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心用情講述和諧共生的美好故事
——評三門峽日報“天鵝回家”系列報道

2024-05-06 16:54胡文超
中國地市報人 2024年2期
關鍵詞:大天鵝白天鵝系列報道

胡文超

精描人鳥和諧,觀照生態之美。在一年一度的“白天鵝旅游季”到來之際,河南《三門峽日報》策劃刊發了一系列報道。首先是2023年10月11日至10月23日,在一版醒目位置刊發一組七篇的“天鵝回家”系列報道,講述三門峽迎接天鵝遷徙回歸的期盼之情和準備工作,展現了人鳥和諧的相互眷戀,折射出三門峽近年來生態建設的顯著成效。

三門峽是聞名遐邇的“中國大天鵝之鄉”,由于生態環境優越且與大天鵝生活習性相適應,是我國最大的大天鵝越冬棲息地,每年冬季都吸引著大批游客,一年一度的“白天鵝旅游季”多年來不僅是三門峽市重要的文旅品牌活動,也是三門峽日報每年初冬季節的報道重點。

如何在每年例行的報道中呈現新意,是我們新聞報道特別是季節性報道的難點?!度T峽日報》這組“天鵝回家”系列報道,推陳出新,呈現出較好的新聞性和可讀性,稱得上是一個很好的樣板。

突出細節 增添新聞魅力

這組“天鵝回家”系列報道,刊發于天鵝即將抵達三門峽越冬之際,一邊對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得到的信息進行暢想和描摹,講述天鵝的回家之路,一邊介紹了三門峽迎接“天鵝回家”的準備工作,回顧了三門峽市民與天鵝和諧相處的動人故事。

“10 月7 日晚他通過監測信號獲悉已有大天鵝進入中國境內時,喜不自禁”“它們多選擇夜間遷徙,平均飛行時速為60公里”“有一只大天鵝連續14年都飛臨三門峽越冬……有些大天鵝夫婦會帶著幼鳥一起遷徙到三門峽”“在景區湖中栽植荷花、睡蓮、蘆葦、香蒲、水生鳶尾等水生植物,……為大天鵝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協調周邊亮化單位對亮化設施進行調整”“選用的衛星跟蹤器目前主要為背負式,重量為22克至30克,僅占大天鵝平均體重的0.2%至0.3%”……

這組報道以扎實采訪為基礎,在圍繞主題充分展開的同時,體現出記者對各種細節的關注和運用。從首次進入中國境內時間、天鵝飛行時速、連續14年遷徙,到栽種植物、調整燈光等迎接回家所做的食物、環境等準備工作,以及留守天鵝的繁育,天鵝環志佩戴、積累了30余萬條衛星數據等,再到最后“10月19日下午,4只白天鵝翩然而至,停落在三門峽黃河公園蘆蕩煙雨湖”,這些由時間、數字、典型特例展現的細節,讓讀者對天鵝回家之路串聯起較為清晰的印象,對這里發生的天鵝故事產生了濃厚興趣,讓三門峽生態建設成就的公信力更上層樓。

細節決定成敗,細節也洋溢著讓報道鮮活起來的魔力,值得深入挖掘。

彰顯溫度 講好天鵝故事

除了細節,這組報道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天鵝的關愛,讓讀者感受到別樣的溫度。

講述根據衛星跟蹤器研判天鵝行程時,因為“10月8日早上點位不動”,分析天鵝“有時也會降落打盹兒,停歇之后,繼續啟程……”。提及一對留守天鵝繁育后代,“它們銜來柔軟的草修筑窩巢,雌鵝孵卵,雄鵝警戒、覓食,驅趕尋釁的鄰居……”講到科研人員無比寵愛這些天鵝,但仍希望“這些天鵝寶寶今年可能會飛走,飛翔是它們的使命”。

還有一些講述白天鵝生活習性的段落,“太陽逐漸滑向山后,寬闊的湖面蕩漾著清波,白天鵝一家吃飽晚餐,登上環島,天鵝媽媽用柔軟的脖頸觸摸孩子的臉,呈現出安謐、和平的優美神態”,以及“秋陽暖融融,安寧靜謐的湖水讓這些歸家的孩子紛紛進入夢鄉,它們都把脖子彎成一個圓圈,嘴喙抵在翅膀下,遠看如珍珠般鑲嵌在蒼龍湖上,一陣陣暖風吹來,它們的身體隨微波輕輕擺動”,對天鵝的珍重喜愛之情自然流淌,讓讀者倍感溫馨。

有細節、有溫度,是這組報道的最大亮點。

因地制宜 用心用情講述

作為季節性報道,而且為即將到來的“白天鵝旅游季”預熱的報道,難免遇到新掌握的采訪材料不足以支撐整個系列報道的情況,這組報道通過散文化的敘述,巧妙化解了這個難點。其中,第一篇《大天鵝的回家之路》、第三篇《生態奇跡 賦予黃河最美的景色》、第七篇《萬里層云“故人”歸》,不少段落筆觸細膩,接近文學創作,第四篇《環志,為大天鵝戴上“身份證”》、第六篇《一泓湖水 三種天鵝在此上演“老友記”》則稍接近科普散文。

前者例如,“是數以萬計的天鵝不遠萬里依時而來,是人與天鵝咫尺之間的和諧共生,是野生大天鵝一次又一次成功繁育……”又例如,“晚秋的天鵝湖畔,芳草萋萋,灌木茂密。青龍湖蓬松婆娑的蘆葦蕩里,晃動著一對天鵝的身影……天鵝有多美,湖水就有多美。湖水有多美,天鵝的愛情就有多美”,還有“在三門峽這方它們所眷戀的樂土上,它們享受陽光和美食,舒展愛情的枝條,踐行對生命的承諾——自由地愛,自由地活”。

后者比如在介紹給天鵝佩戴的衛星跟蹤器時,介紹了規格、重量、佩戴方式、如何發揮作用,還強調佩戴時要“最大限度縮短操作時間,避免大天鵝出現過多應激反應而受到傷害”。

在用心用情的散文化講述中,報道自然而然地回顧了以往白天鵝與三門峽的動人故事,如三門峽白天鵝繁育工作和2017年、2020年兩次奔赴異地救助佩戴環志的白天鵝的事跡,這些故事幫助新采訪的訊息一起支撐起整個系列報道卻不顯突兀。

融媒繽紛 發揮矩陣效應

在這組“天鵝回家”系列報道的同時,三門峽日報以及所屬的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客戶端等網絡新媒體,百花齊放,以繽紛多彩的形式進行了集中報道,以充分調動全域全員的積極性,參與到“白天鵝旅游季”的各項活動之中。

其中,《三門峽日報》于10月27日、11月1日先后刊發攝影圖片《“天鵝之城”景美如畫》《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展示藍天碧水與高樓相映的現代城市的生態之美。10月27日轉發了新華社于前一天播發的通訊《“天鵝之城”三門峽“掃榻”相迎越冬天鵝》。11月1日、3日刊發短評《今冬,“天鵝之城”與你有約》《讓白天鵝成為三門峽的幸福鳥》。

三門峽日報微信公眾號,除了轉發紙媒的報道,還開設了以圖片形式展示天鵝優美身姿的新欄目《冬季來三門峽賞天鵝》,目前已刊發4期;同時圖文并茂、持續跟蹤,刊發《發布倡議書 保護白天鵝》《白天鵝“先頭部隊”回家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琵鷺現身天鵝灣》《我市迎來4只越冬大天鵝》《我市越冬白天鵝已超200只!》等十余篇報道。

三門峽日報新媒體視頻報道,早在10月9號就策劃推出了“迎接天鵝回家”系列視頻的第一期《又是一年秋風涼,三門峽期待大天鵝回家》。截至目前,共發布迎接天鵝的各項準備、宣傳科普天鵝相關知識、講述天鵝回家之路以及廣大群眾、攝影師、鳥類愛好者與天鵝和諧相處等相關內容的視頻17條,并在微信視頻號、抖音、快手等多平臺分發,其中策劃的“迎接天鵝回家”系列視頻共6條,播放量達60萬+。

這一系列報道,形成了很好的矩陣效應,讓“天鵝回家”的關注度持續升溫。

結語:

三門峽日報圍繞“天鵝回家”,以系列報道為主,融合新媒體,多渠道集中報道,效果凸顯。其中,“天鵝回家”系列報道克服了季節性報道的難點,守正創新,突出細節和溫度,結合各部門所做的準備工作,以散文化的語言精心渲染氛圍、巧妙運用材料,為迎接“白天鵝旅游季”營造了良好的氛圍。這一系列報道,彰顯了三門峽為迎接白天鵝付出的心力物力,體現了三門峽堅持深化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心和信心,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方面體現了主流媒體的使命和擔當。

猜你喜歡
大天鵝白天鵝系列報道
守候
《今年兩會不一般》系列報道之四 不簡單:從議案到提案都成“金點子”
《今年兩會不一般》系列報道之三 不容易:從路上到云上都有“黑科技”
第三屆“三晉新農人”風采展示系列報道 蜂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發
三門峽市黃河公園大天鵝日間越冬行為研究
三灣黃河濕地:一群大天鵝在湖面振翅起飛
我的白天鵝
我的白天鵝
桃花源里的白天鵝
央視“說吧”系列報道實操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