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廣西的重大機遇與應對策略

2024-05-01 19:45李世澤
北部灣大學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東盟國家跨境廣西

李世澤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區域經濟研究處, 廣西 南寧 530012)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盵1]中國一直注重同東盟國家建立睦鄰友好和互利共贏的合作關系。 30 多年來,中國與東盟各領域合作成果豐碩,中國—東盟關系成為亞太區域合作中最為成功、最具活力的典范[2]。 2021年11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宣布建立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從對話關系、磋商伙伴、全面對話伙伴到戰略伙伴再到全面戰略伙伴,中國與東盟關系不斷升級,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邁上新臺階。 廣西作為唯一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鄰的省份,始終是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積極推動者、深度參與者和直接受益者[3]。 對廣西來說,服務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對于服務國家周邊外交,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形成面向東盟、《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和“一帶一路”的開放合作新高地,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 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豐富內涵

2013年10月,習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亞國會上發表的重要演講中提出:中國愿同東盟國家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攜手共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2015年11月,習近平主席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發表重要演講,對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做了闡述,重申了中國周邊外交政策、理念和安全觀,受到越來越多東盟國家的歡迎和支持。 2020年11月,習近平主席在第十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以下分別簡稱“東博會”“峰會”)開幕式上致辭,呼吁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并就此提出四點倡議。 2021年11月,習近平主席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 周年紀念峰會上提出共建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五大家園”,為推動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擘畫了藍圖、指明了方向[4]。

“人類命運共同體”直面當今世界最重要的問題,高瞻遠矚地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的時代之問和人類命題。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指一種以共同體內部個體成員間的相互依存為核心,超越不同政治制度、不同信仰、不同社會特征、不同意識形態的共生理念和共利關系,強調成員之間享有共同利益、承擔共同責任、促進共同發展、增進共同理解,其關鍵是“要和平不要戰爭,要發展不要貧窮,要合作不要對抗,要共贏不要單贏”,為世界的發展和人類的未來指明了正確方向[5]。

“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在中國—東盟區域的具體表現,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是中國積極參與區域性治理中形成的具有東盟特色的成功實踐經驗。 “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既體現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性特征,同樣強調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又表現出特有的具體意蘊。 在政治上,意味著中國與東盟雙方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堅決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一同維護地區和平安寧,為亞洲各國發展和人民安居樂業創造良好條件;在安全上,意味著中國與東盟雙方要互尊互信、開放包容、聚同化異,堅持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共同擔當和應對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問題,協調推進地區安全治理,促進合作共贏;在經濟上,意味著中國與東盟雙方要深入對接發展戰略,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聚精會神推動發展、改善民生,為彼此經濟增長提供更多動能;在生態上,意味著中國與東盟雙方要堅持環境友好,合作應對氣候方面的變化,共同保護好亞洲賴以生存的美好家園;在文化上,意味著中國與東盟雙方要尊重彼此文明的多樣性,以文明交流、互鑒、共存超越文明隔閡、沖突、優越,不斷鞏固人緣相親,深化拓展人文交流合作,把“和”“合”傳統理念付諸彼此相處之道中,使修睦合作的薪火世代傳承[6]。

二、 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給廣西帶來的重大機遇

(一) 建立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重大機遇

從建立對話關系(1991年)到全面對話伙伴(1996年),再到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伙伴(2003年),中國—東盟關系在不斷升級中得到鞏固與深化。 在2021年11月舉行的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 周年紀念峰會上,中國和東盟共同宣布建立面向和平、安全、繁榮和可持續發展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成為雙方關系史上新的里程碑。 2022年11月,《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行動計劃(2022—2025)》發布,進一步明確中國和東盟就《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 周年紀念峰會聯合聲明》以及雙方商定領域深化務實合作的承諾。 中國與東盟雙方戰略互信不斷增強,互聯互通持續加速,經濟融合明顯加深,人文交流日漸緊密,為中國東盟合作的未來開辟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廣西同東盟國家陸海相鄰,是我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 多年來,廣西與東盟建立起了較為穩定的有利于深入交流、共贏發展的溝通合作機制,為推動中國—東盟關系不斷走深走實注入了新活力、增添了新動能。 當前,面對復雜嚴峻、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建立,不僅更準確地反映了雙方關系高水平、全方位、寬領域的發展定位,也給廣西在更高起點上持續擴大開放提供了新的戰略機遇,將有利于廣西更好地發揮在國際國內區域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推進戰略對話與溝通不斷深化,凝聚更多共識,提升政治互信,促進務實合作,助力中國—東盟關系朝著攜手共進、合作共贏的方向不斷邁進。

(二) 建設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3.0 版的重大機遇

2002年11月,中國—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的進程正式啟動。 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1.0版建成。 2019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議定書》全面生效,開啟建設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2.0版。 2021年,《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簽署,自由貿易區的范圍隨之進一步擴大。 隨著2022年1月起《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實施,中國和東盟雙方將共享超大規模市場紅利,進一步發揮互補優勢,更合理地配置生產要素資源,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合作前景將更加廣闊。 2023年2月,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3.0 版談判啟動首輪磋商,就談判的程序規則、組織安排和工作計劃等議題進行深入討論。 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3.0 版建設的啟動,貿易投資將更加自由便利,國際生產要素跨境流動將更為頻繁,自由貿易區紅利將進一步釋放,推動國際經貿合作向著更務實高效的方向發展。 這將有利于推動廣西在更加寬松的投資和貿易環境下,更好地抓住《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發展機遇,擴大與東盟國家的貿易規模和雙向投資,提升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斷深化拓展數字經濟、綠色經濟、供應鏈連接、競爭力、保護消費者、中小微型企業等重點領域合作,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深度融合,提升廣西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嵌入度和貢獻度,助力中國—東盟經貿合作之路越走越寬。 具體來說,廣西可在關稅水平降低力度更大、非關稅壁壘降低、貿易自由度大幅度提高的背景下,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擴大建材家紡、機械裝備、石化、汽車等優勢產品出口,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現代金融、電子商務等產業。 同時,廣西范圍內的企業可以更低的成本參與到國際產業鏈的分工中,有助于自身產業鏈向中高端轉移。 再者,廣西可利用自貿區建設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實施的疊加優勢,加快發展電子信息、汽車、綠色化工和特色產品加工等跨境產業鏈,促進與東盟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深度融合。

(三) 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機遇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強調,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強調,廣西要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 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對對外開放的水平和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國—東盟打造了最具活力和潛力的區域合作樣板,為各國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為地區與世界和平穩定、繁榮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在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框架下,中國將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將發揮我國超級大規模市場的優勢,為東盟國家提供更加廣闊的市場機會,依托國內大循環吸引東盟商品和資源要素,推動中國與東盟雙方在更加廣闊多元的領域開展合作。 廣西區位優勢獨特、政策紅利疊加、平臺資源豐富、消費前景廣闊,且連接著中國與東盟兩個廣闊市場,既是我國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也是東盟國家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海陸通道,對內是暢通和聯結諸多產業循環的關鍵節點,對外則是融入東盟區域循環乃至國際循環的重要通道。 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不僅是廣西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重要抓手,也是發揮區位優勢、擴大開放合作、促進自身發展的有效舉措。 隨著國內國際產業布局的優化調整,加上高質量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加速推進,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等一批國家級重大開放平臺建設走深走實,廣西在中國—東盟雙向聯通擴大開放、構建面向東盟的跨境產業鏈中迎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有利于廣西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中發揮更大作用、展現更大作為。

三、 廣西服務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應對策略

(一) 促進政治互信,深化南寧渠道

1. 促進政治互信

只有互信,方能合作。 政治互信為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夯實基礎、指引方向。 要依托東博會、峰會,積極打造中國與東盟各國政商高層對話、面向《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的專業性特色國際合作等多領域高端對話平臺,主動服務國家對外戰略,服務全方位開放發展,進一步凝聚政治共識。 充分利用2024年中國—東盟人文交流年暨東博會創辦20 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策劃高層政要出席的系列慶?;顒?密切與東盟國家的高層互訪。 豐富和提升對話平臺的內涵和實質,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國家參與更深層次合作,有效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與東盟命運共同體及東盟各國發展戰略對接。 充分發揮東盟國家駐南寧總領事館和商務聯絡處的作用,進一步加強與以東盟為重點對象的國際組織、研究機構的合作。

2. 深化南寧渠道

在東博會、峰會基礎上形成的南寧渠道,夯實了中國—東盟高層對話平臺,拓展了中國—東盟多領域合作機制,中國—東盟合作磁場效應愈發明顯。 要積極打造東博會、峰會升級版,不斷在頂層設計、規格層次、主題設計、活動內容、辦會形式等方面提質升級。 推動東博會、峰會從服務“10+1”向服務《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和“一帶一路”拓展,進一步提高其他《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參與度。 提升東博會平臺在貨物貿易便利化、服務貿易開放發展、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等方面的服務能力,積極爭取將更多與東博會相關的會議論壇、項目、交流機制放在廣西[7]。 加強東博會與廣交會在國際市場、貨物貿易等領域的協作,拓展東博會與進博會、消博會在擴大進口平臺、匯聚全球資源、鏈接全球分銷渠道橋梁等方面的合作。 完善信息發布機制,利用東博會平臺發布重大合作成果,打造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政策信息發布的權威渠道。

(二) 推進國家級開放平臺提質增效

1. 發揮西部陸海新通道牽引作用

西部陸海新通道加快建設,成為廣西開放發展的牽引性平臺,但西部陸海新通道主通道運輸能效不高,輻射東盟服務能力有待提升。 要圍繞西部陸海新通道東、中、西線通路,暢通干線鐵路運輸通道,提升公路運輸通道能力,培育面向東盟的國際航空貨運通道,進一步提升主通道能力。 推進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建設,加快建設一批專業化、大型化碼頭及配套深水航道、錨地和集疏運通道工程,推動港口通航能力再提升,大力發展高端航運服務,優化加密東盟航線,提高班輪頻次和時效。 完善多式聯運網絡體系,加快建設中國—東盟多式聯運聯盟,完善西部陸海新通道多式聯運綜合信息服務平臺,推廣多式聯運全程“一單制”,加快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升級版暨“智慧灣”項目建設[8]。 深化與通道沿線省區市產業互動發展,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加強與西南、中南省份合作,著重在臨港工業、先進裝備制造、現代物流、旅游、信息共享等領域開展定向招商,推動布局建設一批龍頭產業項目。

2. 高標準建設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

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全面完成國家賦予的120 項改革試點任務,但制度型開放仍需優化升級。 要高標準對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國際經貿先進規則,加大壓力測試,在貿易、投資、金融等自由便利方面,推動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 加強與海南自貿港合作,爭取國家支持復制推廣自貿港相關創新舉措,實現聯動發展。 重點圍繞電子信息、化工新材料、汽車和新能源汽車、東盟特色產品加工等產業,突出招大引強,積極承接東部沿海地區產業轉移,加快構建面向東盟的跨境產業鏈供應鏈重要節點。 加快中國—東盟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建設,提升中國—東盟經貿中心運營水平,打造面向東盟的經貿合作樞紐。

3. 加快建成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

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建設成效顯著,但跨境金融引領開放發展的能力需要不斷增強。 要爭取國家有關貨幣自由兌換的政策支持,開展限制條件下人民幣與東盟國家貨幣自由兌換試點,實現經常性項目和資本項目的自由兌換。 擴大人民幣在東盟國家的使用,探索建設鐵礦石、農產品等區域性人民幣計價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推動跨境電商企業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 推動建立面向東盟的物流金融聯盟,建設跨省物流金融信息服務平臺,鼓勵金融機構與物流、商貿等企業合作,提升融資、結算、保險等金融服務水平[9]。 加快建設中國—東盟跨境金融服務中心,推動金融機構入駐,搭建跨境金融服務平臺,為企業開展跨境投融資提供一站式專業化服務。

4. 高水平建設中國—東盟信息港

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穩步推進,面向東盟的“數字絲綢之路”初步形成,但信息港建設重大項目仍需加快推進。 要以構建中國—東盟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目標,高水平建設中國—東盟信息港,助力廣西建設成為中國與東盟的信息樞紐,推進中國與東盟信息的互聯互通互用。 著力提升與東盟國家的國際互聯網通達水平,爭取國家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試點落地廣西,優化運營南寧的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加快柳州的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建設,構筑中國—東盟區域“信息高速公路”。 加快建設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強化數據中心建設,推進中國—東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等項目,打造中國—東盟“智能計算”國際服務走廊。

5. 加快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

百色、東興、憑祥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是廣西擴大邊境地區開放的重大國家級平臺。 要加快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強化與東部發達地區對接,承接產業鏈轉移,形成以園區為載體的外向型產業基地,構筑我國國內產業向越南轉移的“攔水壩”。 大力推進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落地加工產業發展,聯動百色、崇左、防城港、南寧等中心城市,推動邊境地區粗加工+中心城市深加工產業合作。 建設一批面向東盟及我國國內的農副產品、紅木家具、中草藥、鋁產品等特色加工小鎮,構建“口岸樞紐+特色產業小鎮+邊民村”的聯動發展模式。 推進沿邊地區建設跨境電商產業園、邊境倉,發展冷鏈物流、電商物流、應急物流等現代物流新業態,打造集國際貿易、加工制造、物流倉儲為一體的面向東盟國家、服務中西部地區的國際物流集散中心。

(三) 挖掘面向東盟的貿易新增長點

1. 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

跨境電子商務是推動外貿高水平發展的新途徑,前景廣闊。 要深耕東盟傳統市場,培育東盟進口產品直銷市場,拓展日韓澳新貿易空間,推廣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退貨中心倉模式,打造東盟產品集散地,建設東盟進口商品交易中心、配送中心。 加快建設面向東盟的物流中心倉,重點支持在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建設公共海外倉。 加快南寧、崇左、柳州、賀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推動構建多個特色產業的跨境電子商務園區,打造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完整生態圈,建成面向東盟的跨境電子商務示范基地。 引進跨境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圍繞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鏈,培育一批跨境貿易綜合服務企業、跨境電子商務物流企業、跨境金融企業,形成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集群。

2. 創新邊境貿易發展模式

加快邊境貿易發展,在創新模式上有很大空間可以拓展,有很大潛力可以挖掘。 要利用邊境貿易政策優勢,積極爭取擴大互市商品品種,推動通道經濟轉向產業經濟。 發揮邊境轉移支付資金績效引導作用,推動國有平臺開展邊境貿易,進一步擴大增量。 爭取國家支持廣西建設互市進口商品落地加工示范區,準許在創新改革上先行先試,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對某些商品實施“一企一策、一品一議”的政策,準許非準入低風險且有貿易傳統的商品通過互市進口用于落地加工。 在邊境地區轉移支付等資金中設置邊境貿易發展專項資金,用于支持落地加工示范園區和配套專業市場建設。

(四) 大力引進來自東盟的外商投資

1. 健全外商投資平臺

健全外商投資平臺可以為外商進入廣西投資提供優質服務。 要完善外商投資企業“一站式”服務平臺,強化匯聚東盟國家信息化合作需求,幫助本地企業以線上方式對接東盟國家,不斷深化與東盟及其成員國貿易投資合作。 著力打造多元化、寬領域投資促進網絡體系,構建面向東盟的招商網絡,動員全球招商網絡力量為面向東盟招商引資、深入廣西與東盟的產業合作牽線搭橋、匯集資源。

2. 完善外資投資制度

公平、穩定、透明、可預期的外資投資制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外資投資成本。 要完善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放寬外商投資性公司準入條件,創造更多投資機會吸引外資投入。 健全重點外資項目清單的動態更新機制,推出新一批重點外資項目,加強全流程服務和全方位保障。 強化外資企業服務“直通車”機制,開展外資“一對一”精準服務,及時回應外資企業的訴求,積極協調解決外資企業和項目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推動企業增資進資。

(五) 構建跨區域跨境產業鏈供應鏈

1. 構建產業鏈開放合作新模式

廣西具有與東盟相挽、與大灣區相融的獨特優勢,構建產業鏈開放合作新模式恰逢其時。 要聚焦汽車、電子信息、綠色化工等關鍵產業鏈,加快建立與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產業轉移承接結對合作機制,持續深化與RCEP 其他成員國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產業合作,打造“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總部+廣西制造+東盟市場”“東盟資源+北部灣制造+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等產業鏈開放合作新模式。 鼓勵引導在東盟有市場、已經或計劃向東盟國家轉移的國內外企業到廣西布局,將產業鏈關鍵環節轉移到廣西。 加強與東盟國家產業鏈垂直分工協作,優化產業鏈上下游、境內外布局,實施錯位發展和互補合作,推動東盟特色產業與廣西乃至中國優勢產業有機對接。

2. 推動國際合作園區升級發展

廣西成功探索了以中馬“兩國雙園”為典型的國際合作園區建設新模式,其經驗可以復制推廣,并進一步探索創新。 要建立以中馬“兩國雙園”為載體的“兩國一檢”等通關協作機制,推進與馬來西亞等重點合作東盟國家實現“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互認合作,探索與馬來西亞開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互聯互通試點,推動欽州港列入中國—新加坡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國際合作試點,打造中國—東盟貿易綠色通道。 深化拓展國際合作園區,穩步推進中越“兩國雙園”建設,創建一批“兩國多園”“多國多園”產業園區,與東盟國家探索建立共同投資、共同運營、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的境外合作園區運營機制。

(六) 參與中國—東盟次區域合作

1. 拓展泛北部灣經濟合作

泛北部灣經濟合作是中國與東盟海上合作的新路徑。 要常態化舉辦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泛北智庫峰會等活動,鞏固深化泛北部灣經濟合作機制。 加快北部灣港口群合作,聯動發展北部灣港、洋浦港和湛江港,提升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增強綜合交通樞紐功能。 積極推動更多泛北部灣國家港口加入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在港口運營管理、海上應急等方面加強合作,聯合推進21 世紀中國—東盟海上物流通道建設。 深化與泛北部灣國家和地區在海洋科技和產業領域的交流合作,推進中國—東盟國家海洋科技聯合研發中心建設,推動建立中國—東盟海洋產業聯盟。

2. 深化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

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是廣西參與中國—東盟次區域合作的新方向。 要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與大湄公河次區域對接,進一步暢通貿易通道,促進我國東部和西南中南地區深化與東盟合作。 加快推進《GMS 區域投資框架2022:第三次進度報告和更新》中廣西區域合作發展促進三個批次項目建設,強化跨境經濟區基礎設施、跨境旅游設施等方面的建設,支持邊境地區中小企業的發展,促進廣西與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融合。 深化應對氣候變化和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的交流合作,深度參與大湄公河次區域核心環境項目,積極參與增強氣候和災害恢復力、推動低碳轉型等試點示范建設。

(七) 深化與東盟的人文交流合作

1. 深化教育合作

廣西是中國招收東盟國家留學生最多的省區之一,堪稱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合作高地。 要持續實施廣西政府東盟國家留學生獎學金項目,舉辦中國—東盟職業教育聯展暨論壇、“留學廣西”國際教育展,吸引更多東盟國家留學生到廣西學習交流,培養一批知華、友華、愛華的東盟人才。 加強“中國—東盟教育培訓中心”“中國—東盟農業培訓中心”等機構的建設,大力培養面向東盟國家的商務會展、金融與財稅、農業、語言等高層次復合型人才。 鼓勵優質職業教育協同汽車、紡織、建筑工程、農業等行業企業“走出去”,探索開展多種形式的境外合作辦學、多層次職業教育和培訓。 依托首批8 所中國—東盟教育開放合作試驗區人文交流示范基地培育學校,鼓勵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加強與東盟國家中小學開展師生互訪、教學研討、文體娛樂等方面的活動。

2. 深化科技合作

2021年6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廣西建設面向東盟科技創新合作區。 2022年1月,科技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同意面向東盟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規劃,這是首個以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為主題的國家級區域規劃,成為廣西深入推進面向東盟科技創新合作的重要抓手。 要加快推進面向東盟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支持建設中國(廣西)—東盟科技城等重大開放平臺,鼓勵吸引境內外科技創新資源到廣西設立技術研發機構。 同時,廣西突出抓好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建設,已先后與泰國、老撾等9 個東盟國家建立政府間雙邊技術轉移工作機制,形成常態化政府間科技合作機制。 要繼續依托中國—東盟技術轉移中心,拓展中國—東盟技術轉移協作網絡,促進更多先進適用技術成果向東盟國家推廣應用,構建中國—東盟技術轉移服務中樞。

3. 深化文化交流合作

廣西與東盟文化交流合作日益深化,取得豐碩成果。 比如,自2014年創辦“文化走親東盟行”活動以來,廣西南寧市先后走進東盟國家,舉辦戲劇展演、非遺展示和藝術交流活動近100 場,增進了與東盟國家的民心相通。 要深入實施文化“走出去”工程,持續打造“壯美廣西境外行”等一批特色鮮明、內涵深厚的文化交流活動品牌。 持續參與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合作共建,加大海外新媒體使用力度,線上傳播中華文化。 加快中國—東盟網絡視聽產業基地建設,推動升級國家文化大數據東盟區域分中心,打造國家級重點文化出口基地。 用實用好用活中國—東盟文化論壇、東博會旅游展等系列文化交流合作平臺,深化影視、媒體、出版、旅游、動漫游戲、文博展覽、考古、申遺等多個領域的交流合作,構建對東盟文旅交流合作長效機制。

4. 深化旅游合作

旅游合作是深化與東盟人文交流合作的重點領域。 要支持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推進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中越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區建設,爭取國家支持南寧機場口岸實施東盟10國旅游團144 小時入境免辦簽證、桂林機場口岸實施53 國公民過境免簽停留期由72 小時延長至144小時等政策。 建設中國—東盟跨境旅游服務平臺,依托“一鍵游廣西”,推動與東盟國家相關企業、平臺合作,打造中國—東盟一體化旅游信息網。

猜你喜歡
東盟國家跨境廣西
中國與東盟國家合作關系的博弈分析
跨境支付兩大主流渠道對比談
“一帶一路”背景下海南-東盟國家高等教育合作的現狀與思考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銀企直聯
關于促進跨境投融資便利化的幾點思考
東盟國家刑事審判制度綜述
廣西廣西
論中國與東盟國家合作保護古沉船——以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古沉船為例
廣西尼的呀
跨境直投再“松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