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羅平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預案分析

2024-04-30 05:40沙劍斌
花卉 2024年6期
關鍵詞:羅平縣羅平保護地

唐 永,沙劍斌

(1.羅平萬峰山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云南 曲靖 655800;2.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云南 昆明 650051)

0 引言

自然保護區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事項。自然保護區是指為實現自然資源及其生態系統服務和文化價值的長期保護,通過法律或其他有效手段予以承認、承諾和管理的、界限明確的地理空間。高質量的自然保護區建設是保障我國生態安全的必要條件[1-2]。但是,目前的土地保護制度中,保護地種類繁多,空間重疊,土地權屬不清,保護強度參差不齊。2019 年6 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中辦發〔2019〕42 號)和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了《關于做好自然保護區范圍及功能分區優化調整前期有關工作的函》(自然資函〔2020〕71 號),為解決這些問題,文件中指出,自然保護區建設不科學、規劃不合理、體制不完善、空間重疊、區域交叉、邊界不明確,保護與開發存在嚴重矛盾[3],按照符合條件的優先原則建立國家公園,按照同級保護強度優先、不同級別和下級別的由上級保護的原則,對其他類型的公園進行自然整合,形成一套制度、一個品牌的保護。建立以國家公園為基礎的自然保護區。

1 保護地概況

1.1 羅平縣自然概況

羅平縣位于云南省東部,地處滇、黔、桂三?。▍^)結合部,全縣東西最大水平距離為75km,南北最大垂直距離為99km,總土地面積為3018km2。地形復雜多樣,巖溶地貌顯著,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區,巖溶峰林、峰簇、腐蝕洼地到處都是。這個縣西北高,東南低,傾斜度不均勻,呈階梯狀下降。境內有4 種森林植被類型:南亞熱帶針葉林混交林、北亞熱帶半濕潤針葉林、北亞熱帶濕潤常綠闊葉林和暖溫帶灌叢針葉林組成。最高年降雨量2216mm,最少年降雨量1249.5mm。年平均日照為1685.4h,年日照百分率為38%[4]。

1.2 自然保護地現狀

羅平縣現有2 類5 個保護地,面積共計74731.67hm2,占國土面積24.76%。其中,羅平萬峰山市級自然保護區58327hm2、珠江水系水生動物市級自然保護區(牛街河、多依河)292hm2、云南魯布革國家森林公園4290hm2、云南羅平生物群國家地質公園6956hm2、羅平多依河—魯布革省級風景名勝區4290hm2。上述自然保護地在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及自然生態系統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5]。

1.3 存在問題

1.3.1 存在不同類型自然保護地交叉重疊情況

羅平縣境內的5 個現有自然保護地,除珠江水系水生動物市級自然保護區中的牛街河保護區不與其他保護地存在交叉重疊外,其余保護地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重疊現象。利用ArcGIS 軟件分析統計得出,羅平縣5 個現有自然保護地實際交叉重疊面積為7699.07hm2,占保護地落地總面積的11.60%,占羅平縣國土面積2.55%。

1.3.2 保護地內矛盾突出

羅平部分自然保護地劃建大多在20 世紀90 年代,屬搶救性保護劃定,范圍和區劃不合理,或因資源調查技術手段落后,將集體林地、耕地、成片的人工商品林和村納入自然保護區,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產生活,資源保護制約了社區的發展。綜合以上各矛盾沖突問題,可得出羅平縣境內共有建制鎮,永久基本農田,人工商品林,村莊及人口,設施建筑,其他耕地及超行政界線七大類,總面積21081.03hm2,占全縣保護地落地面積66359.72hm2的31.77%。其中,建制鎮面積24.41hm2;永久基本農田面積8132.98hm2;人工商品林面積5184.16hm2;村莊283 個14586 戶61832 人,總面積910.47hm2;設施建筑面積700.80hm2,其中道路692.96hm2,水工設施7.12hm2;其他耕地5515.22hm2;超出行政界線面積613.73hm2。由此形成保護地范圍內巖溶森林生態系統與居民生產生活區相互鑲嵌的空間分布格局,致使森林生態系統等具有保護價值的區域破碎化、孤島化。

2 保護空缺情況

2.1 數據處理

利用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成果(2017 年)、濕地資源監測成果(2019 年)、第二次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成果(2015 年)、最新生態公益林落界成果、第三次國土調查成果(2019 年)及其他相關調查監測和研究成果、重要生態系統、保護物種、云南省重要生態系統名錄、云南省重要保護物種名錄、石漠化區、干熱河谷、自然景觀等數據對全縣保護空缺地進行全面的空間疊加分析。保護地空缺分析結果參照《云南省自然保護地空缺分析技術指南》的評價指標賦分標準求對每一圖斑進行計算賦分并評定其等級。同時,結合羅平縣境內的保護地面積缺口與各類發展規劃指標進行對比分析,確定適宜的保護空缺補充面積。

2.2 數據分析結果

經生態保護價值評估和保護地空缺分析,按照“應劃盡劃、應保盡?!钡哪繕艘?,確定羅平縣境內現有保護空缺地面積為44006.26hm2。其中,縣域范圍內無Ⅰ級優先等級圖斑,Ⅱ級優先等級圖斑面積1246.25hm2,Ⅲ級優先等級圖斑面積42760.01hm2。按公益林等級分,國家級公益林面積34162.47hm2,省級公益林面積5112.37hm2,非公益林面積(其他指標賦分)4731.42hm2;按森林生態系統分,地帶性次生林生態系統 36289.99hm2, 非地帶性次生林生態系統3164.00hm2,原始林生態系統1.37hm2,其他森林生態系統4507.51hm2,非森林生態系統(其他指標賦分)43.39hm2;按石漠化區分,石漠化區29220.81hm2,非石漠化區14785.45hm2;按干熱河谷區分,干熱河谷3459.92hm2,非干熱河谷40546.34hm2。

3 整合優化的原則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中辦發〔2019〕42 號)和《自然資源部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于做好自然保護區范圍及功能分區優化調整前期有關工作的函》(自然資函〔2020〕71 號)精神,按照客觀科學、實事求是、科學評估、合理調整的原則,妥善解決自然保護地交叉重疊、現實矛盾沖突和歷史遺留等問題。

4 整合優化過程及結果

4.1 整合優化過程

4.1.1 整合歸并

羅平縣有2 個自然保護地被其他自然保護地整合歸并,不再保留。具體為羅平萬峰山市級自然保護區和曲靖市珠江水系水生動物市級自然保護區(牛街河、多依河)被拆分后并入云南萬峰山國家級森林公園、云南羅平生物群國家級地質公園、云南羅平九龍地方級森林公園、云南羅平多依河—魯布革地方級風景名勝區4 個保護地。

4.1.2 調入和調出

(1)調入生態空間。自然保護地一共調入空間為12666.08hm2。其中,調入生態保護紅線873.18hm2,公益林10521.72hm2,其他1271.18hm2。

(2)調出矛盾沖突。整合優化擬從自然保護地調出空間26920.44hm2。主要包括、人工商品林6331.10hm2、礦業權2321.14hm2、城鎮建成區24.40hm2、項目設施用地1.39hm2、村莊797.93hm2、永久基本農田8161.51hm2以及其他調出9282.97hm2。

4.2 整合優化后結果

整合優化后,羅平縣有自然保護地4 個,總面積為52355.55hm2,占國土面積的17.3%。其中,云南萬峰山國家級森林公園面積為25216.85hm2、云南羅平生物群國家級地質公園面積為5994.74hm2、云南羅平九龍地方級森林公園面積為15565.46hm2、云南羅平多依河—魯布革地方級風景名勝區面積為6697.75hm2。以上4 個保護地均未一般控制區。

5 效益分析

5.1 生態效益

5.1.1 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

通過整合優化的實施,將進一步加強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的有效管理,減少人為干擾和破壞,有效地維護本區域森林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穩定性,恢復自然生態系統,避免物種資源的流失,有利于生物種群的棲息及繁衍,使保護區的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

5.1.2 涵養水源

保障生態安全自然保護地保存完好的天然植被及其組成的生態系統,具有保持水土、涵養水源、調節地方氣候功能,使生態過程正常進行,成為區域生態屏障,對保障地區生態安全起著關鍵作用。保護好保護地內的各種植被,可以增加生態系統中的有效水,減少無效水,起到蓄水的作用,對涵養水源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周邊和下游地區的生態安全有極其重要的保護作用。充分顯現了保護區水源涵養功能。

5.1.3 凈化空氣,改善生態環境

森林生態系統具有對二氧化硫、粉塵、重金屬等大氣污染物的吸收、過濾、阻隔和分解,以及降低噪音、提供負離子等功能。保護區分布有大面積針、闊葉林,其凈化空氣的價值十分可觀。此外,某些樹葉的揮發氣體及根系的分泌物可以殺滅空氣中的一些病源菌,對大氣進行消毒,成為“天然的防役員”。在大氣污染和其他各種污染日益嚴重的現代社會里,森林改善大氣質量的作用日益顯著。

5.2 經濟效益

5.2.1 直接經濟效益

合理開展生態旅游帶來的經濟利益。通過規范、合理、有序的生態旅游規劃及生態修復規劃,在保護基礎上,合理利用保護地內的資源,并完善保護地內的生態旅游公共設施,適度開展參觀旅游活動。結合生態旅游規劃項目,促進社區生態旅游、民族文化傳播,可為社區居民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

5.2.2 間接經濟效益

自然保護地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本身具有不可估量的潛在經濟價值。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后,保護了區內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使其種群得到恢復和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源儲備,其潛在經濟價值不可估量。加強保護區建設與發展,可以為保護區周邊農業提供長久而穩定灌溉水源,并調節小氣候環境,帶來間接的經濟效益。

5.3 社會效益

5.3.1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通過對自然保護地的整合優化,改善了自然保護地長期以存在突出矛盾,也改善了人們的生產生活環境,為人們直接或間接地提供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同時,隨著社會發展、物質文化生活的提高,人們愈來愈要求更多地接觸大自然,獲得娛樂和休養。自然保護地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觀,可使人們在森林中敞開情懷,盡情地享受其原始美、自然美。

5.3.2 提高公眾環境意識,推動自然保護地事業的發展

通過對自然保護地的整合優化,以及開展森林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知識的宣傳,將提高公眾環保意識,推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并吸引更多的游人、科考者到自然保護地來旅游、考察,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建立探索、研究、發掘物質資源重要的教學、科研基地。

5.3.3 促進社區經濟發展,提高社區群眾生產生活水平

通過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和社區發展項目開展,通過對社區群眾的多方面扶持及示范,加大社區經濟發展力度,加快脫貧步伐,改善和提高社區群眾的生產生活水平,逐漸改變山區多民族聚居區的落后狀況,對促進經濟文化交流和加速少數民族地區區域經濟發展都將起到積極作用。

6 結語

在整合和優化自然保護區方面,確定了羅平縣自然保護區的地位,明確了保護區范圍,為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一些問題提供了類似的參考,使自然保護區制度重構更加科學、系統、合理。而自然保護區整合優化是一項系統、科學、全面、創新的工作,需要依靠政策和技術。預案批準后,需及時開展新自然保護地規劃編制和勘界立標工作,依法依規促進自然保護地高質量建設。

猜你喜歡
羅平縣羅平保護地
Synchronous detection of multiple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aerosol by coupled photoacoustic cavity
回到“羅平”
The Battle Between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
養蜂技術與蜂產品知識培訓會在羅平召開
羅平記
羅平縣總工會:聯合承辦花海馬拉松比賽
油菜花開春意濃
全國自然保護地大檢查6月啟動
保護地蔬菜白粉虱的發生與防治
云南羅平 油菜花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