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造林質量提升的關鍵技術和管理措施分析

2024-04-30 05:40趙曉曉
花卉 2024年6期
關鍵詞:樹苗林木營造

趙曉曉

(平陸縣林業局,山西 運城 044300)

0 引言

我國國土資源雖然廣闊,但是森林覆蓋率卻比較低,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森林覆蓋率僅能夠達到23%左右。最近幾年,國家雖然加大了對營造林工程建設的投入力度,但仍然還會有一些缺陷的存在,因為不同地區的地勢和地理環境存在很大不同,所以這在一定程度上為營造林工程施工的開展增加了一定難度,而且后期保護工作也做的不是很好。以我國東北地區為例,近些年出現了明顯的氣候變化問題,每年的降水量在減少,這樣便降低了土壤水分,為營造林工程的開展增加了一定種植難度。另外,為滿足經濟發展需要,在很多地區會看到大量林木砍伐這一問題現象,大量砍伐會導致林業減少,無法充分發揮出營造林工程的作用。面對上述這些問題情況,作為林業部門需要加大對營造林的投入力度,從管理、技術等多方面入手提高營造林質量,推動我國森林向著可持續方向發展。

1 提高營造林質量的重要意義

1.1 改善環境,提高空氣質量

綠色植物通過呼吸作用對于空氣能夠起到很好的凈化效果,對于空氣中所含有的有害微塵等可以有效地吸附。而樹木也是一種植物,同樣也具備這些功能作用。營造林工程建設與發展,可以使森林覆蓋面積得到大大增加,在空氣凈化方面發揮著重要意義,提高人們生活環境品質。另外,森林覆蓋面積的增加對于周邊環境噪音的降低也能夠起到積極作用,為人們營造一種舒適的生活環境。

1.2 防治土地沙漠化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自然資源的需求量逐漸增加,尤其是對木材的需求更為明顯,在這樣的一種發展背景下,導致大量自然資源被開采使用,在一些地區經常會看到亂伐、亂砍這一問題現象的出現,砍伐速度遠遠超過了栽植速度。以北方地區為例,近幾年土地沙漠化尤為嚴重,經常會發生沙塵暴、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嚴重破壞到森林,而且也嚴重影響到北方地區發展[1]。因此,這就需要加大對營造林工程發展的投入力度,減少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問題現象的發生,保護生態環境。

1.3 長久效益,造福后代

營造林工程建設與發展,對于地區生態環境、土壤環境以及地區氣候等能夠起到較好的調節作用效果。根據我國北方地區的氣候環境和地理位置情況,選擇適合的林木品種進行栽植,可以大大提高林木的成活率,并在成材后獲得更大的木材使用價值,除了可以保護生態環境以外,還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

2 提高營造林質量的關鍵技術

2.1 合理選擇造林樹種

要想實現營造林質量的提高,首先需要做好造林樹種的選擇,這對于造林是否成功能夠起到一定的關鍵性影響。因此,在造林之前應對所在地區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等條件做到充分了解和掌握,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造林樹種選擇,確保所選擇的樹種適合在本地區生產,提高林木成活率。在進行樹種選擇時,盡量選擇當地的鄉土樹木,這類樹木已經適應了當地環境,所以樹苗的成活率會更高一些,進而提高造林質量。

2.2 苗木培育與選擇

待樹種選擇完以后,下一步便是育苗,所選擇種植的樹苗應具有遺傳性癥狀,同時還要具備莖干粗壯、根系發達、沒有蟲害等條件。待幼苗培育出以后,需要仔細篩選,挑選健康且強壯的幼苗進行造林,堅決不能選擇攜帶病菌的幼苗,一旦發現必須要及時進行處理,從根源上保證造林質量。

2.3 造林整地

就土地而言,其質量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直接影響到造林質量的高低。所以,在造林之前必須要做好造林地塊整地。對土地進行翻土處理,增加土地的松軟度和通透性,使土地具有較強的透水性和保水能力,這樣有利于苗木根部的生長扎根,林木也可以更好的吸收土壤養分,從而提高林木的成活率。針對于如何改善土壤條件和質量,常用方式主要有兩種:第一種為局部整地。簡單來說就是對局部整地穴狀或條狀進行翻新處理,結合具體的地理條件情況,選擇合適的整地方式進行翻新。第二種為全面整地。簡單來說就是在地面平坦的條件下,利用機械化進行全面整地[2]。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如果土壤中有樹枝或一些其他雜物,那么一定要清理干凈,避免影響到機械操作。

2.4 營造林栽植

目前,常用的造林方式主要有3 種,即播種造林、植苗造林和分植造林。其中播種造林這種方式最為簡單,只需要將種子種在營造林的地面上,讓其自由生長即可。但這種造林方式要求提前做好樹苗的孕育工作,由于樹苗的粗壯程度不同,所以需要由專業人員進行樹苗培養,保障樹苗得以健康茁壯成長。在采用播種造林這種造林方式時,一定要避開高溫或連雨天氣,因為這樣不僅會影響到播種效率,而且還會影響到樹苗的存活率。而分植造林簡單來說就是對林木的某些生產部位進行扦插,這種種植造林方式比較容易、簡單,而且所花費的成本也比較低。但是分植造林對于操作技術和土壤條件的要求比較高。與上述兩種造林方式相比,植苗造林這種方式使用的最為常見。所謂的植苗造林,簡單來說就是在大棚中完成幼苗培育,之后將培育好的幼苗栽植到造林地上,在這種造林方式下所形成的幼林具有非常強的生存能力,所以植苗造林這種方式在惡劣的地理環境下同樣適用。

2.5 撫育管理

撫育作為營造林生產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工作,發揮著重要意義,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環節入手:①撫育樹苗。②撫育造林成功后的樹木。其中對樹苗進行撫育最為重要。樹苗在生長初期階段需要做好相應的保護工作,這主要是因為這一生長階段的樹苗非常脆弱,無論在抗病能力方面,還是在生命力方面都比較薄弱,若不對其進行保護,樹苗很容易發生枯死、病死等問題情況,進而造成經濟損失。在對樹苗進行撫育管理時,需要對樹苗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包括對樹苗的生長特點、對土壤的要求等都需要做到充分了解,然后根據所了解的這些制定出一套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對樹苗要做到實時監控,及時了解樹苗的生長狀況,并通過對樹苗生長趨勢的分析,保證土壤條件能夠滿足樹苗生長的需要。除此之外,還要控制好樹苗的澆水量和光照時間,為樹苗的健康成長提供有利條件。對于成長后的樹木同樣也要做好撫育管理工作,定期對樹木的生長情況進行檢查。

2.6 改變過去造林方式,提高土地和光照利用率

在過去的造林方式中可以看到,所種植的樹木過于單一,因為樹木的單一,所以如果發生病蟲害,那么整體林木的抵抗能力會變得很弱,最終造成嚴重損失。另外,林木在生長的這一過程中對于土地和光照的利用率要求也比較高,在這種單一的種植方式下,不利于土地和光照利用率的提高。要想解決上述問題,建議選擇混合造林這種方式。在混合造林方式下,可以實現對各個樹種的合理分配,將其進行混合種植。同時,還可以根據樹種的需求進行合理光照,并充分利用土地進行分配種植,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光照和土地的利用率。

2.7 加強成林后期管理

如果所處在的季節比較干旱,這時則需要對樹木進行灌溉,根據樹木特點和土壤干旱程度確定好合適的灌溉水量,保證樹木成長所需水分的充足。為提高土壤質量,使林木有一個更快更好的生長,在秋整地時需要使用化肥或有機肥來作為底肥。在成林后期,同樣還需要做好除草工作,因為雜草會與林木爭搶土壤中的營養成分。此外,還要想方設法提高土壤的透氣性,使林木根部能夠吸收更多營養成分,提高林木生長質量[3]。

3 提高營造林質量的管理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營造林管理部門

一個健全的營造林管理部門可以說是保障營造林質量的重要前提條件。但是結合我國當前營造林建設情況來看,普遍存在著無人管理這一問題現象,雖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財力,但是卻未能獲得明顯效果。面對這種情況下,必須要對現有的營造林管理部進行進一步完善,明確好各方職責,將具體工作內容和職權有效落實到個人身上,充分發揮出領導的帶頭作用,讓每一位責任人員都能夠提高對營造林這項工作的重視,并樹立起較強的責任意識,將營造林管理真真切切地落實到實際當中。

3.2 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監督體系

為提高營造林質量,還需要建立起一個健全的質量管理監督體系。在質量管理監督體系的規范和約束下,可以有效防止個別管理人員出現消極怠工行為而影響到營造林質量。通過將質量管理監督體系有效落實到營造林建設的每一個環節當中,可以最大程度保障造林質量。在進行造林之前,需要深入造林地點展開實地勘察,全方位了解各方面情況;而在造林過程中,要求監督人員需要做好對造林現場執行情況的核查工作,保證各項造林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待造林完成以后,還需要對營造林進行定期巡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保證營造林得以健康成長。另外,作為監督人員還需要建立起一套健全的應急處理機制,將突發事件對營造林所造成的損害降至到最低。

3.3 重視后期撫育管理

就營造林這項工作來說,具有一定的長期性特點,要想提高營造林質量,持續性的加強撫育管理非常重要。待樹種栽植完以后,需要定期對其進行澆水和施肥,以此來確保樹木的健康生長。待樹木生長到一定時期時,還需要對樹木噴灑農藥,避免病蟲害的發生,保護樹木得以健康成長[4]。除此之外,還要定期做好林間雜草的清理工作,并科學修枝,使樹木能夠獲得充足的營養成分。

3.4 提高管理人員素質水平

通過對當前營造林管理人員的調查研究發現,在多年工作中雖然已經積累了豐富的造林經驗,但是在專業理論知識方面卻有著很大不足。就造林管理這項工作來說,具有一定的煩瑣性,再加上造林管理技術的不斷發展,造林管理人員如果僅僅只是依靠自身經驗是無法順利開展造林工作的,更無法提高營造林質量。所以,作為相關部門應做好對營造林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定期組織培訓學習活動的開展,讓營造林管理人員學習到更為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專業理論和技能水平。待培訓完以后,需要組織考核,以便于能夠了解到管理人員對造林知識的掌握程度,針對考核沒有通過的管理人員,則給予相應處罰,并要求繼續培訓,直到考核通過為止。另外,還需要向外積極引進高能力、高素質和高專業管理人才,提高管理團隊的整體素質水平。

3.5 加大資金與科技投入

營造林質量管理這項工作的開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持,所以作為林業部門需要加大對質量管理方面的資金投入,解決當前所面臨的資金缺口問題,保障營造林質量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除此之外,要想實現營造林質量的提高,同樣還需要樹立起“科技興林”這一理念,加大科技投入,研發更多優良樹木新品種,并積極推廣和應用營養袋育苗、生根粉和植物蒸騰抑制劑等實用技術,賦予營造林更高科技含量。

3.6 加大對病蟲害的防治管理力度

病蟲害對于營造林建設質量的影響非常大,所以必須要加大對病蟲害的防治管理力度,以此來有效提高營造林質量。隨著大數據等一些新興技術的推廣應用,為各行業創新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持。在進行營造林病蟲害防治管理工作中,可以應用這些新興技術來構建起完整的病蟲害監測系統,通過監測系統,可以實時監測到營造林樹木生長情況,及時發現病蟲害及時處理。與此同時,新興技術的應用,還可以對樹木在各階段生長過程中所出現的病蟲害情況進行一個統一分析,經過專業人員討論,最終制定出最為科學有效的防治方法和措施,為營造林病蟲害防治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支撐[5]。除此之外,應用新興技術,還可以有效減少營造林病蟲害防治管理工作中的人力投入,并實時了解到營造林病蟲害情況,符合新時期背景下營造林建設管理的發展要求。

4 結語

綜上所述,由此可見營造林建設有著重要意義,無論是對于環境保護,還是對于空氣質量的提高和土地沙漠化的防治都能夠起到積極促進作用。所以,必須要提高營造林質量。而要想實現這一點,除了要把握好關鍵技術以外,更重要的還要加強管理,只有這樣才能推動我國營造林得以健康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樹苗林木營造
誠心為“僑” 營造“家”溫暖
移栽樹苗
小牛壯壯栽樹苗
2021年山西將完成營造林26.67萬公頃(400萬畝)
巧栽樹苗
三棵桃樹苗
試論高大林木的病蟲害防治技術
天敵昆蟲在林木病蟲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討
擅長營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林木新秀 黑果腺肋花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