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出版過程中的隱蔽差錯與防范策略

2024-04-29 16:22◎李
傳播力研究 2024年9期
關鍵詞:編校差錯責任編輯

◎李 爽

(云南人民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云南 昆明 650034)

一本完整的圖書在出版前要經過層層檢驗與校對,從選題、組稿、編著、編輯再到加工以及出版要經歷漫長的周期,且出版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差錯還會影響圖書的最終質量。一般來說,要衡量圖書的質量要從其內容、編校、印制、裝幀設計等多個角度考察。因此,圖書出版過程中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保證圖書的最終質量。因此,相關從業人員必須盡可能地避免圖書出版過程中的一些隱蔽差錯,并采取一定的防范策略避免問題圖書的出現,這對于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圖書出版流程規范的重要性

一般來說,一本圖書在問世前都要經過選題、組稿、編著、審讀、加工、出版等一系列的環節,還要辦理各種各樣的手續,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差錯都會對圖書的正常出版造成一定的影響。例如,審稿過程中如果相關人員出現了一定的差錯,未能及時發現一些明顯的錯誤而使圖書直接進入生產流程,則會給相關單位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以及其他方面的損失。再如,排版和印刷環節出現差錯則會造成圖書的大量返工,導致人力、物力的浪費等[1]??傊?,無論是哪一環節出現了差錯,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圖書的正常出版,甚至給相關單位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圖書出版相關領域的從業人員必須認真完成好自身的本職工作,確保出版流程的規范性,從而保證圖書的整體質量,給讀者帶來良好的閱讀體驗。

二、圖書出版過程中的隱蔽差錯

(一)封面、扉頁以及版權頁上的差錯

1.封面方面的差錯

封面中經常出現的差錯主要有三種。一是書名拼音上的錯誤,通常表現為錯拼、漏拼,如將“隋唐”拼成“Suitang”,正確的拼法應為“Sui-Tang”。二是封面和書脊上內容出現偏差,如套書的書脊上漏寫“一”“二”“三”等情況。三是作者簡介中的差錯,如作者的學習經歷、榮譽稱號名稱、貢獻等的表述錯誤。

2.書名、作者名、責任編輯名三者信息上的差錯

圖書的封面、扉頁以及版權頁上會有部分信息是相重復的,如書名、作者名、責任編輯名等,這就會導致三者之間在一些信息的表達上出現差錯,且差異之處比較細微,如果不仔細分辨則很難察覺。書名方面,一些圖書的書名中如果存在連詞、介詞等,則三者在表達上很容易出現細微的偏差,如將《五四運動的過程與意義》寫成《五四運動的過程和意義》。作者名字方面,主要存在作者署名或者數量上的不一致,如將《文學史》編寫組寫成本書編寫組,或者將“XX 原著;XX 譯注”直接寫成“XX 譯注”。責任編輯方面,許多圖書的版權頁和底封口上的責任編輯的名字或者名字的數量都會出現不一致的情況,如許多出版社出于一些現實因素的考量,常常會在圖書的封面定版后再進行責任編輯的修改,造成編校上的差錯[2]。

(二)輔文方面的差錯

1.目錄方面的差錯

目錄作為整本圖書的“縮影”,是對正文內容的精確提煉,目錄中比較常見的差錯包括兩種。一種是對“目錄”兩個字的翻譯,一些美術編輯常常將其錯拼成“Mulü”或“Contets”,這種表示方式不但畫蛇添足,而且還容易被校對人員所忽視。另一種則是目錄中的章節、頁碼與正文內容出現不一致,造成這種錯誤的原因可能是作者修改正文時未能對目錄進行同步修改,也可能是責任編輯在印刷前未能及時發現此類錯誤。

2.序言、后記與正文的不一致

通常來說,圖書的序言、后記等都或多或少地提到正文中的一些內容,如一段話或者一些重點詞匯,在撰寫這兩部分的內容時,作者通常都是根據記憶或者初稿中的一些文字來完成此項工作的。所以校對人員如果不具備一定的嚴謹與質疑精神,則很難發現其中的一些差別[3]。

3.注釋、參考文獻方面的錯誤

注釋和參考文獻是大部分圖書中的組成部分,其中也存在著許多隱蔽的差錯,主要包括著錄格式的前后不一致、漏字、文獻重復、腳注編號錯誤等。

(三)正文中的差錯

1.字詞差錯

字詞差錯是圖書出版中最常見的差錯,十分考驗相關校對人員的認真程度以及文化程度,其中比較常見的隱蔽差錯包括以下幾種。

第一,字詞的混淆。如考察—考查、期間—其間、寫到—寫道等。第二,字詞的誤用。如“差強人意”的本意是大體上能夠使人滿意,但一些作者常常使用該成語來形容未能使人滿意。第三,指示代詞的混用。如“首先”“其次”“最后”與“其一”“其二”“其三”等混用。第四,俗字的妄改。俗字即俗體字,指的是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比較流行但字形不是十分規范的漢字,如橘—桔、硫黃—硫磺等,許多編校人員常常將圖書中的俗字改為正字,有時會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

2.知識性差錯

知識性差錯通常是最不容易被察覺的隱蔽差錯,十分考驗編校人員的知識儲備,其中比較常見的隱蔽差錯有兩種。一種是古代地名上的表述錯誤,如亳州—毫州、兗州—袞州等,對讀者造成知識誤導。另一種是紀年方面的錯誤,如將天寶三載表述為天寶三年等。

3.標點符號差錯

標點符號差錯是圖書編校過程中最常見也是最容易出現隱蔽差錯的地方,常見的差錯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破折號的誤用。正確的破折號是一條不斷開的直線,而不是“——”這種形式的符號,這種錯誤常常容易被忽略。第二,書名號與引號之間的頓號使用錯誤。有些編校人員常常在未弄懂行文中的并列成分的情況下隨意刪除頓號,造成句子出現歧義。第三,分號的誤用。分號是介于逗號與句號之間的一個標點符號,主要用于表示句子之間的并列、轉折、承接等,許多校對人員為了提高效率常常將其改為句號,影響了行文的結構[4]。

(四)其他隱蔽差錯

除了上述所列出的一些圖書出版中易出現的幾種隱蔽差錯以外,出版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其他隱蔽差錯,如數據差錯、格式差錯、拼音或英文拼寫差錯、頁碼差錯、內文用紙差錯等等,這些差錯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圖書的最終質量。因此,相關工作人員還需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及時察覺各種隱蔽差錯,以提升圖書質量。

三、防范圖書出版過程中出現差錯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人員素質

在圖書出版的過程中,編校人員的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最終的校對質量和圖書的質量,這就需要編校人員具備充足的文化知識儲備、嚴謹的精神、認真的工作態度等。因此,要防范圖書出版過程中出現隱蔽差錯,應重點提高編校人員的整體素質,從而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快速解決圖書中出現的各種差錯。

第一,有關單位要經常組織編校人員閱讀各類專業書籍,不斷充實自己,豐富知識儲備。同時,也要時常學習編校專業用書以及國家出臺的一些有關圖書出版的相關政策和文件,保證自身的編校水平能夠與時俱進,滿足日常工作需求。第二,編校人員應端正自身的工作態度,在日常工作中做到逢錯必究、逢疑必問,爭取做到不放過任何一個有爭議之處,這樣才能充分保證校對的質量。第三,編校人員應具備較強的全局意識,在圖書校對過程中,要對書稿前后的內容仔細研讀,從大體上把控圖書的主要思想,以便在遇到前后存在明顯出入時快速地找到相應內容進行對比,并及時地與相關人員進行溝通,這樣才能夠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二)增強責任意識

在圖書出版過程中,有著許多專業人員的參與,這些人員的責任意識直接關系著圖書的最終質量。只要有一個環節出現差錯,就會影響圖書出版的進度以及圖書最終的質量等。因此,相關部門及單位必須增強從業人員的責任意識,確保出版各個環節流程的規范,從而避免各種隱蔽差錯的出現。

第一,應當增強圖書作者、責任編輯等人員的責任意識。在圖書正式交稿之前對圖書內容進行反復核對,最大程度地降低圖書的內容、格式等方面的失誤率。第二,應當增強編校人員的責任意識。校對作為出版前的一個重要工作流程,在整個圖書出版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相關負責人必須注重編校人員責任感的培養,可以采取一些獎勵措施,將編校人員的工作效率納入其績效中,每當其校對過的圖書得到了有效認可并銷售量較高時,就可以獲得相應的績效獎勵。此外,還可以時常對相關人員進行采訪和報道,將一些責任心較強的工作人員的事跡寫到相關報道中,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第三,增強印前檢查以及印刷單位人員的責任意識。確保檢查人員在印前檢查時對圖書的每一項內容進行通覽,并認真完成紙樣查看、油墨度調整、印刷強度調整等工作,保證最終印刷出來的圖書能夠達到預期效果。

(三)建立管理機制

圖書出版工作是十分嚴謹的,專業性較強,在這種工作環境中必須建立起較為完善的管理機制,才能更好地避免圖書出版環節出現各種差錯。因此,相關單位及負責人必須建立或完善相關的管理機制,對相關人員進行有效的約束,從而保證圖書出版流程的規范和工作效率的提升。

第一,堅持“三審三?!痹瓌t,建立管理機制。相關工作人員應保證對圖書的審查與校對都要保證相應的次數,如果遇到重點圖書或書稿則要適當增加校對的次數,堅決杜絕相關人員因視覺疲勞、校對習慣等原因而造成各種差錯[5]。對待一些在工作中出現不應當出現的錯誤的人員,按照相關條例進行處罰。第二,堅持權責統一的原則。在具體的工作流程中,要明確每個人的分工,若工作出現失誤則要承擔相應的責任,進而避免工作中出現一些不公正的現象,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認真程度。第三,堅持獎罰分明的原則,并在具體的工作中尋找二者之間的平衡點。這就需要相關負責人在對具體的人員進行獎勵或處罰時采取人性化的方式,尤其是在對部分人員進行處罰時,首先要讓其認識到出現此類失誤的危害性,做到有理有據,讓其自愿接受處罰,并吸取教訓,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出現同樣的錯誤。

(四)增加經驗積累

對于圖書出版行業來說,經驗的積累是至關重要的,充分的經驗積累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保證工作效率和質量。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必須注重經驗的積累,不斷彌補自身的不足,以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獲得不斷的成長并作出應有的貢獻。

第一,編校人員應增加經驗積累。編校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隱蔽差錯,所以編校人員應在遇到一個類型的錯誤時及時記錄,同時在工作中也要時常向優秀的編校人員請教,學習相關的編校經驗。值得注意的是,編校人員應時常進行經驗的總結,將這些經驗進行有效的內化,轉化為自身的一種技能,從而不斷提高工作質量。第二,責任編輯應增加經驗積累。責任編輯作為圖書出版前的主要負責人之一,其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所以其在日常工作中要格外注重工作經驗的積累,除了加強對圖書的檢驗工作經驗積累以外,也要積極地向美術編輯、印制人員學習經驗,以便更好地把握圖書整體的結構和布局。第三,印制人員應增加經驗積累。圖書印制作為圖書出版的后期環節,印制人員的專業程度與工作經驗在此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相關人員一定要做好紙樣查看、圖書信息核對、油墨濃度核對等多種工作經驗的積累,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程度。除了日常對自身工作進行經驗積累以外,也要積極地向老員工學習,并利用網絡等途徑了解一些先進的印制技術,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對自身的技術進行有效提升。

(五)創新編校手段

編校作為整個圖書出版過程中的重中之重,是防范出版過程中出現隱蔽差錯的主要環節之一。在信息化時代下,編校手段也應及時地進行創新,積極應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完成編校工作,以彌補傳統人工編校的不足,提高編校效率。

第一,相關負責人應時常對編校人員進行數字化、信息化的培訓,幫助其掌握最新的審校軟件以及其中的糾錯功能。同時,也要指導其熟練地掌握常用的Word、WPS 等軟件中的校對功能,以提高編校人員運用現代手段完成工作的能力。第二,時常組織各種編校技能比賽,促使編校人員在競爭中獲得工作水平的提升。第三,組織各種形式的編校手段創新大賽,充分激發編校人員的創造熱情,從而促進各種新型編校手段的出現,為編校工作不斷注入新的活力。第四,編校人員私下要時常進行相關的經驗交流,并抽出一定的時間學習各種新型的編校手段,從而提升自身的編校效率與質量。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一本圖書的出版凝聚了眾多人的心血,也關乎著眾多讀者的閱讀體驗,所以相關出版單位必須規范好圖書出版流程,認真分析圖書出版過程中存在的各種隱蔽差錯,并采取有效的防范策略。在具體的防范過程中,可以采取提高相關人員素質、增強責任意識、建立管理機制、增加經驗積累、創新編校手段等策略,避免出版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隱蔽差錯,從而全面提升圖書的質量,以促進行業的不斷發展與進步。

猜你喜歡
編校差錯責任編輯
直升機防差錯設計
把編校質量的弦繃得更緊
Finite-time Synchronization of Memristor-based Neural Networks with Discontinuous Activations
English Abstracts
差錯是習題課的有效資源
校對工作中常見差錯辨析
English Abstracts
English Abstracts
English Abstracts
編校手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