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用戶觸點”到“傳播爆點”
——品味2023央視中秋晚會的創意之美

2024-05-06 16:54陳建華
中國地市報人 2024年2期
關鍵詞:宜賓晚會長江

陳 卓 陳建華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3 年中秋晚會(以下簡稱“2023央視秋晚”)在月圓之夜如約上演,美輪美奐的舞臺設計、精彩紛呈的節目編排、獨具匠心的古風新韻以及質樸生動的創新表達,給海內外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和美好回憶。

2023年的中秋晚會主舞臺設在四川宜賓三江口長江公園,唯美與浪漫的舞臺效果給受眾帶來了一種飄逸靈動的佳節氛圍。整個晚會內容精巧濃縮了宜賓城市宣傳語“長江首城、宜人宜賓”的文化意境,緊扣當地鮮明的長江文化來謀篇布局,分設上篇《月涌大江》、中篇《江水三千》、下篇《江月年年》三個篇章,20多個歌舞節目圍繞宜賓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個性鮮明的“詩、酒、月、水、竹”五種文化意象展開,傳遞出中秋團圓與家國情懷的溫馨情感。

一、技藝與文藝“相伴相隨”

宜賓地處云貴川三省接合部,金沙江、岷江、長江在中心城區交匯,形成壯觀遼闊的三江口。宜賓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距今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3000多年的種茶史,4000多年的釀酒史,也是古南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素有“萬里長江第一城·中國酒都·中華竹都”的美稱。

因水而興,因水而榮。興盛的碼頭水運造就了這座城市多姿多彩的長江文化、哪吒文化以及酒茶文化等,豐富和鮮明的地域特色,在2023央視秋晚節目策劃、編排、創作過程中大放異彩。特別是晚會的錄制過程,在《央視新聞》探班現場直播節目中,流量明星和特邀嘉賓先后體驗和感受了宜賓400多項非遺技藝,在創意策劃和靈感創作中,眾多非遺技藝與文藝表演“相伴相隨”,穿越古今,煥發出濃墨重彩的時代生機。

其中,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宜賓面塑吸引了很多明星嘉賓的關注。這項“指尖上的絕活”是川南地區知名的民藝民俗。主要以瓜果、蔬菜、卡通為創作主題,以糯米粉、面粉為主料,植物色和糖品為輔料,制出的面塑既可看,又可食。面塑藝人根據所需隨手取材,在手中幾經捏、搓、揉、掀,用小竹刀靈巧地點、切、刻、劃,塑成身、手、頭面,披上發飾和衣裳,頃刻之間,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便脫手而成。在《央視新聞》探班現場直播節目中,一只栩栩如生的面塑大熊貓,其憨態可掬的形象引起了很多嘉賓的興趣。在現場直播互動中,王祖藍和麥嘉欣現場跟隨非遺傳承人學習宜賓面塑制作技藝,任素汐和楊恩又則體驗糖畫制作,古老的非遺技藝在流量明星的“帶貨”下,技藝與文藝“相伴相隨”,傳統與現代“并肩而行”,不僅拓展了節目拍攝場景,在一招一式中,淋漓盡致地展現給廣大受眾。

此外,宜賓珙縣苗族蠟染、江安竹簧和竹海全竹宴等非遺技藝,在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的交融碰撞中,架構起跨越時空的橋梁,形成了一個個破層出圈的“用戶觸點”,無形之中引燃了大眾的好奇心。每一期直播節目的在線人數和留言評論量均突破10萬,讓宜賓厚重的文化古蘊有了時代新韻。

二、文化與美學“視野交融”

除了意猶未盡的互動環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理念,貫穿了2023央視秋晚節目編排和錄制過程的始終,古風古韻、國潮新風也是晚會節目的一大看點。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這里孕育了浩瀚博大的長江文化,也哺育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長江文化最具包容性,處于長江上游的宜賓,本身就是一座文化多元的城市,是云貴川渝四省市的重要節點城市,自古以來,就是南向出川的重要門戶。結合每個節目的特色,編創人員在舞美設計和演員組合上下功夫,以嶄新視角呈現音樂中的諸多巧思,兼顧民族性與國際化的藝術風格,邀全球華人詠月、賞月、共度佳節,用藝術語言講好中國故事。

宜賓有不少名勝古跡,而且留下了許多文人墨客的名人軼事和詩詞典故。比如,有文獻記載的就有杜甫、蘇軾、黃庭堅、范成大等詩人,他們先后來到宜賓,并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佳作,有的寄情宜賓山水之美,有的贊美宜賓美酒佳釀,還有的則歌詠大江奔流的豪邁。其中,最出名的是黃庭堅曾在謫居宜賓三年間創作的53首詩、18首詞、11篇文賦,包括《苦筍賦》《煎茶賦》《對青竹賦》《安樂泉頌》等膾炙人口的佳作,宜賓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耳熟能詳的“流杯池”是2023央視秋晚外景拍攝地之一,也是北宋年間黃庭堅根據晉代書法家王羲之《蘭亭集序》中的“流水曲觴”意境,利用天然石谷建成,石壁上的書法石刻真跡琳瑯滿目,是十分珍貴的藝術瑰寶。2023央視秋晚錄制期間,表演嘉賓井柏然和郁可唯在流杯池里攜手齊唱歌曲《不染》,在峽谷之間,身著古樸服飾的青年樂手們,撫古琴、擊大鼓、吹笛簫……伴隨著谷底緩緩流出的清泉,帶人夢回千年之前,生動再現《蘭亭集序》里“曲水流觴”的浪漫共鳴。

類似的創造性場景應用還有表演嘉賓毛曉彤和好妹妹合作的舞臺劇《月》,選擇在素有“萬里長江第一古鎮”之稱的李莊古鎮取景,這座小鎮不僅有著1400多年的悠久歷史,在抗戰時期,古鎮里的月亮田還是我國建筑大師梁思成、林徽因夫婦工作生活過的地方,如今的梁林故居被稱為“人間四月天”的舊地。在富有詩意的月亮田,亭臺樓榭與小橋流水相得益彰,表演嘉賓或泛舟水面,對月當歌,或穿梭于古街古巷,懷念鄉情;悠揚的笛聲跨越山河,在光影交替中見證歷史,以全新視野充分調動觀眾最真實的多感官體驗,觸發溫情、極致、感懷的心弦,制造出一個個傳播爆點,傳遍四海。

三、自然與科技“交相輝映”

作為展現科技創新和傳播技術的綜合平臺,央視秋晚總是會給大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覺體驗。

三江六岸的高層建筑、江水岸線、城市橋梁等夜景燈光也是此次晚會主舞臺氛圍布置的一部分。2023央視秋晚舞臺背靠三江交匯的三江口和對岸的白塔山,在規劃設計中,主舞臺充分利用宜賓三江口自然風貌,主舞臺設計的大型鏡框猶如一臺攝像機的取景框,以AB面360度靈活構圖,與三江六岸獨特的自然風光構成一塊可移動、可視化的屏幕,輔以環繞式布光和鏤空結構的燈架布置,最大限度地讓觀眾領略包羅萬象的長江風光。

為體現長江文化和江水靈動,主舞臺中央專門營造了“水池明月”的景觀,與遠處的白塔、夾鏡樓等遙相呼應,在“鏡框”內呈現出遠、中、近、特不同景別的立體空間,讓人造景觀和自然風光在科技手段加持下融為一體,有山、有長江、有圓月,凸顯了中秋晚會團圓的主題,這一精妙的創意設計受到眾多參演嘉賓的點贊。

節目是內容載體,傳播才是終極目的。為滿足受眾在移動端設備收聽收看,進一步擴大晚會收視覆蓋面來增強用戶的互動感,2023央視秋晚充分利用智能AI橫轉豎的裁切算法,首次以豎屏方式進行新媒體制作,現場所有的豎屏信號源均共享的是橫屏的4K信號源,在更多視角與細節的呈現中,力求打造新時代、新場景下的萬家團圓、家國盛世的和諧景象。于是,相關團隊在策劃創意階段反復溝通,充分利用主舞臺周邊20多個4K超清機位,利用央視總臺云端AI算法進行智能“橫轉豎”,回傳到現場制作區域,給豎屏的制作團隊提供一個經過AI裁切的豎屏機位,供編輯團隊進行二次創作,確保舞臺上的表演兼顧橫豎屏畫面空間的藝術呈現,讓豎屏觀眾同樣能在沉浸式體驗中度過一個“小而美”的掌上中秋。

結語:

在文化的創新表達中,只有體裁、題材、形式、手段的充分發展,才能推動作品打動人心。2023央視秋晚節目創作人員通過對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中國傳統節日在新理念、新技術、新場景中實現自我超越,為優秀傳統文化在審美表達上開創了新的全景視窗。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 央視秋晚的流量加持下,宜賓的四個外景拍攝地也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紛紛前來“打卡”。2023年國慶長假,全市重點景區游客接待量增長400%以上。當然,幸運不會從天而降,看似偶然的背后,離不開長期的用心經營。一座城市能有多吸引人,關鍵是這座城市的人有多可愛。一座座城市爆紅的背后,是這些城市的人久久為功的積累積淀和開放包容,才會促成城市與流量的“雙向奔赴”。

猜你喜歡
宜賓晚會長江
長江之頭
The New Trends in Graphic Notation After 1945
宜賓面塑的保護、傳承與創新探討
長江之歌(外二首)
長江圖(外二首)
宜賓(外四首)
宜賓豆腐乳毛霉分離及應用
慈善晚會3
慈善晚會2
慈善晚會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