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認知語言學看《紅樓夢》中飲食文化英譯的識解運作*

2024-05-03 13:46劉月梅
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目標語言翻譯者源語

劉月梅

(閩南理工學院 外國語學院,福建 石獅 362700)

《紅樓夢》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經典之作,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其中,飲食文化作為小說中重要的元素,不僅在描寫人物性格、情感交流等方面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風俗習慣和文化背景。隨著全球化與文化交流的深入發展,將《紅樓夢》中的飲食文化進行英譯,不僅有助于推廣中國文化,還可以促進中西文化的交流與理解。為飲食文化的英譯提供新的認知視角,并為跨文化翻譯和認知語言學的應用提供參考和借鑒[1]。通過對《紅樓夢》中飲食文化英譯的識解運作進行研究,可以為飲食文化的英譯提供新的認知視角,并為跨文化翻譯和認知語言學的應用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認知語言學在文學翻譯中的作用

(一)認知語言學強調語言與思維的密切關系

它認為語言是人類思維和認知活動的產物,反過來,通過語言的運用,人們對于世界的認知也在不斷地塑造和改變。在文學翻譯中,原作作家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常常與目的語文化有所差異。譯者需要通過認知語言學的觀點來理解原作的思維模式和文化背景,以便準確地再現原作的意義和風格。

(二)認知語言學關注語言的識解過程

它研究了人們如何通過對語言的認知和理解來獲取意義。在文學翻譯中,譯者需要通過對源語文本的識解來獲取其中的意義,并將其轉化為目的語文本。認知語言學提供了識解的理論框架和方法,幫助譯者更好地理解原作中的語言和文化內涵,并通過合適的轉換和調整,將其傳達給目標讀者。

(三)認知語言學強調文化的影響

它認為語言和文化密切相關,沒有文化的支持,語言無法發揮其完整的意義。在文學翻譯中,譯者需要考慮到源語文化和目的語文化之間的差異,尤其是在表達文化特色的時候。通過認知語言學的觀點,譯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原作中的文化內涵,并尋找適當的目的語表達方式,以確保譯文能夠被目標讀者準確理解。

(四)認知語言學強調譯者的主觀認知和創造力

它認為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的認知和決策是關鍵因素,影響著譯文的質量和效果。認知語言學提供了一些啟發和指導,幫助譯者在面對翻譯難題時做出準確的判斷和決策。譯者可以通過認知語言學的分析工具和方法,挖掘源語文本中的信息,進行識解和轉換,并在目的語文本中呈現出適當的風格和語言特點。

總之,認知語言學在文學翻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幫助譯者深入理解原作的思維方式和文化背景,提供了識解和轉換的理論框架和方法,并鼓勵譯者發揮主觀認知和創造力,以傳達原作的精神和意義[2]。通過應用認知語言學的觀點和方法,文學翻譯可以更好地實現意義的傳遞和文化的交流。

二、《紅樓夢》中的飲食文化

(一)飲食文化在《紅樓夢》中的重要性

飲食文化在《紅樓夢》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是人物情感和性格的外化表達,還反映了社會階層、家庭關系和性別角色等方面的差異。

根據認知語言學的觀點,英譯中對飲食文化的識解運作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直譯:在可能的情況下,可以直接將食物名稱和飲食習慣翻譯成英語,以保留原著的文化特色和情感色彩。例如,將“燕窩”翻譯成“birds' nest”,將“宴席”翻譯成“feast”。

2.意譯:對于某些涉及文化差異較大的食物或飲食習慣,可以進行意譯,以使英語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例如,將“官府廚子”翻譯成“imperial chefs”,將“熏雞翅”翻譯成“smoked chicken wings”。

3.文化解釋:對于一些特定的飲食習俗和傳統,可以通過文化解釋來傳達其背后的意義和重要性。例如,解釋“四喜丸子”是象征著幸福和團圓的傳統菜肴。

重要的是,譯者應注意保持文學作品的風格和修辭手法,以確保英譯版能夠準確而又適應英語讀者的理解和欣賞。

(二)《紅樓夢》中的飲食文化元素的特點

《紅樓夢》中的飲食文化元素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豪華奢侈:《紅樓夢》中描繪了豐富、精美的宴席和各種珍饈美味。這些飲食文化元素反映了貴族階層的豪華生活和奢侈品位。

2.社交與親情:飲食在《紅樓夢》中既是社交的載體,也是親情的表達。宴席和聚餐成為人們交流情感、團圓享受的機會,同時也展示了人物之間的親密關系和情意。

3.階層差異:飲食文化在《紅樓夢》中還反映了社會階層的差異。貴族階層享用珍饈美味,而庶民則有著簡單和樸素的飲食習慣。

4.賢良淑德和美食:《紅樓夢》中,賢良淑德的女性形象與美食緊密相連,通過制作和品嘗美食,展示了她們的才情和溫柔賢淑的特質。

5.借用飲食象征世態人情:飲食文化在《紅樓夢》中還被巧妙地用來象征和映射人物的世態人情,反映了人物的性格、心態和命運轉折。

飲食文化在《紅樓夢》中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情節和描寫中,更是展現了人物的個性和身份,彰顯了社會風貌和價值觀。它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與情感、人物和故事情節相互交織,為整個作品增添了層次和豐富性[3]。

三、飲食文化英譯的困境和挑戰

(一)跨文化翻譯的特點和挑戰

1.跨文化翻譯的特點

(1)文化差異:跨文化翻譯需要處理不同語言和文化之間的差異。每個文化都有其獨特的價值觀、傳統習俗和表達方式,因此翻譯工作需要考慮到這些不同,以確保信息準確傳達且符合目標文化的習慣和理解。

(2)語言障礙:不同語言有不同的語法結構、詞匯和表達方式,這可能導致直譯可能不合適或產生誤解。翻譯者需要仔細選擇合適的詞語、短語和句子結構,以確保信息的準確傳達。

(3)語言和文化的演變:語言和文化都是不斷演變的,新的詞匯、習語和文化現象需要被納入翻譯中。翻譯者需要時刻保持對目標文化的了解和與時俱進的認識,以處理這些新的語言和文化元素。

2.飲食文化英譯的困境和挑戰

(1)語言限制:飲食文化涉及特定的食物名稱、烹飪方法和習俗,這些與特定語言和文化緊密相關。在翻譯中,必須找到對應的詞匯和解釋,以確保目標語言讀者能夠理解和體會到原著中的飲食文化元素。

(2)文化差異:飲食文化與每個文化的習俗和價值觀緊密相關。在進行飲食文化的英譯時,翻譯者需要考慮如何傳達原著中的文化背景和意義,以使目標語言讀者能夠理解和欣賞。

(3)難以簡潔表達:飲食文化涉及許多細節和特殊信息,這些信息在翻譯中無法簡潔直接地傳達。翻譯者需要重新構思和調整表達方式,以使翻譯的結果既準確又流暢。

(4)文學效果的保持:在翻譯飲食文化時,翻譯者還需要考慮如何保持原作中的文學效果和修辭手法。這涉及如何保留原著中的情感色彩、文化氛圍和藝術風格。翻譯者需要在語言選擇、詞匯運用和句子結構上做出適當的調整,以保持原著的文學品質。

總的來說,跨文化翻譯的飲食文化英譯面臨語言和文化的差異以及信息的準確傳達之間的平衡[4]。翻譯者需要在保持原著意義和文學效果的同時,適應目標語言和文化的理解和欣賞,以有效地傳達飲食文化元素。

(二)《紅樓夢》中的飲食文化難以直接翻譯的原因

《紅樓夢》中的飲食文化難以直接翻譯的原因有幾個方面:

1.文化差異:《紅樓夢》是一部描述清朝貴族生活的小說,其中包含了豐富多樣的飲食文化。這些文化與現代社會的飲食習俗和觀念有所不同,因此在翻譯時可能會出現理解上的障礙。

2.語言障礙:《紅樓夢》中的飲食文化涉及許多特定的食物名稱、烹飪方法和食品制作技巧,而這些在目標語言中可能沒有直接的對應詞匯。翻譯者需要尋找適當的詞語和解釋來傳達原作中的細節和意義。

3.社會背景和歷史知識:《紅樓夢》是一部寫于18世紀的小說,描述了當時貴族社會的飲食文化。這些飲食習俗和觀念與現代社會有所差異,需要翻譯者了解和掌握相關的歷史知識和社會背景,才能準確地傳達原作中的飲食文化元素。

4.藝術性和修辭手法:《紅樓夢》是一部文學作品,其中融入了許多藝術性和修辭手法。在翻譯飲食文化時,翻譯者需要考慮如何保留原作中的文學效果和情感色彩,以使目標讀者能夠理解和欣賞。

總之,由于文化差異、語言障礙、社會背景和歷史知識的問題,以及文學效果和修辭手法的變化,導致《紅樓夢》中的飲食文化難以直接翻譯[5]。翻譯者需要借助相關的背景知識和翻譯技巧,以確保對原作中飲食文化元素的準確和有效傳達。

四、認知識解的運作機制

(一)認知識解和語義轉換的概念

認知識解(Conceptual Understanding)是指對某個概念或知識領域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它超越了對事實和表面知識的簡單記憶,涉及對知識的內在結構、關系和應用的深入理解。認知識解是個體對某個概念或知識領域進行意義上的理解和推理的能力。

語義轉換(Semantic Transformation)是指在語言或符號系統中將信息或意義從一種表示形式轉換成另一種表示形式的過程。在翻譯領域中,語義轉換指的是將源語言的意義轉換成目標語言的意義,以實現跨語言的溝通和理解。這個過程涉及在語言和文化之間進行概念的對應、調整和轉化。語義轉換要求翻譯者考慮語言特色、文化背景、表達方式等多個因素,以保持翻譯結果與原文意義的一致性。

在翻譯過程中,翻譯者需要進行認知識解和語義轉換的工作。首先,翻譯者需要對原文進行深入理解,把握作者的表達意圖和中心思想。這就涉及對原文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對相關領域知識的熟悉。然后,翻譯者需要將原文的意思轉換成目標語言中的相應表達方式,以實現意義的傳達和信息的轉化。在這個過程中,翻譯者需要靈活運用語言和符號系統的規則和規范,將原文的意義轉換成目標語言中恰當、準確、通順的表達方式[6]。

因此,認知識解和語義轉換是翻譯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和技能,對于準確、有效地傳達不同語言和文化的意義具有重要意義。

(二)認知識解在飲食文化英譯中的作用和運作機制

認知識解在飲食文化英譯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概念理解和準確傳達:認知識解幫助翻譯者深入理解原始文本中的飲食文化概念。飲食文化涉及特定的食物、飲食習俗、烹飪技巧等。通過對概念的全面理解,翻譯者能夠準確把握原始文本中所傳達的飲食文化信息,并保持在目標語言中的一致性。

2.內在關聯的理解和傳達:認知識解幫助翻譯者理解原始文本中飲食文化之間的內在關聯。飲食文化通常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傳統、宗教或社會意義。通過掌握原始文本中飲食文化的相關信息,翻譯者能夠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捕捉文化內涵,并將其轉化為目標語言的適當表達。

3.意義轉換與文化調整:認知識解幫助翻譯者將原始文本中的飲食文化意義轉化為目標語言中的相應表達方式。這涉及將概念、符號和語言結構進行轉換,以使目標讀者能夠理解原始文本中的飲食文化信息,并在目標文本中產生類似的文化關聯。

4.文化適應和有效傳達:認知識解幫助翻譯者在翻譯飲食文化時適應目標文化的習俗、風俗和觀念。翻譯者需要在傳達原始文本的飲食文化信息的同時,將其與目標文化的飲食文化背景進行對比和調整,確保翻譯結果在目標文化中具有意義和接受度。

認知識解在飲食文化英譯中的運作機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和獲取文化知識:翻譯者通過深入研究和學習飲食文化相關的知識,包括歷史、傳統、宗教以及社會背景等,建立起豐富的文化知識儲備。

(2)概念和意義理解:翻譯者通過對原始文本中的概念和意義進行分析和理解,掌握并把握住飲食文化背后所傳達的文化內涵和信息。

(3)語言和表達的轉換:翻譯者通過對原始文本和目標文本之間的差異進行比較和分析,選擇恰當的語言和表達方式,以準確傳達飲食文化的意義。

(4)文化適應和調整:翻譯者在意義轉換的基礎上,根據目標文化的習俗、風俗和觀念進行適當的調整和轉換,確保翻譯結果在目標文化中能夠被理解和接受。

總之,認知識解在飲食文化英譯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概念理解、內在關聯的理解、意義轉換和文化適應等運作機制,翻譯者能夠準確傳達原始文本中的飲食文化信息,并使其在目標文本中產生相似的文化效果和意義。這樣能夠幫助讀者真正理解和接受源文本所傳遞的飲食文化信息。

五、認知識解在飲食文化英譯中的局限性

(一)認知識解對于完全傳達源語文化意義的限制

盡管認知識解在翻譯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它也存在一定的限制,使得完全傳達源語文化意義變得有限。下面將詳細闡述這些限制。

1.語言的局限性是認知識解無法完全傳達源語文化意義的一個主要限制。不同的語言具有不同的詞匯、語法結構和表達方式,因此,即使具有豐富的認知識解,也很難用目標語言完全準確地表達源語文化所傳達的意義。有時,源語詞匯中包含的文化內涵在目標語中無法用單詞或短語來表達。

2.文化差異也是限制認知識解傳達源語文化意義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文化擁有獨特的價值觀、信仰、習俗和社會背景。即使具備足夠的認知識解,翻譯者也無法完全理解和傳達源語文化內涵,因為這些文化內涵通常根植于特定的歷史、傳統和社會環境中,并可能沒有直接對應的目標語言文化[7]。

3.翻譯者個人認知和經驗的局限性也可能限制了認知識解的應用。每個翻譯者都有其獨特的語言背景、文化經驗和認知能力。這使得不同的翻譯者對于源語文化的理解程度和傳達方式可能存在差異。即使是具有相同認知識解的翻譯者,也可能因為個人認知的偏見或局限性而無法完全傳達源語文化意義。

4.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也可能制約著認知識解的應用。飲食文化是一個動態的概念,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地理位置的差異,社會、經濟和科技等方面的變化,飲食習俗和實踐也會發生變化。對于那些沒有親身體驗過源語文化的翻譯者來說,他們可能無法完全把握源語飲食文化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細節和變化。

總之,認知識解對于完全傳達源語文化意義存在一定的限制。語言的局限性、文化差異、翻譯者個人認知和經驗的局限性以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都可能影響到認知識解在翻譯中的應用。盡管如此,認知識解仍然是翻譯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能夠幫助翻譯者更好地理解和傳達源語文化的意義。

(二)認知識解的不確定性和主觀性可能帶來的影響

認知識解的不確定性和主觀性可能對翻譯過程和翻譯結果產生一些影響。

1.不確定性是認知識解中的一個重要特征。翻譯者在理解源語文本和選擇目標語表達時,往往需要基于自己主觀的認知識解進行決策。然而,由于個人經驗、背景和語言能力的差異,翻譯者的認知識解可能存在不確定性,即翻譯者無法確定自己的選擇是否能夠準確傳達源語文本所傳達的意義。這種不確定性可能導致翻譯結果出現偏差。

2.主觀性是認知識解中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每個翻譯者都有自己的認知和理解方式,因此,他們對源語文本的理解和目標語表達方式可能存在主觀的偏好。這種主觀性可能導致不同的翻譯者在相同的翻譯任務中做出不同的選擇,最終產生不同的翻譯結果。這種主觀性可能引入個人意見和偏差,導致翻譯結果失去客觀性。

3.不確定性和主觀性可能對翻譯結果產生多方面的影響。首先,它們可能導致翻譯結果與源語文本的意義不一致。由于不確定性和主觀性的存在,翻譯者可能無法準確把握源語文本所傳達的意義,從而在翻譯過程中產生誤解或錯誤判斷。這種不一致性可能導致翻譯結果失去準確傳達源語文本意義的功能。

4.不確定性和主觀性可能導致翻譯結果缺乏一致性。由于不同的翻譯者在相同的翻譯任務中可能做出不同的選擇,翻譯結果可能存在差異。這種缺乏一致性可能導致信息傳遞的混亂和不清晰,降低了翻譯結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5.不確定性和主觀性可能降低了翻譯結果的可驗證性。由于翻譯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和主觀性,翻譯者的選擇往往缺乏客觀的依據和明確的標準。這使得翻譯結果很難被驗證和評估,無法確定其質量和準確性。

簡而言之,認知識解的不確定性和主觀性可能對翻譯過程和翻譯結果產生一些影響。不確定性可能導致翻譯結果與源語文本的意義不一致,缺乏一致性和可驗證性;主觀性可能引入個人意見和偏差,導致翻譯結果失去客觀性。因此,在翻譯過程中,翻譯者需要意識到這些影響,并努力減少不確定性和主觀性的影響,以提高翻譯結果的質量和準確性。

六、結語

《紅樓夢》中飲食文化的英譯識解運作是一個復雜而有挑戰性的過程。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來看,《紅樓夢》中飲食文化的英譯識解運作涉及多個認知過程和語言現象。在進行翻譯的過程中,譯者需要運用自身的認知能力和語言知識,對源語文本中的飲食文化進行理解、識別和表達。譯者在進行翻譯時,需要通過認知分類和概念映射、語義加工、語音和語法等多種手段,將源語中的飲食文化轉化為準確、自然的目標語表達。同時,譯者還需注重識別和傳達源語文本中的隱喻、象征和文化背景等因素,以確保翻譯結果能夠準確地傳達源語文本所蘊含的飲食文化內涵。

猜你喜歡
目標語言翻譯者源語
詮釋學翻譯理論研究
論翻譯者專業化進程中的重要影響因素
翻譯家
釋義理論指導下的口譯教學新模式探究
教材插圖在英語課堂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及實例探討
關于卡特福德翻譯理論的思考
翻譯者學術經歷與翻譯質量關系的研究
英語翻譯中悖論的發現與理解
源語概念對英語專業學生隱喻詞匯習得的影響研究
概念任務下中英雙語者非目標語言的詞匯通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