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個“賦能”助力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2024-05-06 23:00蘭建平
浙江經濟 2024年2期
關鍵詞:賦能經濟帶市場化

從沿海向沿江發展,推進“六個賦能”,用浙江更多的“長”板與“強”項,賦能“長江經濟帶”

長江經濟帶,是中國經濟雙循環新格局的樞紐,也是從沿海開放向沿江開放發展的核心。2023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更好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浙江作為最早沿海開放的省份之一,在面向海外市場的發展中,演繹了外向型經濟發展最濃墨重彩的一筆,成為沿海地區經濟發達省份。從外向型經濟為主導到雙循環新格局為主導,從沿海向沿江發展,推進“六個賦能”,用浙江更多的“長”板與“強”項,賦能“長江經濟帶”。

生態文明理念的賦能。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發源地,浙江一以貫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著力為浙江區域經濟打上綠色的logo。以“河長制”“千萬工程”“藍色循環”模式等探索,統籌好資源保護和要素保障;建立綠色發展財政獎補機制,將財政獎罰與環境質量掛鉤;實施全國首部省級生態產品總值(GEP)核算標準,探索核算結果應用……浙江的制度改革和技術標準創新,為沿江區域提供了一批可供復制推廣的經驗。

市場化意識賦能。浙江是全國市場化程度最高、民營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在推進市場機制改革、優化市場環境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浙江的政策與制度供給,有助于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各種資源優化配置。通過市場化改革的實踐探索和經驗復制,建立沿江省份市場化運作的區域合作平臺,有效打破地域間的市場分割與壁壘,促進建立開放有序的統一大市場體系,加快促進商品、服務、人才、資金和技術等各種要素資源有序流動和優化配置,實現經濟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提升整個長江經濟帶的綜合競爭力。

數字經濟賦能。數字經濟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主體,浙江數字經濟位居全國第一方陣,正深入實施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運用數字經濟的長板,在技術輸出、經驗分享、模式創新、生態共建等層面助力長江經濟帶未來產業發展。以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一體化建設,沿江算力走廊打造等協同推進數據、算法、算力等高維競爭,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通過推動數字孿生、工業互聯網等技術應用,幫助沿江傳統制造業企業實現智能化改造,提高整體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高水平開放賦能。高水平開放是國際國內循環新發展格局背景下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長江經濟帶兼具沿海沿江沿邊和內陸區位,肩負高水平構筑開放新高地的戰略使命。浙江作為改革開放先行地,正在加快打造高能級開放強省,著力提升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樞紐節點功能和制度型開放水平,將通過寧波舟山港“世界一流強港”建設加強與沿江腹地聯動,通過長江經濟帶自貿區聯盟建設分享制度創新經驗,通過“義新歐”中歐班列線路和班次增加提升長江經濟帶開放能級,更好地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更好暢通雙循環、促進內外聯動。

政務數字化賦能。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黨委政府整體智治的重要目標,是以人民為中心理念的重要體現,也是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浙江政務服務改革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從“四張清單一張網”到“最多跑一次”改革、再到數字化增值服務推進,浙江緊扣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加快從點上便捷服務到整體增值服務的全面升級。這種模式可以為長江經濟帶其它地區政務服務創新提供借鑒,促進區域營商環境的整體優化,吸引更多投資。

數字文明新形態賦能。數字文明作為新時代新的文明形態,為長江文化傳承發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從沿海走向沿江提供更多的共同實踐和探索的新場景。從烏鎮互聯網大會到良渚論壇,是古代文明與現代技術的有機統一。各種新一代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深入挖掘和整理長江流域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實現文化作品創造轉化;VR/AR虛擬現實技術、AI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打破時空限制,讓全世界身臨其境感受長江文化;數字平臺使得長江文化的傳播更加便捷,高效提升長江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猜你喜歡
賦能經濟帶市場化
超越賦能范式的數字鄉村建設共同體何以形成
一條江的嬗變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之路
試論二人臺市場化的發展前景
離市場化還有多遠
陜西呼應長江經濟帶
解讀玉米價格市場化改革
“大藍鯨”系統:打造增強型的新廣播
爭鳴|少兒音樂教育需重新為音樂“賦能”
長江經濟帶與漢江生態經濟帶如何協調融合
“泛市場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評《泛市場化批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