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劇民族化的實踐

2024-05-02 19:04樊明君
音樂世界 2024年2期
關鍵詞:全劇江姐民族化

正如詩,并非來自書卷而來自心靈,酒并非來自酒瓶而來自五谷,音樂不是出自絲竹管弦而是出自音樂家的愛恨纏綿;戲劇,也并非來自劇場而來自人生,來自觀察與思考,來自理想和信念。

《少年江姐》以音樂劇這種外來藝術門類演繹本土紅色題材內容,用淺出的音樂劇語匯深入表達本土化的中國品格紅色故事,探索民族音樂劇的創作與舞臺演出路徑。2023年11月6日晚,作為第三屆四川藝術節展演暨第五屆四川文華獎參評劇目在成都高新中演大劇院首演的《少年江姐》,演出現場呈現出來的飽滿而熱烈的劇場效果充分表明《少年江姐》成功進行了又一次音樂劇民族化舞臺實踐。

音樂劇《少年江姐》以少年江竹筠人格成長為主線,講述江姐少年時代從家鄉自貢一路走來,歷經重重磨礪不斷成長,最終成為一名具有“堅如磐石理想信念、熾熱深沉家國情懷、堅貞不屈斗爭精神、永不叛黨政治品格”的共產主義戰士的光輝人生。

江竹筠,竹字后面一個筠。全劇以深情的筆觸、淺顯的道理,流暢靈動的音樂,透過竹的氣節寓意表達志向高入云、風雨難摧折的深邃思想,深入淺出地、形象生動地讓觀眾透過音樂和故事感觸到革命先烈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的精神實質。

“江邊一片竹,萬里鋪翠茵,風雨難摧折,志向高入云”。編劇周競江以厚實的文學功底、扎實的歷史文獻研讀和深邃的題旨升華思考,用質樸深情的文詞為《少年江姐》奠定了一個“宣敘詠嘆”合二為一的劇本基礎,“凜凜冰霜節,修修玉雪身,江家灣的翠竹,遒勁、端直、頎長,清風里是竹露滴下的清響,天地間她清灑一林的玉霜。誓言鏗鏘有力,信仰忠貞不渝。她的雙眼滿含著幸福的淚水,翹望著革命的圣地”。劇本透過少年江姐在黨的引路人的培養帶領下,從不懼艱險到仇視壓迫,從敢于抗爭到蔑視苦難,再到信仰堅定,最終走上革命道路,成為一名堅定共產主義戰士的成長歷程,充分展現紅色故土、精神家園與崇高人格之間的雙向塑造。少年江姐性格特質中無所畏懼、勇于犧牲等人物弧光通過一個個直面斗爭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戲劇故事得以形象展示。同時,溫情的故鄉、精神的家園、善良的家風和崇高的人格,也如同那片清風拂動的斑竹林……革命戰士的成長和他們的堅定信仰并非與生俱來,英雄也是從少年時代一路走來的全劇主題也在宣敘與詠嘆的結合中得以升華和體現。

“黃絲螞螞,來吃朒朒,大的大的不來小的小的來;家公家婆都出來,黃絲黃絲螞螞一起來,一起來”,節奏輕快的自貢童謠《黃絲螞螞》,載歌載舞的游戲舞蹈活潑靈動??倢а輨?、導演易雨馨、執行導演李威寰為該劇設置的輕音樂劇風格,為全劇的音樂編曲提供了廣闊的施展空間,音樂與舞蹈這對音樂劇雙翅,在編劇奠定的故事與文詞基石之上肆意翱翔。鹽井工人與兇惡工頭之間展開的抗爭舞蹈,祙子廠里童工、女工們機械木訥的手語舞,習字班里揮毫書寫的習字表演等音舞場面,載歌載舞、敘事抒情。少年江姐愛憎分明志向高遠的人物形象深深映入觀者眼簾,植入觀眾心田。

作曲、音樂總監魏俊濤為全劇設計的音樂聲腔,既有音樂劇音樂的旋律范式,又有民族民間音樂元素的有機融匯,濃郁的本土特色元素與音樂劇風格的旋律有機融于一體,簡明簡潔不簡單的音樂曲調,朗朗上口,易唱易傳,悠美流暢的音樂曲調形式與少年江姐所要表現的內容和表達的題旨生動契合。尤其是少年江姐在劇中的幾段內心獨白式的詠嘆,用歌唱性的念白把少年江姐對同學、對工友的摯愛和對敵人壓廹窮人的憎恨流暢自如地呈現在舞臺時空里,引領觀眾從舞臺寫意時空與旋律樂曲中陶冶情操、升華精神。

內心獨白詠嘆與用歌唱性念白,兩大音樂特色在音樂劇《少年江姐》中的運用為該劇音樂劇民族化的探索奠定了厚實的基礎。劇中大量出現的畫外話音式敘事詠嘆,猶如一個從歷史深處緩緩走來的親歷者,用款款深情傳唱那段激情歲月,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用歌唱式的念白夾敘夾議,深情而直觀形象地謳歌黨、謳歌先烈。

作為一種綜合藝術,集歌唱、舞蹈與戲劇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為一體的音樂劇,既能給觀眾帶來視聽藝術享受,也能審美地反映歷史與現實生活,中國音樂劇的民族化在題材內容與表現形式上逐步體現出民族藝術特征的同時,音樂本身的民族化特征的體現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音樂劇之所以廣受觀眾歡迎,除了動人的故事情節,能給觀眾帶來視聽感觀愉悅刺激的音樂則又是民族音樂劇無窮魅力得以展示傳播的一個重要元素。我國民族民間音樂豐富多彩,地域特色濃郁的音樂素材經過音樂劇曲作者的創作融匯后,音樂劇的音樂與聲腔就更加具有了濃郁的地域特色和民間特色。

戲劇故事是音樂劇的基石,舞蹈是音樂劇的翅膀,而音樂則是音樂劇的靈魂。音樂劇《少年江姐》以唱塑人、以聲傳情、以曲動心,在音樂劇范式音樂中有機融入四川本土民間樂曲元素是音樂劇《少年江姐》音樂作曲的一個獨特個性,也是一次音樂劇民族化的有益且成功的舞臺創新實踐。而在劇中主演江竹筠的徐建梅、覃枝會和扮演李舜華的李歡、陳娟,扮演江上林的趙安平、伍曉丹,扮演丁禹天的林峰、黃勇智等演員則以深情的音樂演唱、生動的戲劇表演和清新的舞蹈,塑造舞臺人物形象,傳遞人物情感,表達全劇主題思想。

“天上下雨地上滑,自個兒跌倒自個兒爬。待到雨后天晴時,遍地開滿向陽花”。美丑善惡,愛憎分明,像翠竹一樣,彎而不折、傲骨迎風。從小立下凌云志,長大后要像竹子一樣不怕風雨,心懷黎民,共謀家國興旺。一個關于少年江姐成長的故事,一段段歌唱式念白相結合的音樂旋律,一個個呈現出各具個性魅力的人物角色,一部充滿青春朝氣的紅色題材民族音樂劇,《少年江姐》的上演是一次音樂劇民族化的成功探索與實踐。

作者簡介

樊明君,四川省川劇院二級編劇。

責任編輯:鄭雪

猜你喜歡
全劇江姐民族化
動畫片《葫蘆兄弟》的造型民族化特征分析
創業劇《追夢》央視開播
多元文化視域中的油畫民族化創新探析
徘徊于民族化與現代性之間——以《云中記》為例
看見校園霸凌
江姐的信使 :一生無悔的選擇
陳曉穎兒《舒克的桃花運》殺青播出指日可待
歌劇《江姐》的故事(三)
“江姐”大戰“鼠小弟”
“江姐”大戰“鼠小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