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縣域水資源管理規范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以鹽城市建湖縣為例

2024-05-06 11:34吉久偉胡先鴻
江蘇水利 2024年3期
關鍵詞:建湖縣水源地規范化

孫 燕,陳 滔,吉久偉,胡先鴻

(1.建湖縣草堰口水利管理服務站,江蘇 鹽城 224700;2.建湖縣岡東水利管理服務站,江蘇 鹽城 224700;3.江蘇省水利工程科技咨詢股份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0;4.建湖縣高新區水利管理服務站,江蘇 鹽城 224700)

鹽城市建湖縣位于江蘇省東北部、鹽城市中西部,是典型的平原水網區,地勢低洼,河網密布,水域面積占比為19.58%,多年平均降水量982.3 mm,多年平均蒸發量831.3 mm,多年平均降水徑流系數為0.32,人均占有水資源量約430 m3。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區域性或季節性的水資源短缺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水環境質量總體優良。

近年來,建湖縣認真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堅持科學治水、依法治水,嚴守“三條紅線”,全面加強水資源管理規范化建設,大力提升水資源節約、安全利用能力和水平,為全縣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水資源的強有力支撐和可持續保障。

1 “三個一”健全體制機制

1.1 健全一支管理隊伍

建湖縣成立了最嚴格水資源管理考核和節約用水委員會,由分管縣長任組長,明確各相關單位水資源管理職責,推進工作開展,督導工作成效,形成政府推動、部門聯動、各單位主動、全社會互動的工作合力。建湖縣水利局專門成立水資源管理辦公室,配齊水資源、給排水等專業人才,同時將水資源管理和服務延伸到鄉鎮,明確各鎮水利站水資源管理的職能和專職人員。

1.2 布局一個系統規劃

堅持目標導向,規劃先行,謀定后動。編制《建湖縣“十四五”水利規劃》統攬水利工作,同時根據水資源管理工作現狀、存在問題和未來發展的需要,分類編制《建湖縣水資源綜合規劃(2021—2035)》《建湖縣水源地安全保障規劃》《建湖縣“十四五”地下水開發利用和保護規劃》《建湖縣“十四五”節約用水規劃》等專項規劃,擬定了《建湖縣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實施方案》《建湖縣高作灌區2024年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實施方案》等一系列實施方案,科學謀劃水資源發展布局,明確工作任務,制定保障措施。

1.3 完善一套管理制度

對照相關縣域水資源管理規范化建設實施意見,對現有的管理制度進行逐項梳理。結合工作實際及省市管理要求,聯合相關部門,互通條線管理要求,集成共同管理制度。出臺了水資源管理一本通、取用水管理制度匯編,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備的水資源現場和臺賬資料管理制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 “兩個控制”強化剛性約束

2.1 嚴格控制用水總量,優化水資源配置

堅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建立水資源管控指標體系,加強用水管控、定額管理。認真分析、精準下達用水總量和強度控制指標,落實各鎮(街道、區)用水總量控制指標和管控責任,協同落實好跨區域水量分配和水資源調度,進一步優化水資源結構。重視推廣非常規水源的配置利用,開發區、高新區和企業的水資源區域評估對非常規水源利用的可行性進行論證。

2.2 大力開展綜合治理,強化地下水保護

嚴格執行地下水取水“雙控”管理,大力開展地下水保護宣傳。認真實施地下水水位紅線控制,嚴格地下水用途管制,從嚴實施地下水取水許可審批和管理,建立地下水開采井名錄和地下水開發利用臺賬,切實加強地下水高效利用。規范化改造全縣13個省級和10個縣級地下水監測井,常態化開展地下水水位和水質動態監測、分析、預警。進一步加強地下水超采治理,在超采區所涉地域不再新增和審批地下水取水井,同時指導企業開展用水結構調整,大力推進地下水節水壓采。實施地下水取水工程登記造冊和動態更新,開展地下工程建設項目疏干排水項目備案、取水許可、計量安裝,及時掌握疏干排水量和地下水水位狀況。

3 “三個標準化”打造規范工程

3.1 實施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建設

鞏固和完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達標建設成果[1],開展飲用水水源地管理保護“回頭看”提升工程,高標準完成西塘河、戛糧河水源地規范化建設。根據《建湖縣集中式飲用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實施方案》要求,開展標牌標識更換、高清視頻監控建設、隔離防護欄重建、環境綜合整治等水源地工程建設,規范開展水源地長效管護自評估。持續加強應急能力建設,優化水源地日常和應急調度,實施水源地水位(流量)、水質實時監測,及時落實預警響應措施,保障供水安全。

3.2 實施取水工程規范建設

全面夯實基礎管理,按照“三規范、二精準、一清晰”等要求,從取水端設施、計量設施、監測設施、管理維護等方面推進取水工程規范建設[2],重點取水工程(設施)管理規范化建設全覆蓋。加強取用水審批與監管,規范執行水資源論證和取水許可申請、審批、驗收、發證和延續等程序,2023 年取水許可證保有個數達30 個。重點加強自備水源和年取水量1萬m3以上的自來水用水戶監管,年初下達相關用水計劃,年中進行用水評估,加強過程預警管理,年底對用水情況進行綜合分析。

3.3 實施取水計量設施規范建設

全面開展非農取水口、灌區用水計量的檢測校驗工作,對安裝不合理、不科學的取水計量設施進行了更換、修復,并督促取水戶做好設施的日常保養、維護、管理工作,為水資源數據采集和費用征收提供了可靠依據。大力推進取水計量監測管理規范化,今年已實現中型灌區渠首取水在線計量接入全覆蓋,規模以上地表水和地下水取水口全部實現在線計量并接入省級水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積極推進規模以下取水口在線計量監測。

4 “四個基礎”提升管理水平

4.1 推進水資源論證區域評估

充分發揮水資源在規劃決策中的剛性約束作用,規范推進水資源論證區域評估[3],重要行業規劃、重大產業和項目布局均實施水資源論證和指標管控,實現省級以上開發區水資源論證區域評估全覆蓋。明確經濟開發區、高新區的園區用水總量及強度管控、項目準入水效標準和不適用承諾備案制管理的項目類型和相應管理規定。在此基礎上推行取水許可告知承諾制,建立健全事前、事中、事后監管機制,積極探索建立節水評估和信用評價機制及園區用水總量和強度監測預警機制。

4.2 規范臺賬和規費征收

建立管理單位和服務對象水資源臺賬分類建檔清單,定期進行紙質檔和電子檔維護更新,做到系統全面、條理清晰、交接清楚、完整安全。落實專人負責,嚴格按照規定的征收范圍、對象、標準和程序征收水資源費。規范履行水資源費項目使用,認真開展績效自評價。加強用水審計,及時反饋結論,督促限期整改,形成工作閉環。

4.3 加強信息化平臺應用

以信息化助力水資源管理“一戶一檔”“一數一源”建設[4]。重點建設水資源管理信息平臺,集成取水口建設、水資源論證、行政審批、計劃管理、定額管理、節水型載體、水平衡測試、在線計量、水資源費征收、節約用水等取用水全過程,全面提升對用水戶的管理效率和精準度。下一階段將整合接入縣級自來水公司供水管理信息系統,融合連通省水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填充不見面審批、取水量在線核定、非現場檢查執法等功能管理模塊。

4.4 加快推進水權交易改革

水權交易是利用市場配置水資源價值的重要手段,更是利用市場機制促進節約用水和水生態環境改善的重要制度。繼續推動水權交易,實現縣域水權從“無償取得、有償使用”向“有償取得、有償使用”轉變,提升水資源的價值空間,促進水資源的節約和保護,引導水資源向高效益、高效率方向轉移。

5 “五項創新”實現示范引領

5.1 探索水資源開發利用信用監管

出臺《建湖縣水資源開發利用信用監督管理辦法(試行)》,構建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將未嚴格執行計劃取水的行為、未依法安裝取水計量的行為等水資源違法違規行為納入信用評估體系,適時實行差別化管理。這一辦法的實施,有力地督促了水資源開發利用主體依法依規履行取用水法定義務,強化了水資源剛性約束,促進了水資源開發利用持續健康有序發展。

5.2 新建工業用水分質供水工程

為進一步滿足區域內工業企業用水個性需求,于2023年啟動城東工業水廠建設,對開發區內工業企業提供分質供水,有效減輕企業用水成本和財政供水負擔。該項目已完成立項審批、土地征用、初步設計、可行性研究,現已進入施工階段,投產運營后可有效節約成本。

5.3 推進非常規水源利用率提升

加快實施城東污水處理廠二期3 萬t/d 擴建工程,同步配套建設2 萬t/d 再生水處理及供應設施。建成后,污水處理能力達到5 萬t/d,再生水利用率不低于30%,主要用于部分企業使用、城區道路噴灑和城市綠化澆灌等,有效提升非常規水源利用率。

5.4 示范農業取水規范化管理

為加強農業取水管理,通過編制灌區規劃將62 個圩區整合成9個中型灌區,并推進建設農業高標準農田和中型灌區節水改造項目。結合項目實施,開展了農業取水規范化管理工作,并申請核定灌區取水許可量,同步編制取水水資源論證報告,并有序開展計量設施安裝和率定。按照“三規范、兩精準、一清晰”的管理要求,逐步實現農業取水規范化全覆蓋。

5.5 創新開展節水型園區建設

開展工業園區節水減排課題研究,以打造綠色低碳節水園區、推進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為目標,嚴把園區項目“三同時”準入關口,全面建立節水專員制度,積極推廣技改節水、科技節水、合同節水等分類節水新模式。大力實施用水信息化精準管理,狠抓綠色工廠、水效領跑者、節水型載體建設,設立“創新技術發展獎”,建立水資源消耗“一票否決制”。

6 “三個強化”確保提質增效

6.1 強化組織領導

充分發揮考核效用,將萬元GDP用水量納入各鎮(街道、區)綜合目標考核。年初研究分解全年工作任務,年中盤點任務完成情況,年末考核兌現獎懲。主管單位牽頭組織開展水資源管理規范化建設工作,各成員單位落實水資源與節約用水管理的分管領導和職能科室,將取水許可審批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納入縣行政服務中心統一辦理。充分發揮片區警務室作用,在水源地保護和水資源案件查處工作上,推進多部門協作。

6.2 強化資金保障

及時了解掌握關于水資源管理項目工作要求和信息,提高項目爭取和資金申報的成功率。同時,借助打造綠色低碳生態示范區契機,推動水資源項目納入全縣的加快建設綠色制造之城、綠色能源之城、綠色生態之城、綠色宜居之城等4個行動方案,積極向縣級財政爭取項目資金,有效解決創建資金保障問題。

6.3 強化監督檢查

采取內部自查、交叉互查、專項督查、部門聯查、專家協查、重點抽查等方式,每季度開展1 次全面檢查,及時通過制發整改通知單交辦限期整改事項。同時,將水資源管理規范化建設任務以《建湖縣2023 年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目標任務》文件分解到相關部門。每季度對各級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將工作成果進行量化,全程監督,持續跟蹤問效。

水資源規范化管理達標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不斷探索完善穩定多元的投入機制、整體聯動的監管機制、形式多樣的宣傳機制、科學管用的考評機制,確保管理成效穩步提高。

猜你喜歡
建湖縣水源地規范化
建湖縣供電公司護航“菜籃子”穩產保供
建湖縣強化責任 嚴守“安全線”
建湖縣開展涉爐企業“百日清零行動”
建湖縣推動工業企業自建燃氣設施專項整治
價格認定的規范化之路
基于因果分析圖法的飲用水源地保護探討
狂犬?、蠹壉┞兑幏痘A防處置實踐
高血壓病中醫規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滿足全科化和規范化的新要求
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土壤侵蝕經濟損失估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