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繪本資源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研究

2024-05-02 01:34韓積欣甘肅省古浪縣大靖教育工作站
基礎教育論壇 2024年3期
關鍵詞:語言表達繪本教學活動

韓積欣 (甘肅省古浪縣大靖教育工作站)

幼兒階段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是養成良好語言習慣、夯實語言基礎、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的重要階段。繪本中包含簡易文字、常見數字、趣味圖案、新奇表情等豐富內容,能夠為幼兒提供趣味性、故事性和知識性的語言訓練素材,幫助幼兒進行快樂閱讀與積極表達,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為此,教師在幼兒教育階段要充分挖掘繪本資源對幼兒語言教育的價值,創造性地以繪本資源作為語言能力的培養支點,科學推進幼兒語言教學活動的開展,促使幼兒的語言能力在繪本資源的熏陶下不斷發展。

一、繪本資源是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重要基點

第一,繪本是以簡易文字、圖表說明、故事支持、趣味驅動等為核心元素的信息載體,能夠幫助幼兒習得一定的語言基礎知識,真正實現幼兒的快樂閱讀、多維拓展與語言表達,加速科學育人觀與幼兒語言教學活動的深層次融合。繪本資源是幼兒語言能力培養的有效載體,能夠為幼兒提供各種各樣的語言信息和學習元素,對幼兒有著較大的吸引力與影響力,促使幼兒實現沉浸式學習,有利于夯實幼兒的語言基礎。

第二,繪本能夠為幼兒提供主題教育、思想啟迪、方法指導等高質量信息,利用繪本中的人物和故事為幼兒展示語言教育的優秀案例與模仿樣例,讓幼兒能夠在繪本閱讀、主題教育、思想感情中逐漸習得語言表達的方法,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循序漸進的發展。同時,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幼兒需要提取文字、圖畫、符號、故事等直觀素材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凝聚繪本的主題內容與故事梗概。這樣幼兒的識讀能力、想象力、整合能力都會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得到鍛煉與提高,有助于培養幼兒的語言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

第三,繪本可以為幼兒提供更多的語言體驗機會,激發幼兒的語言表達興趣和學習熱情,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繪本中的趣味元素和故事情節能夠幫助幼兒獲得高水平的識讀體驗,推動幼兒樂此不疲地持續欣賞、積極思考、快樂分享。在與他人分享與交流繪本內容的過程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會逐漸提高。

二、利用繪本資源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價值

第一,利用繪本資源開展語言教學活動,能夠為幼兒創設一個優良的語言學習環境,促使幼兒在繪本資源的熏陶下逐漸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習得語言表達的方法與技能。而且,幼兒能夠在充滿趣味性與故事性的繪本閱讀中積累更多的知識,有助于夯實幼兒的語言基礎。因此,借助繪本資源開展語言教學活動,能夠幫助幼兒開啟語言能力發展的新起點。

第二,利用繪本資源開展語言教學活動,能夠促使教師更好地了解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和興趣愛好。由此,教師能夠搜集相關的基礎性信息,切實提升后續語言教學設計與繪本活動組織的精準性和針對性,有效提升教師的業務能力和專業水平。

第三,利用繪本資源開展語言教學活動,能夠結合故事性和趣味性元素對幼兒進行語言訓練,能夠幫助幼兒掌握一定語言表達的方法與技能,促使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同時,利用繪本資源開展語言教學活動,能夠推進科學育人觀與語言教學活動的深度融合,架構起充滿趣味性的高品質育人空間,有助于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三、利用繪本資源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要求

1. 注重激發閱讀興趣

在利用繪本資源開展語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幼兒閱讀興趣的激發。在帶領幼兒進行繪本閱讀體驗時,不能只是簡單地引導幼兒閱讀繪本內容或了解故事梗概,而是要注重引導幼兒靈活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與技能,如在閱讀時運用夸張的表情和語氣、惟妙惟肖的神態和動作表演等,這樣能夠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調動幼兒閱讀的積極性,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繪本內容和故事梗概,為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

2. 創設適宜的培養環境

在利用繪本資源開展語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創設適宜的語言培養環境能夠為幼兒提供一個快樂閱讀、積極分享、樂于表達的空間,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語言教學活動,實現沉浸式學習,理解繪本的故事內容,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并積極與他人分享與溝通,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與運用能力。同時,在適宜的語言能力的培養環境中,幼兒的情感需求得到滿足,幼兒能夠在輕松愉悅的狀態下學習繪本內容,獲得情感的發展。

3. 設置開放性問題

在利用繪本資源開展語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繪本內容設置一些開放性問題,引導幼兒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思考與想象,開發與培養幼兒思維,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使幼兒在對開放性問題進行聯想與回答的過程中,語言能力得到鍛煉與培養。

四、利用繪本資源發展幼兒語言能力的策略

1. 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在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要綜合考慮幼兒的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為其創設一個充滿趣味性和愉悅性的教學情境,以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使幼兒主動參與到繪本教學活動中去,進而通過繪本教學夯實幼兒語言基礎,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在教學繪本《動物園》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集形、聲、色、光于一體且能夠有效渲染氣氛的特點,為幼兒創設一個鮮活的動物園場景,并加入不同動物的聲音,讓幼兒先根據聲音猜測動物,進而呈現動物的畫面,再出示繪本故事的內容,并將故事聲情并茂地講述給幼兒。這一教學情境的創設,能夠為幼兒營造一個豐富的學習場景,充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在觀看動畫的過程中加深對各種動物外貌及形態的認識,為后續進行語言表達奠定堅實的基礎。

2. 優化教學內容,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在利用繪本資源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幼兒的現有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對繪本資源進行取舍與整合,以優化繪本資源,提高繪本資源的利用價值。同時,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豐富繪本資源內容,將靜態的繪本故事生動、形象地呈現出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滿足幼兒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促使幼兒在繪本教學過程中夯實語言基礎。

例如,繪本《狐貍與小豬》主要講述了陰險狡猾的狐貍與聰明勇敢的小豬斗智斗勇的故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對繪本內容進行優化處理,通過多媒體技術將故事內容以動畫的形式呈現出來,引導幼兒進行觀看,讓其生動、形象地感知故事內容。接下來,教師給幼兒一定的準備時間,讓幼兒自己組織語言,對故事的主要情節和梗概進行復述,以培養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幼兒復述故事的過程,充分體現了幼兒的學習主體地位,有助于其大膽想象與創造性表達。教師要對幼兒的復述表現給予一定的表揚與鼓勵,以增強幼兒的學習成就感和自信心。

3. 組織教學活動,提高幼兒語言能力

(1)組織角色扮演活動。

在利用繪本資源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教學中,教師要將娛樂性與教育性有效結合,讓幼兒在娛樂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獲得更加豐富的體驗。角色表演是一種有效的娛樂性教學形式。在完成繪本內容的教學后,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和鞏固學習到的知識,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角色扮演活動演繹繪本故事,促使幼兒在角色扮演中加深對繪本內容的理解,并掌握一定的語言表達方法與技能,進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在教學繪本《狐假虎威》時,教師可以先向幼兒講述故事內容,在幼兒對故事內容和主要情節充分理解與掌握之后,可以組織幼兒進行角色扮演活動,讓幼兒分別扮演老虎、狐貍等角色,使幼兒在角色扮演過程中盡情發揮、自由聯想與創造,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當好引導者的角色,為幼兒創造寬松、愉悅的教學場景,幫助幼兒放松心情,積極、樂觀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促使幼兒在角色扮演活動中不斷提高語言能力。

(2)組織故事創編活動。

為了深層次挖掘與利用繪本資源的育人價值,教師可以將創編繪本活動融入幼兒語言教學中,引導幼兒通過故事創編活動提高語言能力。同時,幼兒的整體設計能力、主觀詮釋能力、語言認知能力等都會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教師可以選擇幼兒比較喜歡的“丑小鴨”“小紅帽”“龜兔賽跑”等趣味故事,組織幼兒進行故事創編活動。幼兒自愿分組,每個小組負責一個趣味故事的繪本素材創編活動。幼兒不僅要自主選擇趣味故事內容,還要完成人物形象設定、簡易文字說明、畫面元素選擇、故事情節分解等活動內容,還要進行任務分工,以加快繪本資源創編的速度。這樣,幼兒會在有設計、有分工、有創意的繪本資源創編活動中各顯神通、智慧整合,借助團隊合力創編出個性化、欣賞性、優質型的繪本資源,進而提升語言能力的層次性和品質性。

(3)解決開放性問題。

在繪本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設置開放性問題,幫助幼兒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加深對繪本內容的理解,促使幼兒更有針對性地回顧與總結繪本知識,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的方法與技能,發散思維,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隨時觀察幼兒的各種表現,了解幼兒對知識及問題的理解和認知程度,同時也要保證問題設置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幫助幼兒循序漸進、由難到易地思考問題,鼓勵幼兒通過自主觀察和閱讀繪本尋找問題的答案,充分調動幼兒閱讀繪本的積極性,促使幼兒更加深刻地理解繪本內容。

例如,在教學繪本《小壁虎借尾巴》時,教師可以向幼兒提出“閱讀繪本后你們學到了什么?”“小壁虎為什么要借尾巴?”“最后小壁虎成功借到尾巴了嗎?”等發散性問題。只要幼兒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就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教師通過逐層遞進的問題引導幼兒大膽地想象,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進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 進行教學評價,增強幼兒自信心

評價是教學環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利用繪本資源發展幼兒語言能力的教學中,教師要靈活采用多元評價方式,對幼兒的學習表現作出客觀、公正地評價,要關注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表現,對他們進行積極地激勵與引領,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促使他們收獲學習后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1)多元的評價方式。

在教學評價時,教師要采取多元的評價方式,鼓勵幼兒參與到評價中來,不僅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自評,還要與其他幼兒進行互評,使師評、自評、互評有效結合,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與引領作用,幫助幼兒建立學習的自信心。

(2)合理的評價時機。

在教學評價時,教師充滿激勵性的評價會使幼兒獲得自豪感和喜悅感,進而收獲學習的快樂與成就。教師要選擇合理的評價時機,使評價效果更顯著。一是進行即時評價。即時評價是教師對幼兒的表現當場進行評價與反饋,這種評價方式即時有效,幼兒容易接受,有助于師生之間情感的發展。二是進行延時評價。延時評價是教師對幼兒的表現不急于評價,而是給幼兒再思考的機會,促使幼兒將問題想得更透徹、更清楚。

五、結束語

利用繪本資源培養幼兒語言教學活動不僅可以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還可以培養與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挖掘繪本資源對幼兒語言教育的價值,創造性地以繪本資源為語言能力的培養支點,科學推進幼兒語言教學活動的開展,促使幼兒在繪本資源的熏陶下不斷發展語言能力。

猜你喜歡
語言表達繪本教學活動
住培教學活動指南專題
小學數學實踐教學活動初探
繪本
繪本
繪本
新聞采訪中如何應用語言表達技巧
如何構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數學教學活動
語言表達綜合訓練
語言表達與語體選擇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活動設計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