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工院?!按笏颊n”育人體系構建研究

2024-05-04 02:10張雪萍王健宇
職業 2024年6期
關鍵詞:大思政課途徑

張雪萍 王健宇

■摘 要:技工教育是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技能人才培養的主陣地。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切實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首鋼技師學院堅持構建“大思政課”育人體系,推動學校育人質量提升,為社會培養更多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新時代高技能人才。

■關鍵詞:“大思政課”;技工院校育人體系;途徑

■課 題:本文系北京市教委校企社合作建設思政育人基地課題(課題編號:FG2022011)的研究成果。

“大思政課”理念,是思政課程、課程思政、“三全育人”“五育并舉”理念的延續和發展,為各級各類學校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出了新的方向指引和價值遵循。從“思政課”到“大思政課”,雖然字面上僅有一字之差,但相比于“思政課”,“大思政課” 理念在其理論內涵和實踐外延意義上已經大有不同,其理念更新、內涵更深、視野更廣。

一、“大思政課”育人體系構建的背景分析

(一)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學?!按笏颊n”育人體系建設

2019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面對新形勢,職業院校需立足自身教育特點和校本特色,構建由思政課程體系、課程思政體系、綜合育人體系組成的“大思政”育人體系,進而形成“大思政”育人格局。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門印發了《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充分調動全社會力量和資源,建設“大課堂”、搭建“大平臺”、建好“大師資”,設立一批實踐教學基地,推出一批優質教學資源,做優一批品牌示范活動,支持建設綜合改革試驗區。

(二)崗位需求與學生職業發展成長需要“大思政課”助力

教育部職業教育發展中心的《行業人才需求與職業院校專業設置指導報告》顯示,當前職業院校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在不同程度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人才供給總量不足,結構失衡;專業人員培養速度跟不上產業發展速度、專業布局與產業布局供求結構不平衡等;專業建設方向不明,專業建設速度跟不上產業發展速度等;核心專業化建設仍需加強,在專業培養中存在行業前沿問題關注不夠、前沿技術更新不快、行業核心技術專注不夠等問題。

據此,在人才培養定位上,既要滿足多元化的產業人才需求,也要注重個性化的學生發展需求,在產業新的崗位要求和學生職業發展的成長需求之間尋找培養目標定位的契合點,不斷適應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對技能人才的新需要、新需求,以素質為本位,以崗位需求為導向,培養能夠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復合型、創新型高素質技能人才。這就需要堅持系統觀念、整體觀念、戰略思維,構建“大思政課”育人體系。

(三)聚焦“大思政課”建設現實問題

近年來,思政教育在技工院校人才培養體系中地位很高,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專職思政教師、專職輔導員按教育部規定比例配足配齊;思政教師隊伍專業能力逐漸提升;課程思政深入人心;思政課程教學效果逐漸提升,互動式、啟發式、團隊學習等教學方法得到廣泛應用,工匠精神、職業精神等內容有機融入日常教學;思政教育時空拓展,紀念館、博物館、展覽館等納入學校校外思政教育實踐基地;行業模范、專家、領導干部等走進校園講授思政課程;互聯網及虛擬仿真技術的發展為思政教育注入了活力。

但各技工院?!按笏颊n”建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尤其是協同性不強。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大思政課”制度協同尚不完備,組織領導、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制度協同不夠;“大思政課”育人主體協同尚不完全,學校黨委、職能部門、二級學院協同不夠;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協同尚需深入;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尚未完全形成;思政課與學生社團活動、課程思政相結合的機制不強等?!按笏颊n”建設涉及多元主體、多種資源,關鍵要構建協同機制。因而構建“大思政課”育人體系是破解當前技工院校思政建設突出問題的有效路徑。

二、首鋼技師學院構建“大思政課”育人體系工作初探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首鋼技師學院黨委始終將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人才培養的頂層環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習近平總書記教育相關重要論述、國家及北京市下發的相關文件精神為指引,充分結合行業、用人單位的用人需求,以“大思政課”理念推進人才培養工作思路、方法手段創新,積極構建完善“大思政課”教育與職業能力、職業精神培養為一體的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取得了顯著的育人效果。

(一)抓牢主力軍,匯聚全員育人力量

第一,彈好“協奏曲”。學校堅持齊抓共管,成立由學校黨委書記和校長任組長,分管思政和德育工作的副院長為副組長,其他領導班子成員為成員的學?!叭恕惫ぷ黝I導小組,負責統籌推進學?!叭恕本C合改革,協調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成員由職能部門和二級學院主要負責人組成,負責研究制定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暨“三全育人”年度工作計劃、專項行動計劃等,并對落實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學校黨委每年專題研究制定學校思政教育工作計劃,明確指導思想、工作目標、主要任務和職責分工,構建以思政課程、課程思政、日常思政為主體的“大思政課”格局,將思政教育潛移默化地融入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工作,增強思政教育的合力。

第二,引進“外援團”。學校立足所處地區的紅色精神譜系,深入挖掘百年首鋼發展史中的精神富礦,依托首鋼園、香山革命紀念館、李大釗烈士陵園等校園周邊紅色教育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由學校黨委領導、校外導師、知名校友、社會各界人士等一起擔任紅色精神“主講人”,將思政教育從第一課堂向第二課堂延伸,從校內到校外、從線上到線下形成聯動機制。深化“新時代先進人物進校園”工作,邀請大國工匠鄭興、劉宏、衛建平等優秀校友進校園,激勵學生樹立愛國奉獻、勇于擔當、愛崗敬業、刻苦鉆研的工匠精神,引導學生悟匠心、煉匠技、踐匠行,樹立自信,強化使命擔當。

目前,學校已經利用北京首鋼冬奧場館、北京市中關村石景山園及周邊社區新時代文明服務站等資源,建設了一批“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未來,還將繼續深化與合作企業的共建,將生產一線和“田間地頭”作為貫徹“大思政課”理念的生動實踐場地,讓學生親眼看、親耳聽、親身悟,在實踐中學本領、長才干、見世面、受考驗,在學思踐悟相融合中感悟黨的創新理論的真理魅力和實踐偉力。

(二)堅守主陣地,構建全方位育人格局

第一,讓思政課堂生動起來。圍繞思政課教學改革,開展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運用案例討論、行動學習、小組學習等多種教學手段,探索思政課教學改革的新路徑、新模式。以學習強國、學習思政課平臺等為抓手,創新思政課程教學載體,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圍繞建黨百年開展思政課堂唱紅歌活動;圍繞建團百年開展“強國有我,思政課堂詩歌誦讀活動”;在課堂教學中融入黨史人物和故事、黨史知識競賽、紅色家書誦讀等黨史元素;組織學生講思政微課,開展我心中的思政課微視頻制作;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開發黃南苑社區、石景山區文化館、中關村石景山園黨群服務中心等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第二,讓課程思政協同起來。挖掘各專業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激發并運用其中所承載的思政教育功能,實現知識傳授與道德培養協同,思政教育與技能教育有機融合。學校制定了《首鋼技師學院課程思政指引》,建立思政課教師與專業課教師溝通交流機制,對學校的特色學科、主干學科進行深入分析,從核心課程、主干課程開始,制定課程思政建設方案,推進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多元化、多層次聯合協同與創新融合,推進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之間的協調、開放、共享。近兩年來,學校公開出版課程思政專著1部,完成北京市級課程思政課題5項、優秀課程思政案例20余篇,組織校內外課程思政專題培訓200余人次?!罢n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的工作局面逐步形成。

第三,讓校園陣地堅固起來。學校成立了由黨委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的思政工作領導小組、意識形態工作領導小組、網絡安全與信息化領導小組等,聚焦重點環節、重點領域、重點時段、重點人員,加大引導和管理力度,守牢守好各類意識形態陣地,妥善處置各類突發事件。把握好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構建校院兩級聯動機制,將“網絡育人”貫穿于思政工作全過程,提升學生的網絡文明素養。

(三)弘揚主旋律,奏響全過程育人強音

第一,融入重大活動。學校承辦了“6.16”全國安全生產宣傳咨詢日活動、“7.15”世界青年技能日主題活動,組織師生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典和北京2022年冬奧會及冬殘奧會志愿服務活動。以重大活動為載體,引導學生在志愿服務中厚植愛國情懷,在拼搏奮進中實現自身理想,在社會發展中感受時代發展,自覺將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融入日常學習生活,融入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進程。并把思政教育放到志愿服務工作的第一線,貫穿志愿者日常教育管理培訓的全過程,廣泛開展“青力冬奧”主題活動,拍攝冬奧宣傳手勢舞、主題MV,組建校院兩級宣講團,充分挖掘在服務保障冬奧中涌現出來的師生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讓冬奧精神得到廣泛發揚。同時,以科技體育節、文化藝術節等重大節日為契機,開展系列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做到“一月一主題,一周一計劃”,抓住重要時間節點,開展儀式感強、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的活動,讓思政教育貫穿于學生在校全過程。

第二,融入日常生活。學校加強學生出入校門管理和晚間歸寢管理,推進“公寓品味生活”文化建設,創建“一樓一品”“一層一品”品牌建設,積極推動思政工作“進公寓”。注重宣傳陣地建設,充分利用校內主要道路兩側宣傳欄,定期張貼宣傳海報,發布學生教育學習精彩瞬間,積極推動思政工作“進校園”。持續開展心理健康篩查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心理輔導室,完善輔導員約談制,構建心理健康問題預防機制。扎實做好信訪維穩和“接訴即辦”工作,推進“接訴即辦”“未訴先辦”,全面提升工作質量和效率。鞏固深化校園安全專項整頓工作成果,健全完善校園及周邊治安綜合治理長效機制。建設首都綠化美化先進單位,充分發揮環境育人、文化育心功能。

第三,融入學生社團。學校著力深化共青團、學生會和社團改革,加強團學干部培養,將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入社團建設,打造20余個特色鮮明、有影響力的社團組織。組建青年馬克思主義研習社,以理論研習、熱點爭鳴、主題探討、社會調研、品鑒經典等多種形式,從“學、研、踐、悟”四個方面開展多樣化的社團活動。健身社團以“無人無處不可鍛煉”為活動宗旨,踐行健康生活習慣,體驗身體素質提高的快樂,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中強健體魄、享受樂趣、磨煉意志、健全人格。旅游管理專業師生,結合專業優勢,組織策劃主題展覽活動。學生自行設計展板內容、自行講解,為校內師生思政教育開辟新的空間。

參考文獻

[1]欒學鋼.行業人才需求與職業院校專業設置指導報告(第四輯)[J].化工職業教育,2020(2).

[2]石書臣,韓笑.“大思政課”協同機制建設:問題與策略[J].思想理論教育,2022(6).

[3]汪紅梅.高校思政課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的幾點建議[J].教育文化,2020(2).

(作者:張雪萍,北京市首鋼工學院副教授; 王健宇,首鋼技師學院教師)

猜你喜歡
大思政課途徑
黨史學習中“大思政課”的價值旨向與實踐進路
走進社會大課堂,善用“大思政課”
“大思政課”的內在邏輯、基本遵循與實踐進路
正確把握善用“大思政課”的精神實質
“大思政課”的理論要義與實踐導向
高?!按笏颊n”格局下舞蹈課堂與思政內容融合的思考與探究
構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徑
多種途徑理解集合語言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醫?;稹翱沙掷m”的三條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