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副中心城市建設推動南陽高質量發展

2024-05-07 18:09張亞培
國際公關 2024年5期
關鍵詞:南陽市高質量發展

張亞培

摘要:現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為南陽今后更好的發展帶來了一系列政策方面的優惠。在南陽高質量建設現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進程中,憑借政策優勢、歷史文化底蘊、地理優勢、人口優勢、產業基礎等各方面的優勢,不斷加快構建高質量新發展格局。

關鍵詞:南陽市;高質量發展;省域副中心城市

南陽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位于豫鄂陜三省的交界處,總面積為2.66萬平方公里,是河南省面積最大的一個市。[1]同時,南陽也是一個人口大市,常住人口已達到971萬,經濟總量體量大,在河南排名第三,2022年實現生產總值4 555億元?,F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為南陽今后更好的發展帶來了一系列政策方面的優惠,南陽應抓住機遇,利用各方面的有利政策,憑借其自身的人口優勢、交通優勢和深厚的文化積淀,加快促進構建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

一、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省域副中心城市能夠在省內局部地區承擔起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因此必須有較強的經濟實力。2021年10月,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支持南陽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便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支持南陽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2022年6月30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出臺了 《關于支持南陽以高效生態經濟為引領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見》,[2]賦予南陽發展新定位、新使命、新期待。在此基礎上,省住建廳、省商務廳、省農業農村廳、省科技廳等省直廳局紛紛印發相關政策文件,支持南陽建設副中心城市。例如,省農業農村廳從加強體系建設、統籌綠色發展、建設美麗鄉村和深化農村改革等7個方面,支持南陽加快建設現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省科技廳結合南陽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科技創新需求,從建設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更具影響力的國家創新型城市、加快培育高端人才團隊等17個方面制定支持措施,支持南陽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同時,南陽為打造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助力賦能,著力謀開放、抓招商、擴投資,結合南陽實際情況,還制定加強招商引資14條措施,不斷優化營商環境,解決好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和制約瓶頸,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生態環境。

二、堅定文化自信,以文化城

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輻射和帶動一個區域的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城市文化建設。南陽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近年來,南陽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蘊,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文化城,加快建設文化強市,充分彰顯千年古城的楚風漢韻,讓人文南陽更加光彩奪目。

(一)依托漢文化資源,打造漢文化品牌

目前,南陽市依托現有的漢文化資源,以 “漢風漢韻”為基調,不斷打造漢文化品牌。如2022年10月1日才復建開園的臥龍崗文化園作為南陽三國文化城項目的核心區,以漢文化、三國文化、諸葛文化為中心,以 “一祠一崗” (武侯祠、臥龍崗)為依托,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臥龍崗文化園作為持續叫響 “南陽,一個值得三顧的地方”文旅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現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重要文化支撐。

(二)依托中醫藥文化資源,大力發展中醫藥文化產業

作為醫圣張仲景的故里,南陽有著全國獨一無二的張仲景文化優勢,中醫祖庭醫圣祠奠定了南陽中醫藥在全國的地位。依托南陽醫圣故里得天獨厚的人文地理優勢,南陽擁有得天獨厚的中藥資源優勢、文化優勢,中醫藥產業基礎雄厚。近年來,以醫圣祠為中心的醫圣祠文化園建設項目作為省、市、區 “十四五”重點建設項目,也是南陽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 “三區一中心一高地”戰略的支撐項目。

同時,南陽中醫藥文化產業規模在全省也處于領先地位。南陽中藥材品種眾多,資源豐富。目前,全市規?;兴幉姆N植品種79個,種植面積195萬畝,中藥材種植年產值80億元。[3]中藥企業發展優勢也十分突出,南陽擁有以宛西制藥、河南福森為代表的現代中藥企業55家,其中龍頭企業8家,上市企業1家,新三板掛牌企業3家,獲得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 (GMP)認證的中藥企業31家。另外,南陽還依托現代中醫藥、化學制藥等重點產業,發展生物產業,作為河南首批15個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之一,其核心生物醫藥產業在南陽已呈集聚發展態勢。

(三)賡續紅色血脈,增加內生動力

南陽有許多光榮的革命傳統和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如桐柏革命紀念館、鄂豫皖邊臨時省委機關舊址、紅二十五軍獨樹鎮戰斗紀念地等。南陽市通過充分挖掘、整合利用南陽豐富紅色資源,開展各種內涵豐富的活動。例如,開發紅色教學系列課程、打造紅色黨性教育精品線路等,用紅色基因為黨員干部強筋壯骨,凝心鑄魂,做強紅色黨性教育品牌。一系列舉措的實施,在南陽推動形成了重視學習傳承紅色文化的濃厚氛圍,讓紅色傳承在南陽有形有效,讓這些催人奮進的紅色精神基因生生不息、薪火相傳。通過充分挖掘紅色文化,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提升道德情操,增強文化自信,不斷增強人們的內生動力,助力南陽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建設。

三、打造文旅融合發展

近年來,南陽利用特色自然資源,圍繞打造國際知名生態旅游目的地、全國健康養生之都,不斷促進文旅康養融合發展,擦亮 “南陽·一個值得三顧的地方”文旅品牌。

南陽在文旅產業協同發展方面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巨大,如圍繞 “兩漢文化看南陽”建成的以武侯祠為中心的臥龍崗文化園;圍繞 “仲景名城”以醫圣祠為中心建成的醫圣文化園,打造中醫藥健康旅游目的地;圍繞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打造一條水源地文化旅游與生態文明高質量協調發展的南陽特色;圍繞鄉村振興打造的觀光休閑采摘農業旅游;等等。

南陽在現有的文旅資源基礎之上,還對南陽府衙、臥龍崗文化園、醫圣文化園等具有特色的文旅IP進行更加深度的策劃提升,推出更多兼具文化特色、年輕化、沉浸式游玩體驗、互動強的新業態,打造更多青年人喜歡的網紅打卡點。如今,“文旅+”新業態層出不窮,各種特色美食、非遺項目、街頭藝術表演等在文旅消費街區匯聚。通過完善制度保障,不斷提升游客游玩的體驗感。全方位提升景區配套設施和服務質量,聚焦影響旅游體驗的突出問題,持續開展專項整治,加快制定餐飲、酒店、導游等行業服務標準,完善文化旅游投訴舉報受理、處理、反饋機制,嚴厲打擊隨意漲價、強迫消費等行為,進一步規范旅游市場秩序,促進文旅產業健康發展。加強熱點話題策劃和互聯網傳播,提升城市品牌的知名度。

近年來,南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旅發展工作,相繼出臺一系列激勵措施,為文旅融合發展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如2022年11月出臺 《中共南陽市委 南陽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2023年9月印發的 《南陽市文旅文創高質量發展行動實施方案 (2023—2025年)》等一系列支持南陽文旅融合發展的政策措施。不斷完善制度建設,為文旅融合發展奠定制度保障。

南陽為提高區域文旅影響,還相繼舉辦漢江流域文旅產業協同發展論壇、“創客英雄匯·府衙論合”文旅產業協同發展論壇等主題活動,共商文旅產業如何更好協同發展。同時,借助抖音、小紅書等新媒體作用,提升南陽文旅知名度。為進一步激發南陽文旅活力,南陽市還實施了 “引客入宛”戰略,通過整合文旅資源、包裝文旅產品、房價優惠等措施,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來南陽旅游。

四、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強市

南陽作為一個農業大市,在高質量建設現代化副中心城市的進程中始終把解決好 “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作為中原糧倉,南陽在扛穩糧食安全重任的同時,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扎實推進鄉村建設,做優鄉村特色產業,加快構建 “一縣一業、一鎮一特、一村一品”產業格局,多途徑推動脫貧人口穩崗就業增收,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在保持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南陽還充分發揮農業資源豐富和農業基礎好的特點,發展農特產品加工和制造,延長農副產品發展產業鏈。通過加快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深度融合,不斷增加農業的附加值。如南陽已形成以西峽為主,集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完整香菇產業鏈,已建立食用菌專業合作社371家,加工企業300多家,其中出口企業142家,規模以上企業56家以上。同時,作為全國重要的糧油生產基地,南陽市現有規模以上糧油加工企業79家,重點糧油加工企業有想念食品、牧原食品等企業。作為畜牧業大市,南陽的畜禽飼養量也位居全省前列,肉食品加工產業鏈更是涵蓋豬、牛、羊等多個種類,主要涉及26家規上生產加工企業和配套企業。

五、充分利用優越的地理位置

建設交通樞紐城市對于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有著重要的優勢。南陽作為全國重要的新興樞紐要地,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的便利,也為南陽帶來更多的人口、物資、信息等資源的聚集,從而助力于南陽高質量建設現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

近年來,南陽加快構建互聯互通的立體化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強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在對外聯系方面,加快推進南信合高鐵、機場遷移和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對內聯通方面,加快完善城市環線、旅游線路、高架橋等骨干交通設施,不斷提高城市路網密度。加強農村公路與城市道路的有效銜接,打造中心城區至所有縣市1小時到達、市域全部鄉鎮2小時覆蓋的便利 “交通圈”。積極融入 “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拓展臥龍綜合保稅區功能,加快建設跨境電商產業園,保障南陽中歐班列開行線路,完善南陽同中亞、歐洲、東盟等地區多個國家的班列,打造南陽對外開放的橋頭堡。例如,2021年3月,從南陽始發的首列 “宛西歐”班列通車,經西安將搭乘中歐班列 “長安號”前往中亞、歐洲等地,從而有效提升南陽及周邊地區貨源到達歐洲的效率,為南陽融入 “一帶一路”沿線、開拓國際貿易提供堅實支撐,也為企業 “走出去”拓展了新的渠道。發展壯大樞紐經濟。依托南陽航空、水運、高鐵、公路等樞紐優勢,大力發展多式聯運,以此帶來人流、資金流、信息流等多方面資源的匯聚,推動交通區位優勢向樞紐經濟優勢加速轉變。強化信息技術在交通基礎設施中的應用。通過大力推行5G基站、大數據中心等方式,加大現代化信息技術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融合發展,助力傳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向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升級。

六、產業融合,提高發展活力

產業高度決定城市高度。自2021年河南省委賦予南陽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以來,南陽加快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聚焦主導產業,鏈群集聚正在起勢。在推進副中心城市建設過程中,南陽市牢固樹立 “興工強市”“工業立市”的發展戰略,以發展先進制造業為主攻方向,強力推進制造業發展。南陽在防爆電機、汽車及零部件、軸承產業、堿化工、紡織服裝、5G等多個重點產業領域,落實產業鏈鏈長,強力實施補鏈延鏈強鏈行動。同時,加快構建優勢突出、聚鏈成群的現代產業體系,為副中心城市筑牢根基。推動傳統產業向中高端轉型升級。加快傳統產業提質升級和創新賦能,推動傳統產業與風口產業相對接,延長產業鏈,全力打造制造業創新發展新高地。通過扶持具有發展潛力的中小微企業,使其培育壯大為行業龍頭。大力實施 “5+N”千百億產業集群培育計劃和制造業 “553”工程。做優生物醫藥產業,致力于建設國內一流生物制藥基地。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先發展前景好、潛力大的未來產業,如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產業。

七、打造宜居宜業宜創宜游宜樂宜養的現代化新城

國土空間規劃是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空間依據和重要保障,也是事關長遠發展的重大戰略。南陽應堅持高水平規劃引領高質量發展,繪就一個宜居宜業宜游的城市藍圖。在美化人居環境的同時,通過補齊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和提升城市功能品質,不斷吸引優質產業落戶南陽、要素聚集南陽、人才流向南陽。在城市建設中凸顯城市品牌,加強城市設計和特色塑造。南陽中心城區位于獨山腳下,白河兩岸,符合 “滿城綠色半城水”的規劃理念。在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中,南陽致力于打造 “城在林中,路在樹中,人在園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景觀。同時,應突出南陽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蘊,把 “四圣”文化、中醫藥、玉雕等南陽符號融入城市建筑,打造具有南陽特色的現代化城市。

八、結束語

南陽高質量建設現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南陽走好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必然選擇,是南陽重塑輝煌的重大機遇,也是南陽添彩中原的使命擔當。南陽應抓住機遇,推動各領域實現全面系統的跨越式發展。在高質量建設現代化副中心城市的進程中,各級黨委和政府應落實總體要求,加快經濟高質量高效率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南陽。

參考文獻:

[1] 耿國彪.念好高質量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生態經:訪全國人大代表、南陽市人民政府市長王智慧[J].綠色中國,2023(05):28-31.

[2] 郭丁然,孫益銳.8縣市進入全國創新百強[N].河南商報,2023-10-16(002).

[3] 張光建,張順鵬.南陽名優產品集中亮相大灣區[N].農國際商報,2023-07-20(01).

猜你喜歡
南陽市高質量發展
南陽市中小企業科技人才發現、培養、激勵機制研究
南陽市
南陽市第一中學校簡介
南陽市第一中學校簡介
2018:中國會展業“高質量發展”之年
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遼寧省綠色增長水平提升路徑及對策分析
中國經濟改革“高質量發展”是關鍵詞
開啟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
我國經濟怎樣實現“高質量發展”
南陽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