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縣級融媒賦能基層黨員冬訓

2024-05-06 16:54劉露
中國地市報人 2024年2期
關鍵詞:冬訓黨員基層

劉露

冬訓是對農村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在冬閑季節進行的一種教育,現如今,冬訓工作已經成為黨員思想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把縣級融媒體中心建成國家基層治理的傳播陣地,通過基層黨員冬訓等載體,把黨的理論之光送到更廣大的群眾中,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課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強調“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作為基層網絡傳播的重要載體,當前縣級融媒體在全國范圍普遍性地建立起來了,基本實現了全覆蓋,已經邁入2.0階段。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新媒體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No.14(2023)》,全國已有2585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成運行,媒體融合格局向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發展,區縣級融媒體在輿論引導、平臺建設、服務功能拓展等多方面都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基本完成從數量增長向質量提升的轉變,逐步實現高質量發展。而隨著縣級融媒體的不斷發展壯大,報紙+電視+廣播+新媒體的全媒體傳播體系,也為基層黨員冬訓工作提供了新的探索路徑。

一、聚合“媒體+”,擴大宣傳“輻射圈”

開展基層黨員冬訓,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堅持與時俱進、守正創新。那么,該如何切實提高冬訓工作質量成效,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作為連接群眾、服務群眾、打通基層宣傳“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徑,縣級融媒體中心應當主動擔當、靠前服務,將冬訓宣傳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做。

縣級融媒體中心是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依托,具有整合傳媒資源、提供多樣化信息和傳播渠道的職責,為基層黨員提供正確的思想引領和輿論引導的同時,反映基層黨員的聲音和需求,從而形成良好的信息閉環。

在冬訓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融媒體中心通過運用多種媒體形式,如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以及新技術手段,如社交媒體、移動應用等,可以為基層黨員提供及時、全面、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和信息服務。

圍繞黨員冬訓專題,江蘇省射陽縣融媒體中心全媒體平臺開設“冬訓冬學有‘射’彩”專欄,推出了《特庸鎮“冬訓大餐”為黨員充電蓄能》《港開區書記“第一課”點燃黨員冬訓新熱潮》《盤灣鎮推動黨員冬訓走深走實》等報道,“射陽發布”微信公眾號推送《100萬+!新華社點贊射陽:春聯送“理”,燃起冬訓“一把火”》《“三下鄉”來了!在家門口暢享新春“惠民大餐”!》等文章,這些都為黨員冬訓工作的開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同樣,為全方位展示基層黨員冬訓的生動實踐,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融媒體中心憑借傳統媒體+新媒體的矩陣優勢,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網絡標語、海報等方式,多層次、多途徑開展宣傳推廣,營造密集宣傳聲勢,做到黨員冬訓工作“報紙上有文字、廣播里有聲音、電視上有圖像、手機里有視頻”,尤其是對活動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特色做法進行進一步的追蹤宣傳報道,刊發了《“三項工程”引領“嘉鄉”冬訓“一路生花”》等特色活動、新鮮經驗,推動理論教育與輿論宣傳同頻共振,廣泛展示冬訓工作成效和黨員精神風貌,營造出良好的輿論氛圍。

二、擴容“冬訓+”,活動宣傳靠前服務

黨員冬訓是廣大基層黨員的“必修課”,隨著冬訓工作不斷創新發展,近年來,全國各地基層冬訓的形式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活。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東橋中心小學黨支部持續拓寬學習渠道,創新冬訓模式、打造冬訓“樣板課”,通過開展專家講課、書記黨課、黨員黨課、學生黨課等形式的黨課學習活動,進一步提升基層黨員冬訓理論學習成效;江蘇徐州新沂各基層黨組織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開展了“我們的節日”“志愿服務”等系列活動;常州市武進國家高新區北區喜盈門社區把“非遺文化——麥稈畫”搬進了冬訓課堂,賀北社區以黨員冬訓為契機,幫助黨員群眾解決“微難題”“微心愿”;常州市武進區前黃鎮前進村還將“中央一號文件”融入詩歌朗誦、情景演繹,開展“理論+文藝”式冬訓宣講。

面對這些形式新穎的冬訓活動,縣級融媒體中心不應僅僅是在活動當天進行新聞報道,而是要能夠提前介入、早做謀劃,針對不同的活動形式制訂不同的宣傳方案,比如,對于一些實操類冬訓課程,可由記者進行體驗式報道,使新聞更具現場感,報道更加立體、全面、深入;對于“理論+文藝”式冬訓宣講,可借助廣電智慧社區,點對點投放到更多鄉鎮老百姓的電視屏幕上,讓老百姓足不出戶隨時點播觀看;對于為困難黨員送上“冬訓加油包”等關懷式活動,則可以通過紀實性的短視頻、微紀錄片,全過程展示活動過程,號召廣大黨員共同參與互助項目,形成氛圍,擴大聲勢,進一步推動黨員冬訓工作提質增效。

重大題材報道要講好中國故事,展示良好形象,鼓舞斗志,凝聚共識,堅定信心,激勵人心,營造意氣風發、團結奮進的輿論氛圍,做主流輿論的堅定引領者。面對冬訓工作節點中的重大題材和熱點,則更要精準把握、全面謀劃、響亮發聲。在2022年武進區冬訓工作中,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學習,武進區融媒體中心與區委宣傳部門聯手打造了“沉浸式”電視理論宣講節目——《“新思想 聽吾說”理論直播間》。節目一期一主題,圍繞黨的二十大,聚焦科技創新,展現勇當先行的常州實踐;聚焦鄉村振興,分享田間地頭的常州成果;聚焦民生福祉,講好溫度暖暖的常州故事。節目特邀常州高校思政教師、常州籍名人、百姓名嘴走出演播室,走進田間地頭、企業車間、商圈樓宇……將“理論話語”轉換成“群眾語言”,將“理論觀點”轉換成“樸實道理”,潛移默化之中很好地對黨的二十大召開的重大意義、核心要義、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等方面作了深入淺出的解讀,并通過視聽語言更好地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節目在區融媒體電視端、新媒體端等多媒體平臺同步推出,“線上+線下”同步發力,依托網絡平臺,開設“聽吾說”專欄,打造“微宣講”,營造了濃厚的宣傳氛圍,在基層黨員冬訓工作中掀起了濃厚的學習熱潮。

三、創新“視頻+”,宣傳形式多樣化

黨的聲音引領時代潮流,推動社會進步?;鶎狱h員冬訓,離不開引導廣大黨員讀原著、學原理、談感悟、話成長的宣講員,離不開引導基層廣大黨員干部將黨的理論學深走實的“百姓名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更靈活、更生動的視頻學習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流行的學習方式。為此,不少縣級融媒體中心通過創新實踐,將兩種學習模式有效結合,通過多樣的表達方式讓宣講內容得到更加立體化的呈現,從而吸引更多的人積極參與,讓黨的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同樣以武進區融媒體中心“沉浸式”電視理論宣講節目——《“新思想 聽吾說”理論直播間》為例,每期節目為七到八分鐘的長視頻,為增強可看性,又細分三到四個短視頻,通過理論故事化的形式力爭宣講有思想不失趣味,有“情懷”也兼容“干貨”。節目內容上,既有理論深度,也有實踐溫度;既有紅色故事,也有綠色發展;既有創業青年,也有科技藍海。第一期節目《穿越時空擁抱未來》,宣講人帶著大家一起走進洛陽鎮王諍將軍的故居、走進5G直播車,當我國第一部半部電臺出現在觀眾眼前時,那些虛無縹緲的無線電技術也就有了可感知的模樣;當達人挑戰賽的現場以4K畫面實時出現在大家的手機上,我國數字技術發展之迅猛也就自然而然成了大家腦海中的現實圖景。再如,第二期節目圍繞鄉村振興,設置了雪堰鎮新康村、嘉澤鎮躍進村、牛塘鎮丫河村、湟里鎮西墅村四個點位,每一個點位分別設置了不同的呈現方式,當講到牛塘鎮丫河村的“五治”融合時,還專門設置了一個一分多鐘的情景短劇,由當地村民本色出演,故事情節并不復雜,兩個人從矛盾激化再到援法議事堂鄉賢熱心調解成功,通過理論宣講故事化,讓節目更具可看性、趣味性。不少群眾看后反映,節目較能引起思想共鳴,真正實現理論宣講實起來、活起來、強起來,入腦入心、走深走實、見行見效。

為取得良好的傳播效果,節目還精心設置了互動環節,激發線上線下觀眾的參與熱情,通過視頻觀看互動問答、有獎競猜、打卡學習等方式來讓廣大黨員在學習中有更多成就感、獲得感,推動基層黨員線上學、體驗學、深度學、互助學、喜歡學。據不完全統計,節目平均每期觀看量均超過千人,七期節目受眾累計超過一萬人次,尤其在青年群體中廣受追捧,累計收獲數百條留言評論,顯示出黨的創新理論在群眾中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尤其在許多基層單位,有干部職工自發組織共同觀看,也有主管領導帶隊觀看、點評,共同分享學習實踐成果,為深化冬訓學習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全社會掀起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學習”“大宣講”的熱潮。

結語:

總而言之,圍繞做好基層黨員冬訓的宣傳工作,縣級融媒體中心要充分發揮自身能動性,用活用好融媒傳播利器,通過全媒體全景式呈現方式,以及一個個有思想深度、有創新創意、有質有量的優秀作品,不斷延伸基層黨員冬訓“新內涵”,充分展現好轄區黨員群眾精神面貌的同時,努力推動黨員冬訓學習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的生動實踐。

猜你喜歡
冬訓黨員基層
重慶市黨員冬訓“十佳案例”
我是黨員向我看
基層為何總是栽同樣的跟頭?
“我是黨員,就要沖在最前面!”
基層在線
基層治理如何避免“空轉”
轉移黨員組織關系的要求
對慰問貧困黨員的反思
走基層
中國劃艇隊2014年冬訓運動負荷特征解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