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豬記

2024-04-29 08:27張學玲
少年文藝 2024年4期
關鍵詞:豬崽豬草豬圈

張學玲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在我們鄂西北農村,家家戶戶都養豬。

我家常年養的是一頭老母豬。這頭老母豬體格健壯高大,特能吃。只要人一接近豬圈,它便哼哼起來,似乎在說“餓了餓了”。由于父母忙于地里的農活,喂豬的活計,便落在年幼的我身上。

洗碗水、刷鍋水、剩飯菜,再加一瓢糠,就是豬的食物了。剛把豬食倒進豬槽,母豬便猛撲過來,“嗒嗒嗒”,風卷殘云般一陣狼吞虎咽,槽里那點食物便已精光。然后,母豬抬起圓滾滾的頭,瞪著黑豆般的眼睛望向我,“哼哼哼”地叫個不停。我把瓢里的糠倒進豬槽,還沒來得及拿棍子攪和一下,母豬就迫不及待地“嗒嗒嗒”吞食,頭一拱一拱的,任憑我用和食棍怎么趕都趕不開。三下兩下,那點糠就被母豬吞進了肚里。接著,它又抬起頭,可憐巴巴地看著我,哼個不停,一副總是吃不飽的模樣。

“沒有了!”我愛莫能助地說,然后轉身離開。唉,就這點食物,怎么能填飽它那幾乎要拖到地上的大肚囊呢?

解決豬食匱乏的唯一辦法,就是割豬草。

每天放學后,我和村里幾個年齡相仿的女孩,都會結伴去割豬草。我們挎著竹筐,握著鐮刀,向田野里走去。藍瑩瑩的天幕下,一塊塊麥地、一壟壟紅薯秧里,夾雜著數不清的嫩油油的野草。豬最愛吃的有苜蓿、黑麥草、刺菜……我們彎著腰,頭不抬,手不停,飛速地把一棵棵豬草剜起來,放入竹筐里。天高地迥,清風柔和,我們邊剜豬草邊說說笑笑,歡快的笑聲在四野飄蕩。同時,一種暗暗的較量,也在悄無聲息地進行,每個人都憋著一股勁兒,不時看看別人筐里的豬草,希望自己筐子里的草鼓得更高一些。

當太陽跌入地平線下,暮色漸漸四起,村子的上空裊娜著乳白色的炊煙時,我們的竹筐里已裝滿了豬草。于是,幾個女孩收起鐮刀,挎起竹筐,哼著歌謠,邁著輕快的步伐往回走。

剛踏進院子,還未放下竹筐,母豬已經像等了一個世紀般,兩只前腿趴在豬圈上,昂著頭,望著豬草,兩眼放光,哼哼不止。

把嫩綠的豬草撒在豬圈里,順便也給院子里的雞抓幾把。母豬歡快地大口咀嚼,雞也“咯咯咯”地啄食,牛在圈里“哞哞哞”地叫著。整個小院里涌動著歡快的氣息。

院子里,潔白的槐花盛開了,粉白粉白的,一串串,芳香四溢。母豬的肚子也越來越大,快要生小豬崽了。

一天早上,我正準備上學時,看見母豬橫臥在槐樹下,身邊擠滿了密密麻麻的小豬,小豬們正哼哼唧唧地吮吸著母豬飽脹的奶頭。

原來,昨天夜里,母豬竟生了十二頭小豬崽!難怪母親的臉上,含著濃得化不開的笑意。

小豬崽很快就滿月了。

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父親決定趕集賣小豬崽。

一大早,我和父親吃過母親烙的鍋盔,喝了南瓜湯,就上路了。父親拉著板車,我在后面推著,小豬崽在車上哼哼著。等太陽躍出地平線,射出萬丈霞光時,我們已經趕到了十多里外的集市。

在牛行附近,父親揀了塊空地,支起車子,開始賣小豬崽。

當我們賣完最后一只小豬崽時,太陽已偏西。父親的臉被太陽曬得黑里透紅,眉眼里充溢著歡喜的神色。他說:“天熱了,給你買雙涼鞋吧!”

我喜出望外。

猶記得,那是一雙粉紅色的涼鞋,鞋頭上各有一條吐著水泡的金魚。我穿在腳上,感覺步子輕快極了,好像在藍天上蕩悠,心快樂得要飛出胸膛。

小學畢業后,我在離家十幾里的鎮上讀初中。這是一所新建的學校:高大明亮的教學樓,寬敞整潔的食堂,鮮花盛開的花園,水波粼粼的池塘,一切都是那么賞心悅目。這在當時我們那個偏遠的鄉鎮,是辦學條件最好的學校。最特別的是,我們學校還養豬。

食堂后面的一排矮矮的棚子,就是豬舍。每個豬舍之間,用一道矮墻隔開,分成一個一個的小方格,分別喂養著每個班級的豬。

豬由班主任購買,同學們輪流喂養。豬食來自學生們的剩飯剩菜。

到吃飯的時候,當天負責喂豬的兩名同學便把潲水桶拎到食堂門口。我們則散在食堂周圍吃飯(當時食堂里沒有飯廳)。吃完飯,我們把剩飯菜、殘湯汁倒入潲水桶里,負責喂豬的同學再把這些殘羹剩汁倒進豬槽。

一次,輪到我和李梅喂豬。那天晚上,天空聚集著大片大片的陰云,不久,就下起了豆大的雨點,砸得窗玻璃噼啪作響。男同學們勇敢地鉆進雨霧中,沖到食堂里打飯。女同學們則瑟縮在教室里,不肯下樓。

因為有喂豬的任務,我和李梅也沖進了雨中。好在,雨點越來越小了,但吃飯的人還是不多。眼看著食堂門口快沒人了,我們的潲水桶里僅有淺淺的一點剩飯。想著那兩頭嗷嗷待哺的肥豬,我和李梅決定給豬打飯。

那時候我們都是在家里帶糧食,然后交到食堂,食堂過完秤,兌換成飯票。女生們每餐二兩飯票即能吃飽。

我和李梅各自拿出半斤飯票,給豬買了半桶稀米粥。我們抬著潲水桶,在淅淅瀝瀝的細雨中來到了豬舍。兩頭大肥豬一見到我們,立即奔至豬槽前,“嗷嗷嗷”地狂叫起來。

我們剛把潲水倒進豬槽,兩頭豬就頭碰著頭、你爭我搶地吃了起來??粗鼈儼巡鄣滋虻酶筛蓛魞?,肚子吃得圓溜溜的,我們才離開。

一分辛勞一分收獲。

每年的“五一”勞動節和“十一”國慶節,學校便會殺豬,準備豐盛的飯菜,犒勞同學們養豬的辛苦,我們管這叫“加餐”。這是我們最開心的日子,比過年還要熱鬧,整個校園都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氛圍,歡聲笑語響徹校園上空。

這天,食堂里的肉香飄散得很遠很遠,勾得我們肚里的饞蟲蠢蠢欲動。我們不用拿著飯缽到食堂打飯,老師早就以組為單位,給我們劃定了若干就餐小組。放學鈴聲一響,我們便潮水般擁向食堂。我們每小組端兩盆菜、一盆米飯,在食堂前面的小花園里,圍坐在一起吃飯。

白白的瓷盆里,盛著香噴噴的雜骨燉土豆、五花肉燜山藥,還有脆生生的綠豆芽、可口的白菜煎豆腐。我們就像餓了一個世紀的小豬,狼吞虎咽,大快朵頤。此時,天朗氣清,陽光普照,月季花開得正艷,蝴蝶在花圃中輕盈地飛來飛去,幽幽的清風送來陣陣花的芬芳。啊,多么歡樂的聚餐,多么難忘的盛宴??!

若干年后,讀到魯迅的《社戲》,其中的幾句話,引起了我深深的共鳴:“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蔽矣X得,時至今日,我真的再沒有吃到那樣的好菜,也不再感受到那份獨特的歡樂了。

上班后,我又有一段養豬的經歷。

大學畢業后,我被分配到了初中時就讀的母校上班,真沒想到,我的母校依然保留著養豬的傳統。食堂后那一溜豬舍,依然完好無損;豬圈里的豬,雖然換了一茬又一茬,依然健壯肥碩。

作為班主任,我也擔負起了養豬的任務。對于一個剛走出大學校門的年輕教師來說,喂豬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有我父親幫忙,多少減輕了一點養豬的負擔。

一個金秋的上午,父親用三輪車運來了五頭小豬。每頭小豬大約二三十斤重,圓滾滾的,很可愛。

誰知,兩天后,竟然出現了令人傷心的一幕。

那是一個雨后初霽的早上,下了自習,我來到豬舍,發現兩頭最小的豬身體僵硬,直挺挺地倒在濕淋淋的地上。我心里一緊,忙跳進豬圈,用手摸了摸,兩只豬已經停止了呼吸。

昨天還鮮活的生命,此刻卻冷冰冰的,不再動彈。悲傷瞬間彌漫了我的全身,眼淚不禁簌簌地流了下來。

父親來了,他自責自己眼力不行,買了兩頭病豬,然后黯然地把死去的小豬運走了。

再后來,豬生病時,我就請教學校里的養豬能手(常年喂豬的班主任),他們告訴我買什么藥,打什么針,并建議我培養一名豬醫生——專門給豬打針的學生。

培養學生當豬醫生?這可真是我聞所未聞的事情??!

當我在教室里問誰愿意學著給豬打針的時候,男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舉起了手。最終,我挑選了陳勇。

陳勇十四歲,一米七五的個頭,濃眉大眼,體格強健,是個勞動好手。他把班上的紀律、衛生都管理得井井有條,是老師的好幫手。

陳勇跟著王老師學習了一些打針的基礎知識,又看了王老師給豬打針的經過,就試著給病豬打針,不久,病豬居然痊愈了。從此,陳勇就成了我們班的豬醫生。

若干年后,我收到了一封來自部隊的信,是陳勇寫來的,他那時已經在部隊提了干。他在信中滿含深情地寫道:“感謝張老師那時候給了我鍛煉的機會,讓我養成了樂于助人的精神、吃苦耐勞的習慣……”

捧著這封沉甸甸的來信,我心潮起伏,如果說真要感謝什么,豬應該也有一份功勞吧!

那時,一周只放一天假。放假這天,沒有了潲水,如果不精心照料,豬會餓得四處逃竄。

還別說,我的豬們真的發生過集體越墻,四處覓食的糗事。

一個周末,我回了趟老家,臨走前,我給豬槽里倒滿了潲水和米糠。第二天下午,我返回學校,剛走到校門口,有位老師笑著對我說:“你可算回來了!你的那幾只‘袋鼠,翻出了豬欄,正四處游蕩呢!”

我趕緊快步往校園里走,果然看見我的那三頭豬,正這里拱拱,那里嗅嗅,四下覓食。我又愧又急,忙把它們往回趕。誰知它們像散兵游勇,絲毫不聽命令,任憑我怎么驅趕,它們依然我行我素,四處亂竄。

我忽然心生一計,對了,用食物吸引它們!

我盛了幾碗飯,又舀了幾瓢米糠,用水攪拌后,倒入豬槽。這一招果然靈驗,很快,那三只“袋鼠”飛奔到豬圈前,縱身一躍,跳進豬圈里,直奔豬槽,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我驚嘆它們敏捷高超的跳躍能力,同時又涌起一股自責之情。

隨著三頭豬越長越大,它們的食量也不斷增加。為了滿足它們的食物供給,我也像學校有些老師那樣,在食堂附近撿一些扔掉的饅頭或者倒掉的米飯,曬干后,裝入袋子貯備起來,作為豬食的補給。

當三只豬各長到兩百斤左右,可以出欄時,賣豬便提上了議事日程。幾位班主任提議,把豬拉到屠宰場,宰殺后賣豬肉。作為養豬新手,我聽從了他們的建議。

第二天,一輛長長的大卡車停在豬舍附近。大家七手八腳把豬拖上卡車。隨后,我們也坐上車,向屠宰場飛馳而去。

到達屠宰場時,天色已晚,我們住進了屠宰場老板家里。老板娘準備了一個大火鍋和一瓶襄江特曲款待我們。飯畢,老板娘領我走進了一間簡陋的臥室,墻壁沒有粉刷,黑乎乎的,只能在這里將就一晚了。

天麻麻亮時,我被喊醒了。此時生豬已被宰殺,鮮亮亮的豬肉掛起來待售了。

我接過老板遞過來的鈔票,迎著黎明的曙光,懷著既喜悅又不安的復雜心情,融入熙熙攘攘的人流里。

隨著年關一天天臨近,村子里家家戶戶開始殺年豬,腌臘肉,處處呈現出一派喧囂熱鬧的景象。

此時,柵欄里每頭豬都膘肥體壯,可以出欄了。

因為要給老師們分過年福利,這次,我們沒有把豬拉到屠宰場,而是送到學校附近的屠戶家。屠戶家屠宰設施齊全,整個殺豬過程由屠戶負責,我們只是打打下手。

很快,一堆光滑鮮嫩的豬肉就白亮亮地躺在那里了。該把豬肉拉回去了。那個年月,小汽車極少,板車倒是隨處可見,我們便去食堂借板車拉豬肉。

猶記得那天,我把借來的板車放在教室外面,剛一進教室,同學們就沸騰起來,七嘴八舌地問:“老師,是不是要拉豬肉???”還沒有等我回話,大家就爭先恐后地舉手說:“老師,我去拉,我去拉?!?/p>

我最終選了陳勇和另一個男生,這時,不少同學不高興地嘟起嘴。我只好安慰道:“沒有選到的同學別介意,以后還有很多勞動機會呢!”

但以后的勞動機會其實并不太多,學生們終日坐在教室里學習。特別是如今,大多數學校不再有勤工儉學的機會,不再進行社會實踐,學生們勞動的機會更是少得可憐。

當熱氣騰騰的豬肉拉到學校后,老師們立即圍攏過來,七嘴八舌地議論著豬肉的成色。后勤主任笑瞇瞇地撥開眾人,麻利地把豬肉分成若干份,按成色搭配。

分到豬肉的老師,個個喜氣洋洋。整個校園里彌漫著熱烈的喜慶氣氛。

后來,我調到了另一所學校教書,再沒喂過豬了。但喂豬的經歷一直銘刻在我的記憶深處,成為我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財富。它使我一直保持著勤奮、節儉、樸實、進取、吃苦耐勞的美德。每當遇到困難,精神萎靡時,只要親近泥土,親近鄉民,親近那些散發著鄉土氣息的家畜,我的心靈就會找到歸依,獲得安寧。

發稿/朱云昊

猜你喜歡
豬崽豬草豬圈
割豬草
9號豬崽兒
賣豬崽
打豬草
劫持“小不點”
如何提高豬崽存活率
一頭好豬
我家的小豬崽
單獨中的洞見
打豬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