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節約型園林綠化建設要點研究
——以徐州市園林綠化建設為實證

2024-04-30 05:40高梅
花卉 2024年6期
關鍵詞:園林綠化綠化建設

高梅

(徐州市云龍區園林綠化管理處,江蘇徐州 221004)

0 引言

建設現代節約型城市園林,是行動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新理念、新思想的必經之路,也是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內在要求。在城市化進程中,通過綜合運用各領域的前沿科技、信息手段及管理創新方法,將“節約型”意識貫穿于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全生命周期,既能實現資源的統籌利用,也能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現代化綠色園林城市。從“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重工業城市徐州的“華麗蝶變”得到了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國家媒體的全方位報道。2015年12 月,徐州市榮獲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的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并位居公示榜單首位,市民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本文選用“楚風漢韻山水彭城”的徐州作為實例,對如何建設現代節約型綠色園林城市,開展要點分析,為行業發展提供參考。

1 強化現代節約型城市園林頂層規劃與設計

1.1 聚焦城市綠化空間、園林土地規劃設計和施工管理

隨著城市化節奏的加快,城市空間、土地資源的稀缺性日漸突出,市民對園林綠化的需求檔次越來越高。江蘇徐州,在很多人眼里,是一個鐵路樞紐、煤炭重工機械城。然而,近十年來,這座城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并贏得了“燦若煙霞,江北蜀境”的美譽。從煤炭工業之城,轉身為國家現代生態園林城市。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徐州市以科學綠化試點示范市建設為契機,堅持總體設計、規劃引領,因地制宜、適地適綠,合理確定范圍、綠化目標任務,城市綠地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無縫銜接,多層規劃疊至“一張網”,實現多規合一,增強城鄉綠地的系統性、協同性,實現城鄉綠地互聯互通。

徐州市園林綠化部門,根據國土調查數據和國土空間規劃,綜合考慮土地利用結構、土地適宜性等因素,科學劃定綠化用地,合理確定全市園林綠化總任務量,全面實行落地上圖精細化管理。對城市宜林荒山荒地、荒廢受損山體開展系統綠化,加大城鄉公園綠地建設力度,形成布局合理的山、河、湖、城園林體系。同時,結合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攻堅行動,充分利用城市廢棄地、邊角地、房前屋后等城市消極空間拆違建綠、見縫插綠、修復還綠,推進立體綠化,建設小微綠地、口袋花園等,做到應綠盡綠。

1.2 強化科技支撐,將現代化的技術、方法和手段貫穿于園林建設全過程

在新時代,科學、高效建設并管理城市園林及綠化,成為現代低碳城市治理所面臨的重要挑戰性課題,而先進的科學技術、智慧化手段和創新管理模式為該課題的攻關,注入了新的動能[1]。例如,在綠化過程中,安裝集成式遠程傳感器,讓科技和自然融合共生,實時檢測和掌握綠植的生長狀況,及時進行動態干預和良性調整;建立綠植病蟲害數據庫,開展相關藥物的研發和技術的攻關項目;制定城市園林綠植養護管理標準體系,實現動態長效管控機制。

1.3 強化城市園林綠地品質管理

建設低碳式城市園林,要深度優化城市空間、土地等資源均衡配置格局,實現空間和資源利用的最大化,提升城市園林綠化品質,市民體驗滿意指數。針對城運綜合站、地鐵口、服務區、CBD 等重要空間區域,提升綠化普及率和完整度,宜綠則綠,能綠盡綠,及時補缺植被空間,建設林蔭示范大道。開展城市園林綠化“年度體檢”,健全標準和評價體系,完善指標數據庫,“繡出花”從管理端口下功夫。

1.4 對城市園林綠化實行制度化、體系化管理

實行制度化、規范化的管理機制,很大程度提高園林綠化建設管理的主動性。特別是制定符合城市實際特點的規范體系,可以大幅度提高城市園林綠化的控制能力[2]。標準化的管理理念可以很大程度減少管理人員的工作量,對缺乏管理經驗的人也有很大的幫助。完善土地支持政策,對集中連片開展國土綠化、生態修復達到一定規模和預期目標的經營主體,可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的前提下,在依法辦理用地審批和供地手續后,將一定的治理面積用于生態旅游、森林休養等相關產業開發[3]。

2 現代經濟型園林建設

2.1 探索“良方”——建設綠色網絡、打造園林城市

徐州市園林綠化管理部門重視頂層設計對園林綠化的指導,理順機制,形成合力,成立工作專班,研究編制城市園林綠化“十四五”規劃發展目標及任務,確定全市園林綠化生態空間。同時,推動園林綠化建設步伐。重點推進東方錦城、和平橋、民富園、黃山、老龍潭公園等口袋公園和區域公園項目,盤活泉山街頭、王陵路、蘇堤路等微綠地建設,開發清河園、邳州錦江、濱湖等10 余個綠地小廣場,豐富綠化功能區,增加市民游覽地標數量。完善精細化、標準化管理體系,多部門聯動持續開展園林綠化法律法規和綠色環保知識宣貫,方式方法創新靈活,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全方位增強市民愛綠惜綠植綠意識。建立徐州苗質好種示范基地,與中科院、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高科院所合作,培育本土優質樹種,在新品種、新工藝、新材料上下功夫,持續開展園林綠化育苗技術創新創業,探索新的綠植產業發展路徑,壯大市場規模,形成省級特色的綠植產業矩陣。

2.2 因地制宜,合理種植城市綠化行道樹

徐州市園林綠化主管單位及部門,牽頭擬定了《城市道路植樹種樹發展規劃(2020—2025 年)》,增加適合當地地理環境、自然氣候相適應的樹種的培育和種植,豐富道路樹林的多樣性,搭建更舒適的人文景觀。城市園林綠化選樹育種,既要考慮經濟性,也要考慮生態性和社會性,提現節約、生態、美觀的綜合價值,因地種植,因地培育[4]。同時,對于既有的道路樹的生長情況,要進行及時監測觀察,與時俱進關注相關產業市場發展。

結合所在城市的自然地理、水文氣候特點,選育適合生長規律的綠植,因地制宜,并與當地的人文景觀更好協調,突出地方特色。開展當地鄉土樹種的培育與開發,保護當地的生物多樣性,還能推動鄉村振興發展。早在2019 年8 月,徐州市就上線了城市園林綠化集成監管數據監測平臺,該平臺涵蓋了氣象水文監測、智能滴灌、照明、病蟲害監測、巡檢巡更、考核評價、移動終端APP、信息管理等模塊,實現了資源的有序統一整合,園林綠化一張圖,利用計算機網絡、地理信息定位等技術,開展綠化資源全方位監管,顯著提高了城市園林綠化管理的工作效率。

2.3 建設材料的綠色利用

在園林建設中,花崗巖、大理石等天然石材主要用于廣場和園林鋪裝。但是,天然石材具有價格高、透水性差、污漬難清理、彈性不足等特點,屬于非可再生資源。因此,建議選用成本低、環保、透水性好的透水磚和混凝土路面磚作為替代品,用于口袋公園和廣場小徑的路面鋪砌。透水混凝土磚承載能力高,透氣性好,外表可著色、繪圖案,非常適用于市民廣場、口袋公園等道路[5]。同時,將拆遷產生的廢石板回收利用,用于古典園林廣場和園林道路的建設,增添了古色古香的感覺。建筑過程中產生的碎石和磚塊被收集起來,形成森林小徑。在傳統的園林綠化管理過程中,木材通常被運用于樓閣、棧道,圍欄。木材經過特殊加工處理,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腐作用,但是具有成本高、資源稀缺等劣勢。因此,可采用噴有木紋色的硅酸鹽板或鋼材替代,硬度更高,使用壽命更長。

3 現代節能園林的維護與管理

當前,盡管我們的城市園林綠化水平較往年有了較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在管理能力、治理能力方面還存在很多亟待進步的空間。例如,規范化尚未全面落實,管理體制松散、團隊意識淡薄是主要挑戰。因此,我們要全面提高城市園林綠化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開拓創新思維,強化日常監督管理,助力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3.1 園林綠化中注意節約水資源

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應充分考慮降水、供水、地(表)下水等因素,特別是水資源的承載空間[4]。同時,在選植選綠的過程中,要根據城市水資源分布和城市實際,優先選用適合本土區域地理和氣候特點的綠色植被;在水資源規劃設計階段,要充分結合路徑、設備、管網,選擇更科學、合理的低碳、節約和循環的供水方式。

首先,城市園林綠化規劃與設計,要銜接水資源的分布及優化配置,最大程度降低耗水量,提高利用效率。例如,選育低耗水量的綠植,夏冬青、落葉松、法國梧桐等。其次,改造現有的綠化供水設備設施,降低用水量,改噴灌為滴灌,減少水資源耗費。再次,通過技術手段,進行水處理,提升水資源循環利用。最后,政府、高校、企業要建立“政、產、學、研、資”聯動平臺,加大對綠化水資源的投入和管理力度,提高城市園林綠化供水的循環、綠色、低碳、環保水平。

3.2 全面加強城市園林綠化及養護人員隊伍建設

首先,加強綠化養護隊伍建設,提升城市綠化養護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技能,建設一流的養護團隊。園林綠化管理部門,聯合專業院所、企業組織開展綠化養護人員的技能再提升培訓,提升養護能力和選育治理水平。2023 年1—10 月,徐州市園林綠化管理部門組織3 期養護人員技能培訓班,培訓專業技術人員260 余人次,聘請綠化養植行業專家,通過理論指導+現場實操的方式,提供專業性強,課程豐富的病蟲害防治、施肥等專題培訓,提升養護效率。其次,建立健全園林綠化養護考核管理標準化體系,實現“質”與“量”的“雙提升”。市園林綠化管理處修訂《園林綠化考核管理實施細則》,優化定量化一級指標9 項,二級指標16 項,精簡流程5 個,加入后評價機制,顯著提升了考核的效率和效果。最后,強化園林綠化養護管理的全過程跟蹤,實現閉環式管理。將PDCA 循環方法和1+3+N 管理模式引入綠化養護領域,打造有顏值,有品質的標桿工程,提高城市園林綠化質量管控水平。通過上述相關措施,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管理城市園林綠化工作,讓綠樹成蔭,四季常青,春色滿城,十步一景,水清地綠,為市民提供一個多氧、鮮氧、營氧的品質宜居環境。

3.3 實現園林綠化廢棄物的全面回收、循環再利用

城市園林綠化廢棄物、綠色垃圾排放量較往年也有大幅度增加,這也是城市化建設過程的必然產物[6]。因此,需要綜合運用技術和管理手段,對園林綠化廢棄物進行循環利用,例如,天津子牙循環經濟產業園區通過對綠化植物的廢棄物進行二次加工,變廢為寶,成為綠化的肥料,既節約了環保成本,還創造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帶動了上下游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

有機覆蓋物是指樹木殘根、枯枝落葉、草皮木屑等有機物質經過生產工藝加工處理后,鋪設在園林綠樹或草坪的淺層地表,起到防止水分蒸發、土壤脫鹽、改善土質等效果。有機覆蓋物的節能、環保再循環利用和推廣,對園林綠化廢棄物的處理和運用過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社會和生態價值,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有機覆蓋物可以促進園林綠化廢棄物的資源化循環綜合利用。園林綠化廢棄物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鉀等有機營養物質,這些有機物是植物成長過程中的必須要元素。因此,可以通過一定的生態技術和化學工藝進行復合處理,集中轉化為有機覆蓋物,用于改善土壤肥力和成分,促進綠色植物生長[7]。這種再循環綜合利用的方式既能實現廢物資源的充分高效利用,降低養護及管理成本,同時還能減少對空氣、地表、水資源等環境的污染,具有經濟、環保等多重效益。

4 結語

在城市化過程中,通過不斷提升城市園林綠化的維護和管理水平,能夠在城市長期發展中體現整體優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城市更好地與自然深度融合。近年來,特別是在智能化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城市綠化的維護和管理已經有了豐富的知識指導和手段?,F代城市園林綠化規劃、建設及管理部門能夠更快捷、高效的掌握城市綠化的實操技能,更大程度地助力城市發展邁向更美好、更生態的方向。一個城市的整體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與城市各方面的發展維度密切相關。通過不斷加強對城市園林綠化的維護,利用更現代化的方式和技術管理城市綠化,最終實現城市綠化的目標。

猜你喜歡
園林綠化綠化建設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論園林綠化種植與養護管理
園林植物配置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
綠化用女貞樹上的果實,可以采來入藥嗎?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城市綠地綠化種植與養護
論豆科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建國以來我國歷次大規模綠化歷程及成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