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撐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高等教育大有可為

2024-04-29 00:44張大良
河南教育·高教 2024年3期
關鍵詞:新質科技人才生產力

張大良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質生產力的提出,為我國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提供了科學指引。2024年全國兩會,如何把握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義并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成為許多代表委員重點關注的話題。

高等教育作為人才第一資源、科技第一生產力、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是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在人才支撐、科技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上見行動、有作為、作貢獻。

高校是高端創新人才的“集聚地”,人才優勢凸顯,要大力加強戰略人才隊伍建設,打造體系化、多層次的人才成長平臺,著力構筑有利于人才成長的學術生態、人盡其才的環境氛圍、人才各展所能的激勵機制,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創新團隊,形成助力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的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創新支撐體系。

高校是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要牢牢把握科技創新這個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調整科技激勵政策。一方面,積極鼓勵科學家自由探索,賦予戰略科技人才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更大經費支配權、更大資源調度權;另一方面,有組織開展科研和科技攻關,努力產出更多原創、首創、獨創和顛覆性的科技創新成果,為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貢獻。要深化科教融匯、產教融合,把高??萍既瞬偶鄣膭菽苻D化為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動能,有效打通科技成果供給側與需求側的聯通渠道,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產業技術攻堅和企業數字化轉型,形成推進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的強大新動能。

高校是創新人才培養的“主陣地”,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加快推進“四新”建設。尤其要加大力度建設新工科、新農科,建設好卓越工程師學院、未來技術學院、現代產業學院,著力培養制造業急需的產品研發人才、經營管理人才、高技術技能人才等創新型緊缺人才,造就更多制造業領域急需的戰略科學家、卓越工程師和大國工匠等新質生產力的創造者、踐行者,為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賦能助力。

高質量發展需要新的生產力理論來指導,而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并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需要我們從理論上進行總結、概括,用以指導新的發展實踐。新質生產力既是實踐問題,也是理論問題,要發揮高校理論研究優勢,聚合相關研究力量,有組織開展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的理論研究,為全社會持續壯大新質生產力和高校更好支撐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理論指導。

總之,要充分發揮高等教育在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方面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為培育壯大我國新質生產力做出高等教育應有的貢獻。

(本文摘編自3月4日《中國教育報》)

猜你喜歡
新質科技人才生產力
尋找新質生產力
形成新質生產力要先鍛造新質思維
科技人才是發展的推動力
構建訓練傷一體化防治模式 為新質戰斗力生成提質增效
寧陜農業科技人才助產業脫貧
把“風景”轉化成“生產力
基于體系仿真試驗床的新質作戰能力評估
深入推進科技人才組團式援藏模式
人口紅利與提高生產力
展望2014:推動科技創新轉化為第一生產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