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掘數學之美

2024-05-04 23:28黃永剛
科教新報 2024年17期
關鍵詞:感悟到美的學科

黃永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對學科充滿了興趣,這門學科就很容易學好。

數學學科處處充滿著美,我們不能簡單地理解數學的美就是那些優美的曲線。除此之外,還有方程的美、函數的美、變式的美、結構的美等。什么是數學?其實數學包羅萬象,無處不在。我們可以用公式來表達數學,可以用詩詞來表達數學,可以用圖畫來表達數學,也可以用曲線、圖形來表達數學。學生感悟到數學之美,興趣就會大增。

美不僅停留在表征上,讓人們一看就有所感,美也是隱形的,需要我們挖掘和探索。數學之美也如此,需要數學教師主動思考、積極探索,這樣才能帶領學生走進美麗的數學花園。

教師如何在數學教學中讓學生發現美、感悟美的存在呢?我認為,首先,揭示數學知識的本質是基礎,學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知道知識的產生發展過程,從中他們會感受到“美”在其中。其次,教師除了展示課程內容表征美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帶領學生體會推導的過程之美。因此,教師的教育過程是關鍵,而且顯得更為重要。同一個內容,有的教師講得栩栩如生,有的教師卻讓學生昏昏欲睡。因此,教師能不能把“冰冷的數學”轉化為有溫度甚至有情感的東西給學生非常重要。其實,從某種程度來說,教師就是一個“加工器”,把學生陌生、畏懼,甚至不感興趣的都加工成學生喜聞樂見的美好的東西。為此,教師就要變“教”為“引”,變“強迫”為“激發”,引導學生不知不覺走過來、沖上去。數學家陳景潤的故事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同時,教師必須對教學內容精心雕琢,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組織教學;把課堂教學牢牢抓住,作為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發現美、提升學生審美能力、激發美的情感的主陣地。也就是說,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表象之美,還要通過自己的教學讓學生感悟到探尋數學的過程之美,從而激發他們追求數學美的興趣和能力。

猜你喜歡
感悟到美的學科
哲理情思
【學科新書導覽】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打破平衡
好美的霧
“超學科”來啦
第一次掃墓
Thoughts In The Winter
論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學學科在統戰工作實踐中的創新
出來“混”,總是要美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