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患溝通在臨床護理中的重要性探討

2024-04-29 19:07
中西醫結合護理 2024年2期
關鍵詞:達到最佳護患醫患

胡 芳

(北京市朝陽區中醫醫院 內科, 北京, 100020)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對健康的需求逐漸增加,這對醫院人力資源的統籌調度、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的醫患溝通策略對提供更優質的護理服務和緩解緊張的醫患關系有著積極的作用。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能夠接觸到不同病情、不同性格、不同年齡的患者,且不同患者對醫療服務的需求存在差異,如未能及時有效滿足其需求,則可導致其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下降,并可誘發醫患沖突。為提高患者滿意度,改善醫患關系,預防不良事件,護理人員在臨床護理中需提高對醫患溝通的重視程度,掌握正確的醫患溝通技巧。本研究介紹醫患溝通的基本概念,分析醫患溝通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性,研究臨床護理中醫患溝通的有效策略,以期為臨床開展醫療服務提供參考。

1 醫患溝通的基本概念

醫患溝通主要指臨床開展醫療衛生保健工作過程中,醫務人員與患者圍繞病情、診療、健康等因素開展的溝通交流。醫患溝通過程中,醫務人員是主導因素,需綜合運用多種溝通方式,耐心細致解答患者提問,準確診療疾病,并與患者建立互信關系,進而促進患者病情康復[1]。筆者認為,醫患溝通過程中護理人員需遵循如下原則:第一,護理人員需明確醫療服務基本宗旨,將患者作為完整的個體開展溝通完成生理性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干預。第二,護理人員需認識到醫患關系具有雙向作用的特點,與患者溝通的過程中需尊重其權利與義務,并激發患者的主觀能動性,使其能夠主動配合護理干預,進而達到最佳護理效果[2]。第三,護理人員需結合實際情況,通過社會心理學、生理學、倫理學等不同角度與患者溝通,配合醫師完成疾病防治的相關措施,以加速患者的康復進程。

2 醫患溝通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

現階段,醫療機構接診患者數量明顯增加,醫患關系呈現出全新的特點,醫患沖突發生率顯著升高,沖突類型多樣化,非醫療過失所致醫患糾紛占比明顯升高,醫患糾紛解決難度增大,賠償金額顯著增加,醫療機構運營風險增大。高質量的醫患溝通是預防及解決醫患糾紛的重要措施,其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第一,通過高質量的醫患溝通能夠緩解患者及家屬的緊張焦慮情緒,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及護理操作,進而改善疾病治療干預的整體效果[3]。第二,通過有效的醫患溝通,醫護人員能夠全方位了解患者的發病時間、臨床癥狀、病史等基本信息,進而對疾病做出正確的診斷,并確定適宜的治療干預方案,顯著減少不當醫療行為的發生率。比如部分患者為特殊體征或存在藥物過敏,通過有效的醫患溝通能夠及時發現此類問題,進而避免治療期間發生不良事件。第三,醫患關系中醫務人員處于主導地位,患者在醫務人員的安排下被動接受治療,在治療期間難免產生疑問,如未能及時解答,則可影響醫患關系[4]。通過高質量的醫患溝通,護理人員能夠規范完成疾病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疾病病理知識及治療方案,并可及時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進而確保疾病診療順利完成。第四,患者在醫療機構就診過程中存在陌生感及恐懼感,通過有效的醫患溝通能夠幫助患者熟悉醫院環境,緩解其緊張恐懼心理,并可建立護患之間的互信關系,進而避免誤會及糾紛的發生,全面改善醫患關系。第五,通過有效的醫患溝通能夠解答患者疑問,使患者了解醫療信息,明確疾病治療的預期效果及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而有效預防醫患糾紛的發生。

3 臨床護理工作中醫患溝通的有效策略

3.1 切實提升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為保證醫患溝通達到預期效果,需切實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使其掌握正確的溝通方式,并能夠熟練規范完成各項護理操作。首先,醫療機構需加強護理人員管理及培訓,要求患者人員工作期間衣著整潔,與患者溝通過程中適當調整溝通距離及溝通語速,執行各項護理操作過程中保證動作柔和,進而提升患者的信任度及安全感。其次,醫患溝通過程中護理人員需面帶微笑,保持和藹可親的態度,并給予患者親情關懷,以減輕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心理壓力。護理人員也需依據病房環境及患者病情特點采取適宜的溝通方式,在溝通過程中關注患者的癥狀及面部表情,與患者形成共情,進而達到最佳的溝通效果[5]。最后,護理人員需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熟練掌握疾病相關病理知識,嫻熟完成各項護理操作,耐心細致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及時滿足患者需求,以提升患者對醫療服務的總體滿意度。

3.2 積極改善溝通環境

良好的溝通環境能夠輔助提升醫患溝通效果,為此護理人員需結合實際情況,積極改善溝通環境,以達到最佳溝通效果。第一,護理人員需每日為病房開窗通風,妥善清潔病房內地面及空氣,調整病房內部布置,保證病房燈光光線柔和,減少病房內部噪音,保證病床柔軟舒適及潔凈,營造溫馨舒適的氛圍,以提升患者的舒適度[6]。第二,護理人員在病房中與患者溝通期間需保證周邊環境中無任何壓力,真誠與患者溝通交流,并在溝通過程中收集有價值的信息,明確患者生理及心理問題,通過針對性的語言引導解除患者的心理壓力,以達到最佳溝通效果。第三,患者就診期間對醫院環境存在陌生感,導致其恐懼、緊張、焦慮等心理狀態持續加重,對自身病情存在嚴重的擔憂。為此,護理人員在醫患溝通過程中需及時引導患者熟悉病房環境,為其介紹醫療團隊,也可組織病友間交流活動,告知患者有任何需求及時與護理人員溝通,引導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以促進其病情康復。

3.3 優化調整疾病相關事項告知策略

護理人員需充分尊重患者的權利,調整完善各類知情同意書,在進行檢查、診斷、給藥、預后等操作過程中需尊重患者的知情權,并允許患者結合自身情況做出合理的選擇。護理人員在告知疾病相關事項的過程中需采用簡潔、通俗易懂的語言準確講解相關內容,以尊重科學及實事求是的態度解答患者提問,避免含糊其辭或輕描淡寫等問題,使患者能夠充分了解疾病診療方案并做出正確選擇。同時,護理人員需嚴格落實院內執行的知情同意書、談話簽字、術前談話、病危通知書等制度,如患者主動要求放棄治療出院或拒絕搶救,需通過文字的形式寫明相關后果,并要求患者或家屬簽字,以避免后續醫療糾紛的產生[7]。

3.4 合理選擇溝通方式

在醫患溝通過程中,護理人員需結合患者的基本情況,合理選擇溝通方式,以達到最佳的溝通效果。第一,積極創建護患溝通。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需深入病房內,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了解其在治療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引導患者主動訴說心理問題,護理人員需依據患者的表述制定適宜的護理干預策略,并給予患者針對性的指導,使患者能夠安心配合完成治療,以改善患者的身心狀態。護理人員在與患者溝通交流的過程中需重點關注患者的面部表情,如患者產生痛苦的表情則需要及時停止溝通。護患溝通過程中,護理人員需樹立親情化理念,避免訊問式溝通方式,保證患者在溝通過程中的舒適度,進而達到最佳的溝通效果。第二,合理選擇溝通語言方式。護理人員在與患者溝通過程中需采用和藹親切的語言方式,也可輔助采用肢體語言,以緩解患者治療期間的緊張感及陌生感。護患溝通過程中,護理人員的語調、語速、語音也可影響溝通效果,因此護理人員需依據患者年齡及性格特點調整語速,保證語音清晰,語調合理,并保證溝通中使用的語言簡潔易懂,以保證護患溝通達到最佳效果[8]。同時護理人員在與患者溝通的過程中需學會傾聽,并在傾聽的過程中適當采用微笑、點頭等動作,關注患者眼睛,使其感受到被理解與被尊重。護理人員與患者交流期間注意保護患者個人隱私,避免談論敏感話題,引導患者敞開心扉進行交流,進而構建融洽的護患關系,以達到最佳溝通效果。在某些情況下由于患者家屬情緒激動,過于擔心患者病情,從而對醫務人員的工作能力產生懷疑。所以,醫務人員要具備一定的溝通告知技巧,讓患者及其家屬能夠清楚地了解患者病情,信任醫務人員的專業水平[2]。

3.5 其他溝通策略

第一印象在醫患溝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后需主動熱情地接待,保證面部表情和藹可親,避免冷漠、蔑視、全身打量等動作,真誠地關心及問候患者,使患者產生好感及信任感。同時,護理人員在與患者溝通交流的過程中也需要學會換位思考,充分理解及尊重患者,引導患者主動表達,并結合實際情況合理運用溝通技巧,以達到最佳的溝通效果。另外,護理人員在與患者溝通中需要不斷總結經驗,學習研究適宜的溝通技巧,以提升自身的溝通能力。

4 小結

醫患溝通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護理人員需要深入學習研究溝通技巧,制定合理的溝通策略,保持良好的服務態度,耐心傾聽患者的訴求,及時解答患者的疑問,并在溝通中融入健康指導及心理安撫,以達到最佳的溝通效果。

猜你喜歡
達到最佳護患醫患
微信在線
護患情境會話
護患情境會話
護患情境會話
護患情境會話
加快學習的速度
迷離夕陽眼妝
一句“咱媽的病”讓醫患成為一家
解開醫患千千結
分級診療 醫患各自怎么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