責任。因此,高校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建設和實施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價值基礎,豐富數字素養教育的內涵和形式,促進數字素養教育逐漸滲透到學科教育之中,從而提升大學生數字素養以適應個體發展和社會需求。

(二)價值主體

高校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面向3個主體,即教師、學生和高校。第一,教師應主動轉變數字教育理念,積極探索數字教育教學技術和方法。教師數字素養是指教師適當利用數字技術獲取、加工、使用、管理和評價數字信息和資源,發現、分析和解決教育教學問題,優化、創新和變革教育教學活動而具有的意識、能力和責任[1]。教師只有具備較強的數字素養和數字教育技能,才能幫助和引導大學生學習和應用數字技術,并為培養大學生數字素養提供優質的師資保障。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為高校教師提供了將傳統教育內容、方式與數字素養、技術相融合的可能。第二,大學生只有具備數字素養,才能自主地獲取、分析和創造信息,并運用數字技術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最大程度地擴展現有專業技術知識。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不僅是一種理念的創新,更是課程設置和教學方式的有益探索,通過數字技術賦能專業學習,能夠有效提升大學生的學習質量。第三,高校通過課程設置、教學管理和評價等手段,推進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的有效實施,與此同時,通過創新課程設置與教學實踐,營造適宜大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環境。

(三)價值目標

高校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是指將數字技術和信息素養融入到課程設計和教學實踐中。從個體層面,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旨在提升大學生信息獲取與處理能力、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信息倫理意識、就業競爭力、社交與合作能力、跨學科綜合能力、自主學習和持續學習能力、批判性思維、個人表達與展示能力、社會適應力,尤其是通過將數字素養培養與專業能力培養融為一體,盡可能地培養大學生的復合型競爭力;從高校層面,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促進高校適應社會信息化的發展趨勢,改變高校教學與社會實踐脫節的現象,從而提升高校的教學質量,促進高校數字資源高效利用,有效推進數字校園建設;從社會發展和民族復興層面,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推進了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進程。教育強國呼喚強國教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需要高校培養更多勇擔重任的時代新人。高校教育教學改革與社會發展和經濟進步密切關聯,高校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將有助于提升高校的教學質量和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能力,為實現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可持續的發展動能。

三、高校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的現實困境

實施高校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有利于培養復合型、創新型、應用型人才,促進大學生數字素養提升和社會經濟發展,進而能夠改進專業課程的育人效能。然而,高校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在實踐中仍然面臨著課程內容融入不夠、課程地位認識不足及課程實施資源匱乏等現實困境。

(一)課程內容融入不夠

在知識爆炸的時代,缺乏“新陳代謝”的課程建設機制和相對固化的課程內容組織形式,不僅容易加劇傳統課程內容的滯后性與社會發展對個體數字素養要求的趨前性之間的矛盾,還容易導致課程內容“臃腫”、學生負擔錯位等問題。高校各專業制定或修訂培養方案往往忽視了課程的融合性及數字素養培養的滲透性,甚至將數字素養相關課程視為附加課程,降低了學生對數字素養的重視程度,更降低了課程的數字素養融入度和育人效果,具體表現如下。第一,高校數字素養課程開設不足。部分高校對數字素養課程的開設未予以高度重視,將數字素養課程理解為信息檢索類課程,雖然將其編制到了各專業培養方案中,但是存在著對數字素養課程的教學內容不明確、教學大綱不夠具體、缺少權威的教材,以及課程經費不夠充裕等客觀問題。第二,高校數字素養教育與專業課、公共課的融合不足。首先,部分高校課程內容設置以專業知識傳授與技術培養為主,缺少數字素養內容的培養,更忽視了數字素養與專業能力的協同發展,同時片面追求課程內容的專業化,忽視了課程內容的時代先進性;其次,受到課時的限制,專業課、公共課只在部分課程的大綱內容和教學方法中體現數字素養的字樣,但是實踐教學環節仍然以完成常規教學內容為主,忽視了數字素養內容的拓展與融合,進一步加大了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的實施困境,導致數字素養教育與專業課、公共課的融合呈現淺表化。第三,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內容更新不夠及時。數字素養不僅包括基本的計算機操作技能,而且包括網絡環境下的讀寫能力,如網上搜索、超文本閱讀、評判分析數字信息與知識重組等技能[3]。

目前,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內容迭代更新無法跟上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加上很多大學生缺乏主動檢索信息的意識,從而導致大學生數字素養的培養與數字化時代的現實嚴重脫節。

(二)課程地位認識不足

多數高校對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的認識不夠充分,甚至忽視了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建設的必要性和急迫性。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元宇宙、Chat 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聊天機器人程序)等數字技術激增式地演變,技術革新發展日益推動著傳統教育理念的變革,某些傳統理念隨著“學校危機”進入不可逆轉的“崩潰”過程。B.斯蒂格勒(B. Stiegler)指出,“學校危機”的根源在于“知識沒有能力對新形勢進行分析,與此同時,由于缺乏相應的分析準則和理論準則,無法構成一個合適的認識機制,因此也就無法形成某個‘我們賴以建立的具有融合功能的基礎”[4]。教育思想代謝速率的滯后,直接導致教育效能低下,因此,對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的認識不足也影響了高校育人的時效性,具體表現如下。一方面,部分教師對數字技術催生的各種教學改革產生抵觸情緒,嚴重影響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的構建。從教師角度而言,高校教師更關注專業課程的教學,而忽視了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的建設,因此,難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字素養。從高校角度而言,大多數高校的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建設的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不夠健全,教改經費不夠充足,課程平臺建設與維護所需的后期支持也不夠充分,這也導致了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建設陷入了發展困境。另一方面,部分教師對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的認識不夠深入,片面地將數字素養理解為信息檢索能力,使得數字素養教育停留在認識層面,其課程育人的時效性被扼殺了。對大學生而言,其對數字素養認識不足,主要體現在一是將數字素養的習得簡單地知識化,忽視了課程的實踐屬性;二是忽視了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與專業課程之間的內在聯系,存在厚此薄彼的傾向。

(三)課程實施資源匱乏

引入相關的設備和資源,是高校推動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步驟[5]。目前,我國高校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資源較為匱乏,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從課程資源角度而言,實施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需要借助各種數字工具和資源,但是,多數高校在實際教學中并不能滿足此條件,軟件許可、硬件設備都不能與課程的有效實施相適配。數字技術在很多學科領域都有所應用,導致跨學科的資源整合和教學實踐可能會受到制約,進而使得教師無法獲得充足的數字工具和資源來支持其課程建設與教學活動,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少數字資源的體驗和鍛煉,無法有效發展其數字素養。第二,從教師資源角度而言,目前,大多數高校的數字素養相關課程主要由信息技術教師、圖書館教師擔任,而具備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資質的教師卻相對匱乏,很多教師專業能力較好,但是,數字素養意識匱乏,數字素養教育所需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也相對欠缺。因為實施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需要教師具備必要的數字素養知識和技能,有些課程雖然嘗試融入數字素養教育理念,但多數停留在理論層面,缺少切實可行的項目實踐。第三,從教學資源分配與使用角度而言,高校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在教學資源設計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大學生數字素養的差異性。例如,有些大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數字意識和技能,需要為其提供更高級的教學資源以滿足其學習需要;有些大學生的數字素養水平較低,則需要學習并掌握簡單和基礎的數字技能。而目前多數高校的數字素養教學資源相對匱乏,并且未按照大學生的需要制定個性化的課程。需要注意的是,數字素養的培養需要持續的支持和跟進,但多數高校缺少相應的可持續支持體系,而且大學生數字素養的評價無法通過傳統考試評估方式完成,缺少全面、客觀、動態的大學生數字素養評價機制。

四、高校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的改進路徑

高校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的建設和實施需要系統性建設,需要高校、教師、學生從認識層面認同課程的價值,從而建設以提升學生數字素養為載體的立體式課程體系,并形成教師數字素養培養長效機制。因此,需要從根本上破解實施高校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的現實困境。

(一)增強課程意識:高校應高度重視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的建設

增強高校相關主體的數字素養意識是確保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建設的基礎。增強高校相關主體的數字素養意識,一方面,高校應從信息技術相關課程中強化大學生的數字素養,引導大學生積極探索數字技術與數字教育新樣態,提升大學生對數字素養教育的興趣,并且使其體驗到數字技術對提高學習效率的積極影響,打破大學生對新興教育形式的排斥感和抵觸情緒。同時,高校應積極推廣教育信息化、教育數字化理念,讓教師、學生發揮積極作用,大力推動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試點建設,鼓勵青年教師不斷嘗試和探索,強化其對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的關注。另一方面,高校應引導教師和學生深刻學習數字素養的內涵與價值,幫助教師和學生從認識層面突破“排異”期的阻礙,從而促進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順利建設;高校也可通過講座、座談會、集體學習等方式,促進教師形成基本的數字素養認識和觀念,從而有利于教師更好地發掘數字素養教育的育人價值和使命意義,為提升大學生數字素養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豐富課程內容:高校應建設以提升大學生數字素養為載體的立體式課程體系

高校建設以提升大學生數字素養為載體的立體式課程體系,需要把握“你中有我”“主次分明”“整體協同”3個基本原則。首先,“你中有我”原則主要強調數字素養培養需要融入專業課、公共課,作為獨立開設的數字素養相關課程的補充,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充分體驗到自己的數字素養在逐步提升,讓數字素養理念貫穿到各類課程之中,與各類課程渾然一體。其次,“主次分明”原則指數字素養培養不能替代專業知識、技能及其他能力的培養,建設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旨在全方位提升學生的數字素養,而不是以培養數字素養替代其他素養。教師在建設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時,需要做到必要性引入數字素養教育,在提升大學生專業知識和能力的同時,促進數字素養教育,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能。最后,“整體協同”原則強調提升大學生數字素養是整體性工程,絕不是靠一兩門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就能實現的,雖然部分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可能受制于專業課程的專業屬性,融入度相對較低,但是可以做到能用盡用,保證整體課程設計的協同性。

明確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的屬性,有利于構建立體式數字素養課程體系。一方面,高校通過建立多學科交叉的數字素養課程體系,可以將數字素養與其他學科相結合,使大學生在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時,能夠同時掌握數字素養的基本理論和技能,更好地培養大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跨學科能力,進而提升大學生的數字素養。另一方面,高??梢砸雽嵺`性教學方法,如項目式教學(Project?Based Learning,PBL)、案例教學等,幫助大學生在實踐學習中提升數字素養,逐步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更好地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同時,高校也可以將數字素養融入到大學生的社會實踐鍛煉中,為大學生提供實踐機會,通過社會實踐推動大學生積極運用數字資源和技能,進而提升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數字素養。

(三)推進課程實施:高校應探索教師數字素養培養長效機制

高校實施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的前提是儲備和培養具有高水平數字素養的教師,具體而言,就是要建立教師數字素養教育培養機制和準入制度,確保教師形成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建設的意識和能力。第一,高校應營造教育數字技術環境,依托大數據學習平臺、信息技術工具、數據庫及相關軟件打造實時互聯、智能操作的教育教學平臺,建設系統的數字教學資源平臺,全面收集教師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資源并記錄其實施效果。第二,高??赏ㄟ^邀請數字教育領域專家來校講座、開設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公開課等形式定期開展相關培訓,提升教師對于如何在課程建設中融入數字素養要素的理論認識。高校應根據我國《教師數字素養》行業標準確定的教師數字素養框架,明確教師數字素養教育準入規范,基于規范、科學、可量化的相應指標,立足自評與他評相結合的評價方法;同時,可充分發揮師范院校教師、教育信息技術領域專家的學術優勢,創建教師數字素養教研工作坊,為教師形成數字素養提供更為豐富的資源保障。第三,高??赏ㄟ^教研活動、教師教學反思等形式,積極引導教師在討論、自我剖析中思考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實施各環節的得失,加強教師對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建設的體會,并逐步形成個性化的改進方案。第四,高??山M織團隊研發教師數字素養循證培訓項目,創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數字循證教學案例,建立教師數字教育能力資格認證與考核機制,并與職稱評定建立聯系,逐步提高教師數字素養,為推進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建設提供可持續的師資力量。第五,高校應建立教師數字素養激勵制度,通過公開表彰和獎金激勵等形式,鼓勵教師積極主動地提升自身的數字素養,從而積極投身到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研發之中。高??赏ㄟ^外在獎勵激發教師內在成長動機,為教師數字素養提升注入持續不斷的職業發展動力,進而提高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建設質量和教師教學效果。綜上可知,高校在推進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的實施進程中,需要根據學校發展特點和教師自身優勢,探索教師數字素養培養長效機制,立足技術環境構建培訓、教研、評估和激勵等發展機制,逐步提升教師的數字素養,為建設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提供堅實有力的師資保障。

五、結束語

實施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之前應明確其內在價值和內涵形式,從增強課程意識、豐富課程內容、推進課程實施3個維度出發,構建立體式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進而消解高校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發展的困境,促進大學生數字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發布《教師數字素養》教育行業標準的通知[EB/OL].(2022-12-02)[2023-10-31]. http:// www. 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2302/t20230214_1044634.html.

[2]? 李鐘雋,張濤.新聞傳播專業大學生數字素養培養研究:基于“數據新聞綜合實訓”[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74(7):54-56.

[3]? 張薇.英語數字素養的研究型評價模式[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2):115-121;161.

[4]? 貝爾納·斯蒂格勒.技術與時間3:電影的時間與存在之痛的問題[M].方爾平,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21:203.

[5]? 朱云霞,張紅玲.“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教學改革初探[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9,73(2):61-63.

編輯∕丁俊玲

收稿日期:2023-10-1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修回日期:2023-10-31

作者簡介:韓毅初,男,講師,碩士生導師,博士,研究方向為教育基本理論與教育管理;李欣,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心理發展與教育。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新文科視域下基于OBE理念的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機制研究”(SJGY20220401);2022年湖州師范學院“四新”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建設項目“高校數字素養融入式課程建設”(JG202214)

猜你喜歡
課程價值數字素養高校
提升學生數字公民素養的必要性與策略分析
新技術環境下圖書館轉型趨勢研究
情境教學法提升化學實驗課程價值的探討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提高大學信息技術基礎課程教學能力研究
挪威教育信息化發展概述
基于高中教學談語文課程的核心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