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邊疆民族地區黨媒 須為構建和諧邊疆鼓與呼

2024-05-06 16:54楊元元
中國地市報人 2024年2期
關鍵詞:基諾族基諾邊疆民族

楊元元

我國邊疆民族地區與內地和沿海地區相比,大多屬經濟不發達、生產生活相對落后的地方,而且多與外國接壤。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邊疆民族地區的經濟有了明顯增長,群眾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但是仍然存在著經濟發展滯后、生產生活條件差等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問題。特別是境內外敵對勢力、敵對分子千方百計地插手和利用邊疆民族地區一些暫時的困難以及社會生活中的少數不良現象等,制造矛盾,激化矛盾,給邊疆的和諧穩定帶來了隱患。因此,構建和諧穩定的邊疆民族地區,既有利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也有利于促進邊防的鞏固。作為邊疆民族地區的主流媒體黨報,有義務、有責任為構建和諧邊疆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筆者以為,發揮輿論的引導作用,鼓勵勤勞致富、倡導互助友愛、引導鄉風民俗,是邊疆民族地區黨報在為構建和諧邊疆鼓與呼中要重點做好的幾項工作。

一、褒揚扶貧善舉,鼓勵勤勞致富

近年來,隨著國家惠農政策和脫貧攻堅的實施,邊疆民族地區的經濟有了快速發展。但由于主觀和客觀等方面的原因,一些偏遠山區“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

沒有發展,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和諧。發展是解決構建和諧邊疆中矛盾的關鍵。因此,邊疆民族地區黨報要在構建和諧邊疆中發揮主流媒體的作用,就必須圍繞經濟建設,宣傳報道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鼓勵群眾依靠發展夯實構建和諧邊疆的基礎。

筆者所在的《西雙版納報》根據當地實際,在宣傳報道各行各業發展經濟、富民興邊的同時,把重點放在脫貧攻堅上,大張旗鼓宣傳中央、國家及西雙版納州委、州政府脫貧攻堅的重大部署和具體的扶貧措施;大力宣傳各掛鉤扶貧單位參與扶貧的具體做法和經驗,強化掛鉤單位“不脫貧不脫鉤”的意識,為全州的扶貧工作提供可借鑒的經驗和起好引導作用。尤其是選取種糧大戶、產膠能手、養豬大王等勤勞致富典型的歷程和經驗,進行深入采訪和報道,樹立群眾致富信心、倡導勤勞致富。

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基諾山鄉居住的基諾族,是全國22個“人口較少民族”中的一個,1979年6月6日,國務院批準基諾族為我國的第56個民族。民族身份被確認后,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到基諾山鄉看望基諾族群眾,讓基諾族群眾備受鼓舞、倍覺幸福。1999年11月,國家民委和國務院扶貧辦有關領導到基諾山鄉調研,將基諾山鄉列為扶貧綜合開發示范鄉。2000年4月,云南省政府現場辦公會確定對景洪市基諾山和勐??h布朗山進行整體扶持,列為“兩山”扶貧綜合開發項目。同時,“兩山”又被國家民委列為全國22個人口較少民族扶貧綜合開發試點。黨的十八大以來,基諾山鄉同全國一道啟動了精準扶貧工作,基諾族群眾乘著黨和國家各項好政策的東風,全族群眾一同脫下了貧困帽,大步邁向富裕開放的新生活。2019年4月,基諾族宣告“整族脫貧”,2020年,基諾山鄉經濟總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均大幅度提高,成為少數民族脫貧攻堅的樣板。

對這一重大的脫貧攻堅項目,《西雙版納報》積極配合,利用文字、照片、圖表等多種形式,先后推出了《“兩免一補”喜煞基諾娃》《扶貧開發造?;Z山鄉》《有一種幸福叫黨的關懷》《基諾山:扶貧開發結碩果》《帶領“直過民族”既“富口袋”又“富腦袋”》《他是扶貧路上的排頭兵——李有強駐村扶貧記》等諸多報道。一方面及時宣傳了州委、州政府對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視,以及為此制定的確保扶貧項目運行的實施規劃和措施;另一方面報道了掛鉤基諾山鄉的部門和單位積極參與扶貧,幫助基諾族群眾解決溫飽問題和改善群眾生產生活設施的做法、成績和經驗。

這些宣傳報道,讓基諾族群眾自身強烈的發展和趕超欲望得到提升,從而積極配合掛鉤單位大膽發展生產。他們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擺脫“等、靠、要”的思想,增強了發展經濟脫貧致富的信心,許多群眾積極主動作為,腳踏實地發展經濟,涌現出了一些發展生產的典型、勤勞致富的模范。山鄉出現了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段麟p版納報》抓住這些脫貧攻堅帶來的喜人變化,派出記者采訪,及時刊出了《基諾族群眾的一面旗——記基諾山鄉巴卡村洛科新寨黨小組長胡阿香》《“小民族”謀求大發展》《巴卡小寨:基諾山上的“明星”》《基諾人民的心聲:唱支山歌給黨聽》《基諾山鄉小普希村:從貧窮落后到欣欣向榮的蛻變》等文章,跟進報道。

二、謳歌互助友愛,倡導自強不息

助人為樂、扶困濟貧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形成和傳承的美德,也是建設和諧邊疆的本質要求。建設和諧邊疆需要邊疆民族地區廣大干部群眾自覺發揚和傳承這些美德。邊疆民族地區黨報有責任把這些傳統美德的繼承同創建和諧社區、和諧家庭等活動結合起來,唱響弘揚互助友愛的主旋律,推動互幫互助社會氛圍的形成。

近年來,《西雙版納報》在宣傳助力構建和諧邊疆的進程中,利用消息、通訊、評論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助人為樂、尊老愛幼、鄰里團結等美德,對那些關心幫助鰥寡孤獨、五保老人、特困老人和殘疾人的好人好事,支援災區、救濟失業人員、幫助欠產戶增產增收等典型個人和單位進行有策劃有專題的報道,引導群眾構建和諧家庭、和諧村寨,為構建和諧邊疆夯實基礎。先后刊發了一系列深度報道,如《羅林希的決心:當好媽媽的拐杖》《17個困境兒童的媽媽——記云南省文明家庭獲得者李進英》《好人鑄就社會的良心——記西雙版納石化集團公司董事長柳天偉之善行義舉》等,通過這些報道,謳歌了和諧的家庭親情、人間友情、社會真情,倡導了熱心公益、團結互助的社會氛圍和人際關系,為群眾投身互助活動提供了學習借鑒的榜樣。

邊疆民族地區黨報要在構建和諧邊疆中發揮主流媒體作用,還要注意在實現人的心理和諧方面發揮作用。既通過媒體引導人們正確對待困難、挫折,樹立自尊自信、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又要通過新聞報道鞭撻那些無視愛心和褻瀆愛心的行為;同時還要通過新聞報道引導受助學生和受助群眾珍惜愛心捐贈,發憤圖強,自強不息。

勐??h居民謝偉雙腿殘疾不能并行,兩只腳只能一前一后地往前挪動,走起路來搖晃得讓人忍不住總想伸手扶他一把。但性格倔強的他憑著頑強的毅力,開過餐館,賣過百貨,搞過食品加工,養過雞,種過菜。他不但不要國家給他的最低生活保障金,還靠自己的勞動,掙回了孝敬父母和捐資助學的錢。一次,他在家門口撿到一個裝有600多元人民幣的錢包,便把錢包交給派出所民警,經多方打聽,最后還是他找到了失主。面對這樣一個自強不息的典型,《西雙版納報》及時派出記者進行采訪,報道了謝偉的創業經歷和拾金不昧的善舉。

三、抨擊蒙騙惡行,引導鄉風民俗

近年來,一些利欲熏心的企業和個人把坑蒙拐騙、制假販假的黑手伸向了邊疆民族地區,一些地方假種子、假化肥、假飼料、假農藥、假獸藥、劣質農機等屢禁不止,嚴重影響邊疆民族地區的農業生產,擾亂邊疆民族地區的市場,危害邊疆民族地區群眾健康,群眾對此痛恨不已。如果群眾的合法利益得不到維護,不僅會影響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甚至會被境內外敵對勢力、敵對分子利用,制造動亂,影響邊防安全。

因此,保護群眾的合法權益、維護邊疆民族地區的和諧是當地黨委、政府的事,邊疆民族地區黨報也絕不能袖手旁觀,而要擔負起主流媒體的責任,拿起輿論監督這件武器,對損害邊疆民族地區群眾利益的人和事進行大膽曝光?;谶@樣的認識,《西雙版納報》始終積極主動地正視存在的問題和矛盾,對損害群眾利益的現象進行曝光,先后推出了《警惕假蜂蜜》《養蜂人自曝造假黑幕》《切勿輕信中獎騙術》《這個集市假貨多》等新聞報道或評論文章,促使坑害群眾的問題得到解決,維護了邊疆民族地區群眾的合法利益和邊疆的和諧穩定。

勐??h布朗山鄉班章村老班章村民小組是中緬邊境線上的一個哈尼族村寨,有著數百年的種茶歷史。隨著普洱茶產業的興旺發展,“老班章”茶逐漸躋身高端普洱茶之列,深受國內外茶商和眾多愛茶人士的喜愛和追捧,茶價一路攀升,古樹春茶甚至每公斤過萬元,呈現出產銷兩旺的火熱勢頭。一些不良商家和個人借助其強勁的品牌優勢開展亂象宣傳獲取高額回報,嚴重損害了消費者權益和“老班章”茶的品牌和形象。2023年4月,老班章村民小組村民自主打響了保護“老班章”茶的第一槍,村民小組制定了村規民約,未經允許,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擅自在老班章轄區,以放飛無人機、拉橫幅、直播等方式進行宣傳。記者得知這一情況后,主動與老班章村民小組村干部取得聯系,采寫了《老班章村民:對電商直播亂象大聲說“不” 堅決維護“老班章”茶品牌和形象》的稿件,并以記者出鏡的方式拍攝了視頻,在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抖音號、今日頭條等新媒體平臺上進行發布,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特別是茶業界,群眾、消費者紛紛拍手叫好,給了不良商家一記警鐘,為治理“老班章”亂象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傳遞了正能量,也為有關部門及時發現問題、維護邊疆和諧創造了條件;同時在引導群眾誠實勞動致富、拒絕不義之財方面也起到了較好的作用。

邊疆民族地區黨報還應根據當地存在的一些影響和諧的隱患因素,有針對性地進行輿論引導,動員群眾行動起來,盡量減少不和諧因素。世居西雙版納的各族男子過去都有持槍持弩或通過各種方式狩獵的習慣。隨著國家保護野生動物資源法規和嚴禁私人擁有槍支規定的實施,西雙版納開展了大規模的收繳獵槍活動。但是,個別群眾卻無視這一規定,與政府玩起了貓捉老鼠的游戲,把獵槍藏在家中或山上,農閑時上山打獵,一方面破壞了野生動物資源,另一方面,打獵誤傷他人的現象時有發生,給受害者個人和家庭帶來傷害,影響了當地的和諧。為此,《西雙版納報》選取一些典型案例進行公開報道,抨擊破壞野生動物的違法行為;同時以細膩的筆觸,昭示偷獵存在的隱患。隨著《誤把他人當獵物,一槍崩了親家性命》《玩槍走火,一人歸西》《緝槍治爆深入人心群眾主動上交槍支》《制造火藥又藏槍支 觸犯法律后悔莫及》等一篇篇文章見報后,一些過去心存僥幸、私藏槍支的農民認識到自己的過錯,都主動上交槍支。對群眾這些可喜的轉變,《西雙版納報》及時派出記者進行專題采訪報道,《“鳥事”三初》《紅梅花雀來 “鳥事”變大事》等稿件,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哈尼族群眾從過去的“獵鳥人”到如今成為“愛鳥人”的轉變。

黨報要在構建和諧邊疆民族地區中發揮主流媒體的作用,就要時刻關注邊疆民族地區群眾的思想動向和活動規律,并運用新聞手段進行引導性的報道,教育群眾放棄那些可能給和諧邊疆民族地區和諧帶來危害的行為。近年來,隨著邊疆民族地區農民腰包里有了錢,鄉風民俗出現了不文明苗頭;一些地方酗酒成風,酒醉飆車和損物傷人現象時有發生,給社會治安帶來了影響。為了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減少不和諧因素,《西雙版納報》把農村創建文明村、守法村、文明戶等活動與構建和諧邊疆這一主題結合起來,大張旗鼓地報道文明新風,批評有悖和諧行為。與公安、交警部門合作,在《西雙版納報》開辦《平安西雙版納》專版,開設“平安交通”“平安西雙版納”等專欄,推出了《酒后縱火燒自家房屋被拘留》《酒醉傷人跑掉,酒醒悔悟自首》《過節酒后騎摩托,一頭撞在貨車上》等稿件,引起了青少年家長和有關部門的重視,大家積極采取多種形式,引導群眾處理好飲酒與生產、飲酒與過節的關系,有效減少了酗酒造成的交通肇事和社會治安問題。與公檢法司等部門合作,多年來持續開辦《法治西雙版納》專版,開設“檢察在線”“西雙版納法苑”等專欄,推出《檢察官用好醉駕案例“活教材”》《網約車發生交通事故 停運損失怎么賠?》等典型案例,時刻警醒讀者。同時,與交警部門聯合,在微信公眾號、抖音等平臺,曝光一些酒駕、醉駕等違法行為,大力宣傳交警整治酒駕、醉駕的行動,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讓“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的觀念深入人心。

猜你喜歡
基諾族基諾邊疆民族
基諾族太陽圖騰分析和海報設計實踐
做一回基諾人
基諾族確認40年來的親歷與思考
少數民族音樂—基諾族
邊疆民族地區高校開展合唱團的重要性
基諾山“森林交換”的環境史研究
大鼓敲響基諾山
《中國邊疆民族研究》征稿函
附錄:《中國邊疆民族研究》1—6輯目錄
《中國邊疆民族研究》征稿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