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橋戰役的勝利貴在戰術創新

2024-05-07 13:35孫洪斌
鐵軍 2024年5期
關鍵詞:車橋粟裕戰役

孫洪斌

2024年是著名的車橋戰役勝利80周年,此役成為新四軍在華中地區殲滅日軍最多的一次戰役,打通了蘇中與蘇北、淮南、淮北抗日根據地的聯系,揭開了華中地區戰略反攻的序幕。一師師長兼政委粟裕在戰役的醞釀、調研、部署、作戰等全過程中,審時度勢,科學決策,大膽創新,出奇制勝,為整個戰役的完勝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主心骨作用。

宏觀上明察大勢

車橋戰役是1944年3月5日打響的,粟裕為何下決心打此戰役,主要源于他對當時抗戰形勢的清醒和準確的認識。他認為,當時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抗戰的形勢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各戰場上的狀況正朝著有利于反法西斯同盟國陣營一方發展,國內抗戰形勢也有了重大變化,全民族抗戰進入戰略反攻階段,抗戰勝利的曙光已經顯現;廣大軍民在中共中央華中局及新四軍軍部的領導下,同日偽頑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在敵后戰場取得了反“掃蕩”反“清鄉”反“摩擦”等一系列斗爭的勝利,同時加強民主政府建設,至1943年底,華中地區縣以上全部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半數以上的鄉鎮有了黨的機構和群眾組織,敵占區大幅縮水,敵人控制的地區和人口僅占16%左右。粟裕敏銳地感到新四軍在華中已具備條件打一個規模大一點的戰斗或戰役,為奪取抗戰的最后勝利再立新功。

微觀上深度調研

眾所周知,粟裕是我軍一位足智多謀的常勝將軍,然而他每一次的決策和打勝仗都不是偶然的,真正做到了“凡事預則立”和“知己知彼”,從而胸有成竹,力求“百戰不殆”。

粟裕在策劃車橋戰役期間,作了深度的調研和充分的準備。他利用去盱眙黃花塘新四軍軍部匯報工作之機,從東臺帶上師部偵察科長嚴振衡、少數參謀、測繪人員和一個連,沿途經興化、江都、邵伯湖等地,后經天長至黃花塘,歷時近1個月,對南線沿途地形、敵情和民情進行實地考察。軍部會議后,粟裕決定再對北線進行考察。他從天長坐船到金湖,經過林集(今淮安區漕運鎮)地下交通站,在附近渡過運河對車橋、曹甸(今寶應縣曹甸鎮)周邊查看地形、了解敵情,這期間粟裕一行接觸走訪了多方人員,有干部群眾、小商小販、保甲長等,詳細了解車橋周邊的陸路水道、敵人據點內日偽軍人數等各種情況。通過這一趟縝密詳細的調研考察,粟裕最終堅定了組織發動攻打車橋的想法。他認為,一是距淮安縣城東南20多公里的車橋是軍事重鎮,日偽頑在此苦心經營多年,拔除車橋這個中心據點,將提振華中廣大軍民抗戰必勝的信心,周邊的各個小據點也將朝不保夕、土崩瓦解;二是車橋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地處淮安、阜寧、寶應三縣交界,也是新四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師的接合部,也是敵人兩支部隊的接合部。此外車橋還是蘇中、蘇北、淮南、淮北四大抗日根據地的接合部,拿下車橋,四大根據地連成一片,其意義非同小可;三是為打援創造機會。

戰術上貴在創新

粟裕在我軍眾多將領中,以足智多謀、善用奇兵著稱。車橋戰役是粟裕審時度勢、善于用兵的代表作,充分體現了他高超的軍事指揮才能。

縱觀整個車橋戰役在戰術上可謂多種多樣、新招迭出,有著很多出人意料和可圈可點之處,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戰前運用聲東擊西的戰術迷惑麻痹敵人。新四軍突然發動了車橋戰役,打得據點內的敵人猝不及防、倉促應戰,完全處于被動狀態。二是游擊戰和運動戰相結合。這主要體現在戰前攻打車橋部隊的數千兵力,從東臺三倉一帶奔襲近200公里路程到車橋,當時新四軍一師動用了5個多團的兵力,加上一部分地方部隊,組成了3個縱隊,其中第二縱隊負責主攻車橋,第一和第三縱隊負責擊退或殲滅從淮陰、淮安、漣水等方向來增援的日軍。3個縱隊均在戰前長距離地奔襲至作戰地點,充分體現了運動戰的特點。同時,在整個戰役過程中,又有許多游擊戰,特別是地方武裝、民兵的破大路、埋地雷、挖掩體等行動,都是典型的游擊戰了。三是攻堅與打援并舉。車橋戰役是“攻堅打援”,且兩者并舉,從中可以體會到粟裕用兵的奇妙及高超的指揮藝術。首先看“攻堅”:車橋曾是國民黨江蘇省政府偏安之處,1943年2月,在日軍“掃蕩”時,陷于敵手,其據點在周邊眾多據點中是中心據點,實力是最強的??梢娷嚇蚴莻€易守難攻的“硬骨頭”,敵人也認為車橋固若金湯,新四軍輕易不會攻打車橋。在軍事上,常規用兵也是先打弱敵再攻強敵。粟裕打破常規,反其道而行之,率部舍近求遠,迎難而上,果斷出重兵長途奔襲,避弱就強,采用“掏心戰術”,出其不意,從中心開花,出奇制勝。其次看“打援”:車橋是中心據點、軍事重鎮,粟裕分析,戰斗一旦打響,駐守淮陰、淮安、漣水、泗陽等地的日軍必然前來增援,增援的又必然經過車橋西北之蘆家灘,而蘆家灘周圍地勢低洼,有縱橫1公里的蘆葦蕩,是打伏擊的絕佳地點。粟裕對打援高度重視,“打援”的部隊比“攻堅”的人員多,先后伏擊了5個批次的援敵,共殲滅日軍400人以上,達到了戰前預期,取得了“攻堅”和“打援”的雙豐收。

總之,在車橋戰役中運用的多種戰術,可以說是在華中抗戰中運用戰術最多的一次戰斗。與此同時,粟裕還在整個戰役中,將多種戰術靈活運用,融合運用,交叉運用,比如在“攻堅”戰中,在運動戰大膽運用游擊戰中的奔襲、破襲、偷襲、強攻等;在“打援”中,將阻擊、追擊、白刃等戰法戰術都能大膽并嫻熟地加以多重運用。此外,戰前的聲東擊西,戰役進行中的新四軍三師配合策應(攻打車橋北面的朱圩子據點),戰后轉移時,又乘勝威逼、順手牽羊收復周邊涇口、曹甸、張橋、魯家莊等十幾處據點,從而進一步擴大了車橋戰役勝利的影響力,這些都是粟裕在車橋戰役眾多戰術中的可圈可點之處。

車橋戰役以較小的代價(負傷185人,犧牲53人)取得了“車橋大捷”,新四軍代軍長陳毅等軍領導特傳令嘉獎,稱贊“車橋之役,連戰皆捷,斬獲奇巨”,而“斬獲奇巨”與粟裕的妙出奇謀、善用奇兵是密不可分的。因此,陳毅等軍領導的嘉獎令,正是對粟裕創新戰術、出奇制勝的最佳褒獎。

(責任編輯李根萍)

猜你喜歡
車橋粟裕戰役
車橋剪紙:傳統藝術與時代精神的相互融合
第一次開飛機
戰役中的你
劉少奇與粟裕交往二三事
基于車橋耦合動力分析的橋梁動應力計算方法
車橋耦合振動對混凝土早期性能的影響及其損傷機理
大跨度公路斜拉橋車橋耦合振動豎向響應分析
粟裕談黃橋戰役
備而不發,功不可沒——評抗美援朝“第六次戰役”
粟裕與攻臺作戰的準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